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拜謁十九路軍烈士陵園

拜謁十九路軍烈士陵園

(穗城——一座瀰漫愛國軍魂的城市之六)

在上海的抗戰史上,有兩次淞滬抗日戰爭是載入史冊並讓幾代上海人刻骨銘心的,一次是一九三二年的「一·二八」淞滬抗戰,另一次是一九三七年的「八·一三」淞滬抗戰。「一·二八」淞滬抗戰讓世人銘記了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和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八·一三」淞滬抗戰讓我們沒齒難忘謝晉元率「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抗戰歷史和14歲的女童軍楊惠敏夜渡蘇州河,送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給抗日守軍的傳奇故事。

為了紀念在淞滬抗戰中犧牲的英烈,人們在四行倉庫原址的大門內,安放了一座謝晉元的半身銅像;把謝晉元將軍的墳墓安置在宋慶齡陵園(原萬國公墓);把四行倉庫到鐵路老北站的一條馬路定名為「晉元路」;把與孤軍營一牆之隔的膠州公園改名為晉元公園;把四行倉庫附近的一所中學定名為「晉元中學」(現在的萬里小區又新建了一所「晉元重點中學」);2000年1月,在上海吳淞的臨江公園裡,建造了一座12層高的館塔一體的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和紀念塔,旨在紀念中國軍隊兩次浴血奮戰的淞滬抗戰,公園裡的「姚子青營抗日犧牲處」刻石,是紀念在「八·一三」淞滬抗戰中犧牲的國民黨營長姚子青等英烈的。

現在地處上海閘北區的「中共三大後紀念館」和吳淞的「淞滬抗戰紀念館」里,也展示著兩次淞滬抗戰的一些文字和圖片資料,供人們紀念和緬懷。

關於紀念蔣光鼐、蔡廷鍇率國民黨第十九路軍保衛上海的「一·二八」淞滬抗戰的場所,在上海似乎並不多見。今年,為紀念「一·二八」淞滬抗戰八十周年,我專程到廟行瞻仰「上海市抗日戰爭紀念地無名英雄墓遺址」和參觀「紀念『一·二八』淞滬抗戰八十周年史料圖片展」。這個「一·二八」淞滬抗戰的歷史性紀念場所,對於上海人來說,知道的人並不多,去瞻仰的更少了。

十九路軍在北伐戰爭、中原大戰和「一·二八」淞滬抗戰時期戰鬥力極為強悍,是中國當時戰鬥力最強的軍隊。1932年,日軍製造「一·二八」事變,進犯上海,全國人民抗日熱情空前高漲。當時駐守上海的中國軍隊為第十九路軍,蔣光鼐擔任最高指揮官。十九路軍全體將士士氣高昂,決心抗擊日寇,保衛上海。入夜,日軍以鐵甲車為前導,兵分5路進攻閘北,十九路軍奮勇抵抗,迎頭痛擊,著名的淞滬抗戰由此開始。日軍憑藉陸海空三軍優勢,氣勢囂張,對我軍陣地及民宅、商店狂轟濫炸,發動了四次總攻,卻均遭敗績。無奈,日軍三易主帥,死傷累萬。十九路軍在武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以誓死犧牲的精神,組織敢死隊與敵白刃肉搏數十次,衝鋒陷陣,奮戰月余。在閘北、江灣、吳淞、曹家橋、廟行、瀏河、八字橋一帶展開了多次戰役,予敵以重創。僅閘北一役,便使日軍開戰一周,未取得絲毫進展,損失逾千。十九路軍的英勇抗戰,鼓舞了中國軍隊的愛國熱情,張治中率領第五軍抵達上海增援助戰。全國同胞感奮覺醒,上海各界、全國人民和海外僑胞展開轟轟烈烈的支前運動,給予十九路軍大力支援。淞滬抗戰,沉重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氣焰,弘揚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鬥志,為以後的全面抗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先輩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保衛了上海,而上海的人民及後代是不能淡忘英烈的。

到廣州旅遊時,我見到了「十九路軍烈士陵園」,這對我來說是個意外,同時,也是對在上海沒能見到這樣的莊嚴雄偉的悼念場所而慶幸,它彌補了自己面對紀念場所而緬懷英烈的缺憾。

 十九路軍烈士陵園位於廣州市先烈東路沙河頂。是為紀念1932年1月28日與同年3月間在淞滬地區抗擊日本侵略軍戰役中陣亡的十九路軍愛國將士,由華僑捐資,於1933年修建的。屬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十九路軍烈士陵園由著名建築師楊錫宗仿西方墓園形式設計,規模宏偉,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下圖為十九路軍「一·二八」淞滬抗戰紀念牆,兩具人像浮雕是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和軍長蔡廷鍇。

