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精簡版.doc
感冒
風寒束表主症: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肢節酸疼,鼻塞聲重或鼻癢噴嚏,時流清涕,咽癢,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舌苔薄白而潤,脈浮或浮緊。
風寒外束,衛陽被郁,腠理閉塞,肺氣不宣。——辛溫解表——荊防達表湯或荊防敗毒散
風熱犯表主症:身熱較著,微惡風,汗泄不暢,頭脹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黃,咽燥,或咽喉乳蛾紅腫疼痛,鼻塞,流黃濁涕,口乾欲飲,舌苔薄白微黃,舌邊尖紅,脈浮數。
風熱犯表,熱郁肌腠,衛表失和。——辛涼解表——銀翹散或蔥豉桔梗湯
暑濕傷表主症:身熱,微惡風,汗少,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咳嗽痰黏,鼻流濁涕,心煩口渴或口中黏膩,渴不多飲,胸悶脘痞,泛惡,腹脹,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黃而膩,脈濡數。——清暑祛濕解表——新加香薷飲
咳嗽
外感咳嗽
風寒襲肺證主症:咳嗽聲重,氣急,咽癢,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頭痛,肢體酸楚,或見惡寒發熱,無汗等表證,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風寒襲肺證,肺氣失宣。——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湯合止嗽散
風熱犯肺證主症:咳嗽頻劇,氣粗或咳聲嘶啞,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黃,咳時汗出,常伴鼻流黃涕,口渴,頭、身痛,或見惡風,身熱等表證,舌苔薄黃,脈浮數或浮滑。
風熱犯肺,肺失清肅——疏風清熱,宣肺止咳——桑菊飲
風燥傷肺證主症:乾咳,連聲作嗆,喉癢,咽喉干痛,唇鼻乾燥,無痰或痰少而黏連成絲,不易咯出,或痰中帶有血絲,口乾,初起或伴鼻塞、頭痛、微寒、身熱等表證,舌質紅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或小數。
風燥傷肺,肺失清潤——疏風清肺,潤燥止咳——桑杏湯
內傷咳嗽
痰濕蘊肺主症:咳嗽反覆發作,咳聲重濁,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膩或稠厚成塊,色白或帶灰色,每於早晨或食後則咳甚痰多,進甘甜油膩食物加重,胸悶,脘痞,嘔惡,食少,體倦,大便時溏,舌苔白膩,脈象濡滑。
脾濕生痰,上漬於肺,壅遏肺氣——燥濕化痰,理氣止咳——二陳平胃散合三子養親湯
痰熱郁肺主症:咳嗽氣息粗促,或喉中有痰聲,痰多質黏厚或稠黃,咯吐不爽,或有熱腥味,或吐血痰,胸脅脹滿,咳時引痛,面赤,或有身熱,口乾而黏,欲飲水,舌質紅,舌苔薄黃膩,脈滑數。
痰熱壅肺,肺失肅降。——清熱肅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湯
肝火犯肺主症:上氣咳逆陣作,咳時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滯咽喉而咯之難出,量少質黏,或如絮條,胸脅脹痛,咳時引痛。癥狀可隨情緒波動而增減。舌紅或舌邊紅,舌苔薄黃少津,脈弦數。
肝鬱化火,上逆侮肺——清肺瀉肝,順氣降火——黛蛤散合瀉白散
肺陰虧耗主症:乾咳,咳聲短促,或痰中帶血絲,或聲音逐漸嘶啞,口乾咽燥,或午後潮熱,顴紅,盜汗,口乾,日漸消瘦,神疲,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肺陰虧虛,虛熱內灼,肺濕潤降——滋陰潤肺,化痰止咳——沙參麥冬湯
哮病以喉中喘鳴有聲為主症
發作期
熱哮證主症:喉中痰鳴如吼,喘而氣粗息涌,胸高脅脹,咳嗆陣作,咯痰色黃或白,黏濁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飲,汗出,面赤,或有身熱,舌苔黃膩、質紅,脈滑數或弦滑。
痰熱蘊肺,壅阻氣道,肺失清肅——清熱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湯或越婢加半夏湯
喘證以喘息為主症
虛喘
