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漢武帝劉徹是漢朝最最愚蠢的皇帝?
作者: 郭知熠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歷代以來,這些人都被認為是中國最偉大的皇帝。但郭知熠顯然不以為然。我要在這裡(在這篇文章里)向你證明漢武帝劉徹,其實是大漢朝最最愚蠢的皇帝。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531616_1.html/ ]毫不奇怪,郭知熠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說漢武帝劉徹愚蠢的人。更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說漢武帝劉徹是大漢朝最最愚蠢的皇帝的人。
當然,也許你會認為我是在嘩眾取寵。 如果你真這樣認為,郭知熠先生大概也沒有什麼辦法。但如果你有足夠的好奇心,也許你會繼續讀下去。至少你會發現郭知熠為什麼說漢武帝劉徹是大漢朝最最愚蠢的皇帝,至少你會發現你能夠反駁郭知熠(你真的能反駁嗎?你確定你能反駁嗎??哈哈哈哈,我看不見得!)。當然, 郭知熠先生一定會反駁你,如果你將你的觀點寫成文章。
其實,郭知熠先生每每看到世人吹捧漢武帝劉徹,就會感到渾身不自在。預先聲明一下,郭知熠與劉徹並沒有什麼仇恨,也不是對他有什麼偏見。只是在我的心裡,從根本上認為他這個人愚蠢,愚蠢到了極點, 愚蠢到了郭知熠完全無法忍受的程度。郭知熠完全無法理解,劉徹會愚蠢到這樣一個程度(看起來劉徹真是好聰明的一個人!!!諷刺啊!!!)。
為什麼郭知熠要說漢武帝劉徹無限愚蠢???
為什麼劉徹無限愚蠢????
(「無限愚蠢」,這個詞為什麼讓郭知熠怦然心動????真是好詞啊!!!)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漢武帝劉徹無限愚蠢在於他完全摧毀了護衛漢朝江山的「萬里長城」!!!郭知熠說過,無論劉徹在擴張漢朝的疆土上有多大的功勞,但他摧毀了漢朝的「護衛長城」是完全功不抵過的。和他摧毀漢朝江山的「護衛長城」這個天大的過錯相比,他再大的功勞都顯得微不足道。任何皇帝的碌碌無為,甚至荒唐遊戲,都足以勝過劉徹摧毀漢朝江山的「護衛長城」。
摧毀這個「護衛長城」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漢朝江山因為沒有了這個「護衛長城」,馬上就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也就是說, 這個「護衛長城」被摧毀後, 漢朝江山就完全靠運氣了。運氣好,多活兩年,運氣不好,馬上就亡!!!!
「護衛長城」的重要性,幾千年來中國的這幫愚蠢的知識分子完全沒有搞懂,完全不能體會。中國幾千年的這幫皇帝們也完全沒有搞懂!!!沒有人搞懂,除了郭知熠。有人認為郭知熠狂妄,其實我真的不是什麼狂妄,也不是想證明自己有多麼多麼聰明,而是中國的這幫知識分子太蠢太蠢!!!
(不是郭知熠聰明,而是別人太蠢!!!這句話為什麼這麼熟悉??)
有人曾經反駁我說,難道中國這麼多個世紀以來的聰明人,加起來還沒有你聰明嗎?難道他們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嗎?? 難道就你郭知熠聰明嗎???難道這些值得我們景仰的古人,賢人,偉人, 聖人,屁人,傻人,還有什麼什麼人,都不如你嗎???這個問題真是問得好!!!問得真好!!!郭知熠無法回答。
你讓我如何回答??!!!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我們先來看什麼是漢朝江山的「護衛長城」,再來看劉徹是如何摧毀的。最後,郭知熠討論如何在劉邦家族分封制的體系下,避免諸侯之間的長期戰爭。
秦朝滅亡後,劉邦建立了漢朝。 可以說,劉邦馬上就能知道秦朝滅亡的第一原因是因為郡縣制,是劉邦聰明的第一個表現。想一想, 幾千年來,有多少人看不到這一點???有多少人完全無法理解???當然,劉邦有他更聰明的地方,他不僅要實施分封制,而且要實施家族分封制。所以,劉邦一個一個地製造借口或者利用借口消滅了幾乎所有的異姓王,最後就幾乎只剩下同姓王了。 然後,劉邦就累死了。
劉邦看到秦朝滅亡, 他認為是因為秦朝沒有宗族力量護衛。 各地的官員因為不是自己的江山,根本就不賣力鎮壓農民起義。劉邦就是要建立一個有宗族力量護衛的江山,這就是劉邦大力分封同姓王的根本原因。我們把劉邦的同姓諸侯王的體系稱之為劉邦的「護衛長城」。
有了這個「護衛長城」, 還會出現類似趙高的權臣嗎? 不可能。 趙高還能指鹿為馬嗎?不可能。這些同姓諸侯王是決不會答應的。
有了這個「護衛長城」,農民起義會成功嗎? 不可能。 首先,農民起義都無法達到全國性的程度。再說, 諸侯王,皇帝都會拚命鎮壓,因為諸侯王都有自己的軍隊。 農民起義就不可能成功。
所以,有了這個「護衛長城」,秦朝夭折的慘劇就不可能重演。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531616_1.html/ ]其實,「護衛長城」的重要性在劉邦死後就已經體現出來了。 劉邦死後,漢惠帝繼位。但漢惠帝不久也死了。 漢惠帝死後,呂后在劉家就沒有至親了。 如果沒有劉邦的「護衛長城」,呂后就會肆無忌憚地選呂氏子孫為帝,甚至有可能建立另一個朝代。如果真是這樣,漢朝就滅亡了。
(不要說沒有可能性,看看武則天就知道了)
