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婚嫁禮俗

婚嫁禮俗發布時間:2009-11-21 17:37:31 分類:平遙文化 已經閱讀435次

摘要提示:平遙古城古代婚嫁禮俗  從婚禮形式程序上考究,黃河中下游地區漢民族,千百年來一直以周代遺制「六禮」為經典規範,但在多年的沿用中,發生了許多潛移默化的變更,使「六禮」之制有所取捨..

平遙古城古代婚嫁禮俗  從婚禮形式程序上考究,黃河中下游地區漢民族,千百年來一直以周代遺制「六禮」為經典規範,但在多年的沿用中,發生了許多潛移默化的變更,使「六禮」之制有所取捨和側重,加之「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各地婚嫁禮俗差異很大。就平遙一縣之域考證,其四鄉之婚禮習俗也有不同,但其基本禮制是一致的。  《禮記·昏義》稱周代婚儀全程有「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歷代封建王朝一直沿用和推行「六禮」,但名目、內容等各有繁簡之更改。北宋時官宦貴族之家婚禮,全部沿襲「六禮」,但士庶百姓則把「問名」併入「納采」,把「請期」併入「納徵」(納幣)。明代官胄門第照用「六禮」,庶人則減禮。《明史·志第三十一》稱庶人婚禮:「朱子《家禮》無問名、納吉,止納采、納幣、請期。洪武元年定製用之。」清代官制僅重納采、親迎。而平遙人在清代也只重視「定親」(納吉)、「納徵」、「親迎」這三個程序,其餘者都是合而行之,無固定禮儀。  為使讀者較全面地了解歷史上的婚禮文化,簡介「六禮」程序於後:  納采:男家請媒人到女家提親,如女家原則上同意議婚,則男家以活雁為禮物,同媒人相攜去女家正式求婚。這種以雁為求婚信物的形式,謂之「奠雁」,即敬獻活雁的意思。最早「六禮」中都要以奠雁為先導,女方受之稱「納」,納後方可進入實質議程,否則即有謝絕之意,男家自可意會,這也是儒教之「仁」,使對方勿失臉面,自行告退。  雁是一種隨氣候變化而南北遷徙的候鳥,雌雁永遠隨雄雁飛行,而且專一,象徵夫唱婦隨,終身不二之意,用之也是一種祝福之禮。胡培翚《儀禮正義》云:「用雁者,取其隨時南北,不失其節,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相逾越也。」《禮記·昏義》:「婿執雁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雁。」陳澔《集說》曰:「奠,取其不再偶也。」僅奠雁之禮,就可以看出歷史上的老夫子們,為了「禮」是費了一番腦筋的。    歷代富貴之家,為誇富而相互攀比,使納采之禮每有增加。如北齊時,皇子以下至九品,納采時用羔羊一隻,雁一隻,酒、黍、稷、稻、米、面各一斛(註:古代十斗為一斛:南宋末年改為五斗)。唐朝時,納采有合驩、嘉禾、河膠、九子蒲、宋葦、雙石、綿絮、長命縷、乾漆九種,而貧家則連雁也用不起,以鵝、雞、雉等代替。按古時「六禮」要求,每必用雁,對雁的捕捉過多,加之氣候自然環境等變遷,久之則雁成為珍禽,已難覓得。到清朝後期,就連官紳之家婚嫁,也不得不以鵝代雁了,但仍名曰「奠雁」。  問名:男女雙方之家長同意議婚時,男家請媒人再攜雁為禮,到女家詢問女子的名字,出生年、月、日、時(農曆),故稱問名,也稱取庚帖。同時,媒人也把男子的相應庚帖交給女家,雙方各找星相士占卜推算,如得吉兆,則可訂婚。如雙方生辰八字相尅,則分退還庚帖。舊時平遙民間婚俗,除講究生辰八字不得相尅外,更迴避男女雙方屬相之「大不合」。  隨著時代變遷,後來把問名擴充到問官品、家業、人口、職位、才貌等諸方面,特別注重門當戶對。  納吉:俗稱「定婚」,又稱「文定」、「通書」等,也是「六禮」中的一項重要程序。儘管歷朝歷代對「六禮」各有簡化,但納吉始終是一項重要程序。男家問名後占卜得吉,托媒人把可以合婚的消息通知女家,稱為納吉。《儀禮·士昏禮》:「納吉用雁,如納采禮。」註:「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於是定。」疏:「未卜時恐有不吉,婚姻不定,故納吉乃定也。」《唐律》等所謂「報婚書」,即納吉中女家回復答應定婚的書契。宋代習俗中所謂「過細帖」,近代所謂「定親」、「換帖」等,都是納吉儀禮中的內容。宋代《朱子家禮》把納吉併入「納徵」,後人常使兩禮同步進行。最早時的納吉注重儒教禮儀,以雁為信物,「禮」到為宜。後來買賣婚姻日盛,「奠雁」之禮制性儀式已無所謂了,代之以錢幣、金銀首飾、綢緞、糖果等,甚至演變為「孔方兄」一統天下之儀了,儒教之禮受貶,世俗日趨衰敗。  男家的女性長輩,也常由媒人陪同到女家「相親」,以防草率從事。主要相看女子容貌舉止、智力禮教等,順便察訪其「門風」於四鄰。但要給女子錢幣,即「見面禮」。現時平遙仍通行相親和定親之俗,舉行儀式宴請親朋。男家贈女子金戒指、衣料等「四色禮」,引見諸親戚長輩,人人贈以見面禮。  納徵:是漢民族婚嫁「六禮」中的核心程序,又稱「納幣」、「下財禮」等,是納吉以後,男家根據雙方協商的結果,請媒人給女家送去聘禮錢幣的儀式。因「徵」和「成」諧音,故也叫「納成」。東漢經學家鄭玄對《儀禮·士昏禮》注曰:「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    在古代,只有經過「納徵」禮,雙方才可以親家之禮往來。《禮記·曲禮》云:「非受幣不交不親。」「無幣不相見。」至於納徵禮品,周代禮制規定:庶人錙帛五兩;士大夫玄熏、束帛、儷皮;諸侯加大璋;天子加穀圭。然而在以後的朝代里,王室貴胄更以聘禮顯示其地位、富庶。如漢代聘皇后以銅二萬斤或銅錢二萬萬,簡直是天文數字。唐高宗時下詔對納徵定限:三品以上納幣不得超過絹300匹;四品、五品200匹;七品100匹;八品以下不超過50匹。歷來民間也多以錢幣、金銀首飾為納徵之禮。  請期:即男家向女家請定婚期的禮儀,俗稱「送日子」。納徵後,男家卜選吉日良辰,托媒人持雁到女家商定婚禮日期,經女家一番謙讓、客氣,媒人方可出示男家卜定的婚期單。《儀禮·士昏禮》:「請期用雁,主人辭,賓許告期。」鄭玄註:「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辭,即告之。」後世又演變成直接告知女家。如《明史·禮志》載皇太子納妃:「請期,辭曰:『詢於龜筮,某月某日吉,制使某告期。』主婚人曰:『敢不承命!』陳禮奠雁如儀。」但在民間,大多數為男女雙方共同商量擇期,得吉日,男方送一期帖到女家,寫明婚期年、月、日、時,擇喜神方位,迎接新人屬相禁忌等,此俗至今延綿如初。   親迎:俗稱「迎親」,是古代漢民族婚嫁「六禮」的最後一項程序,其中對「禮」的要求更加嚴格,操作更加繁瑣。親迎之儀起源甚古,唐代杜佑《通典·第十八·天子納妃後》:「夏親迎於庭,殷於堂。周制限男女之歲定婚姻之時,親迎於戶。」周代親迎儀式見於《儀禮·士昏禮》,大致是:親迎之日(多在夜間),新郎穿黑色禮服,乘黑漆車子,前面有人執燭前導,後面有從車,一齊至女家,新娘父親親自出門,把新郎和其他隨從賓客迎進家門。新郎捧雁揖讓升堂,行叩拜禮。之後,新娘梳妝整齊,頭蒙紅巾,隨至車前,聆聽父母訓戒畢,新郎親自把車上的繩索交給新娘(即「授綏」),引其上車,先由新郎象徵性地親自駕車,至車輪轉三圈,再由車夫駕馭。女家有送親者跟從,臨至男家門外,新郎先乘車入門,當新娘一行到達後,由新郎將新娘接人家門。入宅後行「拜堂」、「合巹」等禮。  《公羊傳》謂天子至庶人皆有親迎之禮,《左傳》則稱天子無親迎。宋代以後,娶親始用轎,並以綵綢妝扮,謂之「花轎」,新郎坐轎或騎馬。明清兩代仍沿此俗。民國年間,又出現由媒人或男家一孩童持新郎名帖,坐轎代迎新娘者。  據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嫁娶》載,親迎之禮還有掛帳、催妝、撒谷豆、踏跨馬鞍、牽紅、坐富貴、交杯酒等俗,多以驅邪祈福為求索,至今有不少仍沿用者。   