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內容怎樣從「本本」走向「生本」? 2009-8-22 11:22:16

幼兒園教學內容怎樣從「本本」走向「生本」? 2009-8-22 11:22:16
轉載本文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如何避免核輻射2011年各省高考信息彙集中國最好的大學和專業
. 我國著名的幼教專家陳鶴琴先生早在八十多年前就一再強調「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我們的活教材」,儘管課程的內涵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僅僅指教材,但已經出版的一些幼兒園課程文本(俗稱教材)確實對幼兒園選擇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活動有很大的影響。因為這些教材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負擔,而且一些出版的教材,因為有幼兒教育專家的智慧,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做基礎,操作性也比較強,還是比較適合一線幼兒教師使用的。但是,如何利用這些教材,如何對篩選的內容(本本)做恰當的處理,從而使其符合現實中的幼兒(生本)的需要呢? 首先,吃透教材,運用課程理念分析教材 例如: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葉聖陶的這首詩,多少年來,被一代一代的孩子們傳頌,每每讀起,我們總會沉浸在濃濃的童趣與無限的想像中。有一位劉老師,在散文詩欣賞活動中選用了這首經典詩。和著優美的音樂孩子們欣賞著詩歌,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劉老師說:「我們每天都看到藍藍的天,誰能用『藍藍的天』說一句話?」孩子說:「藍藍的天上有一朵朵白雲。」「我坐上飛機就上藍藍的天。」這時,東東忽然想起了什麼:「不對,藍藍的天不是白天嗎,白天怎麼能看到月亮和星星呢?」「對啊,白天沒有見過星星和月亮啊」「肯定是詩歌寫錯了」「不會,老師說的怎麼會錯呢?」尷尬中劉老師表揚了東東會動腦筋,用「下次我們再查查資料」匆匆結束了這次語言活動。 案例中的劉老師選用了經典的詩歌做教學內容,可在使用的過程中,卻出現了問題,可見再經典的教材,也不能因「本」就「本」。所以,當我們拿到一份現成的教材時,我們必須對教材進行分析,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對話。設想作者的意圖,挖掘文本中的重點、難點。《小小的船》是一首經典幼兒詩,詩歌短小簡潔,全詩語言富於韻律與節奏的美感,同時又有著畫面的光感與色彩,初讀這首幼兒詩歌時,我們也許也會發出和東東同樣的疑問:既然有月亮和星星,那麼詩歌的背景一定是在晚上,而「藍藍的天」常被用來形容白天,晚上怎麼會看到「藍藍的天」呢?難道真的是葉聖陶老先生的筆誤?如果是有這樣明顯的謬誤,早應該指出糾正了。然而當我們再細細誦讀、品味,就會感悟到作者把月牙兒想像成小船。船應該在哪裡?當然在水中。又由於這是月亮船,自然在天之水中,那麼把浩瀚的星空設想成大海是再貼切不過了,大海是一片遼遠深沉的蔚藍色,而閃閃的星星照耀下如大海般「藍藍的天」,不正是作家隱喻的意境所在嗎?所以我們在拿到教材後,就應該反覆誦讀並品味這首作品,就會發現這「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恰是意境與難點所在。如果劉老師在拿到教材時能關注到這一難點,在後面預設的教案中能關注到,並用散文詩化的語言,引領孩子們體會,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 其次,按需選用,適當調整教材。 