所以,「護衛長城」的存在時時刻刻都在保衛著大漢的江山社稷不落於外人之手。儘管它的護衛一般人也許看不見。這幫愚蠢的皇帝們就看不見。
郭知熠在其它地方說過, 在這個劉邦的家族分封制的體系下, 其實還是有一個風險:那就是其中的某一個諸侯王逐漸強大,到最後推翻中央,建立一個新的王朝。 但這個新的王朝的皇帝還是姓劉, 因而還是大漢朝。 如此循環往複,大漢朝的江山豈不是千秋萬代嗎??劉邦的體制真是最好的體制啊!!!如果不是漢武帝完全摧毀這個「護衛長城」,大漢朝有可能永遠不會被滅掉,永遠傳承下去。
不過, 有一個事實必須指出:某個諸侯王強大到足以推翻中央,成為新的帝王。這個過程將是漫長的,沒有幾百年是不可能的。幾百年的時間,任何郡縣制的王朝都已經滅亡了,更不要談那些夭折短命的郡縣制的王朝了,譬如秦朝,王莽的新朝,隋朝等等。
劉邦的家族分封制真是非常好的體制(郭知熠搞了一個完美家族分封制,在這個基礎上有些改進),不知你是否能夠體會出來? 哈哈哈,中國幾千年的知識分子們就沒有人體會出來啊!!!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前段時間郭知熠寫了《中國的皇帝們為什麼這麼蠢?》,很多人看了這篇系列文章後,同意我的觀點:郡縣制下的江山確實風險非常大,稍不留心就會丟掉江山。但他們又認為分封制下,特別是劉邦的體制下諸侯們也對中央政權有很大的威脅。
其實,「諸侯威脅論」並不是什麼新東西。一直有人提出「諸侯威脅論」,認為諸侯們已經在威脅漢朝的江山社稷。這些諸侯如何如何,如果不採取措施,漢朝中央不保。
最早提出「諸侯威脅論」的恐怕是漢文帝時期的賈誼了。我們來看看這個「諸侯威脅論」究竟有多麼荒謬!
漢景帝在晁錯「諸侯威脅論」的鼓動下,在這些諸侯你削藩會反,你不削藩也會反的指導思想下,開始對諸侯大肆削藩。 可是,真正公開反叛的也就只有七個諸侯。 也就是說, 在漢景帝得罪所有諸侯的前提下,也就只有區區七個諸侯造反。如果一個皇帝不是神經有毛病,得罪所有的諸侯,那麼,可以期盼的幾個諸侯聯合反叛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如果不是為零的話。諸侯的威脅在哪裡???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在七國諸侯聯合反叛的情況下, 中央能夠迅速平叛。可以想像,一個諸侯反叛而成功的可能性是幾乎沒有的。 諸侯的威脅在哪裡? 吳王的威脅在哪裡?我們姑且不說吳王在之前根本就沒有反心!!吳王先有反心的說法都是這幫愚蠢的知識分子捏造出來的。
我們看到,漢景帝平定七王之亂時,離賈誼提出「諸侯威脅論」已經好多年了。漢景帝時都不可能有諸侯威脅,漢文帝時如何有可能有諸侯之威脅? 賈誼的這個諸侯的威脅在哪裡??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至於在漢文帝時的二次諸侯之叛亂,濟北王叛亂,被頃刻平息,淮南王叛亂,更不過是兒戲之舉。郭知熠認為這個淮南王叛亂與其說是叛亂,還不如說是淮南王爭寵,或者發泄一下。我們必須懂得,在任何時候都會有戰爭。難道在郡縣制下就沒有叛亂嗎?當然有。也許不是同姓諸侯,但有可能是統軍的大將,也可能是佔山的土匪。關鍵的問題是這些叛亂是否對於朝廷有真正的威脅。
濟北王叛亂也好,淮南王叛亂也好,都對於朝廷沒有任何威脅。我們要知道,在任何時候不清白的人總是有的(有一個說法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啊),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都知道自己的實力,都能控制自己的脾氣,都能抑制自己的妒忌心。所以,任何時候都有諸侯王叛亂的可能。但真正關鍵的卻是這個叛亂對於朝廷究竟有沒有威脅。沒有威脅,就說明「諸侯威脅論」是完全錯誤的。
因為平定七國之亂,漢景帝趁機收回了諸侯們的權力。那麼,諸侯們的權力,地盤更小了。諸侯們對於中央更加不可能有任何的威脅了。
因此,在漢景帝之後的漢武帝時期,諸侯們對中央是完全沒有任何威脅的。可是就是這個漢武帝,卻在諸侯王對於中央完全沒有威脅的情況下,將維護漢朝江山的「護衛長城」完全摧毀,摧毀得屍骨無存。這就足以證明漢武帝的愚蠢!!極端的愚蠢!!!無限地愚蠢!!!
那麼,為什麼漢武帝要摧毀大漢朝的「護衛長城」?
這是因為漢武帝沒有認識到這是漢朝的「護衛長城」。他不知道摧毀它之後江山所面臨的巨大風險,或者說即使他知道這個巨大的風險,也聽之任之,不採取措施加以防範。這就是郭知熠說漢武帝無限愚蠢的根本原因,漢武帝如果稍微動一下腦筋,就能夠知道這個「護衛長城」是不能摧毀的。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531616_1.html/ ]事實勝於雄辯啊!!漢武帝完全摧毀了這個「護衛長城」後, 漢朝就等同於一個郡縣制的國家了。郭知熠說過,一個郡縣制的國家就會面臨著六種瘟疫的攻擊。 稍不小心,就會染上瘟疫而滅亡。西漢很快就因為染上瘟疫被滅亡了。
秦朝染上了什麼瘟疫呢? 第一是權臣的瘟疫,趙高專權,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忠臣良將都被處死。 第二是農民起義的瘟疫。 這二個瘟疫導致了秦朝的快速滅亡。
可是,漢武帝是知道秦朝是如何被滅掉的。和劉邦一樣,他看到了秦朝的滅亡。事實上,不需要這二個瘟疫一起上,很多時候一個瘟疫就會使得江山被滅。為什麼漢武帝知道秦朝為什麼被滅而他還要實施郡縣制??顯然,劉邦當初實施家族分封制就是為了使得漢朝江山不會出現秦朝的結局。為什麼漢武帝要讓劉邦的苦心付之東流?
