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 (1)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種性品第一

丙十二、菩薩地(分二科) 丁一、結前生後

如是已說獨覺地。云何菩薩地?

這是第十二科菩薩地,分二科,第一科是結前生後。「如是已說獨覺地」,這一句話呢?是結束前面的文,這個聲聞地、獨覺地已經宣說過了。「云何菩薩地」,這句話呢?是生起後文,這個菩薩地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呢?等於是一個問話。

丁二、廣辨一一(分二科) 戊一、普攝學果(分三科) 己一、標釋品類(分二科)

庚一、總標(分二科) 辛一、嗢柁南

下面第二科「廣辨一一」,這是詳細地說明菩薩地的內容了。這裡邊分二科,第一科是「普攝學果」,這是把菩薩地裡面所學的成就,全面地把它說明。這裡分三科,第一科是「標釋品類」。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總標」。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

嗢柁南曰:初持次相分,增上意樂住,生攝受地行,建立最為後。

這是裡面一共有十段,用這四句話把它標出來,看下面第二科是「長行」。

辛二、長行

有十法具攝大乘菩薩道及果。

這個本論的作者,把菩薩地的內容分成十段來說明它,也就是用這十種法,具足地該攝了全面的大乘菩薩道的內容了。「菩薩道」,這個「道」就是因,說它的因,和說它的果,完全包括在這十法裡面。

何等為十?

哪十種呢?你同時看這嗢柁南的頌:

一者持,二者相,三者分,四者增上意樂,五者住,六者生,七者攝受,八者地,九者行,十者建立。

第一個是持,第二者是相,三者是分,四者是增上意樂,五者住,六者生,七者攝受,八者地,九者行,十者建立。建立是最後邊的,分這麼十大段。這是「總標」。下邊第二科是「別釋」,就是一樣一樣地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初持攝」。分二科,第一科是「總釋持」的名字。分四科,第一科是「出體」。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庚二、別釋(分三科) 辛一、初持攝(分二科) 壬一、總釋持名(分四科) 癸一、出體 (分二科) 子一、征

云何名持?

第一段是「持」,什麼叫做「持」呢?「持」是什麼意思呢?下面第二科是解釋。

子二、釋

謂諸菩薩自乘種性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

這個是「出體」,說出來「持」它的體性。「謂諸菩薩」就是說發無上菩提心的這些人,「自乘」就是他所學習的佛法,因為佛法分三乘:聲聞乘、獨覺乘,或者一菩薩乘。這個菩薩乘,或者說是一佛乘。菩薩乘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他本身所學習的佛法。這個「乘」這個字,說個白話就是「車」的意思,「車」是能夠運行的,就是從凡夫地運行到無上菩提,它有這樣的功能,所以叫做「車」,所以叫做「乘」。這個聲聞乘、獨覺乘,也是「車」,就是它能運到「無餘涅槃」那裡去。那麼都是能夠解脫生死大苦,得「涅槃」的,所以叫做「乘」。

「種性」,這個種性,說個白話就是因的意思,「種」也是因,「性」也是因的意思。就是你最初你能夠「發無上菩提心」,是因為在你內心裏面,有「因」的關係。這個用原來的話呢,就是「種性」,就是有因。而這個「因」呢?在前面聲聞地曾經提過:就是本來具足的,不是因修,創造而有,本來就有這種「因」。這個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呢?他一定是在他內心裏面有這樣的種性,有這樣的「因」的。「最初發心」,他有這樣的「因」,遇見佛法的時候,他才能夠發無上菩提心,這是第二義。

「及一切菩提分法」,發了無上菩提心,就是願。由願而導行,願能導行,就是他能夠修行六波羅蜜,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菩提」,就是無上菩提,「分」就是因,無上菩提是果。無上菩提果的因,說三十七道品也可以,說六波羅蜜也可以。你發心了以後,有了願就會有這樣的修行。這一共是指三法:一個是「種性」,一個是「發心」,一個是「菩提分法」,這三法,這就叫做「持」,「是名為持」。這個「持」,「持」的內容就是這三法,這是「出體」。下面第二科,是解釋它的道理。

癸二、釋貌(分二科) 子一、征

何以故?

「何以故」?什麼原因這三法名之為「持」呢?先是「征」,「何以故」是「征」。第二科是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種性持」,先說這個「種性」是「持」的道理。

子二、釋(分三科) 丑一、種性持

以諸菩薩自乘種性為依止故,為建立故,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自乘種性,為諸菩薩堪任性持。

這是解釋,解釋這個「種性持」的道理。「以諸菩薩自乘種性」,這個「種性」為什麼名之為「持」呢?因為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自乘種性」就是他一佛乘的種性,我們習慣上的說話,就是佛性,就是這個菩薩是有佛性的,是這樣意思。因為他有佛性。這個我們通常說是有佛性,和這裡說有佛性,有一點差別。通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就是說真如為佛性。「真如為佛性」這句話,這個真如理是無為法,是無生無滅的,離一切相的,是佛智慧所相應的境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指無為的理性名為佛性。

現在這裡說佛性,不是指無為,是有為的。有為法不同於無為法的地方,就是有生有滅,它有剎那生滅的不同。那麼這個有為的佛性、有生滅的佛性,不是由聞熏習而有,是它本來就是有的,這樣的叫「自乘種性」。

「為依止故」,就是它有這種能力,它能作依止。這個「作依止」,為誰作依止呢?就是為願,為發菩提心做依止。你為什麼能發菩提心呢?當然是我們遇見佛菩薩了,佛菩薩為我們說法,我們心裏面受到感動,應該發無上菩提心,發大悲心救度眾生!但是,本論的理由呢,又多加上一個理由,就是因為在你內心裏面有佛性,所以你能夠發菩提心。所以這個你內心裡的佛性,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依止處;如果沒有佛性,是不能發無上菩提心的。

「為建立故」,這個「建立」是什麼呢?就是你內心的佛性呢,它能建立無上菩提願。無上菩提願是所建立的;你內心的佛性是能建立的。要論依止呢,你內心的佛性是所依止;發無上菩提願是能依止的。這個「能」、「所」有一點不同,是這樣子。

「有所堪任,有大勢力」,這個菩薩自乘的種性,你內心的佛性,「有所堪任,有大勢力」堪者,能也,就是有這種能力,有很大的力量。實在來說呢,堪任就是大勢力,大勢力就是堪任。就是沒有表示出來的時候叫做堪任;表示出來叫做大勢力。你內心裏面的佛是有大力量的。什麼是大力量呢?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他若是這個力量發作出來,能使令你證悟,能夠有使令你成就無上的正等菩提,就是一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種作用。

