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秧子」為什麼更長壽?
?? 老人常常說,小病是福,其實只是得個小病,能夠散發身體毒素,沒有生命大礙,那就是福氣。
首先要知道人生分四階段
第一階段:活躍期
0-35歲,這個階段里身體在逐步的完善自己的機能,並且達到高峰,這個階段里身體機能是最活躍的,也是最不容易得病。
第二階段:下滑期
36-45歲,在這個歲數的時候都已經成家立業,同時受著社會、家庭、工作上的壓力,身體也開始出現一些小毛病,而且在這個階段我們及其容易養成各種不良的習慣,因此也是連續出現一些小病小痛。
第三階段:高危期
46-55歲,身體機能在這階段會呈現出下滑趨勢,也是免疫抵抗力最低的時候,稱為疾病高發期,如果我們一個不注意,就會落下一身的病痛,甚至威脅到生命。
第四階段:安全期
56歲及以上,身體機能由波動開始趨於平穩,如果在平日的生活里多加註意,我們就可以安全的度過餘生,步入這個階段,也就是老人的開始。
對於那些經常生病的人,大家總是喜歡把他們稱為「藥罐子」、「病秧子」,以顯示自己的身體素質比他們更好。
但大量統計數據表明,這些「病秧子」、「藥罐子」反而更加長壽,這是為什麼呢?
「生病」的真相
生病能有什麼真相?不就是身體某個部位或某個系統受到損傷,導致一些異常的表現嗎?
的確是這樣,但又不全是這樣。
事實上,對於我們來說,所謂的「生病」指的是由於身體出現問題而引發的異常感覺。
經常小病小痛能調動人體免疫系統,提高機體免疫細胞對非正常細胞的識別率。
一個健康的人應具備以下四條標準:
1.沒有生理性和遺傳性疾病;
2.有自我控制能力;
3.能正確對待外界的影響;
4.處於內心平衡的滿足狀態。?
「病秧子」反而更長壽?有以下三點原因:
「病秧子」更懂得保養
體弱多病的人,常常害怕生病,也知道自己會生病,因此就會特別愛惜自己的身體,長期注重保養和調理,這樣一來,就比哪些忽視自己健康的人,更加長壽。
很多人嘲笑「藥罐子」們太誇張,有一點小病就吃藥,事實上,這正是「藥罐子」的優勢所在,他們最大的優點就是知道有病趕緊治,並能夠早期發現疾病。
一些自己認為不會生病的人,因為粗心大意,不愛惜身體,就會忽視特別疾病信號,從而釀成大病。
同時,「藥罐子」也會根據醫生的囑咐和以前的患病經驗「對症下藥」,而不是胡亂吃一通。
「病秧子」不害怕得病
我們有句俗語叫「小病不斷,大病不犯」,這樣的俗語用在體弱多病的人身上再合適不過,因為,他們習慣了和疾病打交道,因此,面對生病,他們不會害怕,往往比較平靜,如果一來,氣勢上就佔了上風。
小毛體弱多病者在與疾病鬥爭過程中,每「拼搏」一次,都可能為自己身體掙得一筆寶貴的財富。而身體健康者,一旦患病,往往會把自己的病情往壞的方面聯想,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
「病秧子」心態較平和
體弱多病者一般不爭強好勝,不做力不從心的事,他們深知自己身體有病。
他們的心態比較平和,不僅對身體,對生活中其他的事情期望值也不會過高,遇事能做到心平氣和。這樣,能量消耗相對緩慢,節約了生命能源。
然而,一些平時看來比較健康的人,盲目地認為自己身體好,生活不規律、飲食無節制,而且爭強好勝,久而久之使身體抗病能力下降,不得病的時候還相對正常,一旦得病,往往就是大病重病。
健康指的是什麼?
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
2、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
?
推薦閱讀:
※手相手型水形帶金,指端略方掌色白富貴長壽
※想長壽清晨三件事
※少吃會長壽,並且更健康
※百歲老人食譜大揭秘!照這樣吃,你也能長壽!
※「長壽食譜」備受質疑(獨家報道)
TAG: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