(郭知熠真的不懂,漢武帝明明看到一個郡縣制的國家夭折,而他不做任何改進同樣實施郡縣制。難道他不明白大漢朝也可能很快就像秦朝一樣夭折嗎????好蠢的人!!!!!!!!!!!!!!!)
漢武帝在死之前,因為接班人年齡太小, 決定託孤給霍光幾位大臣輔佐。漢武帝命人畫了「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贈與霍光,指望他一心一意輔佐太子劉弗陵。最後,霍光掌握了所有的權力。他是有能力篡位的。這就是郭知熠所說的權臣篡位的巨大風險(這是郡縣制下六種瘟疫中的比較常見的一種)。
漢武帝是否知道這個巨大的風險??郭知熠不知道。但郭知熠傾向於認為他是知道的。否則,他不會送「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給霍光,他完全寄希望於霍光的忠心。在知道這個巨大的風險之後不採取制度上的控制,而是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某一位臣子的忠心之上。我真不知道,不說漢武帝無限愚蠢我還能說他什麼?????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如果霍光篡位怎麼樣??漢朝就被滅了啊!!!郭知熠真希望霍光篡位,這樣就會給漢武帝一記重重的耳光。當然,霍光太忠心,他沒有篡位。但你能完完全全地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某位臣子的忠心之上嗎???這該是多麼多麼愚蠢啊!!!
中國皇帝們的邏輯都在於希望臣子忠心,將所有的希望都像賭博一樣壓在那裡。這個不從制度上保證,而是寄希望於臣子忠心的邏輯真是讓郭知熠先生大開眼界。
可惜,不是所有的臣子都會忠心。 趙高忠心了嗎?後來王莽忠心了嗎? 王莽不忠心了,漢朝江山就馬上被滅了。愚蠢啊!!!真是愚蠢啊!!!漢武帝知道存在這個巨大的風險,卻仍然毀壞了劉邦的「護衛長城」。將劉邦千秋萬代的江山美夢完全擊碎。郭知熠如何不將這個漢朝最最愚蠢的皇帝之桂冠戴在漢武帝劉徹的頭上???除了他,誰還能配得上這頂桂冠???
我們下面再來討論漢武帝如何滅掉了劉邦的護衛長城。 這個方法非常巧妙。因為漢景帝削藩後引起諸侯王反叛,所以,漢武帝沒有採取削藩的辦法。他卻採取了一種令諸侯王們可以接受的方法,美其名曰「推恩」。所謂「推恩」,就是在諸侯王死後,不再是長子獨自繼承王位,而是其諸子都分封原諸侯王的地盤。如此一來,諸侯王們不會有太大的意見。可是,經過最多二代後,沒有任何諸侯有任何實力了。 因為其國土的面積實在是太小,也沒有誰能夠養得起軍隊了。
(那些諸侯們都可能有幾十個兒子,一個諸侯國夠分嗎??)
好啊,諸侯們沒有誰有任何能力與中央抗衡, 但同時,諸侯們也沒有能力保衛中央了。漢朝的江山被王莽篡奪,就是得益於漢武帝的這一「傑作」。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郭知熠真的很痛心!!!好好的萬代江山,就這樣被漢武帝這個愚蠢的皇帝毀掉了。相信劉邦也會一樣地痛心(當然劉邦只能在地底下痛心了),因為劉邦是知道郡縣制的結局的。 多麼美的萬代江山啊!一方面,中央有諸侯王們拱衛,不會有權臣篡位,不會有農民起義來推翻朝廷,不會有六種瘟疫的侵襲, 大漢朝就會千秋萬代啊!!!可是,漢武帝這個愚蠢的皇帝卻將這個大漢朝的「護衛長城」完完全全地摧毀。而且這個摧毀千年來還受到了這些愚蠢的知識分子們的歌功頌德。郭知熠都被這幫傢伙們氣壞了!!!氣瘋了!!!氣出神經病了!!!!
也許有人會說, 漢武帝是為了他的江山社稷。雖然某一個諸侯強大,最後推翻中央的統治,他所建立的新的朝代還是大漢朝。 但對於漢武帝來說,這個新皇帝就可能不是他的子孫了,儘管這個新皇帝還是劉邦的子孫。 可是,沒有諸侯王們所形成的「護衛長城」,整個大漢朝的江山就可能被外人所篡位了。事實上,王莽很快就篡位了。是維護大漢朝,祖宗的江山社稷重要,還是自己的小小私利重要,這個不是非常非常明顯嗎???漢武帝為了維護自己的小小私利,置祖宗的江山社稷不顧,不是愚蠢,也是愚蠢!!!
