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你好,請問你是哪個種族?
按:昨天,在全球人民密切關注和熱烈討論奧斯卡頒獎典禮之時,Twitter上正進行著一場抵制「全白奧斯卡」(#OscarsSoWhite)的運動——連續兩年了,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演員全是白人。昨晚王力宏發微博說:「今年全美熱烈討論的『好萊塢種族歧視議題』,主要抗議的點是,沒有黑人演員入圍任何項目。我就覺得……永遠都沒有亞洲演員提名……為什麼我們不會吭聲?」
微博截圖
在今年奧斯卡頒獎禮的開場視頻之後,黑人主持基斯·洛克(Chris Rock)馬上說,「嘿,我在視頻里有看到至少15個黑人耶!」整場頒獎禮下來,他對「全白奧斯卡」吐槽不絕,甚至建議以後每年乾脆設立一個最佳黑人男女演員的獎項好了嘛。無論是典禮上的玩笑還是網路上的抵制,我們似乎一直在關心黑人所受到的種族歧視,然而,奧斯卡/好萊塢的多元化問題遠比此複雜。一方面,亞洲籍/裔演員和拉美裔演員面對的,也同樣是「奧斯卡叔叔」的一張冷漠臉(甚至比對黑人更冷漠)。另一方面,無論是黑人還是拉美裔演員,多數提名總是集中於極少數演員身上:摩根·弗里曼和丹澤爾·華盛頓二人就佔了黑人演員奧斯卡提名總數的1/4,賈維爾·巴爾登夫婦則佔了拉美裔演員總提名數的近1/3——所以事實上,多元化問題本身亦存在著多元化的問題和困境。
美國人口的多元化進程從未停止,預計到2040年,美國將成為一個少數族裔占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希望不要晚至彼時,奧斯卡才能脫掉白漆,不論膚色種族,平等地讚譽世間所有優秀的電影和藝人。
連續兩年了,獲奧斯卡提名的演員全部是白人。有點兒驚訝?這在20世紀是常態嘛。從1975年到1981年,年年如此,直到黑人演員小霍華德·羅林斯(Howard E. Rollins Jr.)憑藉電影《爵士年代 》(Ragtime)獲得第5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在人口多元化和媒體民主化的21世紀,這種事情連續兩年發生就不可小覷了。1月14日,本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一經公布,Twitter就被一片怒火席捲了,各大報紙專欄也萬箭齊發,一致聲討。演員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和其夫人賈達·萍克特·史密斯(Jada Pinkett Smith)宣布抵制奧斯卡頒獎禮。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還發表了關於成員多元化的鄭重聲明。
威爾·史密斯和夫人抵制全白奧斯卡。
但「全白奧斯卡」(#OscarsSoWhite)這事兒其實比社交媒體上所表現出來的更複雜。在呈現社會多樣性這方面,奧斯卡做得甚至比以前好了點兒。比如,在過去的25年里,有39名黑人演員獲得提名,比更早的63年時間裡26個提名多了不少。1991年至今有11位黑人演員捧得小金人,在那之前一共才4人獲獎。
然而,這十年來情況不太好。
灰色線是美國人口中的黑人比例,黃色線為黑人獲提名比例。
2000年,奧斯卡提名黑白比例幾乎與黑人所佔美國人口比例相當。但在近十年中,5年里共有7位黑人獲得提名,這意味著在2020年之前,奧斯卡需提名15位黑人演員,才能與2001-2010年的黑人提名比例相當。
有兩位黑人,佔了所有黑人所獲奧斯卡提名總數的1/4,那就是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和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要是沒有這兩位演員,1987年以來黑人在奧斯卡提名里的比重就更低了。
1987-2015年間,在共計34次黑人演員提名中,摩根·弗里曼(右)5次,丹澤爾·華盛頓(左)6次。
在其他方面,奧斯卡還是有些進步的。近些年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選擇較為多樣。在過去的10屆奧斯卡典禮上,有一半最佳女配角得主來自少數族裔,包括4位黑人和1名拉美裔演員。
依次為珍妮佛·哈德遜(Jennifer Hudson),佩內洛普·克魯茲(Penélope Cruz),莫妮卡(Mo』Nique),奧克塔維亞·斯賓塞(Octavia Spencer),露皮塔·尼永奧(Lupita Nyong』o)。
在西班牙,佩內洛普·克魯茲和她的丈夫賈維爾·巴爾登(Javier Bardem)不是少數族裔,但在好萊塢,他們絕對是少數派。(賈維爾·巴爾登憑藉在《老無所依》中扮演一個心理變態的殺手而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巴爾登與佩內洛普是全世界唯一一對均獲得過奧斯卡最佳配角獎的夫妻。)
「奧斯卡夫婦」佩內洛普·克魯茲和丈夫賈維爾·巴爾登。
