張雲鵬-中風中醫論治
中風一病,已佔我國城市人口死亡原因之首位。筆者近三年來,收治中風病人多例,現據資料完整之178例進行如下分析,試以探討本病之證候類型及治療規律。
臨床分析
(一)性別與年齡:本組共178例,其中男性119例,女性59例,男女之比約為2:1,年齡40歲以下者5例,佔3%,40-49歲13例,佔7%,50-59歲44例,佔25%,60-69歲的62例,佔35%,70歲以上54例,佔30%,其中以60歲以上者發病率為高。
(二)病因:本組有高血壓病Ⅱ、Ⅲ期者131例,佔74%;腦動脈硬化者40例,佔22%;冠心病合併腦血管硬化5例佔3%;風心病1例佔0.5%:原因不明1例佔0.5%。
(三)西醫分類:出血性中風49例佔27%,其中腦溢血43例,蛛網膜下腔出血6例;缺血性中風129例,佔72%,其中腦血栓形成97例,腦栓塞1例,一過性腦缺血31例。
(四)中醫辨證:中經絡122例,佔總數的69%。分為三個類型:1.痰證27例佔22%,其中濕痰者21例,熱痰6例。2.瘀證32例佔26%,其中氣虛血瘀者21例,氣滯血瘀者11例。3.風證63例佔52%,其中陽亢風動44例,陰虛風動19例。中臟腑者56例佔總數的31%。分為二種類型:1.閉證42例佔75%,其中陽閉31例,陰閉11例。.2.脫證14例佔25%,其中陽脫12例,陰脫2例。
(五)治療法則:1.中經絡者共120例計有三法:用豁痰通絡法28例佔23%,活血化瘀法33例佔28%,平肝潛陽法59例佔49%。2.中臟腑者共49例計有四法用芳香開竅者14例佔29%,豁痰宣竅法14例佔29%,回陽固脫法11例佔22%,通腑攻下法10例佔20%,尚有9例患者系西藥主治。
(六)療效:1.基本治癒,癥狀與體征基本消失,能獨自徒手步行,生活自理者66例佔37%。2.顯著好轉,癥狀與體症明顯好轉,能步行者62例佔35%。3.未愈者,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者4例佔2%。4.死亡46例佔26%。其中中臟腑者41例,中經絡者5例,往往因合併腸麻痹、冠心病心肌梗塞、肺部感染等。
體會與討論
(一)證候劃分考慮經與緯
中風病是一複雜多變的病種,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分類方法及辨證分型的標準。《內經》雖無中風之名,但有「厥證」、「煎厥」、「大厥」、「薄厥」、「喑痱」、「偏枯」的記載,頗與中風病相似。《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篇將中風分為中絡、中經、中腑、中臟四類。我們曾採用此法,作為治療常規證候類型劃分的依據。因為考慮先細合粗較易,先粗分細則難。孫思邈《千金方》將中風分為偏枯、風痱、風懿、風痹四類,但風痹一證,其云:「風寒濕諸痹類風狀,風勝則周身走注疼痛,寒勝則骨節掣痛,濕勝則麻木不仁」,則屬風濕關節為病,與現所稱中風無關。至於元《醫經溯洄集·中風辨》將中風分為真中風與類中風二類,與唐宋以前主張外風說,金元以後多持內因論有關,實質上是將兩論作調和折衷之說。由於內因得到普遍重視,故類中風之稱,亦為醫者運用。
近有人主張以病機來劃分證候類型如曾氏分為陰虛陽亢、肝陽生風類、血虛生風類、陰陽兩虛類。也有人以病程來劃分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但這些方法往往不能反映本病的特徵,因此,我們以中經絡,中臟腑為經,以痰、瘀、風、閉、脫為緯,來劃分證候類型,是符合臨床要求的。
(二)卒中救治圍繞清與寧
中臟腑者以神志不清為特徵,搶救之法應圍繞清與靜,積極採取措施,使「不清」轉化為「清醒」與「安寧」。根據我們的臨床實踐體會約有四法:
1.芳香開竅法:中風閉證是以邪實壅盛為主,此因風陽暴張,氣血上逆,挾痰蒙閉清竅,遂突然神志不清,橫竄經絡,絡道瘀阻,則見偏癱、口眼歪斜等症。按熱象之有無,又分為陽閉與陰閉,治當分涼開與溫開,正如尤在涇所說:「風邪中人,與痰相搏,閉其經隧,神暴昏,脈暴絕者,急與蘇合、至寶之屬以通之。蓋惟香葯,為能達經遂通神明也。」
如風陽挾痰火內閉,治以辛涼開竅,可用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牛黃清心丸、醒腦靜注射液或麝香0.1克,牛黃0.3克,冰片0.3克研末送服,佐以清肝熄風之品,如鉤藤羚羊,石決明,黃芩,菊花等。
