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病灶在自己身上
作為一名志願者,這半年來主要做了三件事:反思、懺悔和改進。
年初的時候,自己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考驗,內心非常低沉。正在迷茫之際,一位師兄發來一條師父法語:「身體的不適要儘快調節,找醫生看看;心情的壓抑,也是因為自己的心生病了,需要治療了。不要用對立的心來看待外境,覺得這裡也討厭,那裡也看不順眼,好像都是別人對不起自己,要反過來想想自己做了什麼,外境給了自己什麼。人應該有擔當、有責任,腳踏實地,而不是讓情緒做主。」師父的這句法語,真的是一個救心丸。看到之後,心情和狀態有了180度大轉彎,由之前「他憑什麼這麼說我,這是對我的侮辱,我一定要討回公道……」觀過、憤怒的情緒,轉為「要反過來想想自己做了什麼,自己真的做的很對嗎?自己有沒有責任和擔當……」想到這裡更多的是反思和懺悔。
隨後,又收到這樣一句師父的法語:「修行佛法的根本目的是要調伏自己的煩惱,而不是做事。做事是讓我們磨礪我執、凈罪集資的方法,遇到逆境時,就是檢驗自己發心的最好機會。六祖當年親近五祖求法,見面後即被派去舂米,八個月連五祖的面都沒見到,但六祖從未起過一念怨心。以六祖的根器尚遭如此"冷遇』,想想自己呢?」這句法語,給我的啟發是:自己一直關注的是做事,而忘記了修行佛法的根本,所以總是抓著事項不放,而且會有一個自己的規劃,一旦事情的發展不如自己所願,內心就會產生很大的煩惱,而且總是覺得是別人的錯,自己沒有得到尊重。想想六祖,一代祖師,遭受如此「冷遇」從未起一念怨心,這是何等的境界,不由心生慚愧。這兩句法語,讓自己內心充滿了力量,放下了「一定要討個說法,討回公道」的怨心。
自己因一時的煩惱產生的強烈的嗔恨之心,師長是很清楚的。禪興法師讓志峰師兄轉達:「他本人很關心我的狀態,有時間的話,可以去僧團找他。」聽到法師的話,內心升起很強的慚愧心。自己的一念嗔心,還令師長擔憂、挂念,實在慚愧。為了讓法師放心,第二天就向法師彙報了通過如上兩句法語轉心的過程。法師說:「你可以發願讓每一個接觸你的人,都種一顆菩提種子,並將功德迴向給對方。」最終,在師父、法師的加持下,在塗理事長和志峰師兄等同行善友的關懷下,順利的度過了這次考驗,歡喜的回歸團隊,生命有了新的提升。
而最近,經常在腦海中閃現兩件事:一是師父的一句法語,二是本煥長老的開示。師父說:「以無私的心,去關心別人,利益別人,心會打開,心會復甦,能夠擁有一切。」這是印製在粥杯上的一句話,4年多來,讀了無數遍,感覺很有道理,但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實踐?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這句話是很有次第的。首先,我們要發起一個無私的心,用來幹嘛呢?當然去關心別人,利益別人。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呢?答案是,內心就會慢慢的打開,那顆僵硬的心就開始變得柔和,開始復甦,幫助別人越多,自己得到的幫助也越多。因為自己不斷的幫助別人,當自己需要的時候,就會有人給予幫助,不就擁有一切了嗎?
有一年法師帶領基金會專職義工去深圳參加慈善項目展示交流會,專程到弘法寺拜訪本煥長老,長老慈悲,為大家開示了近一個小時,但就講了一個常不輕菩薩的故事。長老說:「常不輕菩薩很了不起呀,他把每個人都當成菩薩,唯有自己是凡夫,恭敬每一個人,不輕視每一個人。」當時不明白,本老作為一代佛教大德,面對虔心求教的信眾,為何沒有講高深的佛法,而只講了常不輕菩薩的故事?後來漸漸明白了長老的良苦用心。作為在家居士,跟普通人在境界上沒有太大的區別,而做慈善的人,自然會得到很多人的恭敬、稱讚乃至榮譽。面對稱讚,沒有足夠修行功夫的人,很容易產生傲慢心,這樣對別人的恭敬和感恩就會不足,這對於修行人來講,是很不利的。長老用心良苦呀!
在公司,董事長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是公認的有修行的人。有一天,他跟我說:「我們要念念為眾生,念念求凈土,一個是菩薩道,一個是解脫道。」當時聽到這句話,很不以為然,內心懷疑對方真的有這麼高的境界?這麼大的發心?直到有一天,自己突然閃過一念:我要好好努力,幫助更多的人,利益更多的人。這個念頭閃過之後,就開始反思,自己作為一個沒有什麼修行的人,都會產生如此善念,老闆都修行了十多年,對方的境界,哪是自己所能體會的?自此,對領導的發心,深信不疑。
通過這半年來的反思、懺悔和改善,慢慢領悟到,我們看到外在種種的不如意,看到同行善友種種的過失,這都反應的是我們內心有問題。借用中醫的理論:治病要找到病灶,才能從根去除。外在所有的毛病,病灶都在我們自己身上。只有把自己身上的病灶找到,對症下藥,才能徹底根除。
推薦閱讀:
※佛學的真面目·17:從「不二法門」說起
※精典佛學66句解讀
※明心見性 (佛學常見辭彙)
※從佛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談談愛情
※大乘百法明門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