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歷史研究現狀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博士、工商管理碩士(技術管理方向),現在企業任職,從事戰略管理和投資工作。15年軟體開發和項目管理經驗,IT和互聯網連續創業者。】

一、概述:

人工智慧通常被認為是計算機學科中的一門重要分支,在控制論、心理學、神經生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影響下,誕生於上世紀二戰後的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經過多次激烈爭論和起伏之後,上世紀80年代以來逐漸開始形成若干不僅相互競爭,而且相互補充的研究綱領,同時人工智慧與認知科學、機器人等相近學科分化開來,成為新世紀以來的前瞻性重要交叉學科——智能科學的核心組成部分。

人工智慧及其相關的研究成果,通過大眾媒介於上世紀50年代末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科幻作品和藝術中經久不衰的重要主題之一。它與生物工程、空間技術並列為21世紀的三大尖端技術。計算機的發明為人工智慧的實現提供了強大的工具,反過來人工智慧發展過程中的新思想和成果又促進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在計算機科學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1966年到2001年的獲獎者中,有將近六分之一是因為其人工智慧方面的成就而獲獎。

如果以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上確定「人工智慧」這個名詞作為學科的開端,那麼這門學科60餘年來的研究綱領與經典自然科學相比,其成熟度和統一性相對較低,不同學派之間或相互競爭或互為補充,而且由於是當下的科學或技術,涉及對在世科學家的評價,從而導致對其進行單獨、嚴肅的科學史考察並不容易,即使是人工智慧著名學者尼爾斯·J·尼爾遜(Nils J.Nilsson)自己編寫人工智慧史時也覺得為人工智慧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很困難,但為了編寫學科史卻不得不對其進行界定。

因此,不僅國內尚無專業的科學史學者對人工智慧發展史進行深入研究,而且國外已有的人工智慧史,也主要是以面向大眾的非專業性普及讀物出現,或者是零散的口述記錄史,或者只是作為二級學科穿插在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的歷史描述中出現,與這門學科在目前大眾傳播中的熱度相比並不相稱。

但是,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從認識論、心靈哲學的角度研究人工智慧的方法論基礎,關注其哲學意義和社會影響,並考察其與認知心理學、神經心理學、邏輯學等其他學科的互動關係,都是非常活躍的。因此在這些研究文獻中,經常會涉及人工智慧發展歷史中的問題,並與認知科學、邏輯學、數學等學科的歷史描述存在大量交叉,從而成為研究人工智慧歷史發展的重要思想和資料來源,這為對其進行嚴肅的學科歷史考察和研究提供了較好的外部基礎。

目前在技術史的研究中,對計算機科學發展歷程的研究已經出現了不少優秀的著作,但一般偏於硬體和程序設計語言的發展較多,對於人工智慧這門分支學科,由於其脈絡複雜,往往穿插在軟體史中描述,偏重於實際的經驗性問題,對其和心靈哲學、認識論、心理學的互動關係往往語焉不詳。這帶來了兩個問題:首先是如果沒有內容完整、嚴肅的人工智慧史,也同樣沒有完整的計算機科學史,就好像如果沒有好的代數學史、幾何史、微積分史,就不能形成完整的數學史一樣;其次是人們對計算機的認識早已突破其僅僅只是一種計算工具的觀念,而是將其作為研究人類智能行為的模擬工具,以及實現人類級別智能任務的技術手段,因此只是遵循將其作為計算機科學的二級學科的傳統,局限在計算機學科或軟體工程的歷史發展來研究人工智慧歷史,把這門學科和數學、認知心理學、控制論、哲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淵源或聯繫割裂開來,則不足以解決在智能模擬、理解人類認知的任務背景下,如何考察人工智慧發展的脈絡和動力機制問題。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

對於人工智慧這門年輕的學科,關於其歷史的敘述與計算機科學、控制論、認知科學乃至認知心理學、心靈哲學經常糾纏在一起,單獨以人工智慧之名而編寫的專業學科史著作並不多,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工智慧作為一門獨立的二級學科,其歷史、方法、概念、科學家沒有受到學術共同體內部的重視,相反,國外在這方面研究工作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非常活躍,除了人工智慧及其相關學科的專業學者之外,作家、專業科普記者、科學史專業工作者都已經加入了其中,在該學科的發展歷史、方法變遷、人物評價等方面做了相當多的工作。