「是故說彼自乘種性,為諸菩薩堪任性持」,因為這位菩薩內心的佛性能作依止、能建立、有大力量、有大勢力、能證無上菩提,所以就說這佛性,是諸菩薩的堪任性持。是諸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得無上菩提的堪任性,有這種能力。這個「持」,在這裡說,堪任性就叫作持;這個持,就是堪任性,就是有這個能力叫做持。這個木匠,以前落後的地方,木匠有這個繩墨,這個繩墨拉出去,就能有一個直線出來,使令這個木匠用斧子、用什麼,能做出來這個工具,教它直而不偏。這個繩墨拉出去有這個作用。這個作用,就叫做持。就能保持你做出來這件事是端正的,有這個任持的作用。說內心裏面有佛性,這佛性就能保持住,你能發無上菩提心,發無上菩提願,能得無上菩提,能有這種作用,所以叫做持。說明白一點,就是有這種能力,叫做持。但是這個「持」這個字呢?有一個「制伏」的「制」這個字的意思,「制度」的「制」。有這個「制」的涵意,就是你這個佛性,你內心裏面這個無漏的佛性,能夠推動你發無上菩提願,有因緣的時候,能夠使令你發無上菩提心,能夠修六波羅蜜,能得無上菩提,有這個作用,叫做持,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一二三頁:

云何名持等者:持,謂任持,謂大菩提為自種性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所任持故。體雖不同,而義是一。由隨彼體等量不壞,是持義故。

「云何名持等者:持,謂任持」。這個「任持」怎麼講呢?就是這個人做這件事,他有能力盡他的責任,有能力擔負這個重任,也就是能力的意思,叫「任持」。「謂大菩提為自種性」就是無上菩提是你的種性,你有無上菩提的種性,就是有無上菩提因。「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所任持故」,就是你內心裡有佛性,就是你能夠做這件事,能任持這件事。「謂大菩提為自種性」,就是你內心裡有大菩提的種性;「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的修行,這兩件事,你有這個能力。

「體雖不同,而義是一」,你的心意識裡面有佛性,這個佛性和發菩提願和修一切菩提分法,這三件事不是一樣的,「體雖不同」。雖然不同「而義是一」,但是有相通的意思。「由隨彼體等量不壞,是持義故」。「由隨彼體」,隨順彼佛性的那個體質的那個體性,他那個等量不會壞的。你修行也好、你不修行也好,你這個佛性是永久也不壞的。而能由佛性的力量發了無上菩提願;由無上菩提願的力量,能修六波羅蜜;乃至得無上菩提,都是不可破壞的,這就叫持,這個持的意思是這樣意思。所以這三種都是持:種性持,發心持,菩提分都是持,但這一段文先說種性持。

丑二、發心持

以諸菩薩最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於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於六波羅蜜多,於福德資糧、智慧資糧。於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學,是故說彼最初發心,為諸菩薩行加行持。

這是第二科「發心持」。「以諸菩薩最初發心」,因為諸多的菩薩摩訶薩「最初發心」,就是最初開始遇見佛,發無上菩提心了。此菩提心為所依止,就能夠建立施、戒、忍、精進、靜慮、慧,六波羅蜜多。你發了無上菩提心以後,這菩提心為依止,就能夠去建立、就去實踐這六波羅蜜。一方面也是自利;一方面也是利益一切眾生。像剛才講的意思是一樣:就是無上菩提心是所依止;六波羅蜜是能依止。無上菩提心這個發心是「能」建立;六波羅蜜是「所」建立的、就是所成就的。

《披尋記》一一二三頁:

於施、戒、忍、精進、靜慮、慧等者:謂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為施。又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又能滅盡忿怒怨讎,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又能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及能真實品別知法,故名為慧。又此六種於諸世間聲聞獨覺施等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稱波羅蜜多。義如攝大乘論說。(攝大乘論二卷二十四頁)又此六種正修行時,能為無上正等菩提真實資糧。資糧有二:謂福及智。福攝三種波羅蜜多:一、施波羅蜜多,二、戒波羅蜜多,三、忍波羅蜜多。智,唯一種波羅蜜多,謂慧波羅蜜多。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應知通二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義如下說。(陵本三十六卷五頁)如是當知施等體雖是一,望義不同,是故此中差別宣說。

「於施、戒、忍、精進、靜慮、慧等者」:這是六波羅蜜。「謂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為施」,這地方解釋這六波羅蜜就是「謂能破裂慳吝」,就是我們心裏面有這個慳吝的過失,現在發無上菩提心修施波羅蜜的時候,這個施能破掉內心的慳吝,慳吝是因,貧窮是果。「及能引得廣大財位」,你有了這個布施的因,將來得果報的時候就會有廣大的財位,那就是大的福德。資糧也是因的意思,就是它能為無上菩提作因。「福德資糧,故名為施」。

「又能息滅惡戒惡趣」,這就說到戒波羅蜜。戒波羅蜜能破除去惡戒。惡戒就是十種惡法,就是犯戒,就變成惡戒了。惡趣是惡戒的果報,就是到三惡道去受苦了。「及能取得善趣、等持」你能夠持戒清凈、安住凈戒的時候,你就能「取得善趣」,你將來能夠成就人天的「善趣」,就是安樂的果報。「等持」就是你若能持戒清凈呢,也能夠為修學禪定的基礎。「等持」就是禪定。三摩地翻作等持。「故名為戒」,這個戒就是這樣的意思。

「又能滅盡忿怒怨讎,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什麼叫做忍波羅蜜呢?就是「滅盡忿怒」,就是遇見不如意的事情,心就忿怒;現在你若修忍波羅蜜的時候,就是心裏面不忿怒,心裏面不動,這是滅除了忿怒,也就是滅除了怨仇。因為你忿怒的時候,你會沒有理性,就會有惡行發出來,就會結怨於人;現在你心裏面不忿怒,是有理智的,你就不會犯錯誤,就沒有怨仇了。「及能善住自他安隱」,因為你心裏面不憤怒,你的身口意是和平的,是自己心裏面也安忍自在,對方也沒有恐怖,也安忍自在了。這個忍波羅蜜的好處就是「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

「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這個「精進」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位菩薩,他能夠遠離所有懈怠,不放縱身口意,不去做各種有罪過、不善的事情。「及能出生無量善法」,因為你精進,就能創造出來很多對於自己、對於他人都是有利益、有功德的事情,使令功德不斷的增長,這就叫做「精進」。

