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層設計的6個宏觀要素

前瞻性預判

頂層設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未來5年(10年)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各種挑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清楚,把市場的演變規律和技術發展趨勢總結出來,形成一套標準化的文本,並告訴企業上下的每一位員工,讓大家明白企業面臨什麼樣的機會與挑戰,如何做才能把握住機遇,掌握主動權和主導權,唯有這樣才能始終領先對手半步。我認為這是企業高層領導者最最核心的工作,即面對未知的世界,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能夠高瞻遠矚,從「後知後覺」到「先知先覺」。俗話說:沒有遠慮,必有近憂。一個企業如果看不清未來,就無法形成有凝聚力的團隊,即便是大家在一起工作,也是同床異夢,僅僅為了養家糊口而不得不工作。

如果企業能對未來做出科學的前瞻性預判,就可以打消很多員工的顧慮,讓他們看清未來,激發大家的主人翁精神,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標而奮鬥,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前途而努力工作。

我認為,過去這幾十年中國最缺的就是未來學家,所以市面上很少出現研究未來的本土原創書。從上大學開始,我就對未來學感興趣,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直到今天我依然還記得30年前曾經令我痴迷的那本書《第三次浪潮》。遺憾的是,大多數中國人都喜歡研究過去,很多暢銷書都是研究過去多少年來的成敗得失,人們希望從前人那裡學到駕馭市場經濟的本領,學會管理現代企業的技能。可是大家卻忽略了一個非常清楚的事實,那就是古人的經驗是基於當時封建經濟的基礎之上,與當今世界的市場經濟並不匹配。想用過去那一套來管理現代的企業,來管理「80後」「90後」的員工,基本上是徒勞的。

從後往前看

有了前瞻性的預判,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從後往前看,把終極目標描述清楚,形成一幅令人嚮往的畫面,給企業設計一個令人嚮往的願景。一個好的領導者必定是一個好的導演,可以給部下「說戲」,可以把自己心目中的那幅畫面傳遞給員工,讓大家明明白白地去做事,引導大家發揮出自己最高的水平。

學會從後往前看,對於一個管理者來說至關重要,因為說穿了就是要定目標,找差距,選路徑。當然目標必須激動人心,讓大家喜歡,讓大家嚮往,讓大家清楚實現目標時對自己意味著什麼。有了清晰的目標,接下來就看自己現在離目標有多遠,還缺什麼資源,沒有人就去找人,沒有錢就去找錢,沒有技術就去找技術,總之缺什麼,補什麼。這與很多人傳統的思維模式正好相反,很多人都是根據現有資源去設定目標,有多少資源做多大的事,而從後往前看就是一種逆向思考,是根據目標去配置資源,所以是一種思維的革命。

從後往前看側重於做選擇題,而不是做應用題。換句話說,當企業面對一個不確定的未來,不可知的市場時,有哪些選項?要把所有的選項都列出來,然後針對每一個選項進行推演,首先是在自己的腦子裡「放電影」,看看按照這個選項能否行得通,然後是沙盤推演,管理團隊坐在一起,從頭到尾地對每一個選項進行演練,看看結局是什麼。很多人往往是決策前不做認真細緻的調研,初步選定方案後又不做預演和排練,結果很多政策或制度推出後遇到強烈的反彈,然後是朝令夕改,逐漸失去權威性和可信度。

系統化思考

有了清晰的終極目標,接下來就是系統地思考:什麼情況下能達成?必須滿足哪些前提條件和邊界條件?要實現終極目標,哪些要素是充分條件,哪些要素是必要條件?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在給一家冰激凌企業做培訓時遇到了這樣一個情況:企業一到夏天產品就供不應求,而裝車速度慢成為制約發貨量的主要問題,我到了裝車點一看,就發現了裝車慢的原因。一是建造廠房時沒有考慮到裝車的順暢性,車的高度與廠房的平台之間有落差;二是買車時沒有系統思考,不同的車長短不一,高矮不一;三是產品包裝五花八門,大小不一,為了把車嚴絲合縫地裝滿(保溫效果好),需要反覆調整,搬上搬下,影響了裝車速度。

掌握了原因,我們就坐下來針對三個問題一起談,這時候物流部的領導發現三個問題都不是他們可以解決的,前兩個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需要改造廠房裝車平台,需要調整車輛,而第三個問題則涉及研發設計部門。於是我們把老闆和研發設計部門的人召集在一起,探討解決之道。其實只要有系統性思考,這個問題就很容易化解。只要設計人員在設計產品時考慮到包裝和裝車,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雖然說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產品的外觀設計必須五花八門,但是從小包裝,到中包裝,再到大包裝,卻可以統一設計,形成標準化結構,就像磚頭一樣,有三個尺寸,不管是橫過來,還是豎起來,或者放平了,它們是互相兼容的,長是寬的兩倍,寬是厚的兩倍,可以任意組合。