1、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對人工智慧歷史的研究,大概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從計算機或信息科學共同體內部和外部幾乎同時開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門學科作為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比較年輕,到70年代中後期才開始出現一些主流的教科書,而且在大學或科研機構的建制化是伴隨著電子工程或計算機學科而發展的。

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現在,國外對人工智慧的歷史研究主要在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信息技術、技術史的名義下進行,其所涉及研究人員的來源大致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等科學共同體成員內部,既包括個別職業科學家的個人行為,也包括科學共同體開展學科歷史研究的建制化活動中的職業科學家,其研究內容包括學科歷史,也包括技術和社會、文化、經濟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2.科技史專業學者,包括技術史學會、大學,以及由計算機和信息產業界提供資金、實物、原始文獻等支持的博物館等專業機構;

3.除以上之外的來自於媒體的記者、作家等其他外部人員;

科學共同體內部當中,除了科學家個人撰寫的專業性或半專業性著作、論文、口述史之外,也包括他們為大眾媒體撰寫的各種普及型文章。另外就是美國計算機學會(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以下簡稱ACM)、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以下簡稱IEEE)等科學共同體的專業委員會和專業刊物。以上這種主要由科學家、工程師的科學共同體對其學科史的研究大致又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認知科學家、工程師個人出於學術興趣,自行或在外部支持下完成的學科史著作,這類著作中比較重要的有:

1.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和認知科學家霍華德·加德納1981年在斯隆基金會支持下,歷時4年於1985年完成並出版的《心靈的新科學:認知革命的歷史》,是職業科學家中最早關注並專題研究認知科學歷史發展的著作,由於人工智慧在認知科學中的核心地位,作者在書中不僅描述了人工智慧近50年的發展過程,而且還對人工智慧與認知科學的關係、作為交叉科學的認知科學內部各個學科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討論;

2.英國蘇塞克斯大學認知與計算機學院的創始院長、英國皇家學會前副會長瑪格麗特·博登在2006年出版的《作為機器的心智:認知科學史》,該書分2卷,近1700頁,是目前對認知科學歷史考察較完整的內史風格著作,該書與加德納的著作一樣,也有大量篇幅討論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歷史;

3.著名人工智慧科學家尼爾斯·J·尼爾遜編著並於2010年出版的《探索人工智慧》,是迄今為止計算機專業背景下的人工智慧學者中內容最為詳實的人工智慧歷史著作。

4.來自英國的人工智慧科學家Philip Husbands、OwenHolland與哲學講師Michael Wheeler合編的《歷史中的機械心智》,以心智機械化的思想為線索,按時間順序收集了控制論、人工智慧、人工生命、認知科學、神經科學的若干論文,展現了心智機械化思想是如何通過各方面知識的相互影響而形成的。

5.丹尼爾·克雷維爾(Daniel Crevier)的《人工智慧:尋找人工智慧的喧鬧歷史》,作者來自於產業界,從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並在人工智慧領域創立一家主要從事圖像識別技術的公司;

6.由兩位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學的歐洲人工智慧學者Peter Baumgarter和Sabine Payr編著並於1996年出版的口述史著作《Speaking Minds: Interviews with Twenty Eminent Cognitive Scientists》,對美國20位傑出的人工智慧學者和認知科學家進行訪談,涉及這些科學家的學術生涯、人工智慧和認知科學的關係、人工智慧的歷史回顧和社會影響等多個重要方面,由於編者作為人工智慧學者的專業性,該書相對比較完整地描述了一線科學家的重要觀點;

7.James A. Anderson和EdwardRosenfeld編著並於2000年出版的《Talking Nets:An Oral History of Neural Networks》,是專門討論神經網路的口述史著作,作者之一的Anderson本人就是著名的神經網路學者,該書通過對17位有影響的認知科學家、神經生理學家、人工智慧學者進行訪談的方式,勾勒了神經網路理論發展的主要脈絡;

8.Robert M.Harnish於2001年編著出版的《Minds,Brains,Computers: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主要從認知科學的觀念發展進行了歷史性評述;

