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鋼琴教學中提高孩子的音樂素養
對音樂能力的培養應該是兒童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鋼琴是一種表現力極強,並且技藝也很強的樂器,對發掘和培養兒童的音樂潛能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聽覺的發展
在鋼琴的技術組成部分和培養鋼琴家的過程中,最重要和必需的是聽覺。聽覺的培養與訓練,在鋼琴學習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聽覺指接受聲音、分辨聲音的能力。彈奏音樂作品時對聽覺的要求主要是強調對聲音、音色的追求,以及曲調感、節奏感和多聲部音樂感等。在兒童初學鋼琴階段,應該重視聽覺的培養與訓練,以增強他們對音樂的聽辨力和獨立練琴的能力。
聽覺訓練的主要內容之一首先就是練琴時要求兒童養成「自己認真用耳朵聆聽」的習慣,讓耳朵成為練琴時的「老師」。針對孩子經常容易彈錯音的毛病,不僅要求他們不斷地用眼睛仔細看清樂譜,更應強調用耳朵聽出錯音,並將正確的與錯誤的對比來聽,加深印象。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同時能上視唱練耳課,在老師的指導下,由簡單到複雜,系統地加強聽覺的訓練,更能促進兒童的鋼琴學習。從兒童學琴入門開始,就要進行技術和音樂兩方面的訓練,要求他們對聲音有追求和想像。教師應重視兒童對音樂的理解,啟發兒童的音樂想像力。在學習一首新曲時,教師可以先彈奏幾遍,讓兒童根據自己的理解,可以用圖畫等各種方式表達出來,再互相交流。在兒童初學鋼琴階段,用童話、故事來啟發兒童的想像力,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使兒童對自己所彈奏的音樂知其所云。兒童練琴時,不僅要能聽出錯音,還要培養發展對聲音的鑒別力。教師可以引導兒童做聲音大小、音質好壞以及音色變化的區別,並讓兒童找到彈奏出好的聲音的辦法。音質的好壞還是檢驗彈奏方法是否正確的重要標準,視覺和觸覺也要積極配合。如果發出不好的聲音,是因為彈奏方法還存在問題。手指的末梢神經和鍵盤直接接觸,用力的力度、角度、速度不同,決定著聲音的種種變化。兒童對聲音有了聽辨力,也必將促進彈奏技巧的進步。隨著兒童聽覺的進步,他們的曲調感、節奏感、多聲部音樂感都會有所加強。
此外,應當經常讓兒童聽音樂,包括古典的、近現代的以及不同體裁、風格的中外優秀音樂作品,讓他們開闊音樂視野,激發對音樂的熱愛,增強對音樂的共鳴。
二、正確的讀譜
第一次接觸樂器是非常重要的。兒童在初學時,如果不學習音符和樂理知識,平時的作業和樂理知識之間沒有很好的連接,就立刻學習彈奏,這是不正確的。教授兒童學習音符,在開始時不能強迫他們立即彈出這些音符,可以用手指或鉛筆在鋼琴上指出它們的位置,這時可以不考慮聲音的完美等。在很好地掌握音符以及它們在鍵盤上的位置之後,才能開始著手在鋼琴上彈奏。
讀譜是非常複雜的藝術,複雜性是按需要程度增長的。兒童初學時沒有必要很快學習一百二十八個音符,而應循序漸進,以逐步豐富音樂視野為尺度。
對一首樂曲的正確演奏,完全依靠正確的讀譜。只有嚴格地按譜彈奏,才能理解作曲家作品中特殊的音樂語言,從而對作品作出正確的表現和解釋。培養兒童嚴格讀譜的習慣,必須重視樂譜上的一切標記,做到演奏要忠實於作品和音樂內容。應經常提醒兒童讀譜時要細心,不僅音符、指法要演奏正確,還要讓兒童明白樂譜中各種標記的重要性。作品上的指法是作曲家根據指法規律和音樂需要制定的,一般不需要隨意改動,如果因手小或技術上有困難,可根據兒童手的具體條件進行調整。樂譜上的各種連線、常見的音樂記號等都是作曲家用來表現音樂的手段,必須毫無遺漏地根據樂曲內容恰如其分地彈奏出來,才能表現出樂曲特有的性質和風格。同時,還必須重視樂譜上的音樂術語,經常遇到的速度、力度、表情術語,都要要求兒童背下來。
三、旋律的彈奏
音樂是用聲音來反映這個客觀世界的,音樂來源於生活,是人們在生活中複雜情感的升華。音樂的語言具有歌唱性和旋律性,一個沒有內心歌唱感覺的人是不可能彈好歌唱性旋律的,因此啟發兒童用內心的歌唱去帶動彈奏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兒童熟悉和喜歡的兒歌、童謠改編成的鋼琴曲,可以先由教師彈奏兒童唱,使他們熟悉併產生要學習的願望。在學習中兒童可以邊彈邊唱,教師做啟發引導,帶動他們的情緒,使孩子逐漸進入到樂曲的情緒、氣氛中,這樣,兒童的內心歌唱感覺會逐漸加強。然後,引導兒童將彈奏和唱歌結合起來,用唱歌的感覺帶動彈奏,使兒童體會到只有用手指在琴鍵上「歌唱」,才能使旋律彈得優美動聽。