「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什麼叫做「靜慮」呢?就是消除內心的散動,使令它心裏面不散亂。散亂是一種過失,你若修學禪定,使令內心不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就是明靜而住。就是要由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就成就了色、無色界的四禪八定,就能內心安住,故名叫做「靜慮」。

「又能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及能真實品別知法,故名為慧」。這個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不斷的學習佛法,他就會有智慧,這個智慧是什麼呢?就是「能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從他內心裏面,能破除去種種的邪知邪見。邪知邪見也是見,正知正見也是見,但是這裡面除遣的這些見,指邪知邪見的。這個「趣」在本論的前面有解釋,有眾多的,不是一種,很多的!很多的邪知邪見。這個邪知邪見,我們散亂心的人,因為有愚痴故,會有邪知邪見;若進一步得到禪定的人,也是會建立了很多的邪知邪見。得了四禪八定之後,因為有了禪定,他內心裏面的智慧比一般人高,但是沒有佛法的智慧,他會發出來很多的邪知邪見來,那也叫做「見趣」,都叫做諸邪惡慧,是不合乎道理的、有罪過的那種智慧。你學習了佛法,從佛菩薩這裡面學習了的智慧,能破除去這些邪惡的智慧。「及能真實品別知法」,還有一種功德,就是能夠真實的,不是虛妄的「能品別」,就是一類一類的,就是知道,你能認識、你能鑒別這是善;這是惡。這是世間法;這是出世間法。這是有漏的;這是無漏的。這是究竟的;這是不究竟的。能真實的鑒別,知道這一切法的相貌,「故名為慧」,這叫做「慧」。

「又此六種於諸世間聲聞獨覺施等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稱波羅蜜多」。這前邊是解釋六波羅蜜的一個相貌,這下邊又讚歎它的殊勝。「又此六種」波羅蜜多,「於諸世間」:於諸世間上的善法,就是他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他也沒有聲聞緣覺的菩提心;但是他若有好心腸,也會做好事,這是世間。還有這個出世間的聲聞獨覺,這兩種佛弟子,他也會做一些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施等善根」,世間的人有好心腸,也會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會做這種事情。佛弟子的聲聞、緣覺也會做施等諸善根;但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也會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功德。這麼多的人都會做這種功德,而菩薩做的這六波羅蜜是最為殊勝,是最殊勝的。其他的人做的六波羅蜜不能和菩薩做的六波羅蜜相比的,都不如菩薩殊勝。「能到彼岸」,他能夠到無上菩提的彼岸,就是能夠究竟圓滿的境界,為其他的人所不能及的,「是故通稱波羅蜜多」,所以說布施也是波羅蜜多,乃至般若也是波羅蜜多。這個聲聞、緣覺的佛教徒,他修學六波羅蜜能達到涅槃的彼岸,不能到無上菩提的彼岸。世間人修的六波羅蜜也是有功德,但是連涅槃的彼岸都不能到,何況無上菩提!但是也是有功德的。這裡頭讚歎菩薩修的六波羅蜜多是最殊勝的,所以通稱波羅蜜多。

「義如攝大乘論說」。這裡邊的差別的道理在《攝大乘論》裡邊有詳細的解釋,在《攝大乘論》的(二卷二十四頁),那裡有解釋了,可以去讀那個文。其實前面這一段就是《攝大乘論》上的話。

「又此六種正修行時,能為無上正等菩提真實資糧」,說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還不是聖人,他還是凡位的菩薩。雖然是凡位,但是他能夠有無上菩提願,修這六波羅蜜多,他就能為無上菩提的真實的資糧,就是它的因,就是他有能力逐漸地引導你成就無上菩提,所以有這樣的功德。

「資糧有二」,這無上菩提的資糧、無上菩提的因緣有兩種:「謂福及智」,一個福德,一個智慧,這兩種。這個智慧是指內心上的事情,就是我們的身口意是以心為主。心究竟是怎麼回事情呢?就是智慧,主要是智慧。由智慧做個領導者,領導自己做這件事、做那件事。那麼這個事情做的怎麼樣?就看你的智慧。那麼福呢?是智慧所做的這些事情以後的成就,能令你感覺到滿意、就是可愛的。用世間人的這個言詞來說,就是所有遇見的一切一切都感覺到滿意,那就叫做福。就是一個福,一個智。

「福攝三種波羅蜜多:一、施波羅蜜多,二、戒波羅蜜多,三、忍波羅蜜多」。這三種波羅蜜多都是屬於福的一類的。這個施波羅蜜多能得大財富,將來的果報得大財富。戒波羅蜜多,使令你能得到尊貴的身體,不會得到三惡道眾生的身體。人天的身體,這也是一種福。這個忍波羅蜜多,忍波羅蜜多就是能使令你這個身體端正,就是超過了一般人,而且不會做惡事,所以沒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這就是叫忍波羅蜜多。

「智,唯一種波羅蜜多」。這個智慧的資糧,在六波羅蜜多裡面,只有一種是屬於智的。什麼呢?「謂慧波羅蜜多。」就是最後的般若波羅蜜多,是慧。

「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應知通二分」,這六波羅蜜多,還有一種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沒有提到,它是屬於那一分呢?應知道通於二分的。就是福分和智分;精進也屬於福,也屬於慧,靜慮也有福,也是有慧的。「義如下說」。它的這個道理像下文說的,就是三十六卷五頁。我們現在這裡是三十五卷。

「如是當知施等體雖然是一,望義不同,是故此中差別宣說」。前面說的這六波羅蜜多的情形「施等體雖是一」,這個「施」:你做的也是施,他做的也是施,菩薩做的也是施,聲聞緣覺也是施,乃至外道、乃至一般的人所做的施都是施。但是「望義不同」,就是望那個智慧不同,那個施就有差別了。比如說:都是持戒,但是你內心的智慧不同,那個戒也隨著就不同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是這樣子。這「差別宣說」都是不一樣的。

於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學,是故說彼最初發心,為諸菩薩行(註:「行」ㄏㄥˋ )加行持。

這個字就這麼念吧。「於一切菩提分法」,你最初發了無上菩提願了,這句話也就是重新把前面這一段文再簡要的說一說。前面是:於諸菩薩最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於施、戒、忍、精進、靜慮、慧六波羅蜜多,有福德資糧、是智慧資糧。這底下又重說:就是你發了菩提願的時候呢,於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學。因為這個願,你想要得無上菩提,你要不斷的要修菩提分才可以,所以「能勤修學」。它就是這個願,有這個力量能推動你不懈怠、精進地去修這菩提分。「是故說彼最初發心」,最初菩提「為諸菩薩行加行持」,就是有這個能力叫你不斷地努力。「加行」就是不斷的努力修行,所以叫做「加行持」。這叫「發心持」,這個發心叫做「加行持」,就是令你去努力的修行。