9.John C.Smith於1991年編著出版的《Historical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深入討論了歷史上心靈哲學和哲學心理學對當代認知科學中若干基礎問題的處理方式,為認知科學的理論基礎提供了歷史性視角。

第二類則是由科學共同體內部設立專門委員會建制化開展的研究工作,主要以IEEE和ACM這兩大國際機構為代表。

IEEE早在1963年由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學會及美國電氣工程師學會合併成立之初就設置了歷史委員會,1980年成立歷史中心,其使命是「保存、研究和促進信息技術和電氣技術歷史」。在美國信息處理學會聯合會(AFIPS:American Federation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ies)解散後,IEEE於1992年接管了AFIPS在1979年就開始出版的《計算史年鑒》,並更名為《IEEE計算史年鑒》,其內容覆蓋了硬體、軟體、計算機歷史和文化等各個方面,截止到2015年已經出版了37卷(1979年為第1卷,每年1卷,從1992年的第14卷開始改為季刊,之後每卷有4期),成為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計算機科學歷史研究的權威刊物之一。

相比之下,ACM這方面的工作起步較晚,該組織在2003年秋天才成立關於ACM歷史的總裁特別委員會,負責對如何創建學會的文獻檔案庫提出建議,但與IEEE不同,該委員會成立之初就邀請了三位職業技術史學者作為成員,在該委員會的推動下,ACM於2004年7月成立了專門的歷史委員會,其宗旨是:「促進對ACM的歷史及其在計算髮展中的作用的收集、保存和解釋工作」;

無論是IEEE還是ACM,除了完成常規史料的保存之外,都對口述史極其重視,ACM歷史委員會主要以圖靈獎得主、ACM總裁、ACM雜誌的主編等為對象進行訪談並對訪談材料數字化,多次召開關於ACM歷史研究的口述史研討會。而IEEE則完成了450位傑出工程師的口述史訪談,同時在美國工程基金會的支持下,採用維基風格的網站來幫助其成員和二級組織保存、分享學科發展的里程碑、口述史和文檔。

與學科內個別職業科學家如加德納、博登、尼爾遜等出於個人興趣撰寫學科歷史書籍不同,IEEE與ACM作為正式團體,所投入的資源更多,對學科歷史的研究也逐漸建制化,而且認識到與專業科學史工作者、檔案學者密切合作的必要性,例如ACM歷史委員會的首屆8名委員(2004.7-2005.7)中,2名委員為職業技術史學者,1名委員來自紐約大學的柯朗數學研究所圖書館,1名委員來自矽谷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同時IEEE和ACM均不定期召開學科歷史的研討會,或者設置與學科歷史相關的獎項,資助學科史相關著作的出版,為科學史研究生提供實習生計劃、博士後等短期研究崗位等。

除IEEE和ACM之外,成立於1937年的信息科學與技術協會(ASIS&T: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雖然規模相對較小,但對信息科學歷史的關注相對較早,1994年就成立了名為ASIS&T SIG HFIS(Special Interest Group: History &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Science)的特別興趣小組,專註於信息科學的歷史和基礎研究,並於2012年將最初名為「The Journal of Library History」的雜誌更名為「Information & Culture: A Journal of History」。

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隨著信息科學及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的社會影響逐漸擴大,以計算機、控制論、社會學等學科為主的學術共同體,對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信息技術的社會應用後果、與法律或道德規範的關係、對社會生產力的影響等外部社會因素開始關注起來,出現了不少討論信息技術的法律、倫理、經濟和文化影響的專業刊物,例如(括弧中的數字為該刊物的創刊年份):《AI & Society》(1987)、《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1999)、《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9)、《Journal of Information Ethics 》(2002)、《Journal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Ethics in Society》(2003)、《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formationEthics》(2004)等。

同時,ACM的計算機與社會特別興趣小組(SIGCAS: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Computer and Society )定期出版會議論文集,IEEE的技術的社會意義學會(SSIT:IEEE Society on Social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在1988年開始編輯出版《IEE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Magazine》的同時,也會定期出版會議論文集。

除了上述以科學共同體內部的職業科學家、專門委員會在學科內部開展關於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為主的歷史研究工作之外,來自於專業科學史學者對人工智慧及其相關學科(如控制論、資訊理論等),以及計算機科學中涉及電子學、編程語言等方面的的歷史研究,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也逐漸活躍起來。