腎虛不納 主症:喘促日久,動則喘甚,呼多吸少,呼則難升,吸則難降,氣不得續,形瘦神憊,跗腫,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而潤滑,脈微細或沉弱;或見喘咳,面紅煩躁,口咽乾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紅少津,脈細數。
肺病及腎,肺腎俱虛,氣失攝納——補腎納氣——金貴腎氣丸合參蛤散
肺癆以咳嗽、痰中帶血絲、潮熱、盜汗為主症
陰陽虛損 主症:咳逆喘息少氣,咯痰色白有沫,或夾血絲,血色暗淡,潮熱,自汗,盜汗,聲嘶或失音,面浮肢腫,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見五更泄瀉,口舌生糜,大肉盡脫,男子遺精陽痿,女子經閉。苔黃而剝,舌質光淡隱紫,少津,脈微細而數,或虛大無力。
陰傷及陽,精氣虛竭,肺脾腎三臟俱虛——滋陰補陽——補天大造丸
心悸以反覆心中悸動,不能自主為主症
陰虛火旺 主症:心悸易驚,心煩失眠,五心煩熱,口乾,盜汗,思慮勞心則癥狀加重,伴耳鳴腰酸,頭暈目眩,急躁易怒,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脈象細數。
肝腎陰虛,水不濟火,心火內的,擾動心神——滋陰清火,養心安神——天王補心丹合硃砂安神丸
胸痹以胸部悶痛為主症
心血瘀阻 主症:心胸疼痛,如刺如絞,痛有定處,入夜為甚,甚則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悶,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勞累而加重,舌質暗紅,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脈弦澀。
血虛淤滯,胸陽痹阻,心脈不暢——和血化瘀,通脈止痛——血府逐瘀湯
氣陰兩虛 主症:心胸隱痛,時作時休,心悸氣短,動則益甚,伴倦怠乏力,聲息低微,面色白,易汗出,舌質淡紅,舌體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虛細緩或結代。
心氣不足,陰血虧耗,血行瘀滯——益氣養陰,活血通脈——生脈散合人生養榮湯
心腎陽虛 主症:心悸而痛,胸悶氣短,自汗,動則更甚,面色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溫或腫脹,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白或膩,脈沉細遲。
陽氣虛衰,胸陽不振,氣機痹阻,血型淤滯——溫補陽氣,振奮心陽——參附湯合右歸飲
不寐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
肝火擾心證 主症:不寐多夢,甚則徹夜不眠,急躁易怒,伴頭暈頭脹,目赤耳鳴,口乾而苦,不思飲食,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而數。
肝鬱化火,上擾心神。——疏肝瀉火,鎮心安神——龍膽瀉肝湯
心脾兩虛證 主症:不易入睡,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頭暈目眩,四肢倦怠,腹脹便溏,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細無力。
脾虛血虧,心神失養,神不安舍——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歸脾湯
心腎不交證 主症:心煩不寐,入睡困難,心悸多夢,伴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干少津,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舌紅少苔,脈細數。
腎水虧虛,不能上濟於心,心火織盛,不能上交於腎——滋陰降火,交通心腎——六味地黃丸合交秦丸
胃痛以胃脘痛為主症
飲食傷胃 主症:胃脘疼痛,脹滿拒按,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後痛減,不思飲食,大便不爽,得矢氣及便後稍舒,舌苔厚膩,脈滑。
飲食積滯,阻塞胃氣——消食導滯,和胃止痛——保和丸
濕熱中阻 主症:胃脘疼痛,痛勢急迫,脘悶灼熱,口乾口苦,口渴而不欲飲,身重疲倦,納呆噁心,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滑數。
濕熱蘊結,胃氣痞阻——清化濕熱,理氣和胃——清中湯