要讓兒童學好連奏,連奏是彈好旋律的前提。彈奏富有歌唱性旋律時要用深而慢的觸鍵方法,要和彈奏顆粒性較強的樂曲有所區別,注意手腕、臂、肩的放鬆,整個手臂的重量都掛在指尖上,手指觸鍵的位置靠肉墊部分,手指演奏要逐音移中心。要想彈好旋律,使旋律富有感情,還要引導兒童學會分析樂句。一個樂句就像說話一樣要有停頓、要有呼吸,每一個樂句都有它的旋律走向、核心音和語氣,通過彈奏把這些表現出來,旋律會變得有生氣、有表情、有流動感。
在初學階段的大量鋼琴曲中,大都是一隻手彈旋律,一隻手彈伴奏,要讓兒童知道旋律的彈奏要清楚、鮮明;伴奏要安靜、平穩。同時,提醒兒童注意旋律線的橫向進行,不要只重視縱向的雙手配合而被伴奏切成一截一截的,以致一句很優美、連貫的旋律出現了很多重音,當然,左右手同時彈奏時,豎的關係也需要整齊,但不能因此忽略或破壞旋律的流暢。
四、節奏和速度的訓練
音樂節奏和人們在生活中的各種行為活動有密切的聯繫,如行走、勞動、舞蹈、划船等所特有的節奏韻律。一首音樂作品是通過某種特定的節奏律動來表現其性質和風格的,例如,舞曲、進行曲、搖籃曲、船歌等在樂曲中所反映出的各種不同風格。在教學中,如果能用兒童熟悉的動作啟發他們的想像力,他們就能較快地掌握樂曲的音樂形象。此外,所有的音樂作品除了其特有的節奏韻律外,作曲家還標明了各種速度來表現樂曲不同的風格。如果兒童在演奏中運用了不適合樂曲性質的速度,破壞了音樂形象的準確性,必然影響到演奏的質量。
節奏不穩、速度不統一是兒童在彈奏中容易出現的毛病。在開始學琴時,就要讓兒童養成數拍子的習慣,邊彈邊數拍子,並且數拍的聲音要乾淨(不拖腔)、大聲。也可以先不彈,用手打拍子唱幾遍。不論是伴奏部分還是旋律部分,如果把拍子唱對了,再用手彈時就比較容易掌握了。在彈速度較快的樂曲時,提醒兒童不要緊張、慌亂,特別在碰到有長串的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樂句時,一定先以慢速練習為基礎,等把音符彈清楚以後,再逐漸加快速度。對於樂曲中的技術難點,要單獨抽出來並分手進行反覆練習,然後合起來直到彈得和較容易的部分一樣好才行,注意音之間的均勻和連貫,對軟弱的手指(如四指)要多加練習。在彈奏較慢的樂曲時,內心感覺狀態要積極,在心裡跟著旋律唱,始終保持旋律向前進行的流動感,這樣就不會越彈越拖了。
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節拍機是幫助兒童掌握節奏、速度的一種輔助方法,但不可全部練琴時間或練習所有樂曲都使用節拍機,節拍機只能起輔助作用,主要的是培養兒童自己內心的節奏感和速度感。
五、關於音樂記憶、背譜的發展
音樂記憶是音樂表演發展的最高程度。音樂的記憶可以分為三點:聽覺的記憶、視覺的記憶和主觀的記憶。最重要的記憶是聽覺的記憶。
是否可以進行背奏要看兒童是否能夠按照譜子準確、完整、流暢地彈奏樂曲。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兒童的背奏可能只是手指在琴鍵上下意識地把樂曲溜下來,並不是有意識地記住了樂譜上的一切,如音名、旋律、調號、臨時升降號、曲式結構、音樂術語、音樂標記以及老師在課上對樂曲處理的提示等。只靠運動神經的記憶,也就是只靠手指的習慣動作來背奏是最靠不住的。背奏是視覺、聽覺、運動神經等共同配合的綜合運動,因此應該要求兒童在已能熟練背奏的情況下,還要經常打開樂譜進行練習,反覆檢查自己是否做到了樂譜上所有的要求,不斷加深加強記憶,同時用耳朵聽自己的彈奏,腦子裡對樂譜要有清楚的印象。
為了對樂譜有較深的印象,背奏還可以按樂曲的結構採取分段背的方法,對於結構基本上相同,只是稍有變化的樂段要特別注意。通過背奏,兒童對樂曲會有清晰的記憶和進一步的理解。訓練記憶,可以讓兒童先不看樂譜、不看琴鍵,用腦子把整個樂曲回憶一遍,也可以在心裡先默唱旋律,這些方法可以從視覺上、聽覺上加深對樂譜的印象。在心裡默唱時似乎看到了音符在樂譜上的位置,這可以增強兒童對聲音的想像力,然後再回到琴上練習,記憶就會更加牢固了。復調的樂曲比較難背,最好用分聲部背奏的方法,這樣對各個聲部的旋律線條會記憶得比較清晰,同時也加強了各個聲部的獨立感。
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技巧的訓練貫穿始終,但技巧只能是表現音樂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技巧和音樂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因此,既要重視基本功訓練,更要注重對他們各方面音樂能力的培養,從而增強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力,全面提高兒童的音樂素養。
(朱靜華)
推薦閱讀:
※關於鋼的琴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黑白色的鋼琴鍵,詮釋了一切_個性簽名製作
※1900琴師海計劃(15):新人鋼琴教師陳佳煊
※鋼琴樂理知識
※電子琴可以當鋼琴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