從上世紀80年代迄今,以美國科學史學者為主的西方學者在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計算機科學史及文化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所形成的文獻以及相關的研究人員比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等學科內部開展的歷史研究要豐富很多,而且某些已經形成了專業性機構,逐步開始走向建制化,包括:

1.美國技術史學會(SHOT:Society for theHistory of Technology)1987年成立的的計算機、信息和社會特別興趣小組(SIGCIS: Special Interest Group for Computers,Information,Society),這個小組的領導層成員除了美國學者之外,還有來自英國、日本的學者,並出版《技術與文化》雜誌;

2.1980年明尼蘇達大學贊助並初步整合了查爾斯·巴貝奇學院,1989年該學院完全成為明尼蘇達大學的一個研究機構,並以此為基礎成立了明尼蘇達大學信息技術歷史中心;

3.信息科學與技術協會(ASIS&T: Association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4年成立信息科學的基礎與歷史特別興趣小組(SIG HFIS:Special Interest Group: History&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4.1979年成立的美國計算機歷史博物館,在谷歌、微軟、思科、蘋果等產業界知名大公司支持下已成為計算機文化和歷史研究的知名機構,尤其在軟體史研究上頗有建樹;

5.1987年設立在曼徹斯特大學科學、技術和醫學史中心內的英國國立計算史檔案館(UK National Archive for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收藏了大量英國計算機科學發展的實物和檔案;

6.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中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收藏了美國計算機科學和產業發展歷史中的大量實物和檔案;

除上述專業性機構之外,一些大學的科學史系或項目(如普林斯頓大學、曼徹斯特大學),計算機和信息產業界的企業檔案館(如IBMArchive、日本電氣公司個人計算機史在線博物館等),在計算機科學歷史與文化的研究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例如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信息技術歷史中心,該中心收集了豐富的原始手稿,同時進行了大量口述史訪談,出版了一系列計算機技術史專著,還為專業研究者重印大量珍貴的手稿和書籍。

以科學和技術史領域的專業學者為主,科學共同體的職業科學家、產業界共同參與的計算機科學歷史研究產生了豐碩的成果,技術史學會的SIGCIS(計算機、信息和社會特別興趣小組)對計算機科學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和論文進行了整理,按照通史、計算機硬體及產業、程序設計語言及軟體、人機交互和個人計算、通訊和控制系統、商業及管理應用、科學計算、計算機科學及研究、計算機歷史編史學這九個主題進行分類,包括50多本專著和若干篇重要論文。

在上述的職業科學家及共同體、科學史學者的歷史研究之外,來自於媒體的記者、作家和技術編輯對人工智慧的歷史發展也做了不少有影響的工作,例如到目前為止,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人工智慧史著作是由科學共同體外部的作家:帕梅拉·麥克達克(Pamela McCorduck)於1979年出版的《思維機器:對人工智慧歷史和前景的個人探究》,這是第一本關於人工智慧發展歷史的專著,得益於帕梅拉的丈夫約瑟夫·F·特勞布(Joseph F.Traub)在當時主要的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卡內基·梅隆大學擔任計算機系主任(1971 -1979)之故,她與赫爾伯特·西蒙、艾倫·紐厄爾、馬文·眀斯基等人工智慧領域的一流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當面訪談和交流,這些直接的訪談和一手資料為其著作在科學共同體內部提供了很強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非專業作者所撰寫的人工智慧歷史書籍中,美國2007年出版的發現和發明的里程碑(Milestones in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叢書中的 《Artificial Intelligence:Mirrors for the Mind》是一本優秀的人工智慧歷史科普著作,該書作者Harry Henderson是一位技術編輯,以10位有影響的人工智慧學者的工作為主線索深入淺出地描述了這門學科的歷史,而且提供了這些成果的文獻來源,為普通讀者進一步深入探究人工智慧發展史提供了一把鑰匙。