另外, 郭知熠說過,一個諸侯強大到推翻中央的程度,沒有幾百年是完全不可能的。特別是經歷了漢景帝大肆削藩之後,沒有諸侯有太大的實力。因此,如果漢武帝不變相削藩(推行「推恩令」),即使是漢武帝的子孫,也完全有幾百年的時間統治大漢朝。可是,在漢武帝摧毀「護衛長城」後,漢武帝死於公元前87年, 而王莽篡位於公元8年,僅僅95年,大漢的江山就被王莽所篡。
也就是說,即使是完全從漢武帝私利的角度來考慮,漢武帝不摧毀「護衛長城」,他的嫡系子孫統治大漢朝之歲月也比他摧毀「護衛長城」後所統治的歲月長許多倍。讀者諸君,希望你能夠看懂我在這裡的意思,真正明白漢武帝該是多麼愚蠢!!!也就是說,從祖宗的江山社稷的角度, 漢武帝的「推恩令」是極度愚蠢的。即使不從祖宗的江山社稷來考慮,僅僅從漢武帝的私利,從他的嫡系子孫的角度來考慮,漢武帝的「推恩令」也是極度愚蠢的!!!
再如果霍光篡位, 大漢朝就會被滅亡的更早。 不是95年之後,十幾年,也許幾年就會被滅掉了。天哪, 這個漢武帝要多蠢就該有多蠢。這就是郭知熠說他無限愚蠢的理由啊!!!
我們最後再來討論如何在劉邦的家族分封制下做一些改進,使得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531616_1.html/ ](1)。 避免出現周朝中晚期諸侯混戰的情形;
(2)。 如何使得中央不被其中的某個諸侯所代替。
這兩點要求似乎是不可能的。 我們在前面也討論過了,大漢朝可能被其中的某個諸侯王所推翻,雖然新建立的朝代也是漢朝, 但有可能會有諸侯王之間的長期戰爭,如同周朝一樣。
非常顯然,如果我們能夠達到這兩點,那麼,漢武帝摧毀「護衛長城」就會顯得更加愚蠢了。因為這是一個讓漢武帝的直系子孫一直統治下去的策略。
順便提一下,達到這兩點要求是郭知熠的完美家族分封制的內容。我們說過,郭知熠的完美家族分封制是對於劉邦的家族分封制的進一步改進。
如何能夠達到我們的這兩個看似不可能的目標?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郭知熠認為,要達到這兩個目標,漢中央就必須一直保持強大。中央的強大,就會自然地避免諸侯王之間的混戰。中央的強大,也就自然地保證了沒有某一個諸侯能夠推翻中央。
要保證中央的強大,我們必須從兩個方面著手:
第一個方面,中央不要再分割自己的屬地,也就是說,不能再賞賜土地給有功的諸侯王,也不再分封新的諸侯王。這個意思很簡單,中央不能再減少自己直接控制的領地。
第二個方面,控制任何諸侯王的強大。 如果某一個諸侯王,他通過戰爭佔領了外國的領土(不是其它諸侯王的領土,而是外國的領土),擴張了他的諸侯國一倍,或者接近於一倍。這固然是好事,但這個諸侯國可能會強於其它的諸侯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央對該諸侯國要實施「兩點推恩」,強迫諸侯國變小。
什麼是「兩點推恩」? 就是將該諸侯國的土地分封給該諸侯王的兒子們的一個方法。但它與漢武帝的推恩令完全不同。它不是將該諸侯國的土地分封給該諸侯王的所有的兒子,而是僅僅分封給兩個兒子,所以,郭知熠就杜撰這個名詞「兩點推恩」。
第一個當然是法定的世子,第二個是從王子中推選出一個「副世子」(這個杜撰的名詞讀者可顧名思義)。 世子與「副世子」分割該諸侯國的土地。這個「兩點推恩」既避免將該諸侯國分得太小,也避免了該諸侯國繼續膨脹,以至於威脅中央。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這是郭知熠所設計的「完美家族分封制」的重要內容。
讀者諸君,看到這裡,不管你懂與不懂, 郭知熠已經將這個道理完全講清楚了。你不懂,請不要焦躁,郭知熠建議你再讀一遍。至於你讀了五遍以上還是不懂,郭知熠就建議你不能再強迫自己了。
郭知熠在2005年寫了《超級厚黑學》,在評論秦始皇的時候,突然發現分封制非常明顯地比郡縣制優越,這個結論就完全顛覆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結論。這個錯誤的歷史結論(「郡縣制優於分封制」)直接導致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些短命王朝。即使那些非短命王朝,其壽命也遠遠地低於分封制的王朝。並且,郭知熠從理論上證明了分封制優於郡縣制(或者說,證明了「三層結構優於兩層結構」)。
僅僅是郭知熠對於歷史的這個貢獻,就使得他將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輝。
寫於2017年4月8日
春秋戰國幾百年,有幾年是沒有戰爭的?分封的下場是什麼,看看今天的歐盟吧。要成為一個大國,人口,領土面積一個都不能少。領土大,自然資源才會齊全,才會有全套工業體系建立的土地。人口多,才會有大量的產業工人,才會有更多的人才。看看現在的歐盟,除了經濟上緊密一些,其他的和一盤散沙有什麼不同?一個面積與中國相差不大的歐洲,有著幾十個國家,意味著同樣一件事,要協調幾十個國家的利益,要統一幾十個意見,隨之而來的就是無限的扯皮,幾十個國家的利益協調下來,其最終結果恐怕早就與當初的大相徑庭了。而無限扯皮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歐盟各國現在是個什麼樣子。
在我看來,西方國家在體制上有個很奇葩的現像,就是聯邦國家與邦聯。所聯邦國家,就是幾個州組成一個中央政府,各個州在自己的領地上還有著自己的一套政體與法律,最奇葩的是州政府在一些方面完全可以不鳥聯邦政府,如果聯邦政府給自己的利益太少,還要脫離聯邦,自己單幹。現在的聯邦制緊典型的就是美國,現在美國聯邦政府還沒垮,就有一票州鬧著要獨立,加州,德州就是鬧得最凶的。
另外一個就是歐盟,這就是邦聯的典型代表。所謂邦聯,簡單的講就是咱們幾十個國家聚在一起,大家對外用同一個聲音說話,但對內,你管不著我,我也不管你,大家都平起平坐,有什麼事,大家都要商量,投票解決。這種情況看起來美好,實際上是然並卵。在講到利益的時候,大家興緻都出奇的高,你爭我爭的,一派民主的氣氛。一講到責任,那就是你推我,我推你了。最後的結果是懶的國家享受著高福利(你希臘,義大利)而最能幹的那個就只能苦一點,累一點咯(像德國)。要是你們損害了我的利益,大爺就跟你一拍兩散(像英國)。
當年歐盟的經濟總量比美國還大,面積人口與美國相差無幾。但國際上就有很多國家敢不鳥歐盟,但沒有一個國家敢不鳥美帝的,這就是綜合實力的區別。現在幾十個國家搞經濟都搞不贏美國了,更別說軍事力量與政治力量了,這就很說明問題了。美帝一個聯邦制國家還有分裂的危險,歐盟這種邦聯制,分裂早已開始(英國脫歐)。反看中國,建國不到70年,改革開放不到40年,我們就追上了歐盟各國,與美國也只差半個身位,沒一個強力的中央政府,能辦到嗎?