所以說,系統性思考就是努力尋找「根本解」,從源頭上做文章,絕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大家在日常工作中看到的問題往往是表面的現象,如果根據表面現象去採取對策,往往事倍功半,治標不治本,很容易反覆,必須找到背後的原因,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找到了背後的原因,還需要再繼續往下深挖,才能找到深層次的核心問題,所以遇到問題時要多問自己幾次為什麼,千萬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比如說從表面上看,團隊的執行力不高,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是激勵機制的問題,也可能是溝通機制的問題,而深層次的核心問題則可能是企業的用人機制問題,導致能幹的員工不願干(缺乏動力),不能幹的員工不願意學(缺乏能力),想乾的員工不會幹(缺乏方法論)。

方法論支撐

唯有把系統性的思考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企業才可以重複成功的模式和做法,才能夠基業常青。所以優秀的企業一定要有方法論做支撐。就企業而言方法論包括企業戰略規劃、產品創新體系、產品研發體系、商業模式設計等等。注重方法論,注重過程式控制制,是西方企業的特點,因為他們相信只要過程正確,結果就一定正確,如果結果不正確,一定是過程中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很多成熟的方法論已經在發達國家廣泛應用了很多年,並在開拓中國市場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實踐驗證了這些方法論的有效性和適應性。我堅信,學會了方法論就掌握了做好某一件事的本領,雖然不能說一勞永逸,卻可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運用自如,從而提高組織智商,減少重複勞動。

方法論的價值無處不在,就拿大家普遍關心的經營業績來說吧,很多企業都是靠人海戰術,靠關係,靠能人。其實這些都靠不住,唯一靠得住的就是系統。企業要想提高與客戶溝通的效率和質量,就需要提煉品牌的價值訴求,用FAB這個方法論來形成「統一說辭」。可以說優秀企業與普通企業的區別很多時候體現在市場營銷方面,而市場營銷的終極目標就是讓銷售成為多餘。一旦市場營銷做到位了,銷售工作就變得非常簡單。過去這些年,很多企業都誤入歧途,紛紛扛起「打造狼性團隊」的大旗,以為產品沒有競爭力,可以靠狼性團隊去彌補,把本該用在產品創新上的資源和資金用在了銷售上,把本該用在市場調研上的工夫也用在了銷售上,這種做法無異於本末倒置。我相信,中國企業早晚有一天會認識到唯有「打造人性化團隊」才是走正路,因為人性化的團隊可以用專業、敬業、職業的行為打動客戶,可以在心情愉快的環境中創造出有獨到價值的好產品,這一切都需要方法論做支撐。

其實,只要市場營銷工作做到位了,客戶就會主動找上門來,甚至把客戶變成粉絲,把粉絲變成信徒,這就是蘋果公司的玩法。記得當年我在蘋果中國公司擔任市場總監時,蘋果公司的市場部門人員是銷售部門人員的3~4倍,蘋果公司從上到下都把關注點放在市場營銷上,並把產品創新當作市場營銷的重中之重,把給客戶提供獨到的價值和體驗當作企業不懈的追求。反觀國內企業,往往是銷售人員多,市場營銷人員少,就算有一些市場營銷人員,也主要是做市場宣傳和活動策劃,真正做產品市場和市場開發的非常少,這就從根本上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數據化分析

僅有方法論是不夠的,企業要想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就必須形成一套科學的決策機制和運營管控體系,學會用量化的語言去溝通、分析、決策,不再使用那些永遠正確的廢話。

比如「有了較大的提高或改善」「市場機會非常看好」「市場成長率很快」「客戶需求非常旺盛」「產品前景非常看好」這類定性的分析對於企業來說,基本上沒有任何意義,無法讓大家看懂,看透。久而久之還會形成一種「差不多」的企業文化,你用定性的語言問我,我用定性的語言回答,到頭來誰也沒說錯話,誰也不負責任,很多事情都是不了了之。

可以這麼說,一個企業要想追求卓越,就要從小事做起,把一件一件的小事做到極致。要知道精細化管理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礎之上的,沒有信息化系統,就不可能實現精細化管理。而信息化系統包括很多分支,比如決策支持系統、運營管控系統、人力資源系統、知識管理系統等等。