除此之外,著名的大眾科學刊物《科學美國人》長期關注人工智慧、認知科學的的發展,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就邀請該領域的知名科學家在該雜誌上撰文介紹人工智慧的最新進展和爭議,不定期出版特輯討論認知科學和人工智慧方面的問題,2002年該雜誌將1992年-2000年之間刊登的若干重要文章結集為《理解人工智慧》一書出版。另外,2004年《科學美國人》所屬的自然出版集團創立了《Scientific AmericanMind》的雙月刊,該刊物主要向公眾介紹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的重大進展,以及認知科學的新思想。這兩本雜誌對人工智慧、認知科學的長期關注,為專業科學史學者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綜上所述,國外對人工智慧歷史的研究在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認知科學及哲學、科學史等各種更寬泛的學科名義下逐步走向建制化,尤其是美國的研究比較活躍,對相關研究項目的經費支持也比較多元化,以明尼蘇達大學的信息技術歷史研究中心2015年的在研項目為例,其研究經費來自於能源部、斯隆基金會、國家科學基金會等,涉及計算機產業史(軟體業、計算機服務業)、專題史(高性能計算、計算機安全、軟體史)、計算機技術相關的社會與文化研究諸多領域。

雖然如此,國外專業科學史工作者單獨以人工智慧這個領域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史著作卻非常少,對人工智慧面臨的問題、方法和概念的發展歷程,一般在計算機通史、軟體史或認知科學歷史的大背景下或者只是簡要描述,或者缺乏統一的主題或結構加以組織,難以一窺全貌。這樣對人工智慧這門學科的歷史考察幾乎就被計算機科學或軟體史的純粹經驗性研究替代,或者在認知科學這門交叉學科中,置身於發現人類認知原理、實現人類級別智能這樣的背景,和認知心理學、心靈哲學的發展歷史結合起來討論,而且這方面的研究在哲學的「認知轉向」背景下反而比計算機科學或軟體史的經驗研究要活躍得多,不僅有大量的心靈哲學、認知科學哲學的研究文獻,還包括了對意識、智能問題感興趣的物理學家、神經生理學家的著作,數量之多在這裡難以逐一列舉(其中很多重要文獻已經翻譯成中文,可參考後續國內研究現狀的部分)。這樣導致實際上大多數以計算機科學為背景的人工智慧學者,在方法論上難以認同哲學、心理學中的形而上學和概念分析,某種程度上加劇了科學和人文兩種文化或研究傳統的對立。

數字計算機作為解放人類腦力勞動的工具的歷史,和人類發現人類智能工作原理並在工程上予以實現的技術的歷史,兩者的關係應該是在承認前者是後者目前最有效的工具的同時,還得看到兩者之間存在的重大區別。因此,對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的歷史研究起步較早而且比較深入,但對計算機作為理解人類智能工作原理的核心手段並實現人類級別智能任務的歷史探索,卻是在認知科學、認知心理學、心靈哲學的外衣下,通過傳統的概念分析來描述,有很強的形而上學思辨色彩,較少基於人工智慧中的問題求解等經驗問題來研究。

上述這種對立不利於完整地描述人類在工程上實現人類級別智能這個長期目標的技術活動歷史,脫離開認知的哲學和心理學基礎,完全在演算法實現、編程語言這樣的微觀經驗基礎上去描述人類追求智能的人工實現的進程,不僅會陷入到具體細節,而且也無法從一個較高的高度來看待過去60年來這門學科發展過程中的爭論、停滯和進步。

2、國內研究現狀

由於受到文革的影響,人工智慧自誕生以來的前20年(1956-1976),除早期尚有一些從國外翻譯的材料之外,60年代末德雷福斯的人工智慧批判、眀斯基和派珀特的《感知機》中對聯結主義範式的否定、70年代初的人工智慧冬天等學科發展歷程中的大事,即使專業科學工作者都知之甚少,更不用說當時國內尚未發展起來的科學史學科了。

