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通貨膨脹」的常識性謬誤
07-09
李子暘:「通脹」這把火玩不得2010-11-15 8:37:59 南都周刊 最近通脹的話題很熱鬧,但輿論中關於通脹的常識性謬誤很多,這裡只揀兩個最重要的來說說。謬誤一:要用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來衡量是否有通脹,通脹有多少。這個說法的錯誤有兩層。第一層:CPI是可任意制定的指數。CPI,是一些消費品的價格加總計算。這些商品價格上漲了,就說CPI上漲了,還會煞有介事地計算出是百分之幾點幾。這些商品價格沒有上漲,就說CPI沒變,沒有通脹。顯然,選擇哪些商品列入CPI的清單,功夫很深。想掩蓋通脹,只要選擇那些價格很少或沒有變化的商品。至於漲價很兇的商品,只要將其排除到CPI以外即可。比如房價,雖然是許多居民支出中的大頭,但從來就不列入CPI。政府的第二招是:就算列入CPI的商品價格上漲,也可以通過價格管制來應對。CPI當然不會按照黑市價格來計算。因此,如果某商品被列入CPI清單,企業家投資時一定要謹慎。該商品的價格很可能會受到政府管制。投資的企業家,分分鐘可能被政府和公眾指為亂漲價的奸商,成為通脹的替罪羊。即使CPI的計算是完備和公正的,能如實反映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化,它也不是衡量通脹的好指標。通貨膨脹,從字面含義和經濟原理上看,都是指貨幣數量增加,並沒有物價上漲的含義。無論物價是否上漲,只要流通中的貨幣量增加了,就發生了通脹。用物價是否上漲來衡量是否有通脹,就好像用是否得了高血壓、糖尿病來衡量一個人是否需要減肥。不是所有的肥胖者都必定得了高血壓、糖尿病,但肥胖者必定體重超標。有體重一個指標就夠了。同樣,衡量通脹是否存在,只需看貨幣量是否增加,而不能等到物價上漲再來談論通脹。等到物價上漲,再設法抑制通脹,為時已晚。謬誤二:通脹的危害是造成物價上漲。從政府決策層,到經濟學家和公眾,都對此深信不疑。相應的政策後果就是:如果通脹造成的物價上漲沒有超出社會容忍度,那為了刺激經濟增長,不妨玩玩通脹。甚至還有經濟學家主張提高通脹的社會容忍度,簡直是一派胡言!如果通脹增發的貨幣在瞬間到達每個人,那就只是幣值改變而已,但通脹的真實過程不是這樣的。通脹增發出來的貨幣,是通過某個入口進入經濟體的。現在,主要是通過銀行貸款這個入口。於是,有機會從銀行貸款的人,就先拿到了貨幣。而掙工資的廣大民眾,則較晚拿到增發的貨幣,甚至根本拿不到。那些先拿到貨幣的人自然好處多多。他們就像是可以合法使用偽鈔的人。通脹就是把別人的財富偷偷地轉移到這些人手中。可見,通脹是在全社會範圍內公然進行的掠奪和財富再分配,而且是從大眾向少數人轉移財富,使貧者愈貧,富者愈富。這是通脹真正的社會危害,遠比物價上漲惡劣得多。除此之外,通脹往往通過政府人為壓低利率進行。壓低了利率,銀行就可以發放更多的貸款,就會有更多的貨幣進入流通。對普通人來說,銀行升降幾個百分點的利率,影響不大。但對產業投資來說,那幾個百分點的利率變化是很關鍵的。投資10億的項目,利率升降1%,就意味著每年成本增減1000萬。利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這個項目是合算還是不合算。人為壓低利率,許多原本不合算的項目就會變得合算。這些項目所需要的各種原料能源供應,還會誘使一大批上下游項目投資上馬。但低於市場利率的低利率是不可持續的。增發的貨幣,經過一段時間,會通過各種渠道,流到更多的社會成員手中,推動物價的普遍上漲,並形成政治壓力。政治壓力之下,政府只能選擇提高銀行利率,減少貸款量,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這時,兩難局面就出現了。要麼,繼續實行通脹政策,結果是物價飛漲,甚至民不聊生;要麼,停止通脹政策,結果是大量錯誤的投資暴露出來,許多企業破產,員工失業,這就是經濟危機和經濟蕭條。誘導大量錯誤投資,周期性地製造出經濟危機,導致社會財富的巨額浪費,甚至釀成政治危機,這才是通脹最大的社會危害。那些以為通脹只意味著物價上漲的人,認識不到通脹真正的危害,就像小孩子不懂火的厲害一樣。於是,他們也就像小孩玩火一樣玩通脹。形容他們處境的最好比喻就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可嘆的是,他們的愚蠢,將由全體社會成員負責。大聲疾呼讓他們立即停止玩火,難道不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國是這樣衰落的
※中國跤術之探
※專訪|敘利亞大使談中國作用:將是敘戰後重建第一主角
※「植物中的中國大熊貓」——崖柏手串怎麼保養?-頭條網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是謊言?中國這段真實的歷史讓人更加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