美帝聯邦制與歐盟的邦聯制與我國歷史上對應的話,前者是西漢前期的分封制與東周末年的分封制。西漢前期還有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管著,東周末年的分封制卻是連個能管事的中央政府都沒有。而且在稅收上,兩都與中央集權制有著很大的區別,對於我等公民而言,那就是真金白銀的利益了,這裡我就不說太多,只有一句,美國與中國相比,稅收重了不是一點半點,很大原因就是國家體制的原因。
至於你說的那些個什麼優缺點,完全是以偏概全。要麼是你水平就這樣,要麼就是你包藏禍心。我個人傾向後者,你含沙射影的講了一大通,無非就是想說我國現行的民主集中制與中央政府不行,要讓各地自治,說白了就是想搞分裂。不過還不錯,還知道借古諷今,說話也知道三分真話,七分胡說。一般的人還真容易讓你帶進去了,但碰到真正有學識的人,你的這種小把戲,一眼就能看穿。
劉徹實行中央集權,進入與匈奴的全面戰爭,要打到匈奴無條件投降為止。為此就要進行全國總動員,削弱和打擊分封制,是古代總體戰的體現。避免了西晉和明朝因為分封問題被游牧民族和漁獵民族全面征服的下場。
堯、舜、禹、湯的事離我們很遠了,到了周代記載就很詳備了。周朝佔有天下,把土地像剖瓜一樣分割開來,設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了許多諸侯。諸侯國像繁星似地羅列,四面遍布在大地上,集結在周天子的周圍,就像車輪圍繞著中心運轉,就像輻條集中於車轂;諸侯聚合起來就去朝見天子,分散開來就是守衛疆土的臣子、朝廷的捍衛者。但是往下傳到周夷王的時候,破壞了禮法,損害了尊嚴,天子只得親自下堂去迎接朝見的諸侯。傳到周宣王的時候,他雖然倚仗著復興周王朝的功德,顯示出南征北伐的威風,終究還是無力決定魯君的繼承人。這樣日漸衰敗下去,直到周幽王、周厲王,後來周平王把國都向東遷移到洛邑,把自己排列在諸侯同等地位上去了。從那以後,問周天子傳國九鼎的輕重的事情出現了,用箭射傷天子肩膀的事情出現了,討伐天子大臣凡伯、逼迫天子殺死大夫萇弘這樣的事情也出現了,天下大亂,再沒有把天子看作天子的了。我認為周王朝喪失統治力量已經很久了,只不過還在公侯之上保存著一個空名罷了!這豈不是諸侯勢力太強大而指揮不動,就像尾巴太大以至搖擺不動所造成的過失嗎?於是周王朝的統治權分散到十二個諸侯國,後來又合併為七個強國,王朝的權力分散到陪臣掌政的國家,最後被很晚才封為諸侯的秦國滅掉。周朝敗亡的原因,大概就在這裡了。秦朝統一了全國後,不分諸侯國而設置郡縣,廢除諸侯而委派郡縣長官。秦佔據了天下的險要地勢,建都於全國的上游,控制著全國,把局勢掌握在手裡,這是它做得對的地方。但沒過幾年便天下大亂,那是有原因的。它多次徵發數以萬計的百姓服役,使刑法越來越殘酷,耗盡了財力。於是那些扛著鋤木棍被責罰防守邊境的人們,彼此遞個眼色就聯合起來,怒吼著匯合成群,奮起反秦。那時有造反的老百姓而沒有反叛的官吏,老百姓在下怨恨秦王朝;官吏在上懼怕朝廷。全國四面八方互相配合,殺郡守劫縣令的事情在各地同時發生。錯誤在於激起了人民的怨恨,並不是郡縣制的過失。漢朝統一了全國之後,糾正秦朝的錯誤,沿襲周朝的封建制,分割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和功臣為諸侯王。但沒有幾年,為了平息諸侯國的叛亂便聞命奔赴鎮壓,以至連救死扶傷都來不及,漢高祖劉邦被圍困在平城,被飛箭射傷,如此衰落不振達三代之久。後來由於謀臣獻策,才分散削弱諸侯王的勢力並由朝廷命官管理諸侯國。但是漢朝開始恢復封建制的時候,諸侯國和郡縣各佔一半疆域,那時只有反叛的諸侯國而沒有反叛的郡縣,秦朝郡縣制的正確性也已經明白清楚了。繼漢朝而稱帝的,就是再過一百代,郡縣制比封建制優越,也是可以知道的。唐朝建立以後,設置州縣,任命州縣的長官,這是它做得正確的地方。但還是有凶暴狡猾的人不時起來叛亂、侵州奪縣的情況出現,過失不在於設置州縣而在於藩鎮擁有重兵,那時有反叛的藩鎮將領而沒有反叛的州縣長官。郡縣制的建立,確實是不能改變的。有的人說:「封建制的世襲君長,一定會把他管轄的地區當作自己的土地盡心治理,把他管轄的老百姓當作自己的兒女悉心愛護,使那裡的風俗變好,把那裡的政治治理好,這樣施行教化就比較容易。郡縣制的州縣地方官,抱著得過且過的心理,一心只想陞官罷了,怎麼能把地方治理好呢?」我認為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周朝的情況,毫無疑問地可以看清楚了:諸侯驕橫,貪財好戰,大致是政治混亂的國家多,治理得好的國家少。諸侯的霸主不能改變亂國的政治措施,天子無法撤換不稱職的諸侯國的君主,真正愛惜土地愛護人民的諸侯,一百個中間也沒有一個。造成這種弊病的原因在於封建制,不在於政治方面。周朝的情況就是如此。秦朝的情況,也完全可以看清楚了:朝廷有治理百姓的制度,而不讓郡縣專權,這是正確的;中央有管理政務的大臣,不讓地方官自行其是,這也是正確的。但是郡縣不能正確發揮郡縣制的作用,郡守、縣令不能很好地治理人民。殘酷的刑罰、繁重的勞役,使萬民怨恨。這種過失在於政治方面,不在於郡縣制本身。