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信託資產騰挪:重金融輕經濟
07-09
[ 今年以來信託資金投向金融機構、證券佔比明顯回升,而流向工商企業和基礎產業則顯著下滑,呈現出「重金融輕經濟」的新業務格局 ] 在規模邁過10萬億元關口之後,正逐漸被推向兌付風險懸崖邊緣的信託業,今年以來的業務格局也在悄然生變。 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最新數據,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信託業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再創新高,餘額達到12.95萬億元,接近13萬億元。三季度末規模較去年末的10.91萬億元增長18.70%,較今年二季度末的12.48萬億元環比增長3.77%,但環比增速較今年二季度回落2.63個百分點,延續了自2013年一季度開始的持續回落態勢,且回落幅度明顯增大。從資金投向上來看,今年以來信託資金投向金融機構、證券投資佔比明顯回升,而流向工商企業和基礎產業則顯著下滑,呈現出「重金融輕經濟」的新業務格局。 兌付風波不斷 剛邁入2014年,信託業就迎來了一場備受關注的兌付危機—規模高達30億元的「中誠·誠至金開1號信託」出現險情。半年後,規模為13億元的誠至金開2號到期,由於融資方資金鏈出現問題,項目延期兌付。最終,1號以第三方接盤的方式收場,實現了剛性兌付;2號目前的重組過程仍在推進,投資者尚未收到本金及收益。1號和2號的項目融資方均為山西煤企。 隨後,為山西聯盛集團融資的長安信託2億元信託產品、為山西孝義德威煤業融資的華潤信託11億元產品以及為宏盛能源融資的華潤信託3億元產品等礦業能源類信託產品,都先後被曝面臨兌付風險以及延期的可能。對此,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最近兩年,在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經濟轉型壓力加大的背景下,礦產能源行業進入了景氣低點。 在礦業能源類信託首當其衝之後,地產類信託也是險情頻出。 中國信託業協會今年7月發布的《中國信託業發展報告(2013~2014)》依據2013年媒體的公開報道梳理去年13個信託項目風險事件,其中涉及房地產信託的多達9個,是風險爆發的主要領域。 用益信託統計數據也顯示,2014年是房地產信託兌付的高峰期,全年集合房地產信託預計到期規模總計為1780億元,其中,上半年約為807億元,下半年約為973億元。 格上理財研究中心發布報告稱,雖然今年房地產信託並沒有如市場恐慌的爆發系統性風險,問題房地產信託產品最後也都以延期、信託公司兜底、第三方接盤等方式沒有違約,但單個產品風險的陸續暴露,也降低了不少投資者的熱情。市場和監管層均已意識到,當前房地產市場,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已經存在較大泡沫,部分開發商也因過度開發而面臨資金周轉困難,以及房地產信託近幾年的快速擴張已經積累了較大的風險等問題。因此,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進一步加深,銀監會對房地產信託的監管和指導趨嚴,以及信託行業自身也開始嚴控項目篩選,2014年房地產信託的擴張受到了較大的限制。 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新增4030.94億元房地產信託,較去年同期(4750.97億元)下降了15.16%。 另外,藝術品信託也出現了逾期兌付事件。中信信託成立的「中信墨韻1號藝術品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最近就被曝出,到期三個多月投資者尚未收到本金和收益。 證券投資類信託成「黑馬」 解釋最近一個月來A股的瘋狂漲勢和交易天量,很多分析人士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無風險收益率」。 中金公司財富研究部副總經理王韌就認為,過去市場認為的無風險利率實則是信託產品9%~10%的收益率,而隨著今年以來礦產行業的持續下行以及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到期的信託產品中出現不少兌付風險事件,大家不再認為投資實業融資類信託產品是無風險的,現在的無風險利率已進一步下降,變成了城投債的收益率。 無風險收益率的下降,讓投向實業的信託資金轉向,跑步進場債市和股市。此前一直不溫不火的證券投資類信託當之無愧成為今年各類信託中的「黑馬」。 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投向股票市場的證券投資類信託規模較二季度末增加了894.56億元,而房地產類信託僅增加36.86億元,基礎產業類信託更是減少了623.16億元。 「今年是股債雙牛,財富效應顯現, 對原來熱賣的傳統融資類信託產品需求造成替代和擠出的影響。」上海一家信託公司的副總裁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在債券牛市下,債券收益率下降較多,投資回報較高,而城投債更是受到客戶熱捧,而在滬港通開閘以來股市持續向好,今年定增項目獲益頗豐的情況下,公司也發行了更多投向股票二級市場和參與定增項目的信託產品。 格上理財認為,在房地產信託、基礎產業信託受到市場和政策較大影響的情況下,在這個信託業轉型的當口,證券投資類信託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是順水推舟的結果,且隨著市場對資本市場的看多預期,預計證券投資類信託還將繼續發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使徒行者2》裡面的土豪把錢都燒在哪了?
※是時候徹底反思中國的互聯網經濟了
※經濟復甦的4個徵兆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世界
※經濟不景氣女性更愛美 「口紅效應」再現(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