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證悟老者之法規——直指心性除暗明燈教言

慈成加參仁波切開示2014年5月13日

頂禮上師及文殊智慧勇士!

  無需博大多聞思,  依竅訣法住心性,  咒士大多無辛勞,  趨持明地深道力。

也就是說,心自然安住,沒有任何妄念,護持在正念中。若失去正念,會出現無記平等的狀態,意識不清、迷迷糊糊,在未生起任何具足遍知的勝觀時,上師們稱此分為無明;無法言表此時的狀態,故稱此分為無記;說不出所住和所想,平庸隨意地安住在阿賴耶中,稱為庸俗平等。如果依靠這種方式安住,雖然能生起沒有分別念的智慧,但是,無法起現本體覺性的智慧。因此,這並非正行的禪定。如《普賢王發願經》中云:「無有所想迷惑識,彼為無明錯亂因。」如此一般,心能感受到沒有任何所想,也沒有散亂的迷糊狀態。證悟者與無念者相比,遠離妄念與散亂的覺性即不在內,也不在外,恆時不間斷,猶如虛空一般明凈。它沒有所受與能受,但是它能確定自己的自性,除此以外別無所有。它不可思議,無以言表,所以,取名為離邊、離言、原始光明或覺性。認識自性的智慧顯現時,可以驅除迷惑的黑暗。就像黎明的曙光漸漸照亮整個房間。對自心的法性生起定解,這是打開無明暗殼的訣竅。若證悟此義,就會了達,法性是非以因緣所聚之無為法,它是自然呈現、本來安住、三時無有遷變之義。並且,它絲毫不緣變化之心。之前提到之迷惑的無有所詮、無法言喻是含糊、無法確定的;而覺性之無可說或無言則是清明、確定無疑的。猶如有眼者與無眼者相比,兩者有很大差別。阿賴耶與法身的差別之關要也在於此處。因而,庸俗意識、不作意或遠離言說,有究竟與不究竟兩種之分。雖然詞句相同,但是,若能確認殊勝要點,則能通達其中的深奧密意。

自然安住在心性當中時,有的人認為應當護持這種清明和覺性,於是,以意識造作安住在清明之中。有的人則安住在單空,空空蕩蕩的狀態中。這兩者都是執著於受持依二取分別意識改造的覺受。此時,執著於清明覺受者與執著空性者的意識流是遷變不息的,在這種二取分別的意識中突破,無疑能赤裸出遠離明與空、邊執與中道的明凈本性,此稱為覺性本面。執著者衝破了覺受的軀殼,覺性的智慧會自然呈現。這就是斬斷輪迴的天羅地網之要訣。這樣,遠離各種意識覺受的覺性能認證法身的本住自光明。但是,只是瞥見本性還不夠,要堅持在這種覺性中,以正知和正念護持自心不散亂,保持覺醒,令之達到穩定的狀態非常重要。在此護持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絲毫無念的昏愚,有時會持續出現勝觀的清明無念;有時執著樂的覺受,有時不執著樂受;有時執著各種清明的覺受,有時能超越明覺受的執著;有時惡念紛飛,有時心性調柔;有時會追隨紛雜的妄念而遺忘了觀修,有時分不清迷惑還是清明,陷於混沌狀態等諸多現象。由於無始以來習慣了的分別念和各種業風的波動,沒有確定性和規律。行進在蜿蜒的大道上,就像看到各種起伏崎嶇,無法確定前面將會出現的狀況,故而要護行自道。尤其在護持行道不熟練的時候,紛雜的妄念像熊熊的烈火正在燃燒,這時,不能心生厭煩,鬆緊適度、不間斷地護持,能漸次出現不同的覺受和證悟。此時,覺性與無明,阿賴耶與法身,意識與智慧的差別,要靠修持上師的竅訣而產生的經驗來認識。

護持境界,要像「渾水不攪自清」。如果只注重安住在意識的自身之上、令它的法性智慧自然澄現的竅訣精要,而不辨別自己的修持是靠意識還是靠智慧完成的,也不深入體悟對文字意義的理解,就會對寂止和勝觀的修持帶來一些障礙。當具足安住自性的正念相續的寂止和認識自心的勝觀、掌握了自然達到穩定的串習方法時,就會見到本來自性與自然光明的寂止勝觀本來是無二無別的自然智慧之大圓滿的密義。這是安住於如虛空般的平等性之竅訣。正如吉祥薩饒哈所言:「能想所想舍離處, 稚子應住於方法。」也就是說,精進地專註在安住的方法和上師的教言(指認識覺性的竅訣)中,無疑能生起俱生的本來智慧。就是說,能生起與本來自心同生、心的法性、覺性、自然智慧。它也是與諸法的法性沒有差別的原始光明義。因此,安住本性、認識覺性,護持心性或者本性,是百川匯於一海的竅訣。恆時應當護持的也是此義。功夫達到嫻熟的標準:夜晚能現光明夢;正道的標誌是:信心、慈悲心、智慧自然增長而證悟。安樂、無需辛勞的特點,只有自己體會過才能了解。法義甚深、成就迅速的特點,就要以大精進進入實修之道,依照證量而確定的。觀修自心光明,證果也是在清凈了一切分別心和習氣的業障時,增上無戲論的兩種遍知,登上原始堅固地,任運成就三身。甚深!


推薦閱讀:

有代表性的考題,做不做?【執業西藥師《葯事管理與法規》】
婚姻法規定:以下三種情況配偶無權分割財產,甚至坐牢!
出境入境管理法規定:外國人非工作類居留證件的有效期最短為180天
【智利政策法規】智利簽證種類和所需材料
離2016執業藥師考試只有21天,法規40道常見錯題

TAG:法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