秦朝的情況便是這樣。漢朝建立的時候,天子的政令只能在郡縣推行,不能在諸侯國推行;天子只能控制郡縣長官,不能控制諸侯王。諸侯王儘管胡作非為,天子也不能撤換他們;侯王國的百姓儘管深受禍害,朝廷卻無法解除他們的痛苦。只是等到諸侯王叛亂造反,才把他們逮捕、流放或率兵討伐、以至滅掉他們。當他們的罪惡尚未充分暴露的時候,儘管他們非法牟利搜刮錢財,依仗權勢作威作福,給百姓造成嚴重的傷害,朝廷也不能對他們怎麼樣。至於郡縣,可以說是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了。根據什麼這樣講呢?漢文帝從田叔那裡了解到孟舒,從馮唐那裡了解到魏尚,漢宣帝聽說黃霸執法明察審慎,漢武帝看到汲黯為政簡約清靜,那麼就可以任命黃霸做官,可以恢復孟舒、魏尚原來的官職,甚至可以讓汲黯躺著任職,委任他只憑威望去安撫一個地區。官吏犯了罪可以罷免,有才幹可以獎賞。早上任命的官吏,如果發現他不行正道,晚上就可以撤了他;晚上接受任命的官吏,如果發現他違法亂紀,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罷免他。假使漢王朝把城邑全部都分割給侯王,即使他們危害人民,也只好對它發愁罷了。孟舒、魏尚的治理方法不能施行,黃霸、汲黯的教化無法推行。如果公開譴責並勸導這些侯王,他們當面接受,但轉過身去就違反了;如果下令削減他們的封地,互相串通聯合行動的陰謀就會遍及侯王各國之間,那麼大家都怒眼圓睜,氣勢洶洶地反叛朝廷。萬一他們不起來鬧事,就削減他們的一半封地,即使削減一半,百姓還是受害了,何不把諸侯王完全廢除掉來保全那裡的人民呢?漢朝的情況就是這樣。今天國家完全實行郡縣制,不斷地任命郡縣長官,這種情況是肯定不能改變了。只要好好地控制軍隊,慎重地選擇地方官吏,那麼政局就會安定了。有人又說:「夏、商、周、漢四代實行封建制,他們統治的時間都很長久,而秦朝實行郡縣制,統治的時間卻很短。」這更是不懂得治理國家的人說的話。魏繼承漢朝,分封貴族的爵位仍然實行封建制;西晉繼承魏,因襲舊制不加改變,但魏和晉都很快就衰亡了,沒聽說有國運長久的。唐朝糾正魏晉的過失改變了制度,享國已近二百年,國家基業更加鞏固,這與分封諸侯又有什麼關係呢?有人又認為:「治理商、周二代的是聖明的君王啊,他們都沒有改變封建制,那麼,本來就不應當再議論這件事了。」這種說法大大的不對。商、周二代沒有廢除封建制,是不得已的。因為當時歸附商朝的諸侯有三千個,商朝靠了他們的力量才滅掉了夏,所以商湯就不能廢除他們;歸附周朝的諸侯有八百個,周朝憑藉他們的力量才戰勝了商朝,所以周武王也不能廢棄他們。沿用它來求得安定,因襲它來作為習俗,這就是商湯、周武王不得不這樣做的原因。他們是不得已的,並不是什麼大公無私的美德,而是有私心,是要使諸侯為自己出力,並保衛自己的子孫。秦朝用廢除分封諸侯的辦法來作為制度,是最大的公;它的動機是為私的,是皇帝想要鞏固個人的權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於自己。但是廢除分封,以天下為公,卻是從秦朝開始的。至於天下的常理,是治理得好、政局安定,這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使賢明的人居上位,不肖的人居下位,然後才會清明安定。封建制的君長,是一代繼承一代地統治下去的。這種世襲的統治者,居上位的果真賢明嗎?居下位的真的不肖嗎?這樣,人民究竟是得到太平還是遭遇禍亂,就無法知道了。如果想要對國家有利而統一人民的思想,而同時又有世襲大夫世世代代統治他們的封地,佔盡了諸侯國的全部國土,即使有聖人賢人生在那個時代,也會沒有立足之地,這種後果就是封建製造成的。難道是聖人的制度要使事情壞到這種地步嗎?所以我說:「這不是聖人的本意,而是形勢發展的結果。」
分封制確實比郡縣集權制更能保持國家整體的延續。 周朝延續800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即使周完了,也只是被另外一個諸侯國取代,民族文化的總體性依然得到延續。不至於被外族入侵,徹底亡國滅種。
同性分封的話,恐怕真的能讓某個家族千世萬世為君呢。
但是這個道理一直以來,可能沒人真正清楚的認識到。
特別是秦始皇,夢想千世萬世為君,然而他的郡縣集權制度其實是他自做聰明其實是愚蠢的決定。
他自己以為沒有了諸侯的威脅,他的國家就能長久了。呵呵。 結果沒出兩代呢就完蛋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531616_1.html/ ]就如同樓主說的,君王制國家無不面臨六種瘟疫的威脅。 而根本沒有什麼徹底解決方法。
一個國家政權的倒塌,主要在於內外兩種因素。內憂和外患。 內憂是最主要的,特別是君王本身出了問題一個君王國家就等於大腦壞掉了,國家整體也會很快出現大問題。 如果沒有幸運的產生代替的好君王的話,國家崩潰是必然的。
對於外患,秦始皇天真的以為,弄個長城,解決了諸侯王,就萬事無憂了,簡直是痴心妄想。
歷史證明,想消除外患,幾乎不可能。 唯一的辦法就是保持自身的強大穩定。
