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人嗤笑:基督作為的核心,而非穆罕默德作為的核心
(題圖:《基督受嗤笑》,作者:倫勃朗)
約翰派博 / 2006年2月8日
(鑒於最近發生的巴黎《查理周刊》總部槍擊的事件,重溫九年前的這篇文章實屬必要)
上周伊斯蘭教抗議丹麥一份報紙刊登嘲笑穆罕默德漫畫的示威,又一次生動描繪了穆罕默德和基督之間的不同,以及分別跟從這兩位意味著什麼。並非所有穆斯林都認同暴力,但我們仍看到一個極深的教訓:穆罕默德的作為建立在受人尊重之上,基督的作為建立在受人羞辱之上。這產生出對受恥笑的兩種截然不同反應。
基督若不受辱,就無拯救可言。這就是祂拯救的工作:受侮辱,受死,拯救罪人脫離神的忿怒。神早在詩篇就應許基督要走受嗤笑的道路:「凡看見我的都嗤笑我。他們撇嘴搖頭。」(詩 22:7)「祂被藐視,被人厭棄……祂被藐視,好象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祂。」(賽 53:3)
事情實際發生的時候,要比人預料的糟得多。「他們給祂脫了衣服,穿上一件硃紅色袍子;用荊棘編作冠冕,戴在祂頭上……跪在祂面前,戲弄祂說:『恭喜,猶太人的王啊!』又吐唾沫在祂臉上。」(太27:28-30)對於這一切,祂的回應是耐心忍耐。這就是祂來要做的工作。「祂象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賽53:7).
穆罕默德並非如此。而且穆斯林並不認為耶穌受了羞辱。大多數穆斯林得到的教導,就是耶穌並沒有被釘十字架。一位遜尼派穆斯林寫道:「穆斯林相信阿拉救了彌賽亞脫離釘十字架的恥辱。」1 另外一位補充說:「我們比你們(基督徒)更尊崇(耶穌)……我們拒絕相信神會容許祂在十字架上受死。」2 一種基本的穆斯林衝動,就是要避免十字架的「恥辱」。
這是基督和穆罕默德,以及一位穆斯林和一位跟從基督的人之間最基本的差別。對基督而言,忍受十字架的嗤笑,是祂使命的核心部分。對於一位真正跟從基督的人而言,為基督的榮耀安靜受苦,這是順服的核心部分。「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太5:11)耶穌生活在這地上時被人稱為雜種(約8:41),酒徒(太11:19),褻瀆神的人(太26:65),鬼王(太10:25);並且祂保證說,跟從祂的人也要受到同樣待遇:「人既罵家主是別西卜,何況祂的家人呢?」(太10:25)。
對基督的諷刺譏笑一直持續到今天。馬丁? 斯科賽斯執導的《基督的最後誘惑》把耶穌描繪為被疑惑壓垮,受制於性的貪慾。國家藝術基金會資助安德雷?賽拉諾,把耶穌描繪為釘在十字架上,沉在一瓶尿液中。《達芬奇密碼》把耶穌描繪為僅僅是一個必死之人,結婚,生兒育女。
跟從耶穌的人該如何回應?一方面,我們傷心憤怒。另一方面,我們與基督一致,接受祂所受的苦,在我們的患難中大大歡喜,與使徒保羅一道說,主必報應,讓我們愛仇敵,用福音把他們贏取過來。如果基督通過受羞辱成就祂的工作,我們也必須同樣行。
當丹麥報紙《日德蘭郵報》刊登十二幅描繪穆罕默德的漫畫時,穆斯林世界的喧嚷是強烈的,又是充滿暴力。穆斯林焚燒國旗,點火焚燒大使館,用石頭投擲至少一家基督教教會。漫畫家們就像在他們之前的英國作家拉什迪一樣,因怕喪命而躲了起來。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一門沒有一位受辱救主的宗教,不會為了把譏笑的人爭取過來而忍受侮辱。這意味著這門宗教註定要承擔那無法承擔的重擔,就是維護一個並沒有死而復活,使人能承擔這重擔的人的聲譽。這意味著耶穌基督仍然是人與神和好,人與人和好的唯一盼望。並且這意味著跟從祂的人必須心甘情願「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3:10)。
1 Badru D. Kateregga 和 David W.Shenk所著《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一位穆斯林與一位基督徒的對話》(Nairobi: Usima Press, 1980),141頁。
2 引自J. Dudley Woodberry編輯,《走在以馬忤斯路上的穆斯林和基督徒》中的《穆斯林世界》(Monrovia, CA: MARC, 1989),164頁。
http://www.desiringgod.org/articles/being-mocked-the-essence-of-christs-work-not-muhammads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穆斯林的先知穆罕默德其人?他對世界歷史又有著什麼樣的貢獻?
※達圖·馬哈蒂爾·賓·穆罕默德
※給不信穆罕默德是安拉使者之人的一封信
※先知穆罕默德與伊瑪目訓喻精選[轉]
※至聖穆罕默德(39)——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