瘀血停胃 主症:胃脘疼痛,如針刺、似刀割,痛有定處,按之痛甚,痛時持久,食後加劇,入夜尤甚,或見吐血黑便,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澀。
瘀停胃絡,脈絡壅滯——化瘀通絡,理氣和胃——失笑散合丹參飲
胃陰虧耗 主症:胃脘隱隱灼痛,似飢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煩熱,消瘦乏力,口渴思飲,大便乾結,舌紅少津,脈細數。
胃陰虧耗,胃失濡養——養陰益胃,和中止痛——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
腹痛以上腹部疼痛為主症
濕熱壅滯 主症:腹痛拒按,煩渴引飲,大便秘結,或溏滯不爽,潮熱汗出,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燥或黃膩,脈滑數。
濕熱內結,氣機壅滯,腑氣不通 ——泄熱通腑,行氣導滯——大承氣湯
小兒泄瀉
1.常證
⑴濕熱瀉主症:大便水樣,或如蛋花湯樣,瀉下急迫,量多次頻,氣味臭穢,或見少許黏液,腹痛時作,食欲不振,或伴嘔惡,神疲乏力,或發熱煩鬧,口渴,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指紋紫。
小兒脾常不足,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熱中阻,不能分清降濁——情腸化熱,化濕止瀉——葛根黃芩黃連湯
痢疾以腹痛,里急後重,瀉下鮮紫膿血為主症
濕熱痢 主症:腹部疼痛,里急後重,痢下赤白膿血,黏稠如膠凍,腥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濕熱蘊結,熏灼腸道,氣血壅滯,脂絡傷損——清腸化濕,調氣和血——芍藥湯
疫毒痢 主症:起病急驟,壯熱口渴,頭痛煩躁,噁心嘔吐,大便頻頻,痢下鮮紫膿血,腹痛劇烈,後重感特著,甚者神昏驚厥,舌質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或微欲絕。
疫邪熱毒,壅盛腸道,燔灼氣血——清熱解毒,涼血除積——白頭翁湯合芍藥湯
便秘虛秘
血虛秘 主症:大便乾結,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脈細。
血液虧虛,腸道失榮——養血潤燥——潤腸丸
陽虛秘 主症:大便干或不幹,排出困難,小便清長,面色恍白,四肢不溫,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脈沉遲。
陰津不足,腸濕濡養——潤腸通便——增液湯
脅痛
肝膽濕熱 主症:脅肋脹痛或灼熱疼痛,口苦口黏,胸悶納呆,噁心嘔吐,小便黃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熱惡寒,身目發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濕熱蘊結,肝膽失疏,絡脈失和——清熱利濕——龍膽瀉肝湯
肝絡失養 主症:脅肋隱痛,悠悠不休,遇勞加重,口乾咽燥,心中煩熱,頭暈目眩,舌紅少苔,脈細弦而數。
肝腎陰虛,精血耗傷,肝絡失養——養陰柔肝——一貫煎
黃疸陽黃
熱重於濕證 主症:身目俱黃,黃色鮮明,發熱口渴,或見心中懊,腹部脹悶,口乾而苦,噁心嘔吐,小便短少黃赤,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象弦數。
濕熱熏蒸,困遏脾胃,壅滯肝膽,膽汁泛溢——清熱通腑,利濕退黃——茵陳蒿湯
濕重於熱證 主症:身目俱黃,黃色不及前者鮮明,頭重身困,胸脘痞滿,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脹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膩微黃,脈象濡數或濡緩。
濕遏熱伏,困阻中焦,膽汁不循腸道——利濕化濁運脾,佐以清熱——茵陳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頭痛
內傷頭痛
腎虛頭痛 主症:頭痛且空,眩暈耳鳴,腰膝酸軟,神疲乏力,滑精帶下,舌紅少苔,脈細無力。
腎精虧虛,髓海不足,腦竅失榮——養陰補腎,填精生髓—— 大補元煎
眩暈
肝陽上亢 主症:眩暈,耳鳴,頭目脹痛,口苦,失眠多夢,遇煩勞、郁怒而加重,甚則仆倒,顏面潮紅,急躁易怒,肢麻震顫,舌紅苔黃,脈弦或數。
肝陽化火,上擾清竅—— 平肝潛陽,清火熄風——天麻鉤藤飲
痰濁中阻 主症:眩暈,頭重昏蒙,或伴視物旋轉,胸悶噁心,嘔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膩,脈濡滑。
