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凈即菩提,願以一顆禪心,守內心一份安寧。
清凈即菩提
菩提自性,本來清靜,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那株菩提,一直在你我必經的路口守候。當你我迷失荒野,或是卻步不前的時候,只需轉身,只要回頭,它一直都在,目光慈悲,神情和善,為芸芸眾生而守候。菩提樹下,所有的生靈都可以洗去塵埃,凈化心靈,無論你是冥頑不靈,還是意冷心灰,都可以在這裡獲得新生,重拾生命里最本真的自己。
白居易曾有詩曰「不論煩惱先須去,直到菩提亦擬忘。」想來詩人在看透官場的風雲變化,冷暖無常,看透世間青目白眼之後亦是願意在菩提樹下尋覓一方簡凈的安寧,讓內心澄澈的不染纖塵。
六祖惠曾能寫下一首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他說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
「人生兩手空空而來,又兩手空空而去。」人生不是空忙了一陣嗎?
我們可以得什麼呢?
《般若心經》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一直無到最後,因為「無所得故」可以「菩提薩埵」。這說明了我們過去的人生,都是在從有形有相,人我是非上去求的,並不是真的「得」。所謂「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滅諸相故」。在「有」上才有得失,在「無」上也就沒有得失了。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俗世煙火的熱鬧繁華。把心放下,一切所有都會隨緣而來;無所求時,無所不有。
菩提在自心,而修行卻是在每一個平淡如水或是熱鬧喧囂的日子裡。禪修的境界不是隨緣放逐,而是靜水深流,菩提花開的美麗亦不是一朝的絢爛,它是一生的皈依。
如何轉地獄成天堂,轉煩惱為菩提,轉污穢成清凈,轉娑婆為極樂?星雲大師說:就要看自己如何把心上的妄念驅除,也就是要看我們能否坦誠地懺悔了。懺悔之後,還要發願,學習古聖先賢的精神,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是大乘菩薩精神的具體表現,不只可藉以消除罪業,而且也是踏上菩提大道,成佛成聖的最大力量。
人生的修行,則是在每一個春耕秋耘的日子裡,在每一個芸芸眾生雙手合十的掌心間。
願以一顆禪心,守內心一份安寧。以清凈心看世界,用歡喜心過生活,在心中種下一樹菩提,不問出處,只潛心修行,那麼,終有一日,菩提花開,當可期待。
推薦閱讀:
※婆婆和岳母的內心獨白
※寄幾做的素菜丸子 做著做著有種內心開出一朵花的感覺 哈哈哈
※走進男人的內心世界【六】
※命理:她結婚這麼多年為了孩子的事情內心還是很糾結。。。
※《超人,我回來了》,哪個細節戳中了你的內心?
TAG:內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