丑三、覺分持

以諸菩薩一切所行菩提分法為所依止,為建立故,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一切所行菩提分法,為所圓滿大菩提持。

這是第三叫「覺分持」。「覺」就是菩提,菩提分持。「以諸菩薩一切所行菩提分法」,一切時、一切處,所修行的六波羅蜜或者三十七道品,你能這樣用功修行呢,它就是依止處、所依止處,它就是能建立。為誰的依止處呢?為「圓滿無上菩提」,就是「無上菩提」以一切菩提分法為依止處,這個所行的菩提分法是能建立無上菩提,能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一切所行菩提分法,是所圓滿大菩提持」,這個叫做「覺分持」,所以你能修這個菩提分法,它就有能力使令你圓滿無上菩提。

這是第二科「釋義」;第一科「出體」,第二科「釋義」,現在是第三科「遮簡」。分兩科,第一科「簡無種性」。

癸三、遮簡(分二科) 子一、簡無種性

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故,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為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

前面是說有種性,就是有佛性的菩薩是這樣;若是安住無種性,沒有佛性的人呢,沒有佛性的補特伽羅呢?「無種性故」,他的內心裏面不具足這樣的佛性,不具足無漏的、有為的佛性,不具足這個。「雖有發心」,雖然他有的時候,也可能遇見佛菩薩、遇見善知識的教授教誡,他也可能發心了。「及行加行」,去努力的修六波羅蜜,「為所依止」,這樣說,有種性持,有發心持,有這兩種持「為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這個人是這樣子,他沒有種性持。沒有種性持,但是他發心了,那麼就是有「發心持」和「菩提分持」有這個持,「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但是他還是不能,他不能夠得無上菩提的。

由此道理,雖未發心,未修菩薩所行加行,若有種性,當知望彼而得名持。

由於這個道理,就是雖然那位菩薩,他還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他也沒有修菩薩所行的加行,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就不可能努力的修六波羅蜜,沒有這個。「若有種性」,但是他內心裏面有佛性,「當知望彼而得名持」,「望」就是「對望」、「對比」沒有佛性的那個人,就可以名之為「持」了,就是他有這個能力。有佛性的人,雖然沒有發無上菩提心,沒有修六波羅蜜,但是他有這個能力;若是沒有佛性的人,說是他也發心修六波羅蜜,但是不能得無上菩提。這兩個人對比,那個有佛性的人,就可以名之為「種性持」了,就是有「持」了,這就是「簡無種性」。就是無種性的人,把他簡別出去,不算在內。

子二、簡不發心

又住種性補特伽羅,若不發心,不修菩薩所行加行。

這是第二科「簡不發心」。又有一種情形,安住種性的人,若不發無上菩提心,也不修菩薩所行的加行,也不努力的修六波羅蜜、修菩提分法。

雖有堪任,而不速證無上菩提;與此相違,當知速證。

雖然他內心裏面有佛性,有這種功能,但是不能速證無上菩提。他有佛性而沒發心,還不行。「與此相違,當知速證」,與這個不同的話呢,他有佛性,他又能發菩提心,又能修六波羅蜜,那就會很快得無上菩提了。這是把這不發心,把它挑簡出去。

下面是第四科「異名」。

癸四、異名

又此種性,已說名持,亦名為助,亦名為因,亦名為依,亦名階級,亦名前導,亦名舍宅。如說種性,最初發心所行加行,應知亦爾。

「又此種性,已說名持」,說是菩薩內心裏面有佛性,這個佛性前面已經說了,佛性是什麼?也叫做「持」,就是有這種功能。「亦名為助」,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助」,就是你有佛性,你這個佛性能幫助你得無上菩提,所以叫做「助」。「亦名為因」,就是這個佛性,也叫做因,就是依此為因,得無上菩提。「亦名為依」,這個「依」,實在那個「因」那個字,你查查字典,「因」就是「依」,就是以此為依而得無上菩提,就是這樣子,就是要靠這個才可以得無上菩提。「亦名階級」,階級就是像台階一階一階的,人的身分也有級別的不同;現在這個佛性,也有這個意思。這個佛性,現在是還沒有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你只有佛性而已;當然發無上菩提心了,你這個佛性又晉了一級;發了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你這個佛性又晉一級,就是也叫做階級。「亦名前導」,前導就是:你有了佛性,它就能夠在前面引導你,逐漸的得到無上菩提了。「亦名舍宅」,這個佛性也叫舍宅,就是你未來所得的果,都在那裡隱藏著。你將來得到很多很多的功德,都在那裡藏著,所以叫「舍宅」。

「如說種性,最初發心所行加行,應知亦爾」,種性又名為「持」,又名為「助」,又名為「因」,又名為「依」,又名為「階級」,又名為「前導」,又名為「舍宅」。這時候發無上菩提心也可以給這麼些名字。你能夠修行六波羅蜜,努力的修行,「加行」的「加」這個字,實在就是努力的意思。這個「願」和「行」兩個也可以給它這個名字,也可以這麼說。也可以說名「持」,說名為「助」,名為「因」,名為「依」、「階級」、「前導」、「舍宅」,也可以給這個名字,所以叫做「應知亦爾」,也是這樣子。

壬二、別顯持義(分三科) 癸一、種性持(即種性品)(分六科)

子一、安住種類別(分二科) 丑一、標二種類

云何種性?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

這是第二科「別顯持義」。前面是「總釋持名」,就是解釋這個「持」這個字的意義。現在「別顯持義」,一樣一樣的顯示出來這個「持」的意義。分三科,第一科是「種性持」,也就是種性品。分六科,第一科是「安住種類別」。分兩科,第一科「標二種類」。

「云何種性」,怎麼叫做種性呢?「謂略有二種」的「種性」:「一、本性住種性」,就是你的「性」者,心也,就是我們原來的這個心,沒有經過戒定慧的修行,原來的那個心意識裡面,也有無漏的佛性的種子,就是安住。「住」者,有也,你的本性裡面有無漏的佛性,這是一種。「二、習所成種性」,由學習,由熏習,由努力修行成就的佛性。有這麼兩種,這是「標二種類」。下面第二科解釋這兩個種類的意義,又分兩科,第一科先「辨義」。又分兩科,第一科「本性住種性」。