痰濁中阻,上蒙清竅,清陽不升——化痰祛濕,健脾和胃——半夏白朮天麻湯
中風
中經絡
風陽上擾證 主症: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突然發生口眼斜,舌強語謇,或手足重滯,甚則半身不遂等症。舌質紅苔黃,脈弦。
肝火偏旺,陽亢化風,橫竄絡脈——平肝潛陽,活血通絡——天麻鉤藤飲
中風恢復期
氣虛絡瘀證 主症:肢體偏枯不用,肢軟無力,面色萎黃,舌質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澀或細弱。
氣虛血瘀,脈阻絡痹——益氣養血,化瘀通絡——補陽還五湯
水腫
陽水
1.風水相搏證 主症:眼瞼浮腫,繼則四肢及全身皆腫,來勢迅速,多有惡寒發熱,肢節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於風熱者,伴咽喉紅腫疼痛,舌質紅,脈浮滑數。偏於風寒者,兼惡寒、咳喘,舌苔薄白,脈浮滑或浮緊,如水腫較甚,亦可見沉脈。
風邪襲表,肺氣閉塞,通調失職,肺遏水阻—— 疏風清熱,宣肺水阻——越婢加術湯
水濕浸漬證 主症:全身水腫,下肢明顯,按之沒指,小便短少,身體困重,胸悶,納呆,泛惡。苔白膩,脈沉緩,起病緩慢,病程較長。
水濕內侵,脾氣受困,脾陽不足——運脾化濕,通陽利濕——五皮飲合胃苓湯
淋證
熱淋 主症:小便頻數短澀,灼熱刺痛,溺色黃赤,少腹拘急脹痛,或有寒熱、口苦、嘔惡,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結,苔黃膩,脈滑數。
濕熱蘊結下焦,膀胱氣化失司——清熱利濕通淋——八正散
紫斑
血熱妄行:主症:皮膚出現青紫斑點或斑塊,或伴有鼻衄、齒衄、便血、尿血、或有發熱、口渴、便秘,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熱壅經絡,迫血妄行,血熱肌腠——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十灰散
消渴
(一)上消 肺熱津傷 主症:口渴多飲,口乾舌燥,尿頻量多,煩熱多汗,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洪數。
肺臟潤肺,津液失布——清熱潤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二)中消
1.胃熱熾盛 主症:多食易飢,口渴,尿多,形體消瘦,大便乾燥,苔黃,脈滑實有力
胃火內熾,胃熱消谷,耗傷津液——清胃瀉火,養陰增液——玉女煎
2.氣陰虧虛 主症:口渴引飲,能食與便溏並見,或飲食減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質淡,苔白而干,脈弱。
氣陰不足,脾失健運——益氣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朮散
(三)下消
1.腎陰虧虛 主症:尿頻量多,混濁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軟,乏力,頭暈耳鳴,口乾唇燥,皮膚乾燥,瘙癢,舌紅苔少,脈細數。
腎陰虧虛,腎失固攝——滋陰固腎——六味地黃丸
腰痛
腎虛腰痛
(1)腎陰虛 主症:腰部隱隱作痛,酸軟無力,纏綿不愈,心煩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腎陰不足,不能濡養腰脊——滋補腎陰,濡養筋脈——左歸丸
(2)腎陽虛 主症:腰部隱隱作痛,酸軟無力,纏綿不愈,局部發涼,喜溫喜按,遇勞更甚,卧則減輕,常反覆發作,少腹拘急,面色恍白,肢冷畏寒。舌質淡,脈沉細無力。
腎陽不足,不能溫煦經脈——補腎壯陽,溫煦經脈——右歸丸
腸癰
濕熱證(釀膿期)主症:腹痛加劇,右下腹或全腹壓痛,、反跳痛,腹皮攣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塊,壯熱,納呆,噁心嘔吐,便秘或腹瀉,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糟粕積滯,積結腸道,濕熱內結,蘊釀成膿——通腑泄熱利濕解毒——復方大柴胡湯
推薦閱讀:
※如何運用中醫「五運六氣」理論對疾病進行辨證論治?
※預防豬流感(甲型H1N1流感)中醫外洗方法
※頸椎病中醫診療技術
※中醫辨體質:八種體質的養生方法
※老中醫說:少白頭一去不返的小秘方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