明清以來,平遙民間婚嫁,已不再全部沿襲「六禮」,無論貧富之家,只注重三個環節:一日「定親」(納吉);二日「彩禮」(納徵);三日「舉婚」(親迎)。  清末民初平遙婚嫁程序  平遙在古時候同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漢民族一樣,把婚嫁看作是人生的神聖大事,其所以「神聖」和「大」,主要有「婚姻觀念」和「婚姻目的」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人們的婚姻觀念,認為每個人的婚姻都是「天人契合」之事。《易經》以自然現象解釋人事,反過來又以人契合自然。即所謂「自然有天地,人生有男女」。認為天與男屬於「陽」的範疇,而地與女則屬「陰」。天地交感而生萬物,男女婚媾而生萬民。宋代孫覺《春秋經解》:「獨陽不生,獨陰不成。故有天則有地,有日則有月,男女之義,婚姻之禮,天地之道,人倫之本也。」這些學說經儒家渲染,又稱:「陰陽合而雨澤降,夫婦合而家道成。」之後引申為一種「禮」的社會淵源。如《易序卦傳》云:「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措。」把男婚女嫁當做「天作之合」、「前生註定」,自然就賦予其神聖意義了。   其次是婚姻目的。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不同於今日,婚姻是不能自主的,婚姻不屬於當事人私事,而是所在家族的大事,它是保持和延續家族的手段。只有男婚女嫁,才能組成家庭,才能繁衍後代,才能使長輩生有所養,死有所葬,才能使家廟香煙不斷。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把繁衍後代之責列為人生孝德之首,除其重男輕女之意外,也強調了婚嫁為「大事」也。   婚嫁之事既為人生「神聖大事」,則必須突出一個「禮」字,也就是夫妻關係必須建立在「禮」的基礎上。《春秋啖趙集傳纂例》謂:「男女之禮,人倫之本也,風教之始也。」必須「繁其文,隆其節,嚴男女之別,而後夫妻關係才能穩固」。另一方面,婚禮之用意還在於把婚姻關係合法化(即合封建禮制),輿論上公開化,使三親六故、同仁鄰里等一體周知,予以承認。因而舊時不論貧富,皆要舉行「婚禮」之儀。此俗直至今天,家家戶戶仍然遵循,幾乎無一例外。當然今日婚禮的含義則在於慶賀,而不在於「合禮隆節」了。  □主婚和媒人  在封建儒家的道德倫理中,男婚女嫁時,「主婚」和「執柯」都是不可缺少的條件。青年男女戀愛,是一種正常的擇偶行為,是求婚人個體主觀意願的體現,應屬「基本人權」之一。而封建時代的婚姻制度,卻不承認此權,而是以家族利益為前提的,擇婚必須是封建家族群體意志的體現。所以擇婚之權成為當事人家長的特權,也就是說此權屬於當事人父母,或叔伯長輩等家族主事人,也即「主婚人」。  主婚人在婚姻過程中的主宰地位,受到封建法律的保護。如《大清律例集解》卷十註:「男女結婚嫁娶,必有主張其事者,謂之主婚。由祖父母為孫;父母為子;伯叔姑為侄;兄姊為弟妹;外祖父母為外孫;此皆分重義尊,得以專制主婚,卑幼不得不從者也。」這樣,主婚人就可以完全拋開結婚人的意志和利益,拋開結婚人個人愛情這一最基本因素。這種制度在千百年來,釀造了不知有多少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傳統戲曲《西廂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甚至描寫天上仙女婚姻悲劇的《天仙配》、《寶蓮燈》等,就是人們對這種婚姻制度的血淚控訴和韃伐。當然,從另一種意義上講,家長或監護人出於婚姻當事人剛剛成齡,缺乏社會經驗,幫助當事人處理好終身大事,應在情理之中。但那時候的「主婚」遠不是以此為目的,僅詭辯之詞而已。其根本動機還是出於封建禮教的約束,以「門當戶對」、「攀高結貴」為目標,以家族利益高於一切為宗旨,甚至以買賣婚姻為手段。盡量不讓青年男女直接接觸,防止「淫佚放蕩」、「亂性失真」等,更避免他人說三道四,人言可畏,有失門風之虞。竭力強調「男不親求,女不親許」。  「執柯」即指保媒,媒人也稱「執柯人」。《詩經·豳風·破斧》云:「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禮記·曲禮》也說:「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媒人在婚姻中,既是介紹人,也是證婚人。婚嫁有了具體媒人,才算得正規,符合「禮法」,這就叫「明媒正娶」。  這樣,在舊式婚姻中,必須有了主婚人、媒人,其婚姻才為合法(封建禮法),其婚約才能成立。再經舉行婚禮儀式,才能得到親友及公眾的認可,社會輿論才能通過。  平遙舊時把媒人稱作「冰翁」、「冰人」或「月老」、「紅娘」。考史書《晉書·索紞傳》載:晉代孝廉令狐策,夜夢自己在冰上站著,和冰下的人說話。次日請名士索紞給他解夢,索紞對他說:「冰上為陽,冰下為陰,這是陰陽之間的事情。未婚男子要找到妻子,但他們之間如冰未消,這是婚姻之事。你能在冰上和冰下人對話,屬於媒介之事,你可以給人做媒了,冰消則婚成。」之後,令狐策每給人做媒,婚事總成。後來人們就把媒人尊稱為「冰翁」、「冰人」。  「月老」即「月下老人」,唐代李復言《續玄怪錄·定婚店》載:一個叫韋固的人,夜行路過宋城,見一老人*著口袋而坐,借著月光查閱一本書。韋固問:「你查什麼書?」老人答道:「天下人的婚姻書。」又問:「囊中的紅繩是幹什麼用的?」老人說:「用來拴應成夫妻者的腳,即使是仇家或異地他鄉之人,一旦拴上,結為夫妻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後人就把男性媒人稱為「月老」。戲曲《西廂記》中的相府小姐崔鶯鶯的貼身丫環紅娘,為成全崔鶯鶯和張君瑞的婚事,從中牽線,頗費周折,成為千古美談。後人把女性媒人雅稱為「紅娘」。   舊時在平遙古城,主婚人、媒人是婚姻的兩大要素,直至現在,即使一對青年完全是自由戀愛,並無媒人牽線,在舉行婚禮前,也必須拜託一位親友權做媒人,在雙方家長之間斡旋,擇時舉婚,屆時充當「冰翁」。可見這種舊俗影響之深。  □議婚、合婚  舊時平遙古城的媒人,多為雙方之親友,出於友情而主動充當媒人,並無貪圖錢財等目的。這樣,媒人事先必然會對雙方的家境、門第等有所了解,並做了對比,認為此婚可成,才向雙方提出議婚。這種提親謂之「保親」。有的則是一方家長看上了另一家的閨女或兒郎,請求一位認識對方的人去提親,這種提親一般男家提出的居多。有的名門豪宅,其媒人可能是自家的僕人,如平遙富商喬懷玠之僕人裴某,其堂妹裴氏雖然家境不富,但聰明能幹,人長得也很漂亮。裴某就主動給喬懷玠的兒子保親,之後裴氏以其傑出才幹成為喬宅的掌門夫人。  當然,舊時平遙也有很多專業「媒婆」,多為中年婦女,這些人對當地婚嫁禮俗、禮教、信仰、禁忌、心理等方面十分熟悉,他們憑嘴巧、腿勤等,在雙方家長中跑來跑去,使雙方條件逐漸*攏,最後統一,促成婚事。這種決定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即所謂「包辦婚姻」,雙方當事人沒有任何選擇餘地。  議婚中,由於女兒要到男家終身生活,女方必然考慮的事情多些,當然男方家長也很慎重。雙方最講究的還是「門當戶對」,因為這樣才符合家族的根本利益,主要包括五個方面:首先是民族一致,平遙人從不願同其他民族通婚,至於雙方居住地相距較遠倒沒關係,平遙人講究「親戚遠離香」,遠則少傳閑話,少生矛盾。其次是「門風」,即對方是否家風正派,有無男盜女*及不講道理等壞家風。其三為社會地位,要求雙方門第相當,儘管「養女攀高門」是平遙人之習俗,但門第太高的姑爺,從小嬌生慣養,家中規矩多,怕自家閨女過門後受制,婚事也未必能成。其四是財產狀況,平遙有句俗話「家有三門窮親不算富,家有三門富親不算貧」。其五是人口結構,舊時「五世同堂」、「四世同堂」受人推崇,福壽雙全,鄉里尊敬。