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資 4個聰明策略

台灣,培養小天才:補習主題多樣化,除了英數理化,潛能開發、琴棋書畫,甚至社交禮儀,無所不補。

全球教育軍備競賽已經啟動!孩子的教育已經不能不投資,但如何投資才能得到最大效益?關鍵在於:花得對,比花得多更重要。台北的梁小姐與先生以及一兒、一女,除了中華民國護照之外,還持有台灣邦交小國布吉那法索的護照。不是他們打算移民非洲,只因:她要先讓小孩子成為「外國人」,才能讓孩子讀台灣的國際學校。 她找了許多門路,「還有賣假護照的,但我們不敢去買。」後來他們花了三萬多美元,請移民公司為全家四人拿到布吉那法索的護照。但有了外國籍,還有一段奮鬥路。「台北美國學校很難進,以父母有美國護照的優先,子女有美國護照的次之。」她說,其實台灣的外僑已經不多了,但擁有美國護照、外國護照的台灣人,卻排著隊等名額。「美國學校連排隊都要錢,排一年要新台幣一萬元,第二年繼續排,還要交五千元。」 第二熱門的是屬於太古集團的歐洲學校。這個他們也一樣排不上隊伍,梁小姐只能騎驢找馬:兒子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先去考菲律賓教會辦的道明外僑學校,希望以後能「轉進」更好的國際學校。 誰知在道明做完測驗,學校竟然跟他們說:「你孩子的英文只有一年級程度。」兒子連道明都沒考上,只好先去上南港的慈恩美國學校,「真的很像補習班,連操場都沒有,設備也都很陳舊。」雖然覺得委屈,但也沒辦法,幸好三個學期後,兒子終於爭氣的考上歐洲學校。她跟兒子說:「媽媽英文不行,你要自己當家長,自己盯自己。」 她算了一下,每個孩子一年除了兩萬美元的學費,還有ESL(英語加強課)學費五千美元,一年保守估計也要新台幣七十幾萬元。兒子光到高中畢業,就共需要五、六百萬元。 這個數字高嗎?看你跟誰比較。若是跟全世界的白領菁英家庭投資在子女身上的教育費用相比,這可能低於平均值。根據《經濟學人》的一篇調查專題,早在二○○五年,全球白領家庭栽培子女的教育費用,就已經超過一人三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萬元)。 這是一場全球白領家庭的「千萬小孩」軍備競賽。走訪幾個現場,我們看到了全球父母為了這場軍備競賽,競相投入的激烈狀況。 台灣現場 對教育體制失望 開啟高價私人教改時代 過去,台灣每一個孩子幾乎都跟著教育制度走,最高目標是「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然而,現在自建體制,不循過去軌道的家長越來越多。 有經濟能力的家長,開始兵分三路:第一條路是送出國念私立寄宿學校;第二條路是留在台灣上美國、歐洲等國際學校,花費最高(可能需要辦移民,幫孩子取得外國籍,才能進國際學校);第三條路,則是進入康橋雙語學校,或薇閣、復興私立中小學,再不然花錢買房子,取得公立新生雙語小學的學籍。 「殊途同歸的是,都在加強英文,最慢到了高二階段,就送到國外念大學。」一位打算將孩子送進國際學校的家長甚至說,等大學畢業,再出國念研究所,「那是下下策!」 家長心中的壓力,其實來自全世界。「這是面對世界的問題。」為孩子創辦新竹美國學校的朱家明指出,家長關心的是十年、二十年後,孩子需要什麼能力,才能在這世界生存?「教改讓人失望,我們只能自掃門前雪,尋求脫離。」 楊梅陽光山林社區裡的吳太太有三個孩子,老大讀完私立國中,在大陸經商的爸爸,就鼓勵她到美國讀高中。結果,不但女兒轉進新大陸,進入每年學費高達兩萬美元的寄宿學校,弟弟才國二結業,也飛去讀同一所學校。有了老大的經驗,吳太太已經頗有心得:國二就去,才來得及把英文學好,獲得好的高中成績,這樣大學才有機會進入常春藤名校。 那麼早送出國,要花不少錢吧?