如肝風挾痰濕上壅內閉:面白唇清,痰涎壅盛,舌苔滑膩,脈沉滑此為陰閉。治以辛溫開竅,可用芳合香丸,佐以熄風豁痰之葯如天麻,鉤藤,菖蒲,鬱金等。
2.通腑攻下法:卒中大多見肝陽暴亢,痰風上擾,血隨氣逆,血菀於上,正如《內經》曰:「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治應急使血之氣向下並走,方能急流挽舟。臨床上往往可見便閉不通,口有濁味,舌苔黃膩或黃燥;此時濁氣上熏,肝陽火更盛,心神受蒙難清,急於承氣湯攻下:亦可用生大黃30克水煎150毫升,保留清腸,每日一次,直至得便為度,番瀉葉亦可效。只有腑通熱泄,引血下行,氣隨血下,亦即釜底抽薪之意。下其燥結,熱即孤立,風即自消,邪熱燥結者,中焦氣機通,氣血運行條達,則中風諸症可隨之緩解。
3.豁痰開竅法:朱丹溪論中風「有氣虛、有血虛、有痰盛。」「西北二方,真為風所中者有之,東南之人皆是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尤在涇說:「或因風而動痰,或因痰而致風,或邪風多附頑痰,或痰病有如風病,是以掉搖,眩暈倒仆,昏迷等證」。故提出:「逐痰涎」一法,滌痰湯和清心散二方,治痰迷心竅之證。
中風者常見喉中痰鳴,痰瘀壅盛,我們用竹瀝、萊菔汁。如風痰寒痰,可用小白附子,制南星,半夏,白芥子,皂莢。如痰熱則用貝母,竹茹,瓜蔞,天竺黃,青礞石,黛蛤粉等。亦可用猴棗散0.5g沖服,薑汁頻頻飲服,還可與菖蒲。鬱金同用,使痰濁除而心竅清,神明出而智慧爽。
4.回陽固脫法:中風脫證是以正不勝邪,陰陽離決為主,按陰陽離決之情,又分陽脫與陰脫以及失血氣脫之證,但以元報衰微。陽氣虛脫更為險惡。證見神昏不語,二便自遺,氣息低微,冷汗淋漓,目合口張,脈沉細欲絕,治當回陽固脫。速用人蔘,附子,龍骨,牡蠣,黃芪,五味子或四逆湯注射液。陰脫者,神志不清,目合口張,面赤,足冷,心煩不寧,脈大無根,可用人蔘,黃芪,熟地,山茱萸肉,元肉,山藥,枸杞,茯神,棗仁,龍骨,牡蠣,甘草等化裁,生脈散注射液靜滴。
由於中臟一證,病情複雜,變化多端,閉證脫證既有真假之分,又有淺深之別,有實閉似脫,實脫似閉;閉證和脫證可以互相轉化,又可以同時互見,如內閉外脫者,可人蔘、附子與羚羊,竹瀝,薑汁至寶丹,導痰湯等同用,應全面辨證,審證精確。
四法者,言其要領也,有一法獨用,有數法並進,還有涼血清熱,涼肝熄風,滋陰潛陽,活血化瘀諸法,亦當推究其因,辨別虛實,分清緩急,參合用之。
(三)治療始終抓住氣與血
中風《內經》稱之為「大厥」,《調經論》云:「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又稱為「薄厥」《生氣通天論》:「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景岳全書》:「凡風痰等證,當辨其在經,在臟,……然在經、在臟雖有不同,而回陰回陽,則無不本乎氣務,但知氣血之緩急,知陰陽之虧盈,則盡其善矣。若必曰某臟某經,必用某方某葯,不知通變,多失其真。」
清代汪廷珍說:「血虛者補其氣而血自生,血滯者調其氣而血自通,血外溢者,降其氣而血自下,血內溢者,固其氣而血自止。」
卒中期,多為氣血逆亂,肝風狂越,氣升血升、火升、痰升、直衝巔頂,或損傷腦絡,或瘀滯神明之腑而危證叢生。氣有餘便是火,氣橫逆必及血,故藥用清氣降火,折其肝風之源;潛陽涼血,有降逆止血之功,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滯而血瘀者,當以理氣而化瘀。又有氣虛而血瘀者,當以益氣而活血;有痰瘀互結者,豁痰化瘀則有疏通經脈之力;還有血虛生風,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採用活血祛風,通經活絡之法,尤為恢復期常用之法。
近年來,對「活血化瘀」作了深入研究,同時對「瘀血」概念也有了新的認識,在中風的臨床治療上,取得了很多的寶貴經驗。特別對缺血性中風,開闢了廣闊的途徑。
推薦閱讀:
※王祥灃 乾山巽向八運(2004—2023年)中風水布局
※按照這8個原則擺放沙發,家中風水一定好!
※高血壓擅自停葯,當心中風
※老人摔倒警惕是中風
※將「中風」扼殺在萌芽之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