但嫁女則不同了,即便「三世同堂」,姑爺上面除公婆外,還有一層「天」,再加妯娌多、姐妹多,更容易產生矛盾,常為女方所慮,因而人口結構在議婚上「別有洞天」。有時雙方家長還需通過親友,詳細察訪對方的實情。  議婚將成時,雙方的女家長還可由媒人安排,託詞互訪或約見,進行「相親」。重點是觀察對方的容貌、舉止、談吐等,早年還要看女子的「小腳金蓮」。   雙方家長對婚事達到原則同意時,即開始「合婚」。從封建社會直到解放前,平遙民間婚姻不僅須遵守封建禮教,而且也受神權觀念的制約。認為「婚姻由天定」,每有婚事必請教於神,都要進行「合婚」。可自我合婚,也可請星相士合婚。舊時平遙人婚事成功前,不願被更多的人知道,多自我合婚。自我合婚有廟堂卜筮和皇曆查對等方法。  按周代「六禮」之問名後,「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於是定。」就是將通過媒人索來對方的「庚帖」(上書結婚當事人的「生辰八字」之紅紙摺子),壓在自己家佛堂或祖考神主前,焚香叩拜後,三天之內看吉凶顯兆,其間家有喜事或吉祥現象,則婚事可成,如有不吉之兆,則婚不可成。  更多的人家自我合婚,則是依照「皇曆」進行卜對。平遙土語把「皇曆」叫做「歷頭」,舊時每年臘月,街市上就有人印賣新年皇曆。其內容除一些農事節氣知識外,大部分是卜筮、解夢、推八字方面的內容。皇曆上有六十四課「金錢卦」,即用雙手相合將六枚銅錢搖動一番後,抓到一隻手內,順手隨機排出,按其「字兒」(××通寶)和「眼兒」(有滿文的那面)排列組成序樣,同卦書對號。得大吉卦者則婚成,中吉卦者也可考慮,得不吉卦者則不能聯姻。   卜吉合婚後,還要進行雙方「生辰八字」、「命相」、「屬相」等方面的合婚推論。這些程序則多請星相士操作。其實這些推論多按《三元總錄》中的《婚元課定》進行。舊時我國對年、月、日、時都按「干支」法標識,即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搭配組成,按兩者最小公倍數,可組成六十組,也即「六十花甲子」的淵源。這樣,每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四項,謂之「四柱」,每柱占天干、地支各一字,共八個字。故名「生辰八字」。星相士把雙方的「生辰八字」拿到後,按八字間的五行生剋等千變萬化的關係,推斷吉凶禍福。方法很複雜,用的是唐代呂才合婚法,這裡不再繁敘。  所謂「命相」,舊時平遙人多以皇曆上編好的「納音五行表」,自我對照。該表把干支紀年的六十個年頭排列好,每個干支年出生的人,都在表下標一「命相」,大略分金、木、水、火、土五類,每類又有不同品目。例如:甲子、乙丑年生的人,其命相為「海中金」;丙寅、丁卯年生者,其命相為「爐中火」;戊辰、己巳年生者,為「大林木」;庚午、辛未年生者,為「路旁土」等等,一目了然,六十年一輪迴。查出男、女命相,再按五行生法核查。五行相生者,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兩者相生為「命相合」。五行相尅者,即:木尅土;土尅水;水尅火;火尅金;金尅木。雙方「命相尅」,則婚姻不合。  平遙早年還以屬相合婚,即將十二生肖配以十二地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清代史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四中,說十二生肖屬相起源於東漢。但後來被星相家們塗以神秘色彩,用來給人算命、合婚,使人們在合婚中又多了一道程序和障礙。早年的皇曆上也把十二屬相的相合和相犯錄於其上:子(鼠)與丑(牛)合;寅(虎)與亥(豬)合;卯(兔)與戌(狗)合;辰(龍)與酉(雞)合;巳(蛇)與申(猴)合;午(馬)與未(羊)合;名為「六合」。豬猴不到頭;羊鼠一旦休;金雞怕玉狗;白馬怕金牛;蛇虎如刀銼;龍兔淚交流;平遙人稱「大相不合」。  此外,平遙舊俗中還有對屬羊者有偏見,認為羊「眼露四白」,是犯大忌的。認為男屬羊妨岳父家,女屬羊妨丈夫。平遙舊俗還對男、女所生月份「犯月」者也較注重。比如犯月為:正蛇、二鼠、三牛頭、四猴、五兔、六月狗、七豬、八馬、九羊頭、十月老虎滿街游、十一月金雞不下架、十二月老龍不抬頭,都沒有科學道理。早在東漢時期,王充在《衡·物勢篇》中,就對生肖相的說法作了嚴肅的批判。  對合婚的各方面認真推查,富戶和殷實之家頗為重視,貧窮之家,尤其是男家,只要有提婚者,則一切都能相合。即使有不合處,也要請星相士幫助「破解」,即進行八字、命相的改動,以免錯過婚姻機遇,實際上他們婚後生活過得也很好。這個問題在清末出版的《三元總錄》序言中都曾自我否定:「合婚一節,自唐呂才所始,唐之前未有此術,不曾合婚。如指腹成親者,割衫襟成,自奔苟合,皆得子孫蕃息,以至偕老,皆無合婚……」這也是一種自我諷刺。  其實,舊時平遙大部分人相信命運是「前生註定」的,但又企圖儘力把握命運,故求助星相士,以求補救,豈不是自欺欺人嗎?當然也有人確信合婚是上當受騙之舉,但不能脫俗。為解除親友疑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再者,只有經過合婚,符合封建禮法,才能取得社會輿論的認可。當今之人必須正確認識歷史習俗,廢此陋習。  □定婚、納徵、妝奩  清代初期,平遙人對婚嫁程序就只注重定婚(納吉)、彩禮(納徵)、婚禮(親迎)三個環節了。   定婚是確定婚姻關係的重要儀禮。雙方經過詳細合婚,認定一切相合,即可初步確定婚姻關係,舉行定婚儀式。但定婚前必須把彩禮(納徵),包括女方索要的衣服、首飾、錢幣等品種、數量商定下來。在這件事的往返斡旋中,媒人最費口舌和精力。彩禮也是封建買賣婚姻的主題,解決了彩禮問題就可以確定定婚日期了,但平遙古俗「臘月不定婚,正月不娶親」。  定婚之日,雙方各自召集親屬,設宴招待,男家準備定婚禮品。清雍正四年(1726年),對定婚之禮品有限定:軍民人等納采禮品不得超過四件,果盒不得超過四個,金銀彩禮官民皆不能用(《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325《禮部·婚姻》)。事實上很難實行,徒有虛文。平遙人對欽定之定婚禮品以「四」為限,則演變為以「四」趨吉,定婚用「四色禮」,即首飾(戒指必須有)、衣物等共四件。而彩禮錢幣仍按商定數目送到。男家以媒人為領隊,並有男家的「全福無忌」人作陪,如數向女家交納禮品、禮幣後,女方展出讓親友欣賞。之後姑娘在「全福無忌」人陪伴下,隨媒人來到男家,並向男家親友一一見禮,對長輩要叩拜,對平輩用襝衽拜。被拜者要給未來媳婦以見面禮(錢幣)。飯後,姑娘返回。彩禮交接後,媒人將男家的「龍鳳帖」交給女家,女家家長則將自家出具的「崽書」(一種對婚事無異議的具結書)交媒人轉男家。從此,雙方的婚姻關係就算確定了,不得再有反悔。雙方親友及鄰里也一體周知了。平遙習俗在定婚後三個月內必須「親迎」,即正式迎娶。  「妝奩」,平遙人俗稱「嫁妝」,是娘家陪送女兒出嫁的東西,所陪東西都較實用。陪妝有兩個程序,即「添箱」和「送妝」。妝奩代表著女方家族的臉面,它要抬在街上讓眾人評論,而且妝奩的多寡也決定女兒在婆家的地位,所以,平遙人在清代就十分重視陪妝的事,特別是富商巨賈嫁女,更是爭相鬥富擺譜。老一代人講到清末平遙鉅賈馬中選為其女(乳名花兒)陪妝一百多抬,樣樣精貴時,興高采烈,眉飛色舞。舊時平遙嫁女的妝奩來自兩方面,一是女方家庭自我採辦,謂之「攢妝」;二是近親誼友的贈送,謂之「添箱」。女子定婚並擇定了迎娶日期後,女方家長便將納吉時送來的龍鳳點心、乾果等分送各近親,告知嫁女之事,有的還送請帖,上書「謹占於某月某日為X女X X于歸之期,在(某處)敬治喜筵,恭請闔第光臨」。這樣,本族長輩、平輩,還有外婆、舅媽、姑媽、姨媽等,根據姑娘的喜愛和需要,送些衣料、首飾、鞋襪、化妝品等,使妝奩更為豐盛。  