吳太太嘆了一口氣,「我們算過,三個孩子都出去讀高中、大學、研究所,保守估計,總共要花五千萬元。」 除了選學校,部分家長還有更高檔的教育投資法。新竹美國學校校務長朱家明讓孩子從小看錶演、參觀博物館,安排知性的深度旅遊,「錢是花了不少,但孩子看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樣的。」此外,還訂外國雜誌、學小提琴、騎馬,廣義的教育一個月大約四萬元。高中的女兒參加史丹佛大學遠距教學;暑假,她帶兩個孩子到美國上夏令營,一個暑假就花一百萬元。 無法送孩子出國或念國際學校,家長一樣設法用各種管道來進行「私人教改」。補習班沒有因為教改而減少,就是證明。根據教育部統計,二○○七年全國補習班數量是一九九八年的四.三三倍,以升學為主的文理補習班更是五.二三倍,而且補習的主題多樣,除了英數理化、潛能開發、琴棋書畫,甚至社交禮儀,無所不補。台北的小學生,每十人就有七人參加補習,國中生每十人,則有六人向補習班報到。 高雄師大教育系教授陳麗珠,前年曾對高雄縣市及屏東縣四十三所國中,與八十六所國小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國小的教育私成本(註冊費、補習費、家庭文化活動費),約占總成本的五五%,遠高於政府與社會投入的四五%公成本(學校人事費、業務費、補助款和社會資源);其中,補習費就佔全部成本的三五%。 如果連國民義務教育,家長負擔都如此沉重,更遑論其他的教育投資。 韓國現場 高中生補習到凌晨 「野雁爸爸」為子女奉獻全部收入 在韓國首爾市東北方,地鐵最後第二站的三溪區,有一個大樓林立的住宅區,韓國《時事》雜誌科學、醫藥線主筆吳允鉉的家,就在這裡。這間三十三坪的公寓,價值三十五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二百萬元),他是為了靠近孩子的補習班而買的。 「首爾房價,根據教育而決定,私人補習班林立的地方,房價就高,」吳允鉉說,他家附近有三、四十家私人補習班,每家大約有五百個學生。高中生要補到凌晨十二點,才由交通車一家一家送回。 韓國父母的子女教育支出負擔沉重,根據OECD(經濟合作開發組織)調查,韓國的私人教育佔全國教育支出比重,是OECD國家中的第一名。 韓國媒體進行的民意調查發現,韓國國民月均生活費為一百六十七萬韓元,其中用於子女教育費用的金額平均佔三六.二%。子女正在讀中學的被調查者回答,子女的教育費平均占月均生活費的四二.七%。很多韓國人一生賺的錢,有一半以上用在孩子的教育。尤其,從九七金融風暴後,韓國人為了因應全球化浪潮,留學已不是有錢人、大學畢業生的專利,而是從小學、中產階級開始的「全民運動」。 「九七(金融風暴)以前,我們覺得韓國是世界的中心,只需要關心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但是九七以後,我們明白自己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完全被世界局勢所影響。」 今年四十歲,在殼牌石油公司擔任行銷經理的李承奉,也趁著公司提供海外進修的機會,帶著妻女到澳洲留學。半年後課程結束,妻子希望小孩抓住機會繼續學英文,他只好先回國,母子倆在澳洲又多待了一年半。這期間,李承奉坦白表示,大約九○%的收入都寄給家人,他成為月光族,完全無法儲蓄。 他唯一花的錢,就是買機票。「我是『野雁爸爸』(wild goose father),還可以飛去看家人。另一種『企鵝爸爸』,是不能飛的,因為所有的錢都寄給家人了。」李承奉雙手比著,笑著說。 大陸現場 砸重金讓小孩進入重點中學 有如孩子書包裡裝著一套房子 在中國這個經濟才剛起飛的國家,對子女的教育投資更是不落人後。 