 墓門。是花崗石結砌的,仿凱旋門式樣,高16米。門樓正面門額刻林森題書「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墳園」字樣,背面刻宋子文題書的「碧血丹心」橫額。

 凱旋門。高11米,寬2.53米,下面還有重修碑文。

 紀功碑。墳園後面主題建築為半月形柱廊,前面矗立一座花崗石砌成的圓柱形紀功碑,主碑高20米,由原京滬衛戍司令陳銘樞,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淞滬警備司令戴戟會同立石。碑底座正面鐫刻:「十九路軍淞滬抗日先烈紀念李濟深敬題。」紀功碑的兩端分別有林森和胡漢民撰文並題字的碑文。紀功碑上有銅鑄戰士塑像,台階卧著兩對銅獅,八個銅鑄寶鼎排列在紀功碑的石基上。

園內有凱旋門、先烈紀念碑、英烈題名碑、抗日亭、將士墓、戰士墓、先烈紀念館七處烈士紀念建築物。 英烈題名碑。紀功碑南面有一座方形花崗石的英烈題名碑,佔地面積754.77平方米,高7.7米,上刻六十師、六十一師、七十八師,第一師補充團英雄烈士1983名。

 抗日亭。佔地面積80平方米,高7.7米,由戴戟題詞。

碑的東西側各有「淞滬抗日陣亡將士墓」和「淞滬抗日陣亡戰士墓」兩個墓地。將士墓,佔地面積1875平方米,高3.5米,將官墓群共有墳墓182座,其中22座是麻石面,現在碑石共37塊,因日寇侵華期間被挖去修路,現搜集的碑石與墓對不上號,所以把搜集回來的碑石全部排在公墓的周圍。戰士墓,佔地面積1186.5平方米,共有墳墓190座,現在戰士墓內有碑石12塊。

 先烈紀念館。佔地面積413.8平方米,有蔣光鼐題詞「先烈紀念館」。通過圖片、實物、場景,館內陳列淞滬抗日歷史資料及陣亡將士的部分遺物,展示了十九路軍淞滬抗日的英勇事迹。

從一接觸到「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起,我心中就產生了疑惑:發生在上海的十九路軍「一·二八」淞滬抗日戰役,是中國抗戰史上的一個重彩濃墨的篇章,為什麼在事發的策源地上海幾乎見不到有一定規模的紀念場所,而遠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廣州卻出現了這樣一個氣勢恢弘的紀念場地?

帶著這個疑惑,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從中看出了端倪。原來,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里,十九路軍的前身是鄧鏗為師長的粵軍第一師第四團。1926年粵軍第一師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李濟深為軍長,陳銘樞及蔣光鼐為當中第十師的師長及副師長、蔡廷鍇為屬下團長。北伐中,第四軍屢有戰果,被譽為「鐵軍」,十師亦擴編為第十一軍,下轄十師、二十四師(原四軍獨立團擴編)及二十六師。在1930年的中原大戰中,十師助蔣介石擊敗馮玉祥及閻錫山,番號改為十九路軍,由蔣光鼐為總指揮,蔡廷鍇為軍長。由於十九路軍的將士大多是嶺南子弟。為了紀念這些為國捐軀的家鄉兒女,「一·二八」淞滬抗戰後,故鄉的華僑自發募捐興建成這個墳場,並委託留美設計師楊錫宋進行精心設計,於該戰役後的次年即一九三三年就建成了這個紀念場所。半個多世紀後的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九年,廣東市政府對陵園進行了大規模修繕,修復了凱旋門、先烈紀念碑、英名碑、將士墓、戰士墓、抗日亭、先烈紀念館等建築,新建了展覽館、東大門、浮雕牆等建築。

家鄉與人民永遠有一股割不斷的情愫。我不竟想起了這樣的一些古語——活著時,「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到身後,「馬革裹屍還,葉落要歸根」。而故鄉的親人也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子弟兵的。


推薦閱讀:

貴州籍參戰老兵 烈士家屬和愛心人士組團來麻掃墓 (三)
甘肅金昌永昌縣紅西路軍永昌戰役紀念館烈士公墓導遊詞
王偉烈士妻子發文祭奠:"等你回家"
親人眼中的拉丹妻子薩達:她渴望成為「烈士」
描寫老人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TAG: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