舊時平遙嫁女陪送的東西主要有:四鋪四蓋(被褥)、平面櫃成對、全籠皮箱成套(大小共10個,內放衣物)、八仙桌、太師椅、穿衣鏡、撣瓶、帽盒、自鳴鐘、帽筒、花瓶、洗臉盆、子孫箱(小木盒)、金銀首飾、各種衣料、化妝品等,富商們還有為女兒陪送四合院、商號、土地者。  平遙人送嫁妝要在迎娶日前一天下午,大件傢具穿綁木杆抬,小件則分擺在當時那種專擺妝奩的長方形四圓腿桌子上,掛上竹裙,穿兩根圓紅漆木杆抬之。桌上東西要用紅細繩扎牢,富家嫁女妝奩多達120抬,平民分別為32抬、24抬、16抬、8抬,視家庭景況儘力而為。但必須用偶數,每件妝奩上都要剪貼上紅喜字。妝奩物品要分門別類地抄錄於大紅紙上,品目數量都要核對清,清單摺疊成四折或八折,裝入帶簽封筒中,由媒人和送妝近親攜帶。抬妝人由喜轎鋪(平遙人叫「賃鋪」)統一僱用,統一紅衣大帽服裝。並有鼓樂吹打,氣派十足,招搖過市,任聽市井品評。  女家妝奩清單帖:  謹具粗妝數色勿堪細陳伏祈哂 納   忝眷姻弟X X X鞠躬  奉 申(以下即逐行開列妝奩物品)  XXX  男家收到妝奩後的回帖:  喜蒙隆儀照數珍 納     忝眷姻弟X X X鞠躬  雙方家長落款中用「忝」字是一種自謙之意,成親後再有往來書札就不用忝字了。  妝奩到男家時,男家也派近親4~8人到路口迎接,也有鼓樂「迎妝」。妝奩一到,立即「安妝」,由新娘家的送妝近親照單一一唱念,由新郎接妝。安妝後,送妝人向新郎家主婚人道喜。安妝完畢,新郎家設宴招待送妝人,並對送妝隊伍發放賞錢,以示同喜。有的鄉村送妝人中,還有未滿12歲的小男孩,即女家的嫡孫,送妝時隨隊前來,拜見男家的「爺爺」、「奶奶」,按平遙之俗,出於相互抬舉,也給重金以賞。現今平遙送妝時,還要妝奩總價10%以下的「開箱錢」,清代無此俗。  □擇期卜吉  趨吉避凶是舊時人們的共同心理,平遙人更為講究。特別是婚嫁之事,認為是關乎家族興衰及當事人的終身成敗之事,主婚人必須慎重虔誠地去選擇「良辰吉時」,即選擇吉月、吉日、吉時,卜定方位、確定迴避、禁忌等。這些程序平遙舊時一概請星相士操作。  擇月  星相士在擇期時,必先擇月,擇定「行嫁利月」。此項擇定以新娘的屬相為準,擇行嫁利月過門,以免對本身或親屬有犯。而行嫁利月又有「大利月」和「小利月」之分,大利月利於新娘本人,小利月有利於子女及媒人。  星相士擇月,實際都有既定的套路口訣。大利月的口訣是:「正、七通雞兔;二、八虎共猴;三、九蛇亥豬;四、十龍和狗;五、十一牛羊;六、臘鼠馬走。」小利月的口訣是:「正、七利鼠馬;四、十利牛羊……」  擇日  擇定吉月後,還須擇定吉日,這些都是由新郎家負責。舊時的皇曆書上對當年每日都標有干、支值日,從甲子到癸亥,每六十天一輪,上下年之日干、支排序,都是連續不停的。而舊時的星相學規定,每輪有黃道吉日20天,即丙寅、丁卯、丙子、戊寅、己卯、丙戌、戊子、庚寅、壬寅、癸卯、乙巳、甲子、乙丑、丁丑、辛卯、癸丑、乙卯、癸巳、壬午、乙未。其中另標有天月、德合、三合、六合、天恩者為上吉日。必挑最理想的吉日而用之。還要按每天值日的二十八宿,補充確定已選吉日的吉凶情況。  擇日也有用「嫁娶周堂」或「白虎周堂」自己擇定者。  嫁娶周堂圖:

    擇用嫁娶吉日,大月從「夫」字順時針數;小月以「婦」字逆時針數。擇「弟」、「堂」、「廚」、「灶」日用之。如遇「翁」、「姑」日而無翁、姑(即翁、婆)者亦可用之。值「夫」、「婦」之日不用。  白虎周堂圖:

    大月從「灶」字起順時針數;小月從「廚」字逆數。只擇「廚」、「灶」、「睡」、「死」日用之不妨。若遇「門」、「堂」、「床」、「路」,宜用鼓樂震動,「白虎」自退,迎娶無妨。看來古時迎娶,吹打鼓樂,不獨在於慶賀,也有驅避不祥之意。從中也可看出,以白虎周堂圖擇日,無一日不可用。  其實古時擇日之說並無科學根據,有的甚至互相矛盾,例如「二十八宿」,既有吉星、凶星之別,那麼角木蛟、婁金狗本是吉星,而該法中又有「七星殺」,也包括「角」、「婁」,豈不自打嘴巴?實際上舊時擇吉也僅為心理平衡而已。  擇時  平遙舊時有句俗語:「好年不如好月,好月不如好日,好日不如好時。」清末民初,平遙婚嫁也必擇時,此俗當今已廢。舊時星相學把每日分成十二個時辰(每時辰相當於今之兩個小時),把十二時辰以星宿代表,其中有六「吉」、六「凶」。其起止推算方法是按當日值日地支為據。例如:值日地支為寅、申,子時(相當今之23:00—01:00)則從青龍(吉)開始,丑時為明堂(吉);寅時天刑(凶),依次下推;卯、酉日子時從司命開始,依次下推;辰、戊日子時從天牢開始;巳、亥日子時從白虎開始;子、午日子時從金櫃開始;丑、未日子時從天刑開始。擇時後新娘坐房梳妝、上轎、入宅等都要取吉時而行,此俗過分繁瑣拘泥,今已不行。  擇方位  舊時平遙嫁娶擇方位之俗,至今仍因襲如舊。即迎娶發轎和新娘下轎要面迎「喜神方位」,須避向「五鬼方位」。據說是按「鬼谷先師選定趨吉避凶日、時定局」推算出來的。即按當天值日天干定局。甲、己日喜神在東北;戊、癸日在東南;丁、壬日在正南;丙、辛日在西南;乙、庚日在西北。  也有按新娘屬相定下轎方位的。有固定歌訣:「寅卯辰女宜向西;巳午未女宜向北;申酉戌女宜向東;亥子醜女宜向南。」  推定「五鬼方位」,是按值日天干定局。即:甲、己日不要向東南;庚、乙日不要向東北;丙、辛日不要向正北;丁、壬日不要向西北;戊、癸日不要向西南。  禁忌  新人下轎要忌某些屬相人迎接,是根據值年地支決定的,此俗至今家家戶戶仍講究,也有固定歌訣:「申子辰年蛇雞牛;巳酉丑年虎馬狗;寅午戌年豬兔羊;亥卯未年鼠龍猴。」但內親不避。新人上、下轎時,還忌孀婦、孕婦及帶孝人等。其實這些禁忌都是掩耳盜鈴。  此外,平遙民間還忌新人下轎時有風、雷、雨、電。俗雲「風不良,雨不長」,指颳風時下轎的新娘將來必不正道,下雨時下轎的新娘壽命不會長。良時吉辰又不許錯過,誰也保不了「老天爺」的陰晴雨雪,常使講究者弄得終身尷尬,此俗久已廢止。  □親迎全程簡介  「親迎」即新郎親自上女家迎娶新娘之意。擇定親迎良辰吉日後,即托媒人把這一整套趨吉選擇結果通知女方,但平遙對此俗已不隆重,僅及時告知就算了。屆時提前數日就需準備了,砌灶、搭喜棚、貼喜字等,平遙習俗是女家貼單喜,男家貼兩個單喜相連的雙喜字。傳說雙喜的來源是北宋王安石在會試返回時,中途作了「乘龍快婿」。洞房花燭之時,又得知「金榜題名」,於是信手寫下兩個喜字,並連了起來,表示喜上加喜。從此人們把雙喜當作婚嫁喜慶的吉祥標誌。清代一般人家親迎活動多用三天。  催妝、送妝  催妝、送妝是三日親迎活動第一天的主題。上午新郎家派人往女家抬送「誥封」,即鳳冠霞帔服飾,用四層紅漆金花紋的木斗盒,疊放於專用木架上,派二人串木杆抬送。這種斗盒平遙俗話叫「食勒」,斗盒中分別裝著鳳冠霞帔的各部件。送「誥封」者順便有催妝之意,女家應給抬送者以賞錢。清代男子娶親俗稱「小登科」,可穿九品官服,新娘必用鳳冠霞帔,以象徵吉祥,因為古代鳳冠霞帔為誥命夫人服飾。丈夫高中狀元或身居高官,其原配髮妻可封誥命夫人,則妻以夫貴也。如系小妾則不得誥封。所以《清稗類鈔》云:「明時,皇妃常服,花釵鳳冠。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鳳冠者,相傳謂出於明初馬後之特典。然《續通典》所載,則曰庶人婚嫁,但利用九品服,婦服花釵大袖,所謂鳳冠,於典制實無明文也。至國朝,漢族尚沿用之,無論品官士庶,其子弟結婚時,新婦必用鳳冠霞帔,以表示其為妻而非為妾也。」  男女雙方聘請的司禮、司儀、司賬、送親、迎親主持人、迎送新娘上下轎的婦女等,盡量要求為「全福無忌」人,平遙俚語稱「四正人」,即本人有配偶、兒女雙全、屬相也無妨忌,而且精通嫁娶禮儀,面容端正,身體無明顯殘疾,善應酬。對主持司禮人等並不重其地位和知名度,而是重其精通禮俗。  男家除催妝外,上午就積極準備下午迎妝之事,收拾好房間,貼好喜聯、喜字,院中擺紅漆木插屏,上刻金彩福祿壽三星圖,屏前擺八仙桌,桌兩旁放太師椅一對,桌裙、椅墊等齊全。桌上屏前擺放木雕金漆「天地爺」木主,上書「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位前擺供面制棗花、香爐、燭台、香筒共五件。