所以郡縣集權制國家被秦始皇一建立,就產生極大的隱患。 內憂外患導致整個國家崩塌,甚至被外族奴役的結果是遲早的事情。
因為一但唯一的中央政權出現問題,而這中央政權出問題還是無可避免的。 那麼真箇若大國家就面臨徹底推到重來的結果。這期間一但出現相對強大的異族外敵,結果不言而喻。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所以秦始皇之後,就頻繁出現政權混亂更替乃至受到多次外族欺凌的結果了。
秦始皇愚蠢,犯了錯誤,但是之後的帝王都同樣沒意識到這個問題,學著秦始皇犯同樣的錯誤。
都是自以為高度集權了就可高枕無憂。其實都是鼠目寸光。
劉邦分封同性諸侯王,不知道他是不是認識到這個問題,如果是,說明他的腦子還是好使的。
但是後來的漢武帝,終於還是廢掉了同性王,說明並沒有把這個認識讓其子孫一代代繼承下去。
郡縣絕對集權制,在鼠目寸光的人的眼裡,應該是「完美的制度」了。 不然不會從秦始皇,到漢武帝,都趨之若鶩。 以及那些為君王出謀劃策的謀士如董仲舒等人的極力推崇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如果能保證一個國家政權以及民族安全長治久安? 在君王制度的古代,幾乎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而分封制度,確實是唯一最有效的。 最能保證長治久安的。
一個國家出問題容易,但是許多國家都一起出問題,就基本不可能了。 所以諸侯國互相依託,互相牽制,優勝劣汰,再有個勝出的,只要不象秦始皇這種沙比,繼續分封下去,國家的無限延續幾乎是必然。
有利於文化的發展。 因為一個絕對集權的國家,很容易出現壓制文化文明的現象。
而多過國家,總會有開明的君王,而且國家之間會攀比,於是造成一些國家會爭著發展以及接納較為先進的文化和人才。 所以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發展是最璀璨奪目的。 無論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
其實歐洲近代的發展也是在多過國家互相牽制攀比中得到大發展的。 當一個國家發展出了某個科技,另外國家看到,也會不甘落後的緊跟發展。於是造成近代科學發展的井噴現象。 同時發展的不僅自然科學還有社會科學。如文藝復興。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531616_1.html/ ]而我國之後的發展只是出於慣性。本來遠遠領先世界的。到了近代被反超。 整個民族更是遭到空前危機,被幾次入侵佔領奴役不說。無論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嚴重受壓制中。
幸好我國從危機以及苦難深淵中走了出來。如今的民主集中制度還是很有優越性的。避免了君王制度中君王一但出問題導致整個國家出問題。 而且整個世界局勢看,類似春秋戰國時期。 中美俄歐等國家都在攀比,國力較量經濟較量文化較量等。 國家的集權穩定反而是有利了。
其實秦始皇搞郡縣集權,又是搞長城,就是想搞封閉式管理體制。 把他眼中的天下打造成一個封閉的大籠子,唯他獨尊,籠子里沒有任何能威脅到他的,籠子外的進不來也威脅不到他。 然而歷代繼承他的籠子策略的,都是破了一個籠子再造一個籠子。 所想的長治久安,根本就是做夢而已。 到了清朝,籠子的封閉也達到了一個高峰,而只是歐洲過來的列強已經成長起來,居高臨下的看著這籠子里殘廢的巨人了。
只看到了皇帝混蛋的一面,卻沒看到承受力的一面
物理裡面有個壓強的道理
同樣的力量,打在表面積平方米和一平方厘米上面,是不一樣的
所以,越大的面積,個體承受的力就越小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這就是大一統比封建最大的優勢
簡單的說,國家封的越多,個體要盡的義務就越大,要承受的負擔就越重
如果像戰國那樣,分封七個國家,各國為了完成各自的征戰,那就得300萬軍隊都不夠了
你看,整個秦一統天下後,就蒙恬40萬,征嶺南20萬,全國各地駐守無具體數據,但不會超過100萬
換句話說,大一統對比分封,同樣的人口基數下,200萬人可以不服兵役。
再舉個例子,中國和整個歐盟,人口,經濟總量差不多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但中國是230萬軍隊(2015年)
歐盟呢?法軍 28.8萬人 德國 18.5萬 義大利 18.67萬人 西班牙 13.3萬人 看看,這就接近100萬了
就這一項,就知道統一的國家比封建好
再簡單點
大一統的情況下,全部人口只要為一個國家盡義務
但封建成100個國家,那就全部人口是在為100個國家盡義務
安穩的日子過久了,結果連男人的本能都忘了,等了異族來的時候就恬不知恥的把老婆姐妹全送出去給人家當性奴換取暫時的安穩,事後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稱之為「民族大融合」!
