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現撤資潮:看空中國還是套現走人?

編者按

那裡,是我們的新館,那裡,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與大家繼續保持同步交流。謝謝!

文:張菲菲

10月18日,中國人壽官方微信稱,近日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發銀行」)黨委班子任職宣布大會召開。這意味著經歷了股權交割、董事長和行長雙雙變更、黨委班子調整後,國壽入駐廣發銀行終於塵埃落定,廣發銀行徹底告別了曾經的「花旗」時代。

這半年間,廣發銀行經歷了外資股東全盤撤資,控股股東易主,董事長和行長「大換血」,黨委班子重新調整的劇烈震動。儘管背後的博弈與抗衡無從得知,但一切始於「花旗銀行」變賣股權套現。廣發的經歷成為外資銀行撤資中國銀行業、清場離開浪潮中的一個典型案例。

從此前商業銀行引入戰略投資者、股改上市,外資銀行藉機競相入股中國銀行業,到瑞銀集團、高盛集團、美國銀行等外資巨頭相繼出售中資銀行股權,可謂中國經濟換擋、中國銀行業揮別「黃金十年」輪迴的縮影。

外資銀行緣何紛紛撤資?是看空中國銀行業、高位套現,還是自身戰略轉向的「主動瘦身」?

外資銀行「進」與「退」

外資銀行以股權投資者身份進入中國市場,始於上一輪銀行股改上市時機。

2004年8月,交通銀行股改引入滙豐銀行作為股東兼戰略投資者, 滙豐以每股1.86元入股,持有77.75億股交行股份,投資金額達144.61億元,持有交行股權比例達19.9%,直逼監管機構設定的外資行持有中資銀行股權比例20%的上限。自此,滙豐開創了外資行入股中資銀行的第一筆交易。

繼滙豐成為「首個吃螃蟹的人」以後,其他外資銀行也按捺不住對欣欣向榮的中國市場的熱情,瞄準中資銀行股改引入戰略投資者上市的歷史契機。

2005年8月,蘇格蘭皇家銀行聯手財團即出資31億美元認購中國銀行10%的股權,其持有其中的4.3%股權。 隨後,2006年,高盛集團以戰略投資者身份斥資約25.8億美元,購入工商銀行7%的股權。

2005到2010年間,工農中建四大行先後在香港上市。除農行外,建行、中行和工行股改上市的一大特點即引進境外戰略機構投資者。中資銀行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背後的邏輯在於,一方面,可以引進戰略投資者的資本,彌補資本金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引進國際投行和金融財團的管理經驗,實現戰略投資的目的。

年底了,送人什麼禮物好?

回顧當初中國銀行業引入海外戰略投資者的動機,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主管合伙人梁國威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表示,上一輪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率先試點,適逢中國銀行業改革開放 ,中資銀行需要吸收和引入先進的外部經驗和國際銀行的優秀管理能力。從財務投資角度,中資銀行也希望通過監管層對法人機構的放開,為股東創造更好的價值回報。

對外資銀行而言,彼時進入涅槃重生的中國銀行業也是難得的歷史機遇。梁國威分析,外資銀行看準此次歷史性改革,希望進入中國市場,推動銀行業監管開放,加大試點力度。

從監管層面而言,對外資投資中資金融機構具有明確的資質要求和準繩。根據銀監會2003年12月頒布的《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單個境外金融機構向中資金融機構投資入股比例不得超過20%。

外資行競相套現紛紛清場撤資

如果說2005年開啟了外資競相投資中國銀行業的閘口,那麼,從2009年起,外資銀行衝破了股權退出的另一個敞口,且從這道出口清場退出的外資行越來越多。而這一時期,正是中國銀行業經過高速增長後的下行階段,盈利增速大幅下滑,不良資產攀升。

瑞銀集團是第一家從中國撤出投資的外資銀行。2009年1月,瑞銀以8.35億美元出售了其在中國銀行1.33%的持股,實現近3.35億美元的利潤。隨後,蘇格蘭皇家銀行亦以8.35億美元出售了持有的中國銀行的34億股。

2013年5月,國際投行巨擎高盛集團通過場外大宗交易的方式,以每股5.47—5.5港元的價格出售了約15.8億中國工商銀行H股,套現約11.2億美元。至此,高盛已出清其在工行所有股份。同年,美國銀行以14.7億美元出售其持有的中國建設銀行的剩餘股份。

其後,清場的外資銀行越來越多。2015年底,德意志銀行將所持的19.99%的華夏銀行股份出售給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價款在230億元至257億元之間,也就是說,德意志銀行套現至少230億元。