次日還要擺放桃弓、柳箭。擺好後,主婚人燃燭焚香叩拜。  所雇請的吹鼓手上午必須到位,喜轎、執事也必須有序地擺放在院內,花轎要光彩亮麗,執事要乾淨閃亮,主要是為向下午女家送妝的人們展示。其次,喜轎、執事都是眾人租用之物,難免有邪氣附著,提前展擺有驅邪之意。大門外貼喜聯、喜字、掛橫門大紅喜綢,新郎用水之井也要貼紅雙喜字。  在鼓樂和鞭炮聲中,擇地擺掛本族祀祖圖(平遙俗稱神則),主婚人攜新郎焚香叩拜,表示自己已完成本族香火繼承之事,將傳由下代繼續延綿。  下午,女家送妝時,順帶著面制神「貢」一個;橢圓形媒人饃饃一個,上印紅雙喜字樣;白面麵粉六兩,皆為雙方母親之間的往來。其中神貢,因平遙人土語講高興為「貢」,用其諧音,以神貢表示親家母之間的祝福,男家也以自制神貢一個回報,同時親家母之間也能交流一下麵食手藝。媒人饃饃是酬勞媒人的,請轉給大冰人,男家母親要連同自己蒸的媒人饃饃,用紅繩綁在一起,一同交給媒人。但這僅是禮儀之事,婚事辦成後,雙方都要以錢幣及衣物等酬謝大媒,婚嫁時,雙方都要捏「歲歲餃子」,親家母之間交換白面,使雙方的面和在一起捏餃子,從此成為一家人,因而男家也要回報同樣數量的白面。嫁妝到後,男家要將清單張貼,供親友鄰里們觀賞品評。  女家在迎娶前一日,也是請司禮、司儀、迎親等各環節的工作人員提前到位,上午寫嫁妝單,張貼喜神方位、屬相妨忌單于房門外,以告誡人們注意。請全福無忌的婦女給新娘「絞臉」,即用絲線把新娘臉上的汗毛絞光,再用剝去皮的熟雞蛋在臉上滾一番,這也是平遙女子出嫁前的必要程序。女家也同樣搭喜棚、擺插屏、主婚人拜祖,門外貼喜字、婚聯,掛門綢。  正式迎娶  即正式迎娶的當天,是「親迎禮俗」中的重頭戲,男、女兩家都是拂曉前就燃放喜炮,洒掃門庭,婚禮正式啟動。早飯講究「家宴」,即各自同堂家屬成員一起吃飯,包括祖父母、父母、兄弟、未成家的伯、叔,未出嫁的姑、姐。「家宴」實際是一次家教之宴。男家全家要教育新郎,從今日起已是成人了,再不能孩子似的任性了,要學會掌家、做人,要孝順父母,光宗耀祖,夫妻和睦等。女家則教育女兒從今日離開,已成人妻,要孝敬翁姑,善處妯娌,做好家務,更要謹慎做人,莫讓人笑話娘家閨門失教等。  新郎早飯後就洗臉,並由娘舅刮臉,衣服為九品章服,民國年間改為長袍、馬褂、禮帽。帽上插金葉狀元花,肩披紅綢。良辰吉時一到,由司禮人陪同,先到插屏前。事先屏前地鋪葦席,上鋪新房之錦緞被,由四位全福無忌的女人,頭頂紅綢,將五枚「子兒」(銅錢幣)、連根蔥、雙頭辣椒等用紅線縫到上面,名曰「引被子」,所縫之物,寓意「五子鬧學(席)」(平遙土語學和席同音)、「永結連理」等。縫好後,新郎在司儀指導下,從被子的左側,即八卦圖之乾字位,然後經巽、艮、坤,再到乾位,走一個「8」字形,最後立於屏前,謂之踩「八卦」。此俗源於俗傳周公桃花女鬥法的故事,象徵屏前已擺八卦陣,有備無患。新郎在屏前向天地爺叩拜後,即向家中長輩一一告別,準備起身,花轎打在門外,鼓樂鞭炮齊鳴。新郎還有上轎前的「六儀」,即由娘舅手捧方盤,上置小鏡、銅鎖、紅糖水、龍鳳餅、雞蛋、銅錢。新郎照一下鏡子,舊俗有「照妖」的意思,用以避邪;開銅鎖後,把鑰匙裝入衣袋,表示從今日起,已成家立戶;喝糖水、咬龍鳳餅、雞蛋,表示大家祝新人甜甜蜜蜜、龍鳳呈祥、永記今宵;再抓一下銅錢,以期今後日進斗金、財源旺盛。最後在轎前向四面歡送的親友鄰里鞠躬、上轎。  迎親隊伍以開道旗、大鑼為前導,起轎前要猛擊一番,有驅邪之意。  傳統婚禮最講究花轎、儀仗、鼓樂。古代迎親本來是用馬車,上扎一轎式頂子。但宋代以後,即以官轎為基礎,裝扮得花枝招展,稱為花轎,也稱喜轎,成為迎親之專用工具。儀仗則仿製官儀,花樣很多,主要有開道旗,上掛大銅鑼,飛龍旗(用四爪龍)、飛虎旗、飛豹旗、飛風旗、金立瓜、金鉞斧、金天鐙、金兵拳,父輩及本人的官職牌、功名牌、迴避牌、肅靜牌,這些都要成雙成對,還有一對龍鳳扇,路遇其他迎親隊伍,可用之遮避,以防相衝。一對華蓋傘,重檐大花,兩頂喜轎後各一把,另有幾對大紅燈籠,上貼「×府」。因古俗昏時成婚,難免夜行,所以設燈籠數對,內燃大紅燭,隨儀仗隊伍前行,以資照明。早年還有抬著一雙鵝籠行於儀仗隊伍前的習俗,大約源於古代之奠雁,雁缺而以鵝代之。儀仗林立,威儀萬千。花轎後為鼓樂隊,各種吹奏樂器也成對,有嗩吶、海笛、竹笛、笙、篌管等,打擊樂有高音鼓、鑼、鈸、九音鑼或二音鑼等。兩乘花轎後還有媒人、娶客等坐的轎車,大戶人家還有雇請的職業「家人」,隨新郎專搞禮俗應酬。家人騎紅馬,隨侍新郎喜轎前後。迎親隊伍有專人一路負責協調指揮。  娶親路線不走回頭路,事先設計得很周到,因為回頭路不吉利,必須一條道走到底。即使婚姻雙方住在一個院子里,也必須乘轎在外繞走一番。沿路經過村莊,或觀看人多之處,開道鑼事先都要猛敲一番。過河、橋、廟、村等處,都要燃放「二踢腳」鞭炮驅邪,有人專司此職。  起轎後,新郎的母親坐於屏前,抱起引過的被子,並吃著小圓歲歲油糕,設一婦女進門問:「你坐什的咧?」答:「坐富。」問:「你抱著什麼?」答:「抱寶。」問:「你吃什麼?」答:「吃福。」此俗名曰「坐富貴」。現今仍沿襲。  迎親隊伍快到新娘家門時,一方面頻頻鳴炮,一方面猛擊開道鑼,以向新娘家傳遞信息。前面的儀仗及燈籠等,必須提前停止前進,並分立兩旁,讓開中路,讓花轎、轎車、鼓樂從中通過,直達門口。在這段距離中,轎夫都要精神抖擻地露一手,統一步調,平穩快速前進,到新娘家門口急速停轎。平遙俗稱此行為「野雞竄」,人們觀看嫁女,都要在街上專門看看轎夫的這一表演,它代表著轎夫的水平,為此,不但能獲得滿街喝彩聲,還會有賞錢。所以平遙早年有句關於轎夫的順口溜:「三天不吃飯,也有兩步野雞竄。」就源於這裡。  迎親隊伍的炮聲傳到時,女家闔家大小及一切雜役,大開中門,在門口相迎。新郎、娶客和媒人等在司禮人和看熱鬧的人們簇擁下被迎入正廳,並請上坐。早年平遙禮儀待客都用八仙桌,正面兩座,右為上,左為次,兩側四座為陪,*門的兩座空出,作為遞茶、上菜的「席口」。新郎被請入上座,家人立其右旁。媒人入次座,主家陪客者和司禮人入四座。桌上除以三台碗沏著茶外,還擺著爐食(糕點)四種,時鮮水果四種,謂之「看茶點心」,只能看,不能動,否則被人笑話。  新郎、媒人等坐定後,司禮人領女家主婚人前來「看茶」,即把客人盛放茶水的三台碗,揭蓋後用杯蓋把茶水劃一下即可。看茶時新郎應起立,雙手將三台碗捧起,看畢後放下並鞠躬致謝。古代迎娶發轎,均在黃昏後。《白虎通》謂:「婚者,謂昏時行禮,故曰婚。」《酉陽雜俎》謂:「《禮》,婚禮必用昏,以其陽往陰來也。」按《說文》,婚亦為昏,大約六朝以後,即行此俗。平遙人至今皆用昏時迎娶,可見其維護傳統民俗的頑固性。正因如此,派生了婚禮挑大紅燈籠的習俗,男家挑「娶燈」,女家稱「送燈」,當今又改為紅綢包手電筒了,昏時發轎之俗,使迎親時女家必須宴待至昏。筵席初始時,司禮人領女家主婚人前來敬酒,平遙人謂之「滿盅」禮。平遙習俗,待客之誠意,在於「酒滿盅,茶半杯」,因而敬酒必講究滿,故得名。即主婚人給新郎等斟第一盅酒,滿盅時也先從新郎開始,新郎起立雙手捧杯,斟後也鞠躬致謝。此後主家則再不出面,而由陪客和司禮人照料。上熱菜時,每道菜上來必先擺到首席面前,下道上來時,前道退到次席,以後則逆時針轉到右下為止,一般就退出了。每道菜必先由新郎先嘗,別人才能伸筷子,或新郎先翻動一下,之後大家就隨便了,否則為不恭。迎娶之日的筵席較豐盛,多以「九碗九碟」待之,則先上九碟冷盤,「滿盅」開筵後才上熱菜。熱菜共九碗,故名。九碟的排列也有規矩,其口訣是:「四角挑肉龍(藻)頂蝦(仁),洋粉、海帶*主家,留下當中一把抓(即抓點糖果、花生、瓜子一類)。」九碗則以大肉領頭,還有紅燒肉、燒肘子、冷片肉、炒水粉肉、甜江米、肉絲湯、三鮮湯,最後上清蒸丸子。「丸」和「完」同音,表示菜已上完,隨即捧上漱口水,請新郎漱口,之後客人退席便坐,收拾餐桌後重上新茶。上第一道熱菜時,捧盤人喝道:「廚房諸位給新人道喜了!」新郎的家人立即答道:「謝啦!」取出事先準備的「叩喜」賞封紅紙筒,放到方盤上,捧盤人說:「謝謝。」遂退出。  宴請中的賞封,平遙古城至今全套保留著這種習俗。迎娶時都由隨侍「家人」攜帶,除叩喜外,還有許多。