丑二、釋二義意(分二科) 寅一、辨義(分二科) 卯一、本性住種性

本性住種性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

就是說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六處,就是他的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這六處,這六處裡邊,有這個殊勝的成佛的功能,這就叫做「本性住種性」。就是這個六處裡面有「殊勝」,那個殊勝。「有如是相」,就是有這樣的佛性的相貌、體相。

從無始世輾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

「從無始世輾轉傳來」就是從無始以來,你找不到第一天的,所以就是向前推,一直地總是有。「輾轉傳來」,有的時候在做人,有的時候做天,有的時候到地獄去了,輾轉地傳到現在。「法爾所得」,就是自然地就有這樣的佛性,「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這就叫做本性住種性。就是不是你創造有的,本來就有這種佛性的。

《披尋記》一一二五頁:

六處殊勝等者:聲聞地說: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處所攝。從無始世輾轉傳來法爾所得。又說:如是種子,非於六處有別異相,即於如是種類分位六處殊勝,乃至廣說。是故當言,墮一相續。(陵本二十一卷二頁)其義應知。

「六處殊勝等者:聲聞地說:」我們現在是菩薩地,在菩薩地前面、獨覺地前面有聲聞地,那一段文裡面說:「附在所依,有如是相」,這個本性住種性,這個佛性,它是附在你所依的,所依的什麼,就是色、受、想、行、識。我們不管是做善事好,是做惡事也好,都是靠這個色、受、想、行、識,才能做的,也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裡邊有佛性的這件事。「六處所攝」,它就是屬於眼、耳、鼻、舌、身、意六處,「從無始世輾轉傳來」,從無始世,輾轉地傳到現在,「法爾所得」,自然地就得到這件事。

「又說:如是種子,非於六處有別異相」,前面這個聲聞地的文裡面又說,「如是種子」,就是這個佛性,「非於六處有別異相」,不是和六處對比起來,另外有一個佛性,「有別異相」,不是的,不是那樣意思。就是譬如說這裡有一堆人都向前走,每一個人有自己的身體,那就是有別異相。現在我們色、受、想、行、識裡面這個佛性,它和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和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沒有別異相,不能分開說:這是佛性,這個是眼、耳、鼻、舌、身、意,不能這麼分別的。

「即於如是種類分位六處殊勝,乃至廣說」非六處有別異相,「即於如是種類」就是我們這個身體,這個「種類」,我們現在譬如在「天」,這是一個種類;在人間,也是一個種類;在地獄、惡鬼、畜生也是種類。「分位」,「分」是時分、時間。「位」呢,就是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就是「位」。就是我們這生命體,有的時候是「天」,有時候是「人」,有的時候是小孩,有的時候是大人,這樣子就是叫做「分位」。就這麼多的情形裡面,總而言之,你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就是那裡邊有一個殊勝的功能,就是佛性。「乃至廣說」,中間就是略去了,那個文就是「從無始世輾轉傳來」那一段文、「法爾所得,有如是種性、種子、界」這些名字、「是故當言,墮一相續」。所以說,就是你所具有的佛性,就是和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在一起,它不是另有一差別的體相的。「其義應知」,在二十一卷二頁上有這段文。這是說的「本性住種性」,下面是第二科「習所成種性」。

卯二、習所成種性

習所成種性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性。

「謂先串習」,就是你過去世的時候,「串習」就是不斷地這樣學習,連續不斷地學習叫做串習。學習什麼呢?學習佛法,學習戒定慧、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這些事情。所栽培的善根,這樣得到的,所成就的佛性,「是名習所成種性」。這個「習所成種性」是這樣的意思,就是由你自己在佛法裡邊的努力所成就的佛性。你比如發無上菩提心,那麼這就是佛性;你由無上菩提心領導你修六波羅蜜,這也是佛性,都是成佛的因,就是這樣子。「是名習所成種性」,這是「辨義」,把佛性的義說完了。下邊是第二,又說意,這是兩個「意」。

寅二、明意

此中義意,二種皆取。

就是這一句話,這裡邊所說的佛性,在二種佛性裡邊,是那一個佛性呢?是「二種皆取」,這「本性住種性,習所成種性」,都是包括在內的,不是偏於一種的,那麼這叫做「意」。

子二、名字分位別(分二科) 丑一、釋名字

又此種性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又此種性未習成果,說名為細,未有果故。已習成果,說名為粗,與果俱故。

這是第二科「名字分位別」。前面是「安住種性別」,現在說「名字分位別」。分二科,第一科解釋名字。

「又此種性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這是名字上的不同。說「種性」,這是一個名字,說「種子」,又一個名字。「亦名為界,亦名為性」,也是名字不同。但是裡面的含意是一樣的,都是種子的意思。就是有這樣的功能,能令你遇見因緣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得無上菩提。

「又此種性未習成果,說名為細。」這下面是解釋分位,就是在時間上說呢,有不同的情形。「又此種性未習成果,說名為細」,又你內心裏面具足的這個佛性,你沒有遇見佛法的時候,沒有遇見佛、沒有遇見佛法的時候,你就是沒有熏習發出功能來,這個時候呢,就叫做「細」,就是很微細的。「未有果故」,沒有熏習成果。你若發無上菩提心呢,那就知道:哦,你有佛性,所以發無上菩提心了!那麼就很明顯地知道:你是有佛性的了!現在你沒有遇見這樣因緣,沒發無上菩提心,就沒有表現出來它的果,所以叫作「細」。

「已習成果,說名為粗」你遇見佛了,遇見佛法了,你熏習過,你又發無上菩提心,又能修六波羅蜜了,那個時候就是很明顯的了,「與果俱故」,那就說明為「粗」。「與果」,這個「與果俱故」,這個有果的時候,同時也有那個種子,這個種子和果是同時存在的。這個時候,因為果是表現於外了,所以就很明顯地知道這件事,所以就叫作粗顯。這樣說呢,這叫作「分位」,就是在時間上有不同的。不同的階段呢,就有不同的相貌,所以有粗細之別。

子三、自他勝劣別(分二科) 丑一、由種性(分二科) 寅一、標自最勝

若諸菩薩成就種性,尚過一切聲聞獨覺,何況其餘一切有情。當知種性,無上最勝。

這是第三科「自他勝劣別」。第一科是「安住種類別」,第二科「名字分位別」,現在第三科「自他勝劣別」。分二科,第一科「由種性」。分二科,第一科「標自最勝」。

「若諸菩薩成就種性」,他的內心裏面哪,不經過努力、栽培,他本來就有佛的種性,就有佛性。這樣的人哪,「尚過一切聲聞獨覺,」尚且能超過聲聞獨覺,何況其餘的一切有情呢!「當知種性,無上最勝」當知有佛性的人哪,是最高尚的、最殊勝的。那麼這是「標自最勝」。下面第二科,「釋其所以」,分三科,第一科「征」。

寅二、釋其所以(分三科) 卯一、征

何以故?