決策支持系統主要是掌握市場信息(包括宏觀和微觀信息)、客戶信息(包括CRM,銷售漏斗)、競爭信息(競爭情報)。過去大家都信奉這樣一個理念: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企業要形成一種用數據說話的文化,做決策不能基於感覺,必須基於數據,而數據的獲取一定是來自認真細緻的市場調研,這是做頂層設計的前提條件。沒有客觀的數據做支撐,任何決策都是蒼白無力的,都無異於賭博。我在給企業做戰略規劃之前,都要求客戶方的所有與會人員(包括非業務人員)在會前進行市場調研,回答30多道題,以對市場環境、用戶需求、競爭格局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不過,有一點需要強調一下,有了數據支撐之後,還必須遵循這樣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在決策前一定要民主,在決策後一定要獨裁」,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集中制。

運營管控系統側重於實時監控,從人治走向法制,這是頂層設計的終極目標。不能過度依賴個人的能力和責任心,必須用嚴密的體系、標準化的流程、統一的工具進行管控。要知道,公司規模越大,越需要用制度管人,靠體系做事,避免隨心所欲。而運營管控的奧妙之處就是把管控融於服務當中,用服務來實現管控,把生硬的、令人反感的管控隱藏在優質的服務當中。我認為這是很多大型企業管理升級的核心內容。一旦大家明白了這個道理,集團公司各個職能的管理人員就會調整心態,逐步樹立服務意識,對下屬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甚至成為內部諮詢師,把掛在嘴邊上的「轉變職能」真正落地。大家所熟悉的預算管理、產品創新體系(IPD)、生產管理、供應鏈管理等都屬於運營管控體系。有了這些系統,企業就可以在「人、機、料、法、環」等幾個方面實現全面管理,從而提高運營質量,強化運營管控。

科學化分解

再好的想法只有落地了才有意義,頂層設計也需要「臨門一腳」,就是執行力。那麼執行力從何而來?憑什麼員工願意盡心儘力地去做,員工努力工作的動力在哪裡?這是很多企業常常忽視的問題,以為任務布置下去了就完事了,其實不然。要想把工作任務完成好,首先要懂得任務的分解,如果分解得不科學、不清楚,接受任務的人就不知道該怎麼做。很多老闆在布置工作後都會問部下有沒有聽懂,大家的回答往往是「聽懂了」,這是給老闆面子,其實很多人都沒有聽懂。所以布置任務時一定不能偷懶,必須掰開了,揉碎了,說清楚,如果沒有人提出問題,往往是沒有聽懂的表現。必須把任務變成「動作」,再把「動作」用標準化的流程和工具變成「規定動作」,藉助動力式的管理激發員工的主動性。

我在中國惠普的最後一項工作,就是負責惠普公司與康柏公司的合併事宜。從惠普向全世界正式宣布兩家公司合併那一刻開始,從上到下成立了「兼并與整合辦公室」,我負責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的兼并整合事宜。大家可以想像,一家十幾萬人的公司,要整合在一起,那是多麼海量的任務,而要在一年內圓滿完成,更是非常大的挑戰。為了把每一項工作落實到位,我帶著兼并與整合團隊到亞太區領任務,首先是把整個兼并整合分成16大類,由每一大類的負責人介紹工作任務和要求,包括產品整合、辦公室整合、團隊整合等各個方面,然後把每一大類分成若干項重要任務(一般是10條左右),最後再把每一條任務分成若干項具體的「動作」(一般是8條左右)。這樣一來,看起來無從下手的海量任務就變成了一個個可以布置下去、可以考評、可以監控的「動作」,一共1200多項,形成了一份完整的項目分解報告CIPOR(Country Integration Plan of Record)。

有了CIPOR,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周檢查各項「動作」是否完成,並向亞太總部的兼并與整合辦公室進行彙報,誰沒有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動作」,都會被拿出來「晒晒」,讓全公司人都知道,是誰拖了後腿。記得當時我們採用「紅綠燈」制度,凡是圓滿完成的「動作」都用綠色來表示,凡是差了一點點,但是可以補救的「動作」都用黃色來表示,凡是項目停滯不前,卡在那裡沒有進展的「動作」就用紅色表示。這些用「紅綠燈」表示的報告讓各級領導一目了然,一旦出現紅色的「動作」,不用我們兼并與整合辦公室過問,當事人上司的上司就會馬上詢問部下,為什麼出現紅色。因為誰也不想成為影響兼并與整合進程的人。


推薦閱讀:

大資管時代的小類資產全梳理(民生宏觀小類資產投資手冊第1集)
一份宏觀經濟學簡史:我們怎麼走到今天的
中國人口結構變動及其宏觀效應分析
【未名宏觀】刺穿泡沫,還是緩慢治理?

TAG:設計 | 頂層設計 | 宏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