如:都以紅紙封簡裝錢幣,數額隨鄉跟俗。  喜菜:廚師以其拿手特色菜,編外上席,並由捧盤講明。每上一道給一份賞封,但最多三道,屆時隨侍家人便和司禮人一起喊:「好了,下面請攔住吧。」  拆發凈面:給絞臉婦女的,由禮房代收轉。  司茶、捧盤、廚工、面廚:共在一起,金額較大。待到「餅日」(一種沾有芝麻的小糖餅)端上來時,才給捧盤人。  童儀:給主家的孩童之儀。  叩喜:給廚房人員。  這些賞封在婚禮筵席上都有,即便是娶回後的合婚席,新娘也必須帶,由隨侍喜娘操作,但無司茶、拆發凈面賞封。女方主婚人次日喚女請婿被宴請時也帶,但無折發凈面賞封。新郎隨新娘歸寧被宴時也帶,也再無拆發凈面,但要帶「司湯」賞封。  「司湯」實際也是一種宴請女婿的程序,即女方家族各門本應都宴請新姑爺,但為簡便,於次日回門時,用另一種形式,掛*到新娘主婚人家的筵席上,這種形式稱作「司湯」。即席上每人上一小碗清湯麵條,內盛小水餃六個,象徵「錢串套元寶,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祝福。有幾門祝賀者上幾次,但一般都是由司禮人說明共有幾門,然後喝道:「好了,全有了,後面的攔下啦!」隨即撤碗上酒具,宴筵開始。次日請婿司湯後,第三日新婿要回送「熬湯饃饃」(平遙人叫司湯為「熬湯」),每門回敬饅頭7個,岳父本門14個,按總計數一併送來。也有免去司湯程序的。  新娘在出嫁當天,梳妝打扮到吉祥時辰,多在黃昏或天黑後,才起身上轎,以紅綢絹蒙上臉,由新娘的兄長抱其上轎,古時新娘上轎前不許踏地,由兄抱上轎,美名曰「哥哥抱妹子,好活一輩子」,其實是不讓女子出嫁後再在娘家得地,「踏地」和「得地」相諧音,實為陋俗。新娘身著鳳冠霞帔,腳穿綠繡花鞋,不穿紅繡鞋,因紅象徵火,腳穿火色,寓意跳火坑,故忌穿紅鞋。拜天地後才換鞋,顏色即無忌諱了。新人起身上轎時,鼓樂鞭炮齊鳴,在轎簾放下以前,要把手中扎著許多銅錢的饅頭,捏碎後向空中拋去,幼童搶拾時,立即將轎簾放下。此俗屬驅邪之舉。  陪伴新娘行嫁者,還有女家雇請的「喜娘」,平遙俗稱「跟老婆」,必須是全福無忌的中年婦女,而且幹練通達,全程跟隨指導新娘,包括性生活在內。舊時早婚,新人多很幼小,既需呵護,更需指導,直到新娘歸寧,喜娘才返回,有的甚至直到次年新娘懷孕生子後才離去。此俗已廢50多年,喜娘的待遇還是很優厚的。  花轎行至距新郎家不遠時,即有先導回去報告,並以鳴放「二踢腳」炮及猛擊開道旗鑼傳遞信息。臨近時開道旗等眾執事停行並讓開中路,花轎「野雞竄」穿過,鼓樂、燈籠緊隨其後。轎停後,司禮人撒谷豆(穀草節、豆、銅錢幣)驅邪,四位全福無忌的婦女頭頂紅巾,侍於轎前迎候新娘下轎。平遙民俗撒谷豆時,司禮人邊撒邊喊:「頭撒天門開,二撒地門開,三撒新人下轎來,新人不下來……」一片熱烈喜慶氣氛。  新娘下轎後不許踏地,用平遙牲口馱炭的毛編口袋鋪地接傳,新娘子臉蒙紅巾,全福無忌婦女攙扶新娘行走,由新郎前導,行至院中插屏前,謂之「傳袋」,取意新人不許得地,有歧視婦女之意,並具「傳宗接代」之盼。王棠《知新錄》曰:「今日娶新婦,入門不令足踏地,以袋遞相傳,令新婦步袋上,謂之傳袋。代、袋同音也。」  新人雙雙站立於插屏前,新郎站立東側為上首,新娘並肩站立於西,新郎取供桌上的桃弓柳箭,向新娘及四周象徵性地射出。傳說此俗來源於民間神話「周公桃花女」的故事,新郎用後要把桃弓柳箭帶入洞房,放進柳條斗中。此時,新郎之父母在拜跪先祖神位,表示今日兒郎成親,自己為祖宗之香火已盡職責了。而據康熙四十六年《平遙縣誌》載,平遙之俗新郎新娘早在清康熙年間,就沒有跪拜先祖的程序了。  父母叩拜先祖後,新郎新娘雙雙向插屏前擺供的「天地爺」跪下,在司儀人鳴贊聲中行三叩首禮,然後夫妻對拜一叩首禮,謂之拜堂成親,平遙俗稱「拜天地」。平遙舊時無「二拜高堂」,對高堂之拜,放在認親程序里(見後)。平遙民俗認為「天地爺」即世間最高神祇,夫妻拜堂,天地為證,天作之合。  然後新人雙雙攜手進入洞房。「洞房」古時指深邃的內室,深邃如洞。後因常用之做新房,隋唐代即演變成新房的專用詞,沿襲至今。此時有全福無忌人已把事先安放於房門後的紅高粱頭點燃,藉以驅除不祥。房門檻上平置馬鞍,新娘進門需跨過馬鞍,此俗源於南北朝,義求平安。唐代蘇鶚《蘇氏演義》云:「婚姻之禮,坐女於馬鞍之側,或謂此北人尚乘鞍馬之義。夫鞍者,安也。欲其安穩同載者也。今士大夫之婚禮,新婦乘馬鞍,悉北朝之餘風也。今娶婦家新人入門時跨馬鞍,此蓋其始也。」進入洞房後,新娘面向當日喜神方位,盤腿坐於炕上。下墊紅氈,名曰「坐床」(平遙早年實則為「坐炕」)。稍後,新郎在眾親友鄰里的圍觀歡呼中,用紅紙包著的新制秤桿將新娘紅蓋頭挑去,至此意味著婚禮已成。隨後新娘脫去鳳冠霞帔,準備行認親禮。  「坐床」片刻,新郎先行,新娘隨後,重新來到插屏前站定,司禮人高聲呼喊參加婚禮之親戚、本族人等,集中於院,依次拜親,平遙土語稱拜認親屬為「煞見」,即互相見禮之意。皆行一叩首禮,民國時改為鞠躬。司禮司儀人等事先已開列了認親次序單,早年認親的次序排列很複雜,稍不留神,即有小瞧之嫌,弄得不歡而散。後改進為先外戚(新郎母親娘家人及其親戚),後內戚(新郎父親方面的親戚,包括已出嫁的姑、姐),最後本族。三方面分別按輩次年齡排列,一一呼請,八仙桌前擺放兩把太師椅,令被拜認者端坐其上,新人按尊稱把被拜人叫答應後,行一叩首禮。已婚者要夫妻共坐,對公婆之拜見也按次序排列於本族之中,並無特別之處。被拜認的親戚和本族各方面的長輩,或平輩中年長於新郎者,拜認後都要給新娘以見面禮錢,平遙俗稱「拜禮」。長輩中年幼未婚者不賞「拜禮」。平遙在新娘拜親時,還有藉機嘻鬧新郎之父、兄者,把他們臉上抹黑或脖子上掛上酒瓶、算盤等物,入座拜見時,搞得包括新娘在內鬨堂大笑,大約新婚「三日無大小」之俗,人們逗樂湊喜。但有官品或功名之人,不會被嘻鬧,僅平民百姓家有此俗。清康熙以前,新娘次日才拜親,後改今俗。  拜親後司禮人把拜禮總算出來,扣除一定數額,以準備次日討要被「搶」去的新娘鞋子之類物品,酬謝嘻鬧人等。有些就成為司禮、司儀人的外快了。剩餘拜禮由媒人次日轉交新娘的母親。  拜堂成親之後,新娘的兄弟或侄子即持喚女請婿請帖上門了,禮房迎入待茶,並給賞洋,還要代表男家寫謝帖回復。又留下書人吃飯後,司禮房給女家的「送燈」換上大紅新蠟燭,下書人同挑燈籠人等一起,星夜返回(各種請帖格式見後)。  一對新人和女性媒人(男性媒人以其妻子代理),在與新郎同輩的女親眷們陪同下入「合婚筵」。新娘坐首席,新郎次之,媒人坐首陪席,其餘三席為平輩女眷。平遙的女子一生中只有這一次坐正席(首席)的機會,其餘各種場合都是男子的天下,或男女分開坐,充分體現了早年男尊女卑的封建禮俗。媒人在親迎往來中帶著拜帖盒,內有從女家帶來的「盅筷」,即用紅紙對糊的酒盅(內封少許紅糖)、用紅繩拴連的兩雙紅筷子,為合婚席上新郎新娘專用。使用拴連之盅筷,大約相當於別處的交杯酒俗。合婚筵上無司茶、滿盅、司湯等客套程序,因為新娘拜堂後已是主人了,客套無由。但新娘仍需帶童儀、叩喜、廚工賞封等給役人的小費。合婚席十分豐盛考究,大戶人家用「滿漢全席」、「上、中、下、八八」、「四四」等,中下人家用「九碗九碟」、「十二祺」等。  合婚席結束後,新人回到洞房,還要喝「拌結湯」,即用白面拌成小塊面結煮熟後,放蔥姜調料等,取義「拌(絆)而結貴子」,喜娘喂新娘喝時,先揀其中四塊較大的「拌結」,由新娘口銜而放入炕的四角葦席下(舊時北方火炕的最下層鋪葦席),然後開始喝,這時司禮人還要念吉祥詞:「葷廚房,面廚房,清湯利水做了一碗拌結湯。蔥花花,油點點,胡椒面面薑片片。東攪西攪,兒女多少?南攪北攪,兒女不少。」喝完後,開始鬧洞房。  鬧洞房一節,平遙和其他地方一樣,講究「愈鬧越發,不鬧不發」、「人不鬧鬼鬧」。所以鬧洞房是必設節目。實則是祝賀新婚中親友戲謔新人的各種滑稽惡作劇。據傳始於六朝,平遙古城至今仍有此俗。無論長輩、平輩,三日無大小,不受長幼尊卑的限制,盡量哄鬧。主家還為鬧洞房的人準備了夜宵,隨時可用,直至深夜方散。喜娘這時才安排新人就寢,鋪好被褥,並要悄悄吩咐新娘幾句,主要是性知識教育。夜不熄燈、不關門,有的甚至一扇門事先已被人摘走了。