什麼原因呢?底下說:

卯二、釋

略有二種凈:一、煩惱障凈,二、所知障凈。一切聲聞獨覺種性,唯能當證煩惱障凈,不能當證所知障凈;菩薩種性,亦能當證煩惱障凈,亦能當證所知障凈。

下面第二科解釋。有二種清凈。「一、煩惱障凈,二、所知障凈。」這個大概地說呢,分二種清凈。我們佛教徒在佛法裡面用功,有兩種清凈的事情:第一個就是「煩惱障清凈」,就是愛見的煩惱,這是污染的;但是經過戒定慧的學習呢,就把這個污染排遣了,就是成為清凈的了,心就清凈了。「二、所知障凈」,就是能障礙你的所知。你已經得成就阿羅漢了,愛見的煩惱清凈了,但是還有很多無所知的事情。無量無邊的佛法還是不明白,還有怎麼樣度化眾生的這些事情,都還是不明白。那麼這就是能障礙你所知的,那就是,也就是無知,也就是無明,也就叫做所知障。這件事呢,由親近無量諸佛,學習無量法門,在眾生世界也在學習,這個菩薩、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就算是得無生法忍了,也還要親近佛,也還要在眾生世界裡學習。這樣子呢,才能滅除無量無邊的無知,就心得清凈了。有這麼兩種清凈。

「一切聲聞獨覺種性,唯能當證煩惱障凈」,這個有種性的人、有佛性的人超過聲聞緣覺,什麼原因呢?一切聲聞、一切獨覺,他們這樣種性的人「唯能當證煩惱障凈」,他們只能夠成就煩惱障清凈的功德。「不能當證所知障凈」,這第二種清凈,他們不能成就。「菩薩種性,亦能當證煩惱障凈,亦能當證所知障凈」,這有佛性的菩薩,他能夠成就煩惱障凈,也能成就所知障凈。

卯三、結

是故說言:望彼一切無上最勝。

所以說:有佛性的菩薩,對那無佛性的人來說,那有佛性的人是無上,是最殊勝的。那麼這個理由是這樣子。

丑二、由四事(分二科) 寅一、標列四勝

復有四事,當知菩薩勝於一切聲聞、獨覺。何等為四?一者、根勝。二者、行勝。三者、善巧勝。四者、果勝。

前邊是由種性來說,勝過聲聞緣覺;下面說又有四種事情也是勝過聲聞緣獨覺。分二科,第一科「標列四勝」。「復有四事」,前邊哪,這一段文是由種性勝過聲聞緣覺,還有四種事情,當知道菩薩成就這四種事,也超勝過一切聲聞緣覺的。「何等為四?一者、根勝。二者、行勝。三者、善巧勝。四者、果勝」,這四種勝,那麼這是「標列」。下面第二科「校量勝劣」,分四科,第一科「校量根」。

寅二、校量勝劣(分四科) 卯一、校量根

言根勝者:謂諸菩薩本性利根,獨覺中根,聲聞軟根,是名根勝。

說這個人的根性特別的殊勝,怎麼講呢?「謂諸菩薩本性利根,獨覺中根,聲聞軟根,是名根勝」,就是諸菩薩,他的本心,他的本性就是他的本心,是利根。他的智慧大,他的信進念定慧是超過其他的人的,他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果報也是超過其他的人的。「獨覺中根」,獨覺這種根性的人呢,他栽培的功德,不如菩薩,但是超過了聲聞人,所以,他的信進念定慧,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是屬於中等的。「聲聞軟根」這個聲聞種性的人呢,他的信進念定慧,信戒聞舍慧也可以,是屬於軟根,就是軟弱一點,不如獨覺,那麼他就是下品了。「是名根勝」,這就叫作菩薩的,他的善根是殊勝的。其實這個殊勝是栽培來的,就是他的願大,心量大,所以他栽培的善根就廣大。

卯二、校量行

言行勝者:謂諸菩薩亦能自利,亦能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勝義利益安樂,聲聞獨覺唯行自利,是名行勝。

這底下說是「校量行」,行勝怎麼講呢?「謂諸菩薩亦能自利,亦能利他」,謂諸菩薩,他能夠修自利行,他自己修學,世出世間的功德,所以使令他得的果報殊勝。「亦能利他」,他有大悲心哪,他不是愛著果報的功德的,他有大悲心利益一切眾生,所以他的行、他的行為、他的德行、他的道德也特別殊勝。他是利他,是利益什麼利他呢?「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利益無量眾生,安樂無量眾生。這個安樂是指修善的所得的果報,令眾生得安樂。這個利益是什麼呢?他能教導眾生修諸善法;就是安樂的因,那就叫作利益。善因名利益,善果名安樂;或者說呢,現生菩薩勸導眾生,現在能得到安樂,將來也能得到安樂哪,那叫作利益。現在得到的安樂,將來能得到利益。你現在修學善法,將來能得到安樂,那叫作利益,現在能得到的安樂叫作安樂。

「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勝義利益安樂」,菩薩是有慈悲心的,用慈悲心來利益眾生的,叫「哀愍世間」。使令諸天、使令人獲得「勝義」,殊勝的義利,什麼呢?就是利益安樂。或者說教導眾生得出世間的功德,那叫作利益;教導眾生得世間的功德,那叫作安樂。也可以這麼說。「聲聞獨覺唯行自利」,這個聲聞獨覺,他們這個大悲心不是那麼殊勝,所以他只做自己利益的事情。所以沒有、缺少了利益眾生的功德,「唯行自利」。那就不如菩薩了,所以菩薩的道德是殊勝的,「是名行勝」。第三科是「校量善巧」。

卯三、校量善巧

善巧勝者:聲聞,獨覺,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中,能修善巧。菩薩於此及於其餘一切明處,能修善巧,是名善巧勝。

