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逼是門技術活,這部被低估的國產好片,手把手教你如何堵住對方的嘴

翻拍經典,是一條捷徑,也是一場險境。  大部分的翻拍,說白了,就是創意匱乏,陷入了「故事荒」唄。  總有些圈錢黨圖省事兒,要麼照搬原抄,但「做工粗糙、用心不足」,跟原作差個十萬八千里;  要麼,怎麼惡搞怎麼來,竭盡所能消費經典。  被罵?管它呢,有收視率就行。  但這樣的「蹭熱點」,恕蟲妹直言,再多的群眾基礎,都會被消耗殆盡。  當我以為,在座的翻拍片都是辣雞的時候,有人打臉來了。  《十二公民》

  翻拍自1957年的好萊塢經典《十二怒漢》。

  說實話,選這部西方法律」頭牌「來翻拍,勇氣可嘉!  畢竟,《十二怒漢》故事背景的支撐,是美國的陪審團制度。  但泥萌知道,中國的法律體系,沒有陪審團這一說。  所以,導演只能安排一場政法大學英美法課程補考的現場,虛擬了一場陪審團辯論,來彌補這一"先天不足"。  這一假設,使之與原版相比,故事的震撼力有所削弱。  但我還是要向這部主打「老爺們叨逼叨」的電影,獻出我的五分。  在」山寨質感「翻拍片的浪潮中,它就是一股清流,一股「寫滿誠意」的清流。  尤其是在本土化上,做得極為出色。  成為首部獲得羅馬電影節 最高大獎「馬可·奧列留」獎的中國電影。  評論人數十萬加,豆瓣上還能保持8.2的高分,就連IMDb上評分也達到了7.1,實屬難得。

  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富二代弒父案件被曝光,瞬間成為年度熱門話題。  不但成了「頭條天天見」,更是引發了一場吃瓜群眾的「頭腦風暴」。  連法學院的教授,都專門將此作為補考試題,考驗掛科學生。  為了彰顯對掛科學生的重視,學校人(bu)性(yao)化(lian)地請來了他們的家長。  並且給家長也出了道題:在看完學生們的模擬法庭後,家長們要組成12人的陪審團,對弒父案的案情進行討論,並就「嫌疑人是否有罪」進行投票表決。  最終的投票結果,必須是12:0,討論才能結束,孩子才能及格。  於是,12個互不相識、各行各業的人,坐到了一起,對一個二十歲男孩,進行是否有罪的討論與判斷。

  一開始,沒人care這場討論,都抱著儘快完事的心態。  覺得富二代」有罪「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哪知道,第一輪投票,就有人投了反對票,票數是11:1。  這個異類,是8號陪審員。

  他認為,討論是模擬的,但案子是真實的,二話不說就給人孩子定了死罪,太草率。  他建議,還是討論一下案情,再做決定。  這話一出,其他人都坐不住了。  首先是10號陪審員的道德綁架:  這就是中國,中國人就是不抱團。

  這種道德綁架在現實、網路上都見得多了。  不讓座就是不尊老。  不捐款就是不仁義。  不發微博祝福祖國就是叛國賊。  ……  也不問原委、不分事實、不講道理,總之一言不合,就把人打到道德的對立面。  卻永遠認不清:道德綁架也是綁架。  10號綁架完,7號也搬出了至理名言:少數服從多數。

  拿名言說事,培根就不服了。  說好的「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呢?  顯然,這個急躁的說法並不能說服8號。

  但要他說服另外這十一人,也是難上加難。  畢竟,都不是省油的燈,還個個嘴炮功力max。  「十二公民」,完全可以重命名為「十二吐槽漢」。  而每個人的發言,就跟照妖鏡似得,照出了各種社會問題和矛盾。  最典型的,比方說,地域黑。  說到富二代的殺人動機,10號的言論和語氣,都充滿了對河南人的不屑。  一般人家的孩子真干不出來  你得看他是什麼人教育出來的——  河南農民

  赤裸裸的地域歧視,而事實上,他卻要靠著收河南人的房租過活。  多諷刺,河南人沒招誰沒惹誰,卻總莫名被妖魔化。  其實,豈止是河南啊,全國各地每天都在上演地域版的《傲慢與偏見》。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網  說起來,一切的地域黑,都是以偏概全。  所有亂貼的標籤,都是這個社會的「牛皮癬」。  黑完河南人,接著黑有錢人。  富二代的兒子殺人,是「為富不孝」。  4號地產商人,被稱作「資本家」。