三日內不掃除。  早年新人睡覺以後,窗外必須有人聽房,主家在院里給人們備下酒肉,以資鼓勵。萬一沒有人聽,也必須把新房窗外放一把笤帚替代。此俗漢代已有,《後漢書·烈女傳·袁隗妻》:「帳內聽者為慚,蓋俗之聽房者。」此俗現已罕見。  宴婿、歸寧  忙忙碌碌的親迎活動前兩日過去了,第三日也就是拜堂後的次日,這一天是女家宴請新婿的日子。新娘家提前送去的請帖除給新婿、姑娘、冰翁的請帖外,以雙方親家相對應之輩分位置,都要分別發請帖,請來喝喜酒。這種禮札亦僅客套程序而已,但在平遙婚禮習俗中是少不得的。  儘管喧鬧緊張的昨天已把新郎、新娘乃至全家老小,都折騰得精疲力盡,但這一天仍須天亮即起。司禮、司儀人等也早早就位。新郎、新娘由喜娘伺候洗漱後,把家裡收拾利落,在司禮人的協調下,「贖」回昨夜被「搶去」的衣物。家裡的地下雜物亦可掃在一起,但忌倒垃圾。客廳的八仙桌上司禮人擺放水果、點心等「看茶」食品,並放好三台碗,內置名茶少許,恭候女方親家來喚女請婿。  女家主婚人則早早把媒人請到家裡,讓其陪同引路,前往男家喚女請婿。司禮人準備好一包喚女衣服或衣料等,並準備名貴點心食盒及名酒等四樣禮品,為前往親家門上的禮品,取「四喜進財」之吉義。親家如還有老父母,即新郎的爺爺、奶奶健在,則應另備適合老年人食用的高檔點心、罐頭一類的食品,拜見時奉上,以示近親之敬意。司禮人還為媒人的拜帖盒中裝好「賞封」筒,封內金額要高於昨日新婿迎娶時的賞封金額。  交通工具一般是雇請喜轎一頂,轎車一輛,媒人坐轎車,新娘主婚人坐喜轎。到男家門口時,男家主婚人及司禮人等大開中門,迎候於門外。相見時俱行長揖禮,將貴客揖讓於客廳上座,媒人次席,新郎之娘舅、姑夫、姨夫或伯叔之輩親屬作陪,多不請官宦或鄉里名流作陪。坐定寒暄後,即由主人看茶。相敘一會兒,司禮人領客人拜見主家老人,再同親家坐敘,多為熱情客套之語。還把喚女的一包衣物讓女親家過目。之後,司禮人帶領親家看房,進房時,新娘要跪於炕上向主婚人行叩頭禮,新郎陪行鞠躬禮,婆婆把親家送來的衣物送進新房,交給新娘,然後眾人退出,留新娘父女倆敘談。看房後,請客人上座。  宴請親家的筵席檔次最高,多用「上、中、下、八八」、「四四」(平遙當地筵席名稱),平民家則用「九碗九碟」。冷盤擺定後,先司湯,撤去湯碗後,才能擺酒具。再由親家「滿盅」,然後上熱菜,捧盤叩喜、加喜菜等,同新郎迎娶筵席之程序。賞封小費之儀由媒人代勞操作。  筵席畢,親家就準備喚女先行,司禮人把親家帶來的禮品回調兩樣,以示尊敬,原包退回。惟敬奉新郎爺爺、奶奶的食品則領受了,勿須回贈。新娘換好衣服,向長輩及哥嫂們一一告別,隨父先行,女坐喜轎,父乘轎車,回返娘家。稍後,媒人陪同新姑爺乘轎車前往女家赴宴。司禮人為新郎準備好各種賞封和孝敬岳父、岳母的食品等,由媒人攜帶經管。  車到女家門前,司禮人及女家眾親戚迎於門外,入院後,岳父、岳母迎接於階下,婿行叩首禮,名曰「謝親」,二老攙扶愛婿起立入廳,讓上正席,媒人次席,四陪座為女家娘舅等主要男親屬。寒暄看茶後,開始拜認親戚。早年不同於今天,男、女未拜天地前,不能認親。女家親戚需待次日宴婿才能被拜認。認親名單排列原則同男家認親,被拜之長輩和平輩長者給新郎以「拜禮」,但平遙古城以南各鄉則不給新婿「拜禮」,真是「十里鄉俗不同」。在女家拜認親戚僅姑爺一人叩拜,姑娘不陪。  認親後即開筵,亦以最高檔筵席宴之,平遙人俗稱女婿為「嬌客」,俗語說:「丈母女婿則,親破腿肚則。」可見古時女婿在丈母家的受寵地位。筵席中的賞封程序如前,但今天之宴請多有「司湯」程序。飯後,常常由女方姑嫂等嘻鬧新婿之俗,「搶」走帽子等物品,然後禮房出面「調停」,用扣拜禮錢「贖」回。這種嘻鬧增進了女婿同女家親眷的親近感,被普遍認可。剩餘拜禮由禮房抄單,請媒人轉交新郎的母親。  在媒人代表男家同女家商定姑娘歸寧之時間後,媒人即提議需在日落之前返回男家,平遙習俗講究新人不走夜路。  「歸寧」又叫「回門」,即女子行嫁後第一次回娘家探望父母,平遙一般有兩種歸期,一曰「四來六走」,即婚後第四天回娘家,第六天返回;一曰「十來十去」,即婚後第十天回娘家,住十天後返回。但平遙舊時還有婚後第五日不吃婆家飯的習俗,所以「十來十走」歸寧,則在第五日責成一親戚(男、女方親戚不限)於是日晨將新娘接去,天黑前送回,名曰「小換」。  歸寧完畢後,新郎把新娘接回。新娘住娘家時,新姑爺不得在女家同姑娘同居一室,因為舊俗講究,那樣會使娘家家道衰敗,此俗至今仍沿襲如舊。姑娘返回時,娘家要給姑娘帶「餅子夾餃子」,意即祝福「明年養小子」(男孩)。即用平遙特色的「乾麵殼子」餅,以刀側切,把中間填塞上蒸餃子。歸寧返回,全套婚禮就徹底完成了,從此夫妻比翼齊飛,白頭偕老。  舊時娶親還有「閉門」、「障車」等俗,即新郎迎親隊伍到女家後,女家親戚先關大門,待雙方唇槍舌劍嘻鬧一通,男家司禮人從門縫塞進一定錢幣後,才給開門,今已改為送妝奩時,男家就把「開門錢」讓女家捎回去了,次日不再閉門。「障車」源於唐代。婚嫁時,鄉鄰親友阻攔「御輪」(娶親喜車),藉以索取酒食錢帛並戲樂之。宋代王溥《唐會要·嫁娶》載,唐睿宗時,唐紹上書稱:「往者下俚庸鄙,時有障車,邀其酒食,以為戲樂。近日此風轉盛,上及王公。乃廣奏音樂,多集徒侶,遮擁道路,留滯掩時,邀致財物,動逾萬千。」  宴婿請柬  新婚後的喚女歸寧和宴請新婿,禮儀更需周全,需寫許多請柬,一旦遺漏,就會產生不愉快。請柬應根據新郎家的各層成員情況,由新娘方對應位置成員相邀,如無對應成員,應依禮擇用其他成員具款。禮房人員事先應提前了解新郎及其爺爺、奶奶、父母親以及媒人的姓名、職業,以備文書使用,名字力求準確,以免鬧出笑話。  請柬用大紅紙四折,長方形,首尾頁露紅向外。首面書「正」字,以示正面及上下。外面套用的封筒不封口,要加條簽。請柬須在拜堂成親後才可送達,由新娘兄、弟或請專人呈送。男家對送帖人應待之以酒飯,賞喜煙、喜洋。  請柬種類很多,但其禮貌客套之俗一致。其中賣弄斯文和儒禮之風連篇。儘管只有女婿由媒人陪同赴宴,但寫請柬時也必須是面面俱到。  下面列舉幾個請柬範例:  女方祖父給男方祖父的請柬:  封簽:大德望X老親翁印X X先生  閣下。請柬格式、內容如下:謹占於X月X日潔治杯茗迎迓大駕   恭聆垂教   仰望早臨曷勝榮幸右  啟大德望X老親翁印X X先生  閣下眷姻弟X X X鞠躬  占(詹):本為占卜選吉之意,也即認真選擇的意思。  杯茗:杯為酒水茶具,茗為好茶的別稱。這裡是自謙稱飯菜簡陋。  迎迓:迎接。  恭聆:虔誠地聆聽。  曷:多麼,何等,非常。  大德望:非常德高望重的意思,一種恭維性稱呼。也可用「大碩望」(知識淵博而享有盛望)或「大鄉望」、「大碩德」等。  老親翁:新婚男女雙方爺爺之間的互稱,有別於親翁,親翁為男女雙方父親之互稱。  閣下:舊時對人的尊敬之稱。常用於書信中。書者不敢直指受書者其人,而改呼其屬下侍從者,讓侍從者轉告。《漢書·高帝記》:「大王陛下。」顏師古注引應邵曰:「因卑以達尊之意也。若今稱殿下、閣下、侍者、執事,皆此類也。」今已多用作外交辭令。  眷姻弟:因婚嫁形成的親眷關係,也即親家關係,等輩親家互相間不論彼此年歲長幼,皆以弟自謙稱,亦為儒家之禮俗。  如女方無祖父,則降輩以其父名義相邀,相應稱「X老親伯」,落款為「眷姻侄」或「眷晚生」叩拜。如新娘無父,只有兄弟,則稱謂更需拉大;改為「X祖親翁老大人 尊前」,落款為「眷晚孫XXX」叩首。  在婚禮書札中需點名時,男性以「印」字啟頭,女性以「字」字啟頭。忌用「諱」字啟頭,「諱」在平遙民俗中是人死後之稱名啟頭字。  女方父親給男方父親之請柬,格式和祖父間的請柬相同,只需將文中「老」字去掉。如女方無父,需以兄弟出面具款,則同女方父給男方祖父的格式相同。  被邀者如為軍官,則應以「麾下」代替「閣下」。如系當今之老幹部、老英模,可以「勛鑒」代替「閣下」。如系普通工農,又厭用官稱,則可用「台鑒」、「惠鑒」代替「閣下」之稱謂。  女方祖母給男方祖母請柬:  封簽:X老親母夫人 妝次  請柬內容:  謹占於農歷X月X日潔置菜肴迎迓蓮輿   祗聆閨教   伏望玉祉榮幸之至右  啟  大懿德X老親母字X X夫人  妝次  眷姻妹X X X襝衽拜  蓮輿:佛家之座台為蓮台,舊時老年婦人多吃齋念佛,故尊其車輿為蓮輿,如被邀女性年齡不算老,則可調用「鳳輿」、「鳳輦」等。  