儘管教材已經集中了專家的智慧,但是,再好的教材,也未必能拿來就用,也需要經過實踐的二次加工,不能盲目崇拜專家意志。例如:《三隻小豬》的故事內容是這樣的:三隻小豬要去游泳,豬媽媽說:「寶寶們,千萬要記住回家的路。」一隻小豬說:「我記住了,路邊有棵大樹,樹下有隻胖河馬在乘涼。」另一隻小豬說:「我記住了,草地上有一群小雞在找蟲子。」最後一隻小豬說:「我記住了,河邊有一隻大鱷魚在曬太陽。」游完泳,該回家了。可是,曬太陽的大鱷魚、找蟲子的小雞、還有乘涼的胖河馬都不見了!三隻小豬迷了路……「呼嚕、呼嚕,我要回家!」「呼嚕、呼嚕,我找媽媽!」還好,聽見它們的哭聲,豬媽媽跑來了…… 在準備講故事的時候,教師發現故事中的「胖河馬」「大鱷魚」這些動物對小班孩子來說太陌生,如果用孩子們熟悉的動物來替代原來的動物,這樣故事更貼近孩子們的生活。而且,這則語言活動,關鍵是讓孩子們講出「小豬為什麼會迷路?」「怎樣做才不會迷路?」因此,改變故事中的角色,不會影響這個大目標。而且原故事中小豬記的內容太複雜,句子太長,不利於孩子們理解,於是教師教師就刪繁就簡,保留了故事的關鍵部分。 改變的故事為:三隻小豬要去游泳,豬媽媽說:「寶寶們,千萬要記住回家的路。」豬哥哥說:「我記住了,路邊有隻小白兔在玩球。」豬弟弟說:「我記住了,草地上有一群小雞在找蟲子。」豬妹妹說:「我記住了,河邊有一隻小烏龜在睡覺。」游完泳,該回家了。可是,睡覺的小烏龜、找蟲子的小雞、還有玩球的小白兔全都不見了!三隻小豬迷了路……「呼嚕、呼嚕,我要回家!」「呼嚕、呼嚕,我找媽媽!」還好,聽見它們的哭聲,豬媽媽跑來了…… 當然在改變教材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把握教材的關鍵點,而不能因為改編而使原有教材失去了本身的教育價值。 第三,關注幼兒經驗,動態運用教材 案例3:故事《螞蟻飛上天》為大家所熟悉,是一則經典教材,教學活動前教師對教材進行了充分的分析與預設。在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時 ,教師請孩子們想辦法「怎樣幫助螞蟻飛上天」?孩子們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心遠小朋友大聲說:「老師,螞蟻有幾隻腳?」,全班孩子為之一愣,他們的眼睛朝老師看去。這個說「螞蟻那麼小,它有幾隻腳?」那個說「可能跟兔子一樣有四隻」……面對孩子們的疑問,教師將故事圖片放到了語言區,帶著孩子們到戶外抓來了螞蟻,把螞蟻放到設置好的投影儀上,孩子們看著放大了的螞蟻開心的數了起來「1-2-3-4-5-6」聲音既響亮又帶著喜悅,他們眼睛發亮,小臉漲的通紅,激動地說:螞蟻有六隻腳!這時教師把螞蟻放回到了自然角,自由活動時,有的孩子圍在自然角討論不休,有的三五成群在語言區繼續講述著「螞蟻飛上天」的故事。 由此可以看出,當我們在執行教材的時候,必須關注教材外的生命體---幼兒, 教師要正視現實中幼兒出現的情況,靈活的執行。此案例中,儘管教師對本次語言講述活動,作了充分的預設,然而在實際展開教學時,卻節外生枝出現了「螞蟻有幾隻腳」的問題。這時教師智慧的將看圖講述的圖片放在語言區內,讓幼兒隨機選擇時間講述,達成本活動目標;同時教師帶著孩子們去戶外抓螞蟻,並利用實物投影儀「數螞蟻的腳」來滿足幼兒的興趣,正是教師靈活的處理,使得本次活動既滿足了幼兒的即時興趣又達到了原有的教育目標,取得積極的效果。 最後,以上我們針對教師使用教材的問題,做了論述,在這裡我們特彆強調,從大量的教材中獲得課程內容是一種選擇課程內容的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課程內容偏向「本本」,而忽視現實中幼兒的生活、活動,忽視孩子們在實際生活中所獲得的鮮活的直接經驗與親身經驗,會造成一種靜態的課程,一種無「人」的課程。

推薦閱讀:

孩子在幼兒園打架,父母這樣處理帶來的和後果很可怕
為什麼孩子在家和在幼兒園不一樣?

TAG:幼兒園 | 幼兒 | 教學 | 內容 | 幼兒園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