據統計,今年中國高中考試的報考人數,已經超過一千萬人,大陸用一句話來形容:「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簡直傳神無比。而為了讓孩子上好大學,中國出現所謂「高考經濟」:除了課業加強之外,還有負責考前飲食、心理和課業輔導的「高考保母」。 升高中時,如果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長可以繳交人民幣二至十萬元的「擇校費」,讓孩子進入重點中學。此外,中國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分數較低,也有不少父母花上二十萬人民幣,換來一本從未入境過的外國護照,讓孩子能夠少花力氣就取得入學分數的優勢。 而且,進國內大學可能還不夠。女兒原本就讀上海第一志願「上海市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的家長姜在英表示,上海的高二、高三生當中,一半以上都出國念大學。「中國大學生就業很困難,我買房子時,幫我辦貸款的是一個清華大學研究所的畢業生。我心想,女兒辛辛苦苦讀高中,拚大學,難道就是為了畢業後,出來幫人家辦貸款嗎?」 有這樣心態的家長,已蔚然成軍。今年六月一日早晨五點半,北京的首都機場出現六十多名中學生,看起來都是第一次出國,興奮的討論如何填寫出境申報單。他們是瞞著學校,秘密組團前往香港參加「美國學術能力評估考試」(SAT)的考生。 根據國家級研究機構「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今年一月發表的統計,中國從二○○一至二○○五年之間,有近六十萬人出國留學,其中五十四萬五千人為自費留學。據《人民日報》二○○四年的報導,在中國十八歲以下的小留學生,已經佔全部留學生的一半以上,年成長率超過二○%。 這股力量有多大?它大到讓補習班變成國際上市公司! 專門培訓外語、SAT、GRE等美國入學考試的北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去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使持有公司三一%股權的董事長俞敏洪,當時資產超過人民幣十八億元,一躍成為億萬富翁級老師。他的集團已在全中國設立了三十二所學校、一百一十五個學習中心、十五家書店。截至二○○六年底,共培訓學員約四百萬人次。 二○○七年八月一日,位於上海精華商業區南京東路置地廣場東十六樓的全國第一家「新東方VIP學習中心」盛大開幕。這是新東方在全中國開設的第一家以尊貴小班,和一對一貴賓培訓為主的高級學習中心。玻璃隔間的學習中心裡全鋪上柔軟的地毯,現代化教學設施包括玻璃黑板、空氣淨化設備、大螢幕液晶電視、高清晰投影機、筆記本電腦、無線上網等。 英國教育考試評估機構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s,CIE)也看準中國這塊大餅,近年在中國各地和包括上海師範大學等教育機構合作興辦「劍橋國際中心」,以「國際名牌大學直通車」為訴求,吸引許多重點中學的家長,把孩子轉到這裡就讀。 學校收取高昂的學費:一年人民幣六萬五千元,相當於新台幣二十八萬元,台北著名的私立中學薇閣、康橋雙語學校也沒有那麼貴。好處是,入學時跟學生家長簽約,保證一定申請上一所國外名牌大學,否則退費。 昂貴的學費,拿來聘請優秀的師資,中心的三十五位老師當中,有八位博士,其餘都是碩士。更有兩位來自劍橋、兩位來自耶魯。「早上外師(外國教師)英語上課,下午中師(中國教師)一對一補救教學,組成『雙保險』的教師團隊,就是不能有一個掉隊,」上海師範大學劍橋國際中心總監梁洵安強調。 中國媒體比喻,家庭教育投資有如「孩子的書包裡裝著一套房子」。那麼,每個出國讀大學的孩子,行李裡裝的,就是一棟豪宅了。 