近些年來,受冷落的黑人演員獲得了關注——比如《塞爾瑪旅行》(Selma)里的大衛·奧伊羅(David Oyelowo)和《奎迪》(Creed)中的邁克爾·B·喬丹(Michael B. Jordan),拉美裔演員則陷入了雙重的弱勢境地。在過去的30年中,有17位拉美裔演員獲得奧斯卡提名,和人口趨勢相去甚遠。
灰色線為拉美裔人口佔美國人口比重,黃色線為拉美裔獲奧斯卡提名比例。
而且我們正用拉美裔(Hispanic)這個詞來粗魯地把許多國別的人們攬在一起(包括波多黎各人、西班牙人和某些情況下的巴西人,因為美國的人口普查總是交替使用Hispanic和Latino這兩個詞)。 和黑人演員一樣,拉美裔的提名也是被一小群演員所主導的,所以事實上,多元化問題本身亦有著多元化的問題和困境。
在過去25年里的全部拉美裔演員提名中,上文那對夫婦佔了6次,班尼西歐·狄奧·托羅佔了兩次。
其他少數族裔可能就更受忽視了,雖然這可能取決於你如何定義一個受提名者的種族(race)和民族(ethnicity)。以亞洲為例,在過去的25年里有3名亞州演員獲得提名——日本的渡邊謙、菊地凜子和伊朗的安達斯魯 (Shohreh Aghdashloo)。如果你把本·金斯利(Ben Kingsley)這種有一半印度血統的英國人也算進去的話,那就有6次提名,因為本·金斯利自己就拿了3次提名……在過去的25年中,沒有亞裔美國籍演員獲得提名。
過去的25年獲得提名的3名亞州演員:渡邊謙、菊地凜子和安達斯魯。
可以確定的是,從第一屆奧斯卡舉辦以來,美國已經變得更為多元,這一進程從未停止。到2040年,美國將成為一個少數族裔占人口大多數的國家。
灰色和黃色線分別代表美國白人和少數族群所佔人口比例。
借用維奧拉·戴維斯(Viola Davis)的艾美獎獲獎感言:「如果你連一個角色都沒有,怎能贏得一座奧斯卡獎盃呢。」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對於好萊塢多元化的分析報告,在主流電影公司里,白人依然主導著劇本創作和行政工作。從數據來看,短期內這一態勢不會有變。
黃色為電影創作人員中少數族群所佔比例,藍色為少數族群在美國人口中所佔比例,灰色代表電影創作人員中白人所佔比例。
在爭取奧斯卡種族平等之時,也應關注到奧斯卡在性別層面的不公。當然,女性擁有演員獎項的半壁江山,但從女性媒介中心(Women』s Media Center)上周公布的數據看來,在過去的十年里,非演藝類獎項里女性提名者只有19%,歷史上只有12部女性執導的電影獲得最佳影片提名,佔全部最佳影片提名的2.3%。女性在服裝道具設計這類技術性獎項上獲獎稍多,但從未被提名過最佳攝影獎項。
近些年來,最佳導演獎的多元性相對而言最強。2009年,凱瑟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憑藉《拆彈部隊》成為歷史上首位奧斯卡最佳女導演。去年,墨西哥作家、製片人、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Alejandro G. I?árritu)憑藉電影《鳥人》獲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個大獎,今年又憑《荒野獵人》摘得最佳導演獎(該獎項提名中唯一一個少數族裔)。實際上,美國白人男性已經9年沒拿過這個獎了,獎盃被伊納里多、畢格羅,還有墨西哥的阿方索·卡隆、生於台灣的李安和三位歐洲導演拿走了。
伊納里多連續兩年捧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昨天,伊納里多成為了世界上第三位連續兩年捧得奧斯卡小金人的導演,這還是1950年以來的第一回。上一次,還是導演約瑟夫·曼凱維奇(Joseph L. Mankiewicz,下圖左下)憑藉1949年的《三妻艷史》和1950年的《慧星美人》連續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金像獎和最佳編劇金像獎。大衛·歐·塞爾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下圖左上)是1939年《亂世佳人》和1940年《蝴蝶夢》的製片人,兩部電影接連捧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獎,可那會兒小金人不歸個人,而是歸了製片公司。
只有三位黑人導演曾獲得提名:1991年電影《街區男孩》導演約翰·辛格頓(John Singleton)、2009年《珍愛》導演李·丹尼爾斯(Lee Daniels)、2013年《為奴十二載》導演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
去年,黑人導演斯派克·李(Spike Lee)被奧斯卡組委會授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這是一個榮譽獎,他用獲獎演說告訴整個電影產業:世界在變化,白人將要成為少數群體了。
推薦閱讀:
※科比短片奧斯卡獲獎,一切質疑都會敗給熱愛
※鐘錶界奧斯卡丨一次看完幾個億的奢侈品是什麼體驗?
※這些法國女神都曾被奧斯卡忽略,但絲毫無損於她們的風采
※眾星亮相第84屆奧斯卡紅地毯
※小李的奧斯卡感言,連聯合國和白宮都點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