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宰相俾斯麥 統一德國的功勛

1815年4月1日,在普魯士王國的興奧森小鎮出生了一個小男孩,其父親為他取名為俾斯麥。八歲時,被送往柏林讀書,受人排擠。但他勤奮好學,掌握多國語言,為其日後的外交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德國統一的三大功臣 - 俾斯麥、羅恩、毛奇。網路圖

在其就讀大學期間,俾斯麥經常腰間佩劍,並牽著一隻大狼狗。但卻無心向學,並染上了很多惡習,曾與同學進行過27次決鬥。畢業後,投考政府的官職,當上了一個小書記員。

不久,他與一位貴族女子訂下婚約,可他沒錢,想以賭博賺錢卻反而欠下很多債務,婚約取消了。之後又結識了一位牧師的女兒,婚約時,那位女子又跟一位富有的軍人走了。結果俾斯麥帶著一屁股債,回家了。

回到家,俾斯麥與兄弟分了家,當上了莊園主人,但他並不滿意這種生活。

他首先當上了河堤監督官,之後又成功當選為柏林州的正式議員。此時的俾斯麥,年僅33歲。也獲得了一位叫喬安娜愛情,同年完婚。

「1848年革命」爆發後,普魯士王被俘。俾斯麥出任法蘭克福邦聯會議的普魯士王國代表,並於不久後升為大使。八年後,又被威廉親王任命為駐俄大使。

1862年春, 俾斯麥回到柏林。此時政府和議會陷入軍費開支僵局。在重大矛盾之下,俾斯麥成為首相的唯一可能人選。

同年9月23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為首相兼外交大臣。

俾斯麥與李鴻章。網路圖

三天後,他在下院首次演講:「當代的重大問題並非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就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自此俾斯麥被冠上了「鐵血宰相」的綽號。

俾斯麥就任首相後,政府與議會的衝突依然存在。他想用德國統一大業來轉移視線,爭取工人階級的支持來抗衡資產階級自由派。很快,開始籌劃三場統一戰爭。

普丹戰爭

1861年,丹麥國王欲接管普丹邊境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地,俾斯麥立即以此製造爭端。他首先確保如果普丹開戰,其它列強不會幹涉,並與奧地利結盟共同攻打丹麥,最後逼使丹麥放棄這兩個州。

在1864年10月30日所簽訂的《維也納條約》中,規定丹麥放棄兩地。而於1865年8月14日普、奧兩國達成《加斯坦因專約》,將荷爾斯泰因劃歸普魯士統治,石勒蘇益格則歸屬奧地利。

普奧戰爭

在普丹戰爭後,俾斯麥決定要將奧地利趕出德意志邦聯,以利於將來德國的統一。俾斯麥首先答應協助俄國取消《黑海中立條款》。並與法皇拿破崙三世會晤,表示普魯士不反對把盧森堡及萊茵河區讓給法國,以此確保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持中立。而英國當時繼續實行光榮孤立的政策,因此在普奧發生衝突時會保持中立。最後,他在1866年4月8日,與義大利簽訂攻守同盟條約,規定如果普魯士在3個月內與奧開戰,義大利則必須同時對奧宣戰,只有在奧地利歸還威尼斯予義大利的情況下,方可與奧講和。

最後,奧皇因為不滿意《加斯坦因專約》的條款,而要求用普魯士最富庶的工業區西里西亞交換荷爾斯泰因。俾斯麥指責奧地利毀約。

1866年5月,威廉一世下令全國總動員,於同年6月對奧宣戰。

不久,普魯士便征服北德的親奧小邦,並於1866年7月3日以29.1萬軍力在薩多瓦與23.8萬奧軍發生大戰,結果奧軍戰敗。

普法戰爭

由於法國在幕後操控著南德意志地區的各個邦國,阻礙著德國統一,因此,俾斯麥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製造爭端,逼使法皇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而普魯士則藉此團結德意志民族,對法國發起進攻。

普魯士很快便擊退了入侵的法軍,並反攻法國。在阿爾薩斯會戰中,普軍大敗法軍,拿破崙三世投降。隨後普軍進軍巴黎,協助巴黎新成立的國防政府消滅巴黎公社,並從法國獲得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及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專註於歷史裡的日常生活,它可能不像自然科學那樣有確定性的答案,不過更加有趣。微信號:songshugonghui)

推薦閱讀:

【史海鉤沉】從俾斯麥到阿登納
圍殲「俾斯麥」
俾斯麥的恥辱:德意志最強王者巴巴羅薩,重演100年前的卡諾莎!
俾斯麥

TAG:德國 | 宰相 | 俾斯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