  認為有錢什麼事都能解決。

  對此,4號吼出了自己的心聲:  不要把你的窮思維當作鬧事的借口  沒人不讓你致富  你致不了富是因為你沒能耐  我辛辛苦苦工作我致富那是我的能耐

  這三觀,正到無以反駁。  你窮你就有理?  試問,這是誰告訴你的歪門邪理?  而關於個性偏見的諷刺,也很到位。  模擬陪審團里,最固執地要數3號陪審員。  他一味奉行愚孝思想,認為子女什麼事都得順著父母的意思來。  說往東,你就不能往西,否則就是不孝。  敢情以為自己生了個機器人,況且,機器人保不準都有失控的時候,別說是擁有獨立思維的人了。  可想而知,他跟他孩子處得有多糟。

  在他看來,富二代的刀,不管刺沒刺中生父,反正是刺痛了他的心。  所以,就算8號陪審員列出了案子的種種疑點,他仍然堅信,富二代就是有罪,就是不孝子。  這樣的堅信,說到底,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而至於痛不痛,看看韓童生老師的臉就知道↓↓↓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十二公民》,那就是——  一萬句枯燥無味的說教,都敵不過一場有質量的撕逼。  看了《十二公民》才知道,撕逼真是門技術活,遇到胡攪蠻纏的,會撕的人,還就是能讓對方乖乖閉嘴。  好久沒看到這麼快、准、狠的罵街了,一口氣看完,真過癮。  刺激,諷刺,帶感——  僅憑一個封閉的空間,一張簡易的長桌,再加上十二個罵罵咧咧的漢子,就呈現出了一個雷區般錯綜複雜的社會。  無論是不分黑白的亂扣帽子,還是不經大腦思考的地域歧視,亦或是不負責任的固執己見,統統都是埋藏在深處的地雷。  《十二公民》毫不客氣地引爆這些地雷,炸出思維和智慧的火花,引導觀眾進行反思。  一個小格局的電影,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

  《十二公民》的出彩,有一半甚至多於一半的功勞,要獻給飾演陪審員的演員們。

  他們都是人藝或話劇演員出身,久經舞台磨練,演技,那是靠譜的沒話說。  對上低聲下氣、對下勢利嘴臉的小賣部老闆、7號陪審員錢波:

  無理、聒噪、目光短淺的收租公(一輩子都不想遇到的那種房東)、10號陪審員張永強:

  傲嬌、自尊心極強的地產富商、4號陪審員趙春羊:

  軟硬兼施、有理有據、試圖改變輿論導向的8號陪審員何冰:

  隨便拉一個出來,都稱得上是老戲骨。  其中,飾演3號陪審員、計程車司機的韓童生,在電影中的戲份最重,也貢獻出了堪稱教科書式的演技。  無論是意見相左時他的斜眼一瞟:

  還是別人據理力爭時他的蔑視嘴角:

  亦或是一言不合之下大打出手時的怒目圓睜:

  都生動地刻畫出了一個暴脾氣、市儈氣的北京老司機。  而這個角色的複雜性,韓童生傳遞得也很到位。  從頑固、不講道理的北京小市民,到難以與兒子和平相處的痛苦父親,情緒轉換得十分自然。

  要是這部純靠對白推進劇情、講究精確和變化的電影,是由一群面癱小鮮肉來演繹,恐怕我的尷尬症又要犯了。  而更可怕的是,真有小鮮肉想來演,恐怕《十二公民》也付不起小鮮肉們的片酬。  2015年電影上映,有獎項加持,也有口碑加分。

  但是票房,還是慘不忍睹,總共才一千三百萬人民幣。  導演徐昂說,如果《十二公民》由《小時代》的演員來完成這部戲,我相信有很多觀眾走進電影院來看,但是讓他們去表現真實生活中的人物,是有一定距離的,中國電影的整體其實非常單調,就是題材商業化和明星的不斷結合。

  徐導指出的中國電影的單調狀況,恐怕一時半會結束不了。  粉絲經濟太過猖狂,養足了一批沒底線的電影人。  就像最近上映的、連故事都懶得好好說的《王牌逗王牌》,就因為有新老鮮肉和小花撐場,上映一周,票房居然已經過億。  看著這樣的票房比較,我想,那些捨棄《十二公民》們,而為《王牌逗王牌》們送錢的觀眾,真該好好反思一下了。  感謝閱讀  想看的同學,回復 公民 觀看  別忘了點ZAN哦  拜拜  文章系電影爬蟲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繫授權
推薦閱讀:

國產老電影155部
抄襲的國產綜藝,終於被韓國治了
你知道國產汽車有多牛嗎?
【解局】為給國產大飛機辦個證,總理也是操碎了心
看完杜拉拉、歡樂頌和前半生,國產劇對職業女性的誤解還是那麼深

TAG:技術 | 國產 | 技術活 | 撕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