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王維十七歲寫的一首思鄉詩,至今讓人感同身受!
說到王維的詩,我們的印象是詩中有畫,詩中有樂,詩中有禪,但這一首作於詩人十七歲的作品,卻不是以色彩,構圖、聲響或禪意取勝,而是以樸質和深厚見長。一如詩人的年齡所傳達的訊息;純真而質樸,又如詩人的學識所折射的光芒,深刻而深厚。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年輕的士子獨自遊歷在外,漂泊無依,孤獨凄然。正如風雨中飄搖的一葉浮萍,找不到自己想要停泊的港灣。繁華的帝都對漂泊在外的士子而言只是「異鄉」,他始終無法融入其中,他的自我感覺是「異客」。一個「獨」字,兩個「異」字,真切地道出了士子身處孤孑之境的感受。
時間是醫療一切創傷的良藥,客子的思鄉懷親之情也許會伴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淡卻,也許會在忙碌的生活中慢慢被擠壓到情感的一隅。可是淡卻不代表忘記,生活中某個節日或許就撥動了這根敏感的神經。此時,佳節時刻,思鄉懷親之情更容易毫無節制地爆發出來,「每逢佳節倍思親」就說出了思鄉情感噴發的強度和力度。「每」字和「倍」字則強化了這種表達。在家鄉,有著自己牽掛的親人,有著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更有著許多美好的往日記憶。就是這樣的種種情思,都在佳節時刻湧上心頭,而此刻士子獨自在外,則在對比的心緒中倍感孤孑。如果這種情緒只是偶爾一次觸發詩人的心緒,那麼這應該是可以慢慢淡卻的情思。事實卻不是這樣,這種思緒是經常的,而且每經歷一次給人情感的擠壓力度是加倍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體驗,在王維用樸質無華的語言表述之後,再遇到這種心情,我們找不到更合適的語言去替代它。「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說出了人們在背井離鄉時共同的心情,故而打動了太多遊子的心,千古傳唱,歷久彌新。
如果順著作者的思緒,下面兩句應該寫詩人如何「倍思親」,但詩人卻更開筆墨,換了一種敘事角度,不是寫自己如果「思親」,而是遙知故鄉的兄弟們重陽節登高,插茱萸的熱鬧場面,寫兄弟們所感到的缺憾----「遍插茱萸少一人」,於熱鬧處寫冷清,佳節的團聚和熱鬧反襯出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傷感。這就使得這首詩更加迂迴曲折,讓詩意反覆跳躍,既樸質自然,又顯得含蓄和深沉。
這首詩開門見山,直切主題,中間另開筆墨,卻能收放自如,將自己在外身歷佳節的內心情感細膩、真切的展現出來,千百年來,無出其右者。
推薦閱讀:
※十七歲女孩為何要做妓女??
※【電影·刻畫】十七歲的單車:那些青黃不接的歲月
※武生泰斗王金璐仙逝,享年享年九十七歲
※十七歲少女賣身救「侄兒」.真情催人淚下……!》高天瑞斌報道
※月亮精品影視軟體下載網-《十七歲不哭》郝蕾、李晨、張超、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