這個「善巧勝」怎麼講呢?這個聲聞人和獨覺呢,這兩種人哪,「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中,能修善巧」。能修蘊善巧,觀察這色受想行識,都是無常無我的,觀察六處,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十二處也是無常無我的,觀察十八界,也是無常無我,那麼就是叫作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觀察十二緣起,也是無常、無我。觀察處非處中,做善得善報,做惡得惡報,就叫做處。做善得惡報,做惡得善報,就是非處。還有其他的意思的。「能修善巧」,這聲聞獨覺能這樣修學這種智慧,善巧就是慧。

「菩薩於此及於其餘一切明處,能修善巧,是名善巧勝」,菩薩呢於此,於此蘊、界、處、緣起、處非處能修善巧「及於其餘的一切明處」,其它的明處:醫方明、工巧明、聲明、內明這些地方呢,「明處」一切有智慧的境界,他也能修善巧「是名善巧勝」,這是菩薩的智慧殊勝,超過了聲聞緣覺的。

卯四、校量果

言果勝者:聲聞能證聲聞菩提,獨覺能證獨覺菩提,菩薩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果勝。

「果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聲聞」人他修學戒定慧,「能證聲聞的菩提」,就是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到這樣的智慧。「獨覺能證獨覺菩提」,出無佛世,他也能夠覺悟無常、無我的道理,得辟支佛道了。「菩薩能證無上菩薩」,就是成就一切種智,高過聲聞獨覺的,「是名果勝」。

子四、白法相應別(分三科) 丑一、標列六相

又諸菩薩有六波羅蜜多種性相,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薩。謂施波羅蜜多種性相,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種性相。

這是第四科,第四科「白法相應別」,這個清凈法相應,也是不同的。分三科,第一科「標列六相」。「又諸菩薩有六波羅蜜多種性相」,這個菩薩,他有六波羅蜜多的這個種性的相貌,六波羅蜜多的因的相貌,他有布施波羅蜜多的相貌,乃至般若波羅蜜多的相貌。「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由於他有這樣的相貌,就使令別的人知道,他真實是菩薩。這六種相貌是什麼呢?謂施波羅蜜多種性的相貌、戒波羅蜜多、忍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慧波羅蜜多種性的相貌,這樣子。這是列出來相貌,第一科是列出相貌,現在第二科「釋其差別」。分六科,第一科是施種性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征」。

丑二、釋其差別(分六科) 寅一、施種性相(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菩薩施波羅蜜多性相?

云何菩薩施波羅蜜多性的相貌呢?這是問,下面第二科解釋。

卯二、釋(分二科) 辰一、由意樂(分二科) 巳一、惠舍攝

謂諸菩薩本性樂施,於諸現有堪所施物,恆常無間性能於他平等分布,心喜施與,意無追悔。

這裡解釋這個施波羅蜜的相貌。「謂諸菩薩本性樂施」,菩薩的本心歡喜布施,「於諸現有堪所施物」對於他現在所有的,能夠布施的這些物品,「恆常無間性能於他平等分布」他是恆常、是不間斷的常這樣子能做,做這件事。「性能於他」,他的心能與他人平等的分布他所有的物,能布施。「心喜施與」,他心裡歡喜做這件事。要做的時候,想要做的時候,心裡歡喜;正做的時候心也清凈也是歡喜;做完了的時候呢?「意無追悔」,心裏面也不會後悔的。這是他這個施的相貌,他有這個施的功德的相貌。

《披尋記》一一二六頁:

本性樂施至意無追悔者:施品中說:又諸菩薩施前意悅,施時心凈,施後無悔。(陵本三十九卷九頁)如其所應配釋應知。又復此中性能於他平等分布者:謂諸菩薩行布施時,普於一切有情之類起平等心,住福田想而行惠施。終不分別怨親中庸有德有失劣等勝品有苦有樂品類差別。

「本性樂施至意無追悔者:施品中說:」這個菩薩地下面有施品,「又諸菩薩施前意悅」,在布施之前,內心是喜悅的。「施時心凈」,布施的時候呢,心裏面是清凈的。「施後無悔」,布施以後,心裏面不後悔。(陵本三十九卷九頁)這個「施時心凈」,心裏面清凈,這裡面可深可淺,是可深可淺的,現在不必說那麼多了。是「如其所應配釋應知」,這個文上說「心喜施與」、「意無追悔」,就是這樣配合這個文。就是「心喜施與」,那就是布施之前的時候,布施的時候也是歡喜的,「意無追悔」就是布施以後的時候。用這三個時間來配合這個文。

「又復此中性能於他平等分布者」,謂諸菩薩行布施的時候,「普於一切有情之類起平等心」,對於一切有情,他心裏面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的分別,平等的布施。謂諸菩薩行布施的時候呢?「普於一切有情之類起平等心,住福田想」,都是我的良福田,是這樣想。「而行惠施。終不分別怨親中庸」,不分別這個人和我有怨仇,這個人和我有親厚的關係,那個人也不怨、也不親、是中庸的。是「有德有失」,是這個人是有道德的,那個人是有過失的。這個人是劣而不勝等,「劣等」:劣品、等品、勝品,不這樣分別。「有苦有樂品類差別」,是這個人是有苦惱,這個人是有快樂,他不分別這件事,他平等的布施。

施物雖少,而能均布。惠施廣大,而非狹小。

當然這還有個問題,說是這財富無量可以布施,那他的布施東西很少怎麼樣呢?也能夠「均布」,平均的布施。「惠施廣大,而非狹小」,他做這件事是很廣大的,他的心很廣大,平等是廣大,若是有怨親想那就狹小了。

《披尋記》一一二六頁:

施物雖少至而非狹小者:施品中說:又不狹劣而行惠施,謂財雖少,尚廣心施,何況財多?(陵本三十九卷八頁)

「施物雖少至而非狹小者:施品中說:又不狹劣而行惠施」,就是沒有界限的,是「謂財雖少」,尚廣大廣心而布施,「何況財多呢」(陵本三十九卷八頁)?那裡面有說。

無所惠施,深懷慚恥。常好為他贊施勸施。見能施者,心懷喜悅。

「無所惠施,深懷慚恥」,如果這個發菩提心的菩薩,他是個窮人,沒有什麼物品可以惠施的,那他怎麼樣呢?「深懷慚恥」,他心裏面感覺到很慚愧、很羞恥。「常好為他贊施勸施」,為別人讚歎這個布施好,勸人行布施。「見能施者,心懷喜悅」。這是說這個「惠舍攝」,這樣子。現在第二科是「供養攝」。

