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20句「廢話」你能不說嗎? 因為這些話說比不說更糟糕
◆《家長經常說的20句話》
這20句話都是由孩子們整理的,他們聽到的「家長經常說的話」,還附上了他們的點評。如果想讓孩子聽你話,真應該好好讀一下孩子的評語。
1.父母:把心思用在學習上。 孩子:不解釋。2.父母:別人為什麼做得到,你為什麼做不到? 孩子:都做得到是吧,那天下大同還是夢嗎?3.父母:爸爸媽媽這麼辛苦,從小到大不知道為你操了多少心,你怎麼就不知道回報呢? 孩子:你生我下來就是為了賺回報的?對了,沒經我同意你憑什麼生我啊?4.父母:多跟成績好的同學玩,少跟那些成績壞的壞孩子玩! 孩子:先不說這句話的思想問題,我想問,成績不好就一定是壞孩子嗎?5.父母:有沒有信心? 孩子:我回答"沒有",就會說"連信心都沒有還談什麼成功",然後就是半個小時的垃圾話攻勢;我回答"有"就會說"信心不是說出來的,要用實力說話"云云,然後又是一個小時的垃圾話攻勢。6.父母:爸爸媽媽這樣都是為你好!
孩子:不解釋。
7.父母:你笨嗎?你比誰都聰明,就是不認真不刻苦。 孩子:原來我比誰都聰明啊,愛因斯坦在我面前就是個菜。8.父母:我怎麼就生了你這麼個@#¥%?
孩子:不解釋。
9.父母:跟學習無關的活動少去參加! 孩子:可算是弄懂了為什麼中國孩子會是現在這樣知識面狹窄。10.父母:你既然生在中國,就必須面對中國的這個教育體系,你想想大家都是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下學習的,你為什麼學不過別人呢? 孩子:這句話明顯悖論,懶得反駁了。11.父母:不許說謊! 孩子:這句話在很多孩子心中都成為了一句笑柄,因為大人說的謊話比我們多得多,而他們卻解釋其為"善意的謊言"。12.父母:考不上爸爸媽媽也不會怪你,明年我們再重新複習。 孩子:乍聽像是鼓勵,像是給學生減輕壓力,其實就是想說"你這個成績肯定考不好了,等著明年復讀吧"。13.父母:老師說你…… 孩子:最煩的就是這句,家長的眼中老師都是神。14.父母:一切拿成績說話,平時再努力沒考好等於零。 孩子:平時發奮努力考試失誤的人頃刻間與平時不努力考試考不好的人成為了一類人。15.父母:家裡事你不用管那麼多,一心想著學習就好了。 孩子:為高考後罵你不會做家務埋下伏筆。16.父母: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輕信你那些同學! 孩子:給未成年人灌輸社會陰暗面思想是一種罪。17.父母:我們家以後就指望你了! 孩子:雖然是這個事,但要不要把話說這麼直白啊?聽得心裡煩。18.父母:你未來的路還長著呢,就這點小挫折你就倒下了?
孩子:不解釋。
19.父母:你這個時候還混,你想幹啥啊? 孩子:我想干你不讓我乾的事。20.父母:多去學學別人是怎麼做的! 孩子: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不管你如何,反正別人都比你好。
◆父母有些話,說比不說更糟糕 在從事教學研究和心理研究的專家學者眼裡,家長常用語中,很多話的效果其實並不好,尤其對於叛逆期的孩子,換個方式也許更理想。現在來聽聽幾位專家的點評。葉斌:
著名心理學專家
1.家庭教育觀太功利 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民主意識明顯提高,對孩子的關注度也提高了,尤其是對於孩子的學習教育,但家庭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功利主義教育觀念盛行。語錄里的話也折射出了"功利"二字的影響無處不在,家長把孩子按照自己刻好的模子"捏"進去,完全沒有考慮孩子本身的興趣、能力。 比如"家裡事你不管那麼多,一心想著學習就好了",家長本身就應該反思,家庭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讓孩子適當承擔家庭中的家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並且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如何安排時間。而類似"你一點也不笨,只是不夠努力不夠認真"這樣的話,其實根本就是不應該進行的比較,當你在批評孩子不認真不努力時,就應該就事論事地說,這樣的錯誤和聰明或者笨之間根本沒有邏輯關係。反而會使孩子把聰明也作為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2.親子關係已老套 曾經的"家長權威"時代現在已經發生變化,個性化越來越成為趨勢。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可以理解,但是對孩子如何說話,卻需要一些技巧,如果再在此時講一些老掉牙、邏輯經不起推敲的話,不僅起不到效果,甚至會起反作用。 親子關係是人際關係的一種,家長可以考慮一下,自己作為一個普通的社會人,願意和什麼樣的人做朋友,"真誠"、"寬容"、"見多識廣"、"智慧"、"熱情",這些都是成為好朋友的關鍵特質,以此類推,親子關係也一樣。很多時候,家長認為孩子小不懂事,所以需要我們家長來干涉,包括交友、學習等。其實,孩子的社會經驗和思想成熟度也許比大人要略差一些,但大人並不比孩子懂得更多。
傅安球:
上海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1.家長和孩子都需要換位思考 叛逆期的孩子對家長的叮囑總是會有更多的反感。這個由孩子們整理出的家長語錄和孩子們針鋒相對的點評,都說明了家長和孩子都是從自己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和提出要求,而沒有換位思考。家長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在同齡人的前列,甚至是第一,對於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
2.不當言論易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爸爸媽媽這麼辛苦,從小到大不知道為你操了多少心,你怎麼就不知道回報呢?"這大概是中國父母最常說的話。其實這樣的話往往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如果是對年幼的孩子說,甚至會使他們產生負罪感。雖然孩子應該知恩圖報,但是對於父母來說,應該平等地和孩子對話,而不是站在施恩者的立場提要求。 孩子的成績或是表現沒有達到家長的期望值,是各種因素的結合體,主客觀原因都有,有時候考試成績偏低了一些,可能與試卷偏難有關,並不是孩子的能力出了問題,而家長卻把這些客觀原因歸結為是孩子不好好學,不努力,極易造成誤會和家庭親子關係緊張。
3.橫加指責,使孩子叛逆期變長
孩子反抗期的長短都與家長的教育方法有關,對於孩子的教育,如果是橫加指責和批評,會使他們的叛逆期變長。父母親從小就應該在適當鼓勵的基礎上"立規矩",讓孩子慢慢變得自立,而不能態度過於強硬。對於孩子的要求,尤其是兒童期的合理要求,要有條件地"延遲滿足"。要求孩子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也許在小時候還有用,長大點就會失效,到了叛逆期就更糟糕。
本文由「父母堂」編輯刪減,來源於微信公眾號:男孩部落。原文節選自《文匯報》2011年4月7日
"男孩部落"(微信號:myboyblog):由知名親子教育專家付小平博士領銜打造。全方位關注男孩養育,全身心關愛男孩成長。
推薦閱讀:
※愛情里的「廢話」
※廢話一籮筐
※金星「炮轟」名嘴曹可凡:賤人一個 廢話一堆
※不廢話,200張維密秀現場與後台!
※我就喜歡你這種不講廢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