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聽聽社會學家李銀河與心理學家李松蔚如何看待 「人冷感症」

事兒 2016/7/28 來聽聽社會學家李銀河與心理學家李松蔚如何看待 「人冷感症」 騰訊微博

「人冷感症」 ,特指那些不想或無法與人建立(情感)關係的群體。比如捷克小說家卡夫卡,他懼怕女人,無法戀愛和婚姻,但他卻又有作為男人對於女人的一種天生的渴望;他同樣無法正常結交朋友,對似乎人人都能熟練掌握的人際關係表現出無所適從感,或者說 「對人類群居的本質屬性感到強烈的不適,但他也無法跳出屬人本性」。

如果卡夫卡能活到現在,他就不用 「變」 成異形去獲取自由,因為現代社會對 「人冷感症」 已經有了極大的寬容。我們採訪了社會學家李銀河和心理學家李松蔚,他們都認為,隨著人類經濟獨立、社會技術進步, 「人冷感症」 有了更方便和合理存在的理由。

社會學家李銀河,圖片來源於李銀河公眾號

VICE : 「人冷感症」 群體都有哪些特徵?

李銀河:不想進入人際關係的人並不是特別少見。分兩類情況,一類認為,人本孤獨,因而過著孤獨的生活,對於他們而言,建立任何親密關係都是拖累,是要擺脫的事,很不願意進入這種關係,整個生命狀態都是孤獨的。另一類人是沒有這個能力,跟誰都建立不了(親密關係),他不是故意的,但他沒有辦法,他不懂得愛,或者說非常缺少跟人交往的技能。前者是主動的,後者是被動的。

如果 「人冷感症」 是不想與人建立親密關係,那麼怎麼解釋 「人是群居動物」 ?

人確實是群居動物。人莫過於需要三種情感:親情、友情、愛情,這三種都不要的人,還是太少見了。更多人追求的是 「soulmate」 的親密關係,比如我,不喜歡熱鬧、一起打牌出遊、熱火朝天地聊天消磨時光、熱熱鬧鬧的東家長西家短、七大姑八大姨,這些我都煩的要命。但我極度需要親密關係,親情、愛情、友情都好,不然會覺得活得沒味兒。像我這樣的人,會覺得愛這種東西在人世間是很寶貴的, 「soulmate」 在人群中不是很容易能碰到,但因為內心對這非常需要,就會更容易交到靈魂朋友。

「人冷感症」 到底是怎樣發生的?

冷感症是有經濟基礎的。在過去幾千年的男權社會,男主外,女主內,沒有女人能獨立賺錢,必須通過嫁人才能生存。但現在她不需要嫁人也能養活自己,也就不需要必須去依賴親密關係。中國農民為什麼必須生男孩?因為他到老了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生女兒會嫁走,男孩才可以供養他老年的生活。所以從人類的發展史上,人慢慢有了獨立生存的條件之後,才有了完全不依靠親密關係而生存的獨立空間。像梭羅那樣,自耕自食,現代人簡單的多,不用自己種糧食都有經濟來源,比如寫小說,或者接私活,在家也能養活自己,不用跟人交往。人獨立生活方式和存在空間慢慢拓寬,是有一個過程的。

跟現代社會的發展機制有關係嗎?

現代和傳統社會的不同就在這。傳統社會是鄉土社會,人人生活在熟人社會裡,家家戶戶知根知底;現代工業化後進入陌生人社會,有的人適應得很好,有的人適應不了。

從北歐各國開始,結婚率越來越低,有一半是不結婚的,二三十年前美國和法國單身人群只有20-30%,現在也都40-50%了,日本都40%了。日本是東方社會啊,跟西方個人本位和文化不一樣,但他們也有40%的人不願意建立親密關係了。

這些適應不了現代社會的人是不正常的嗎?

正不正常要從空間和時間上來說。 「人冷感症」 在國外比較稀鬆平常,但在中國就顯得比較扎眼。在北歐、美國、日本,做一個單身人士很正常,但在中國,三十歲不結婚就被叫做 「剩女」 ,所以全世界單身人群中,中國的人數佔比是倒數的。在古代,如果有一個女的不結婚,那就十分不正常,但在現代社會就不會不正常,一個人終老也是正常的。

為什麼電視藝術極少宣揚冷感症群體的生活狀態?

《歡樂頌》里的安迪不就是冷感症的人嘛,別人不能碰,一碰就一哆嗦。因為所謂戲劇性是在人際衝突中,一個人獨處會少很多戲劇性,雖然說人可以有很豐富的內心生活,但是受眾是盯著大多數人的影視劇行業,要是寫這麼樣一個人和傾向,沒人看啊。所以電視里會對安迪進行改造,安迪以前總是獨來獨往,但有一天也說,好像有這麼幾個鄰居也不錯。旁邊這麼熱鬧好像也不完全是壞事,這就是改造。

心理學家李松蔚,圖片來源

VICE : 「人冷感症」在心理學看來是一種病態嗎?