閨教:舊時婦女之德首先在於閨中德教,因此婦女之間相邀,學習對方之閨教很重要。  祉:福氣。  懿德:美好的品德,用於婦女之間相互恭稱,也可代之以大淑德、大淑範、大慈范等。  妝次:梳妝台上旁側。  襝衽拜:襝衽是舊式女上衣的衣襟,襝衽拜為舊時婦女在衣襟前所行的一種簡便禮。  女方的母親邀請男方的母親,格式同祖母間請柬,但稱謂中應去掉「老」字。文中蓮輿二字宜改用鳳輿。女方母親出面邀請男方祖母,應稱「X伯親母」,落款為「眷晚媳」叩拜。  給新婿之請柬:  封簽:大乘龍X賢袒印X X  文幾  請柬內容:  謹占於農歷X月X日敬治豆觴奉迓文旌   欣聆新敘   仰望早臨曷勝欣慰右  啟大乘龍X賢袒印X X 文幾眷待生X X X鞠躬(或脫帽)  大乘龍:即乘龍快婿,也可代之以大英畏(英俊少年,後生可畏)或大龍文、大英傑、大茂才等。都是對新婿的愛稱。  關於「乘龍」一詞之源,張方《楚國先賢傳》:「孫文英與李元禮俱娶太尉桓焉女,時人謂桓叔元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也。」後人因稱佳婿為「乘龍」。杜甫《李監宅》謂:「門闌多喜色,女婿近乘龍。」  大龍文:奇才之意。北魏宰相楊之兄楊昱,稱其弟「雄有龍文」,後人沿用之。  賢袒:東晉尚書令郗鑒知大臣王導諸子侄皆為英才,遣門生前往為女擇婿。去者遍觀東廂子弟,個個咸自矜持。唯王羲之東床袒腹而食,旁若無人,十分隨便。門生歸告,郗鑒大喜曰:「正此佳婿也!」遂選王羲之為婿,之後羲之果成大器,不但書法名垂後世,有「書聖」之稱,而且官拜吏部尚書,後拜右軍將軍。後人即以「賢袒」作為對女婿的昵稱。  豆觴:豆指簡單食品,觴指古代酒具。  文旌:新科狀元之儀仗,新婚之喜有「小登科」之喻,以文旌恭維較合適。  新敘:談論古今中外之新學識、新見解。  眷待生:長輩對應邀晚輩的謙自稱。  文幾:讀書人的書桌。  如女方無父,以兄代之,則封簽為「大龍文X賢妹夫印X X 文幾」。落款為「眷姻兄」。  母親給女兒請柬:  封簽:新受范X姑娘字X X 妝次  請柬內容:  謹占於農歷X月X日東廚設饌宴爾夫子 欲爾高堂請命歸寧 望爾相偕早臨是盼右  啟新受范X姑娘字X X 妝次家母X氏 倚門待望  受范:封建社會裡,「三綱五常」、「三從四德」是婦女的行為規範。女子出嫁為媳,不比在家為女了,言行規範更須從嚴,因此女子出嫁也稱「受范」。古典小說《金瓶梅》中就有此說。  東廚:古時漢民族道教陽宅風水學講究:「坎主震灶巽門,相生最宜。」震位於正東,灶即廚房,故泛稱設宴之處為東廚,設饌即設宴。  爾:古文中第二人稱「你」的意思。  夫子:這裡指丈夫。  高堂請命:高堂指婆婆,請命即請准。如婆家尚有祖母健在,則應改用「高祖堂請命」。都是儒教道德禮俗,現僅存於書札上了。  相偕:相跟上。  倚門待望:女兒出嫁離母,分別之情如隔三秋,盼女歸寧心切,而舊時封建禮教又規定婦女足不得隨意出戶,只好倚門框遠眺,望眼欲穿,期盼之情可掬。  按儒家禮制講,女兒出嫁後即為婆家之人,雖為己出之骨肉,但依禮已為娘家之親戚。所以喚女應備帖相邀,以示對親家尊重。如娘家無母,應由家嫂具名代替。  新娘家長給媒人之請柬:  媒人在婚禮之日男女雙方拜堂成親後,已大功告成,而次日女方父親喚女請婿,仍需媒人引見,應備請柬相邀,以求額外辛勞。  封簽:大月老X冰翁印X X先生  閣下  請柬內容:  謹擇於農歷X月X日敬治蔬酌奉請台駕   以敘新誼   望乞光臨斗室生輝 右  啟  大月老X冰翁印XX先生  閣下  愚弟XXX鞠躬  如果媒人是女士,則應由新娘之母具款相邀,稱謂應是「大紅娘X冰人字XX女士妝次」,落款為「愚妹XXX」襝衽拜。  新娘父親給男家闔府全位柬:  有時為對親家方面各位減少繁禮縟節,除給新郎、女兒、媒人柬單寫外,其餘以「闔府全位」統而代之,所以文中使用「諸駕」、「諸姻親」等複數稱呼。然而闔府全位中輩分不一,長幼有別,因此落款宜用「眷姻親」。   封簽:X府諸姻親闔府全位  請柬內容:    謹占於農歷X月X日敬治杯茗奉迓諸駕   祗聆雅敘   伏望光臨曷勝榮幸右  啟大德望X府諸姻親闔府全位眷姻親X X X鞠躬  簡化請柬:  簡化請柬不用四折,用單帖,而且封筒上也不另貼封簽。舉例如下:  封筒:大德望X親翁印X X先生  閣下  柬帖:  謹占於農歷X月X日敬治杯茗奉迓(恕略)眷姻弟X X X鞠躬  回帖:  男方收到女方請帖,應給回帖,可不用四折,而用單帖,由送柬人帶回。  封簽:大碩望X親翁印X X先生  閣下  回帖:    諸惠書已拜讀,承蒙台愛,當命犬子X X攜闔府謝意,如期登門聆教,恕禮不周。順祝大安  右  啟  大碩望X親翁印X x先生  閣下  眷姻弟X X X鞠躬  邀請朋友柬  現應改革方式,收到朋友賀禮後,隨即送給赴宴請帖。格式如下:  XXX先生、女士:  值此敝子(女)婚禮,賀儀已恭領。為謝盛情,暨敘新誼,謹擇於X月X日(星期X)上午X時,下午X時及次日上午X時,在X X酒家聊備薄酒,恭迎大駕。誠望擇時早臨,恕不再請。  順祈雅安  X X X(父名)  X X X(母名)鞠躬  年 月 日  家庭住址:  聯繫電話:  □平遙婚嫁禮俗述評  平遙婚嫁禮俗十分古遠,其中蘊含著許多優秀民族文化傳統。它以儒教倫理道德為基礎,以道教和民俗文化取吉、祝福和祛邪,民風醇厚。雖然佛教早已傳入中國,但佛教教義以修行來世為追求,以六根清凈為戒律,這種「出世」修行觀,當然不能被婚嫁民俗所接受和容納。  然而在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廣大農民文化素質較低,使官紳商賈的庸俗虛偽之風,不斷侵染著淳樸民俗。特別是講派頭,比闊氣,奢侈浪費等,成為多年的「頑症」,難於矯治。  清康熙四十六年《重修平遙縣誌》載:「論曰冠婚,人道之始,喪祭人道之終。一失則求我庶士殆其謂之,或至披髮而祭於野矣。夫豺獺皆知報本,況於人乎。婚唯繁艷,喪尚虛浪費巨而危害大。」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平遙知縣周子度(朝城人,選貢)為改良民風,曾成立「崇儉會」,頒布禁約,管理平遙婚喪之事,「侈則示之以儉,儉則示之以禮。」違者嚴斥或懲罰。由於縣大老爺大張旗鼓地「崇儉」,民間鋪張之風曾一度有所收斂,但周縣令僅在任四年,一走即「遺風猶踵復未變」。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上任的平遙知縣楊廷謨(河北清苑人,舉人),也在萬曆《平遙縣誌》中提到:「平遙土壤瘠薄,風氣剛勁,人多耕織少,商賈習俗簡樸,獨婚喪二事尚侈多未協。」  當然,國泰民安,欣逢盛世,富起來的人們把喜事辦得隆重些,親友歡聚一堂祝賀,也屬人之常情。但也應節儉為本,量力而行。君不知「荊釵裙布亦可成婚」、「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亦甜」。這都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歌頌的美德。  誠望各界同人應互勉共進,正確了解古今婚嫁禮俗,以禮為先,力倡節儉,量力而行,不求虛榮,努力創造一個好的社會氛圍,對舊禮俗要去粗取精,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美德。

推薦閱讀:

2017桃花旺,適合婚嫁的3大星座配對!
溫州樂清的訂婚和結婚習俗是怎樣的?
【閩南婚俗】閩南婚俗大全:漳州常規婚嫁全套禮儀和非常規婚俗
專家稱甲午馬年2次立春無關婚嫁凶吉
婚禮音樂這件小事定不好,你的婚禮可能會很難搞!

TAG:婚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