巳二、供養攝

於諸尊重,耆宿、福田、應供養者,從座而起恭敬奉施。

對於那個「尊重者」,就是有道德的人,尊重者;或是得聖道的人,尊重者。「耆宿」,就是年紀很大有道德的人,年紀很大了,這都是良福田。「應供養者」,這是所應供養的,「從座而起恭敬」的「奉施」供養他。

辰二、由正行(分三科) 巳一、法施設

於其彼彼此世他世有情無罪利益事中,若請不請,如理為說。

這是第二科「由正行」,前面第一科「由意樂」,這是第二「由正行」。分三科,第一科是「法施攝」,隨法的布施。

「於其彼彼」就是對於所供養的那個一位、一位的,「此世他世」在時間上說是現在世或者是未來世,「有情無罪利益」之「事」,對於有情要為他們開導,「無罪」沒有過失的、而對人有利益的事情,就是所謂的善法。「若請不請如理為說」,若他來請我,或者他不請我,我都是如理的為他開示,這也不是容易事情。

《披尋記》一一二七頁:

於其彼彼此世他世等者:戒品中說:謂於樂行惡行有情,為欲令斷諸惡行故,以相應文句助伴隨順清亮有用相稱應順常委分資糧法而為宣說,乃至廣說。於佛聖教懷憎嫉者,為欲令彼得清凈信,證清凈見,超諸惡趣,盡一切結,越一切苦,應知亦爾。(陵本四十卷九頁)由是當知諸所說事,隨其所應能令有情此世他世安樂,是名彼彼此世他世有情無罪利益事。若他求請或不求請,以相應文句等而為宣說,是名如理為說。

「於其彼彼此世他世等者:戒品中說:謂於樂行惡行有情」,這個歡喜做惡事的人,「為欲令斷諸惡行故,以相應文句助伴隨順清亮有用相稱應順常委分資糧法而為宣說」,對於這歡喜做惡事的人呢,為了使令他斷諸惡行故「以相應文句」,就是與理相應的這種文句,這種語言。「助伴」,就是還有其他的語言伴隨著這個與理相應的語言。「隨順清亮」,隨順那個人的心情,但是前面要與理相應。「清亮」就是說出來的話很清楚、很分明的,叫清亮。「有用」,說出來的話有實際的效用,「相稱」,就是還能做的到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說了沒有用,所以就是不相稱了。「應順常委分資糧」,若是有這樣的情形呢?這位菩薩他就能夠隨順常委分資糧,這個「常」、「委」,常是不間斷叫常,「委」是詳細的,說的很細緻的。這個「資糧」呢?這表示菩薩自己用功修行,有加行道、有資糧道,就是在資糧的這個階級,在這個境界裡邊。「而為宣說」,不是宣說到加行道,乃至到聖人的境界,那個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一般人做得到就是散散亂亂的這種境界,他心裏面有很多煩惱的。為這樣說法,能相契合,能契理而又契機,這樣意思,「資糧而為宣說」。「乃至廣說」,就是戒品廣說。

「於佛聖教懷憎嫉者」,前面是說若行惡行的有情,要為他開示道理,這是你「於佛聖教懷憎嫉者」,這很明顯的說這個眾生對於佛法有憎恨心。「為欲令彼得清凈信」,對於佛法有清凈的信心。「證清凈見」,使令他成就清凈的智慧。「超諸惡趣」使令他超越這個三惡道的這種罪過的惡趣的事情。「盡一切結」,滅除一切煩惱;「越一切苦」能超越就是解脫一切三惡道的苦。「應知亦爾」,應該知道為這個人說法也是這樣子(陵本四十卷九頁)。

「由是當知諸所說事,隨其所應能令有情此世他世安樂」,由前面舉出來這件事,可以知道諸所說的事情「隨其所應」,這個事不是容易的事情,能夠契機也不容易,能夠契理也不容易。能令有情此世他世都是安樂的,此世不做惡事也是安樂,此世不做惡事,將來不得惡報,所以他世也是安樂,「是名彼彼此世他世有情無罪利益」之「事」。

「若他求請或不求請,以相應文句等而為宣說,是名如理為說」,「如理為說」是這樣意思。

巳二、無畏施攝

若諸有情怖於王賊及水火等,施以無畏,能於種種常極怖中,隨力濟拔。

這是無畏的布施攝,前面是說法施,這是說無畏布施。「若諸有情怖於王賊」,國王就是政府,賊是土匪。有王怖、有賊怖,及水火的恐怖、地震的恐怖。「施以無畏」,這個菩薩能布施他不恐怖,這也不是容易,菩薩有這種能力。「能於種種常極怖中」,各式各樣常有的恐怖中,「隨力濟拔」,隨他的力量能救護眾生,這觀世音菩薩是有這個本事了。

巳三、財施攝(分二科) 午一、不誑惘他

受他寄物,未嘗差違。若負他債,終不抵誑。於共財所,亦無欺網。於其種種末尼珍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金銀等寶資生具中。心迷倒者,能正開悟。尚不令他欺網於彼,況當自為

「受他寄物」,這個菩薩接受他人的委託,什麼什麼財物寄托在這裡。「未嘗差違」,還的時候呢,不會差一點的,這表示是有信用。「若負他債,終不抵誑」,若是菩薩欠人家債呢?也絕不抵賴:我不欠你錢的!不會的。還是照樣不欺誑,表示菩薩有信用。

「於共財所,亦無欺網」,就是這個財富大家共有,共有這個財,也不會從中有欺騙的行為,也不會的。「於其種種末尼珍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金銀等寶資生具中」,這些財物、財寶都是屬於資生具。「心迷倒者,能正開悟」,那個人有這麼多的財寶,但是他內心呢,迷惑顛倒,不能管理!不能管理!不能管理的時候,能正開悟。

「尚不令他欺網於彼,況當自為」,他不能管理了,可能要把他的財富委託另一個人管理。但是他本身迷惑顛倒,就容易受人家的欺騙了。所以這個菩薩呢,就去開悟他,開悟這兩方面,令他心裏面明了。「尚不令他欺網於彼」,這個菩薩還不叫那個人去欺騙那個人。「況當」,何況自己做欺騙人的事情呢?這是財布施攝,分兩科,第一科不誑網他,不欺騙人,那就講到這裡。


推薦閱讀:

瑜伽輪式怎麼練?
增高瑜伽動作 還想長高的趕緊收藏
如果想在一年後當上瑜伽教練,我現在需要做些什麼?
踝關節韌帶損傷,習慣性崴腳和練習蓮花坐有關嗎?
膝立側彎瑜伽美化腰部曲線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