分封制的唯一好處,就是沒有安穩日子!即便是吃飯也必須一隻手拿著刀!誰敢玩愚民弱民,誰敢玩文貴武賤?那就是找死!男兒當殺人,自然血性就出來了!憑什麼游牧民族漁獵民族是狼,而漢人憑什麼是羊!最多不過上百萬人口的游牧民族區區不過十幾萬丁壯的漁獵民族是狼,而人口超過幾千萬的漢人卻是羊?這還有點天理么?這幾千萬漢人里但凡有個十分之一能成為勇士,那些游牧民族漁獵民族早就該滅族了!
你說對了,馬其頓人等等幾個民族,祖先都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而且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等等,都已經是早就消失了。
游牧民族真正強大的,不是他們的武器,而是他們的騎兵,來無影去無蹤。雖然當時的農耕民族的武器裝備很先進,但是還是無法佔據絕對優勢。這一點,漢朝的晁錯在《言兵事書》裡面說的已經很清楚了。
世界上的所有政權都是一樣的,不可能永遠都打勝仗。漢人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戰,確實是打了很多的敗仗,但是勝仗也是不少。你不能這麼說如此過分的話。
歷史上,佔據優勢被打敗的,也不光是漢人。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就憑几萬人,就滅亡了號稱有百萬大軍的波斯帝國。東歐的游牧民族西進,也滅亡了擁有幾千萬人口的羅馬帝國,反倒是地處偏遠的東羅馬帝國僥倖倖存。還有蒙古人的大征服,打西方人和中東地區,一路百戰百勝,勢如破竹,那叫一個殺的爽。[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反倒是那個最不爭氣的南宋,居然叫人家打了45年,而且最後還是利用帶路黨,各種威逼利誘才拿下的。期間損失了一個蒙古大汗蒙哥,還有數十萬軍隊。
根據考古發現,漢人的祖先早在8000年前,就已經是定居的農耕民族了。[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要考慮現實情況,晁錯的《言兵事書》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如果是正面對決,游牧民族絕對不是農耕民族的對手。但是問題是人家根本就不給你這個機會。騎兵的優勢是機動靈活,來無影去無蹤,這正是農耕民族步兵的短處所在。北方防線好幾千公里,即使有長城,你得需要投入多少兵力去駐守?古代的信息傳遞很差,你也不是不知道。
北方民族取得最終勝利的,那是因為當時的漢人政權四分五裂,並不是大一統的強大國家,而且當時漢人缺乏強有力的領導人。
蒙古人那次,本來他們南下的時候,中國就是分裂成好幾個國家,北方的金國,西夏,西遼。南方的南宋和大理國。只因為如此,蒙古人才可以各個擊破。其中,南宋政權是蒙古人征服生涯之中,最為強大的勁敵。這一場戰爭,足足打了40多年。最後,是蒙古人利用北方帶路黨,才徹底打敗南宋的。
滿清那次也是一樣。因為當時中國經歷了時間很長的氣候異常,北方農民起義軍和明朝軍隊和地主武裝打的一片廢墟,最後滿清才有機會入主中原,也是吳三桂等帶路黨的功勞。即便如此,滿清最後統一中國,也是用了20多年的時間。
從分封制到中央集權制這是社會制度的進步,你還無恥的拿周朝作比較,東周列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動蕩,戰亂持續時間最長,道德最淪喪的時期,周天子像一坨狗屎捧這個正統牌位,其實周早就明存實亡了,諸侯不願意推倒他是怕沾上屎(篡位),最後被外族勢力滅了,其實就是諸侯王假借外族之手,當時異族實力不如周侯王強大。怎麼樣你的分封制不靈吧。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再說劉邦,被匈奴欺負的又是和親又是賠款,也沒看到你說的長城起作用;沒有漢武帝的中央集權,怎麼統一稅收,沒錢怎麼統一軍隊,說不定漢朝早被匈奴滅掉了,能把匈奴打倒歐洲嗎。
至於說朝代的延續時間,那是由土地政策決定的,中國是個農耕為主的國家,老百姓手中有土地吃喝無憂就會安於現狀,一旦土地被官商、富豪、地主逐漸兼并達到一個臨界值,絕大部分百姓失去土地,在遇上天災人禍,百姓就要揭竿而起,也就改朝換代了;改朝換代後隨著新一輪土地兼并就會出現惡性循環,改朝換代的速度差不多就是土地兼并的速度,只有土地國有才能解決問題。
本來可以給你講道理,以理服人,可你看看你自己,還自封先生,還幾千年先賢都不如你,真應該給你一個耳光,然後罵你「也不撒潑尿照照自己,尖嘴猴腮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推薦閱讀:
※漢武帝劉徹
※【資料篇】《兩漢刊誤補遺》原文校正·第二卷第四節·飛廉(大夏龍雀刀的相關考證)
※西漢韓安國,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全能之才!
※古代皇帝的稱號,你知道幾個?
※推薦好文 歷史上真實的漢武帝?如何評價漢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