美國現場 升學諮詢顧問越貴越搶手 用打造CEO法,打造常春藤候選人 科恩(Katherine Cohen)是耶魯大學的博士,曾任大學錄取辦公室官員。現在開了一家諮詢顧問公司:常春藤智慧(IvyWise),客戶是高中生,雖然一個人的諮詢費高達新台幣一百萬元,卻照樣生意興隆。 常春藤智慧公司的業務,主要替高中生當升大學顧問。像台灣的大學學測一樣,SAT的分數只是錄取的一個參考,他們更重要的任務,是打造一個能被常春藤大學看上的學生:從如何形塑漂亮的高中成績,到如何撰寫自傳性的短篇作文,甚至面試。這一套包裝自己的複雜流程、細緻學問,就是他們的賣點。 科恩指導學生如何經營、凸顯自己的特色,對學生進行模擬面試,全程錄影並做細節分析,公司幫學生過濾出最適合的大學名單,甚至推薦學生讀「目標大學」的教授著作。種種工作,跟公關公司打造一個執行長的形象沒兩樣。 根據美國《錢》(Money)雜誌二○○五年三月的報導,類似常春藤智慧這樣的美國獨立教育顧問協會會員數目,由五年前的二百五十家,成長到四百五十家,而未來三至五年,預估更將高達八百五十家。 這些公司收費高昂,私人的SAT教練,從每小時一百二十五到四百美元;最負盛名的The Princeton Review一套完整的十八小時家教、四次模擬測驗費,高達兩千美元(約合新台幣六萬六千元)。 「美國中高階級對全球化的焦慮,反映在為自己的子女從小奠定教育的絕對優勢。」耶魯大學博士、《美國是如何培養菁英的》作者薛湧指出,除了名校入學產業興起,社會還有一個趨勢:高學歷白人婦女回歸家庭,全力以赴做個專業媽媽。「她們不是回到廚房,而是給自己的孩子當家庭教師,高學歷完全派得上用場。」 此外,因為一些大學明白表示,他們要看申請者在社區服務方面的創造精神;到開發中國家當義工,可以變成很大的優勢,於是「越來越多的家長把旅行、到發展中國家做志工列為必要的教育支出。」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計算,富裕家庭將一個孩子撫養到十七歲的最低開銷為八十萬美元(按二○○七年的美元價值計算)。如果再算上私立學校、保母等額外開銷的話,消費總額將增加到一百六十萬美元。他們為這些孩子取了一個名字:One Million Kids(百萬美元小孩),摺合新台幣要三千多萬元。 為了籌措這些經費,《華爾街日報》報導,許多家長開始放棄最愛的咖啡、健身俱樂部會員等奢侈品,以換來孩子「最有意義的教育經驗」。事實上父母這些眼前的犧牲,極有可能換來日後豐厚的回報,根據美國康乃爾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Ronald G. Ehrenberg的觀察,常春藤名校畢業生不但起薪落於七至八萬美元年薪左右,而且許多人一進企業就擔任初階、中階主管。 這場世界級的教育軍備競賽,讓人膽戰心驚,但是,對的策略恐怕更勝高昂的金錢投資。什麼是聰明的策略?你如何投資得更有效? 不過,沒有能力參與教育軍備競賽的父母也毋須喪氣。條條道路通羅馬,教育投資確實有助於拿到漂亮的文憑,也為進入社會取得優勢起跑點,但並不等於擁有終身的社會競爭力。好消息是,二○○七年全球富豪排行榜,一大半是放棄文憑的輟學生,創造出改變世界的網路平台、維基百科創辦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se),當年也放棄博士文憑。終究,你的孩子是否擁有高EQ和自主的學習能力,才是該重視的本質。
推薦閱讀:

醫野掇拾:「聰明早慧」與「貴人語遲」
寶寶3歲前經常做這三件事,長大後才會更聰明
聰明飛行·都市周報
「智慧」營養素DHA讓孩子更聰明
這些「黃金補腦液」,讓孩子吃了倍兒聰明

TAG:教育 | 投資 | 策略 | 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