李松蔚: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是病態。最基本的判斷標準是社會適應性:他能自給自足,在社會運行體系里不會給別人帶來過多的麻煩,現實檢驗能力也足夠,知道自己要什麼,會去追尋自己想要的東西;他也許不會跟人發生親密關係,但也會跟人互動;他不是社會意義上所謂正常的生存狀態,但他對自己的情況也能接受。這樣就不會認為是病態。

人際關係本身就不是一種很容易掌握的東西,的確會帶來很多麻煩。有些人寧願承擔一些代價,也不需要這種深度的人際關係 —— 這就跟覺得養孩子責任太大太麻煩而選擇不生一樣,都是個人的選擇,我們會認為是另一種生活方式,但不會覺得是 「有問題」。

親密關係不一樣。你選擇一段親密關係,其實就是選擇一次冒險。你不知道它往後會怎樣,它也許會很好,也許會讓你有無窮無盡的煩惱。談戀愛的兩個人在剛開始的一兩個月關係會非常好,結婚一開始也是 honey moon ,越往後走痛苦就越多。這是親密關係本身的特點,也是代價。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會說,我只約炮,不跟人談戀愛。約炮很簡單,也有技術手段可以很方便找到約炮對象,我何樂而不為呢?我永遠都可以很穩定地找到約炮對象,也可以過得很愉快,那我為什麼一定要找一個固定的人,冒著有一天會彼此傷害的風險?

那發展到什麼程度算 「病態」 ?

這種方式可能會有的風險,就是成癮。成癮的核心情感特點就是人際上的孤獨。比如,用性的方式來處理孤獨感的話,有可能會成為性癮患者。他永遠都可以獲得性,獲得性帶來的好的感覺,幫他處理很多孤獨的時刻;但久而久之對性的需求就會增加,到一定程度後會感到痛苦,長期的痛苦已經替代短期的歡愉,但他已經欲罷不能。這樣就更像一種病。

有些人來做諮詢的話,其實是被一種所謂主流的聲音嚇到了,比如沒有人脈你會吃虧的。所以這些人一方面沒有辦法完全接受自己這種狀態,但另一方面又真的很恐懼人際關係。一般來說,我們會幫助他看清自己的需求,是否願意嘗試一種看起來比較方便但可能很孤獨的生活方式,還是更願意過 「主流」 說的應該跟人在一起的生活,但是會有很多挑戰和不安。

我們不會像過去那樣,非得說你有什麼問題,你不結婚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你不談戀愛是不是因為有什麼陰影,非要去修正你的觀念。但如果是因為孤獨而陷入成癮的痛苦中,失去意義和目標,做傷害自己的事情,哪怕抽煙喝酒打遊戲上網,活得看起來很舒服,但他自己其實會挺迷茫的,我們會看到他背後對親密關係的複雜感受,好像既渴望,又逃避。

「人冷感症」 在大城市裡似乎更常見?

因為在大城市裡辦事,雖然程序上可能較麻煩,但都是有規則可循的,照著做就行。但在小城市,經常會遇到不好好給你辦事,就要刁難你,你為了避免這些麻煩,要去送禮,找關係,靠人際潛規則去推動。在我老家,有很多人下班以後的生活就是各種飯局,吃飯喝酒唱歌打牌泡腳,很累。但你必須這樣幹下去,因為離開這些關係,就寸步難行。但在北京,我想跟人吃飯,就是真的想跟這個人吃飯,大城市裡文化的多元性,包括規則和技術的進步,讓人可以不那麼需要某種人際關係,所以發達的地方就更容易造就冷感人群。

在國外,我不敢保證這樣的人更多,但我能保證要是一個人想要這樣生活,他遇到的阻力會更小。在國內,很多人會天然地覺得這是個問題,是時代的病。

在造就 「人冷感症」 上,時代也是推手嗎?

從積極的角度說,就是社會變得越來越寬容了,可以更包容地接受這種個性化的生活方式。另外一個原因是技術的進步,讓我們擁有這種可能性,吃飯叫外賣,買東西用快遞,即使不想跟人建立深度的、特定的關係,也能活下去,我們可以更方便地變成 「冷感的人」 。

你曾經說過,人是喜歡群居的生物,這是千萬年來演化形成的特性,永遠改不掉。那為什麼這些 「人冷感症」 群體就可以不需要人際關係?

不是說有的人沒有人際關係,就必須要有,而是每個人都有人際關係,但不一定都要有親密關係。這是兩個概念。有的人對人際關係很焦慮,身邊有很多朋友,但都跟我不親,不是所謂的密友。有的人渴望關係,但不渴望那麼親密那麼重要的關係。群居生物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對關係的訴求。

未來社會會有更多這樣的冷感人群出現嗎?

可能會變多。主要原因是社會會越來越為這些人創造方便。現在每一天,都有很多產品經理在頭腦風暴,去研究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需求沒有被解決,怎麼去滿足這些需求。因為人際關係很麻煩,如果用產品化的思維或者用解決需求的思路,確實可以去避免很多關係里的麻煩。從長遠來看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但是同時也越來越沒有必要去維持長期的或深度的人際關係,會變成更自由的時代。

Written by: 唐瑤瑤
推薦閱讀:

一位社會學家眼中的愛情:論愛情中的交換與權力

TAG:心理學 | 社會學 | 社會 | 銀河 | 心理 | 心理學家 | 社會學家 | 李松蔚 | 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