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末」行的消失
傳統京劇行當分為生旦凈末丑五大類。其實初期還有個「外」行,說是「生旦凈末丑外」更合適。但後來「末」併入了「生」行,就成了現在的四大類。 在元雜劇中,末的位置相當重要(就是扮演很重要的人物,如故事主人翁);在明清傳奇中,末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行當,漢劇行當中的末行就延續了這個傳統,這些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了京劇的行當劃分,所以在京劇中出現了末行。在京劇原來的傳統中,真正的老生只帶「黑三」鬍子(是髯口的一種,就是指黑色的有三撇的那種鬍鬚)。而「帶黲」三(「黲」音同「慘」,是指花白的三撇式鬍鬚),黲滿(就是花白的滿滿的鬍鬚),白三,白滿鬍子的角色就是由「末」行或「外」行(也是一種行當)來扮演,因為末行、外行扮演的角色都不是主要角色,而其扮相又與生行相似,所以就乾脆取消「末」行和「外」行,讓其與「生」行合併,這樣老生的表演範圍大為擴大,兩行當間的差別也就消失了。 末 行 簡稱「末」。該行當多為中年以上的男性。實際末行專司引戲職能,如打頭出場者,反其義而稱為「末」的。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娃娃生等幾個門類。除去紅生和勾臉(即在臉上畫有臉譜)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臉的,內行術語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較潔凈俊美的。 成型成熟後的京劇行當分為生旦凈丑四個行當,每一個行當還都可以細分,如生分為老生,演中老年男性;小生,演青年男性;娃娃生,演小男孩;武生,演武戲中的男性。小生中又可分為扇子生,翎子生,武小生,窮生等。 「末」是傳統戲曲行當,它歷史悠久,早在宋雜劇中已出現,但不太重要,到了元雜劇,末行已是最主要行當了,稱為正末,直到現在,一些劇種還把它當作重要行當,如漢劇、梨園戲等。 京劇在剛形成的一段時期內,由於受漢劇影響,也是把末行當作一個重要行當的,以區別於生行,故當時說起京劇的行當,是「生旦凈末丑」,其實還有個「外」行,說是「生旦凈末丑外」更合適。生行和末行的區別,除人物性格外,基本以髯口(鬍鬚)區分,掛三(三縷鬍鬚)的為「生」,掛滿(從耳朵到嘴巴能遮蓋小半個臉的鬍鬚)的為「末」,並且區分嚴格,生行演員和末行演員不能混演,即「生不演末,末不演生」,據說京劇創始人之一的余三勝曾經同時演過這幾個行當的戲,或許因他原是漢劇演員之故。 真正徹底打破這個界限,使末行併入了生行的是譚鑫培,是譚把當時演出形式從班體制改為名角制,自己單獨挑班演出的第一人,以個人挑班,演出由挑班者說了算,譚本為生行,若按原來規矩,象《打漁殺家》、《盜宗卷》、《失印救火》等末行戲他就不能演,這就極大限制了譚的全面才能,更重要的是算經濟帳,象一些大戲,如全部《一捧雪》是生末交替為主的戲,若按一生二末來演,行當雖對,但譚只能演其中一折,另兩折須末行來演,對譚這樣的演員來說,即不能全面展示藝術,又因多需主演,經濟上划不來,故他就以生替末一趕三了(莫成、陸炳、莫懷古),因譚當時已是梨園領袖,故他一開此頭,別的「生」、「末」兩行的演員群起效之,這個界限也就徹底打破了。這時雖還有末行,但已不是演員專工的行當了,演員掛髯口也靈活多了,《群英會》中魯肅原掛黑滿,現在可以掛黑三了,黃忠也有白滿改掛白三,末行的角色也變為生行了。原來末行只重表演不重唱功,經過譚等改革也唱、念、做並重了,這樣末行和生行就區別沒那麼大了,「末」和「生」也就合流了,「末」從此歸入了生行,到譚以後,雖還有「末」這個提法,但「末」歸入生已成事實,末行徹底衰敗了,大致到解放前後,末行已很少被提及了,故京劇行當已無專門的「末」行,變成了「生旦凈丑」了。 從京劇的發展歷程看,以「生」為主是京劇的發展趨勢,而末行阻礙了這種發展,使生行在許多地方無用武之地,而且京劇需要藝術全面的演員,但末行只重表演不重唱亦能不適應時代潮流,最後消亡由生行代演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