今年,又一家外資巨頭花旗銀行以轉讓全部股份的方式宣告了退出中資銀行。3月1日,中國人壽、花旗集團發表公告,雙方達成相關協議,由中國人壽耗資逾233億元人民幣受讓花旗集團及IBM Credit所持廣發銀行全部股權。

無獨有偶,今年6月16日,淡馬錫亦減持了建設銀行H股股份5.55億股,套現金額約28億港元。此次權益變動後,淡馬錫及其子公司合計持有建設銀行H股約佔總股本的4.81%,降至5%以下。對此,淡馬錫方面表示,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市場情況,在未來12個月內不排除增持或繼續減持建設銀行股份。

緣何退出中國銀行業?

回望十年,外資銀行經歷了從「進」到「退」的輪迴。

就外資緣何股權退出中國市場,有觀點認為,是外資銀行無法在中國獲得理想的經營成果,囿於政策限制,在中國市場話語權有限,無法藉助參股獲取更大控制權;

也有觀點認為,外資行已經搭乘中國金融業的黃金時期順風車,實現了財務投資的目的,賺得錢袋滿滿揚長而去;不同銀行出於自身的經營戰略考量,也各懷自己的算盤,或套現補充資本,或收縮市場。

「外資銀行紛紛退出中國銀行業的股權投資,最重要原因是沒有在中國市場獲得理想的經營成果。」 一位股份制銀行資深研究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在他看來,外資銀行原本希望通過參股控股中國金融機構取得更大的控制權,來拓展中國市場。但是受到外資行對中資銀行持股比例不超過20%的法律限制,參股並不能掌握足夠的話語權,沒有實現將參股銀行業作為進軍中國市場橋頭堡的初衷。因此,戰略意義並不大,反而獲得的財務投資收益較高。

梁國威表示,監管部門規定的外資行對中資金融機構持股比例20%的上限在短期不會改變,經過幾年論證依舊未見持股上限鬆綁的跡象,而當前中國銀行業整體逐漸下行,在如今的時點更不會放開。外資行在中國長期投資的參與度和話語權也在減退。

事實上,儘管借戰略投資手段無法實現佔領中國市場的雄心,但是外資銀行選擇在中國銀行業黃金時期拋售股權,巨額套現,頗有種盤缽已滿、見好就收的意味。這可謂外資行退出中資銀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僅從高盛投資全球最賺錢的「宇宙行」案例看,高盛2006年斥資約25.8億美元持有工商銀行股權,7年間經過五次減持,最終獲利逾72.8億美元,實現了近三倍的初始投資回報。

從退出時點來看,外資銀行退出中國始於2009年。梁國威分析,金融危機催生巴塞爾協議III的出台,這對全球銀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監管對銀行在當地部分投資和對外投資的資本約束趨緊,資本運用受到挑戰,外資銀行亟需套現以滿足資本充足率的要求。

近期陷入140億元巨額罰款漩渦的德意志銀行便是典型。2015年3月,德意志銀行未能通過歐洲銀行業的「壓力測試」,並被給予嚴厲警告,該行需繼續增加一級資本以支撐其資本結構。對於去年底出售華夏銀行全部股份,德意志銀行表示,此舉將帶來積極的財務影響,可將該行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提升30-40個基點。

除了客觀環境因素,外資銀行退出中國市場也是自身「瘦身」戰略調整使然。上述銀行研究員分析,近年來多家外資銀行遭遇本土經營虧損,迫使其剝離不賺錢的業務,通過收縮中國網點和業務規模、內部整合或者轉讓出售等方式,集中核心業務投身核心戰場。

波士頓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合伙人何大勇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第一,外資銀行的投資在過去幾年都獲得了非常好的回報,單純從財務投資角度,外資行選擇了較好的退出時點;

第二,金融危機之後,歐美銀行面臨比較高的資本金補充壓力,甚至償還巨額罰款,急需將資金迴流本國;

第三,中國金融業告別了過去黃金十年的高速增長,未來的盈利能力和利潤率增長預計將不如以前。

作者:張菲菲

推薦閱讀:

又一大批外資餐飲入華,誰會成為下一個麥當勞?
外資流入創6年新高·每日商報
報告稱中國高凈值人群1/3有海外資產
台股菜脯蛋與外資魚子醬
透析滬港通下外資偏好-20111-22

TAG:銀行 | 中國 | 外資銀行 | 套現 | 外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