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腫瘤:放療後5年內別拔牙

口腔腫瘤:放療後5年內別拔牙

大洋新聞 時間: 2015-07-21 來源: 廣州日報

  最好在放療前的兩個星期將爛牙和齲齒殘根拔掉。Gettyimages供圖

  放療即使停止仍會繼續緩慢釋放放射能,拔牙更易導致局部感染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頜面外科主任、副教授朴正國

  文/廣州日報記者黃蓉芳、任珊珊、伍仞通訊員李耀文

  今年60歲的文伯兩年前由於舌癌接受手術切除之後,曾做過2次化療,30次放療。不久前,他由於牙痛,去醫院拔了一顆牙,沒想到引起了嚴重感染,導致齒槽溢膿,最終誘發了頜骨骨髓炎。口腔專家介紹,發生在口腔或咽頸部的癌症,如鼻咽癌、舌癌、牙齦癌等,由於患者接受放療後,頜骨周圍的局部血管受到了損傷,極易引起感染,最終導致放射性骨壞死和放射性骨髓炎。專家提醒,口腔腫瘤患者在放療後的3~5年內都不要拔牙。

  析因

  放射線里有放射能

  小創口也易致感染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頜面外科主任、副教授朴正國介紹,鼻咽癌、舌癌、牙齦癌等癌症跟其他癌症一樣,放療是其常見的治療手段。但是,放射線里畢竟有放射能,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由於人體口腔里的頜骨含有礦物質,會吸收放射能,並會進一步對周圍組織進行放射,從而損傷周圍的小血管,使得血供下降,導致血管變小,甚至堵死,最終引起局部感染,出現口腔潰瘍、出血、化膿。除了軟組織潰瘍,還會引起骨的損傷,出現骨壞死,導致骨外露,誘發骨髓炎。

  「在停止放療後,放射能仍會繼續緩慢釋放。」他說,「因此,在放療後的3~5年內拔牙,即使是小創口,仍然會造成嚴重感染,從而誘發骨髓炎。」

  提醒

  放療後過早拔牙容易誘發骨髓炎

  朴正國介紹,口腔內頜骨骨髓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放療後放療區域的頜骨出現軟組織疼痛、腫脹、破潰,然後導致骨頭外露,出現骨頭壞死,引起骨折。「對於這些壞死骨頭的處理,通常是通過手術把壞死的骨塊切除。」他說,但是,壞死骨塊跟正常骨塊的界限往往並不明顯,因此,患者要麼反覆切,要麼擴大切。切完後,不僅會影響面型,還會使得咬合關係紊亂,損害咀嚼功能,造成咀嚼功能下降,進而導致進食困難。

  「廣東地區是鼻咽癌高發地區,大多患者在接受放療後,由於放射區域的腺體萎縮,容易口渴,」他說,這也使得很多患者出現猛性齲,最終造成牙齒齲壞。

  朴正國說,患者在放療後,有的數月就會出現骨髓炎,有的則需要十多年才會出現。「放療後過早地拔牙往往會誘發骨髓炎。」

  治療

  營養+輸血+高壓氧治療或手術

  「因口腔癌放射性治療引起骨髓炎,在臨床上較為多見。」朴正國說,治療方法有不少,包括營養治療、輸血治療、高壓氧治療等等。如果是合併感染,可以用藥物治療。如果是無菌性壞死,則無葯可治,只能手術。

  朴正國說,手術是治療骨髓炎最常見的一種方式。不過,手術治療骨髓炎,其複發率也比較高。而且,由於患者皮膚的增殖細胞被破壞,皮膚的生長能力很弱,術後骨髓炎傷口很難癒合。有的患者拆線出院後,會出現滲液,隨後縫合的位置會出現裂開。

  預防

  多喝水或用人工唾液

  保持口腔濕潤的環境

  朴正國提醒,放療後的口腔癌患者要預防骨髓炎,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如果在放療區域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比如骨頭痛、牙痛等,要及早就醫診斷是否是骨髓炎。

  第二,在放療前,對口腔進行詳細檢查。如果在病灶區域有爛牙和齲齒殘根的,最好在進行放療前的兩個星期將爛牙和齲齒殘根拔掉,並及時使用消炎藥消除拔牙時的炎症。

  第三,在放療期間要多喝水、使用漱口水或人工唾液來保持口腔的濕潤環境。因為在放療中,很容易出現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會出現口乾、腫脹等癥狀。

  第四,放療後3~5年以內,不要拔牙。「放療結束5年後,一般情況下,是可以考慮拔牙的。拔牙前要注意用抗生素,避免術後感染。但是,如果口腔內局部供血太差或口腔黏膜紅腫,仍需謹慎。」


推薦閱讀:

原發性肝癌 放療療效獲肯定
放療和化療有什麼區別?
湖北省首台TOMO HD開機 精確放療真正實現零損傷
國內外放療規範之間的差距
什麼是放療?放療需要知道哪些注意事項?

TAG:口腔 | 拔牙 | 腫瘤 | 放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