從時間順序來看,國內對人工智慧這門學科的思想、歷史和社會影響的研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文革前對控制論、資訊理論和人工智慧早期思想的翻譯介紹階段。1961年龔育之等將維納的《控制論》翻譯出版,1964年劉春林等編譯的《控制論淺說:控制論與自動機》出版,1965年《自然辯證法通訊》編輯部將英、美的主要控制論和計算機科學家,如維納、艾希比、圖靈、申農等人的重要論文譯成中文並以《控制論哲學問題譯文集》的名義出版,這些都是國內較早介紹控制論和人工智慧思想的材料,此階段即使在西方,人工智慧這門學科仍未建制化,因此關於人工智慧的思想主要是在控制論、自動機的名義下討論,符號主義的思想尚未佔據主導地位,對於智能任務的實現,控制論的影響比馮·諾依曼在《計算機與人腦》中所表達的思想影響更大,其路徑現在看來基本屬於聯結主義的。

第二個階段是文革結束後到90年代初中期,大量控制論和人工智慧方面的著作被翻譯成中文進入國內,除了專業著作之外,涉及人工智慧發展前景的討論、哲學基礎等方面的著作也被介紹進來,此時在西方人工智慧已經開始建制化,與控制論區別開來。這段時期最重要的譯著是著名人工智慧哲學家德雷福斯的《計算機不能做什麼:人工智慧的極限》第二版,該書1986年由寧春岩翻譯,北京大學計算機系馬希文作序,由於德雷福斯在該書中廣泛引用了早期人工智慧的重要論文集,如《計算機與思維》、《語義信息加工》,大量的蘭德公司研究報告和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備忘錄等原始材料,因此它也提供了研究人工智慧發生和早期歷史的一個史料來源,而且由於該書時間跨度覆蓋了從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20年,對從人工智慧內部來研究其觀念發展過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借鑒。

1985年,人工智慧學者費根鮑曼(1994年圖靈獎得主)和作家麥克達克合著的《第五代:日本第五代電腦對世界的衝擊》也被譯成中文出版,該書以日本第五代計算機的研究為中心,討論了人工智慧在全球範圍內的技術、經濟和社會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80年代職業科學家編寫的唯一的認知科學史著作,霍華德·加德納的《心靈的新科學》在1985年出版英文版之後,1989年、1991年先後分成兩部分在國內翻譯成中文出版,是國內迄今為止唯一的認知科學史的中文譯著。

對中國態度十分友好的著名人工智慧學者赫爾伯特·西蒙(1975年圖靈獎得主,人工智慧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中文名又譯司馬賀)1983年應中國科學院邀請到中科院心理所進行訪問研究,並在北京大學系統地講述了認知心理學,其講義在1986年以《人類的認知:思維的信息加工理論》為題結集出版,該書以人工智慧發展歷史上長期佔據主流地位的符號主義研究綱領為背景,系統地介紹了西蒙等人創立的信息加工心理學,反映了該研究綱領中心理學派的主要理論成果,並與同年出版的《計算機不能做什麼》一起,勾勒了80年代早期除聯結主義綱領之外的主要理論框架。

這兩個階段國內主要是逐步譯介西方國家在人工智慧研究方面的專業著作為主,類似德雷福斯、費根鮑曼那種從學科內部觀念演變和社會影響的角度來討論人工智慧發展的著作,很少介紹到國內來,除加德納的《心靈的新科學》之外,帕梅拉·麥克達克(Pamela McCorduck)1979年的《思維機器:對人工智慧歷史和前景的個人探究》這本十分暢銷的人工智慧歷史書籍,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中譯本。

在這個階段,國內的人工智慧學者、哲學工作者也不定期在專業雜誌上介紹學科的發展歷史,如魏宏森與林堯瑞、渠川潞、是兆雄等。

第三階段是從90年代中期迄今。這個階段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我國科研工作對外開放的擴大,國內外在人工智慧專業研究領域的差距逐漸縮小甚至保持同步,與此相對應的是在人工智慧哲學、心靈哲學、認知科學、認識論方面的研究開始活躍起來,研究成果主要以專業雜誌的學術論文或以專著的方式出版,同時對國外相關著作的譯介比80年代更為積極和流行,例如上文中提到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Mirrors for the Mind》被翻譯成中文出版。

在人工智慧學科歷史的專著方面,中國海洋大學電子工程系原主任馮天瑾教授2008年出版了《智能學簡史》,這是國內唯一一本由計算機工作者按時間順序介紹人工智慧學科歷史的專著,和尼爾遜的《探索人工智慧》一書類似,讀者對象以普通大眾為主,但後者內容比前者更加深入,可以兼顧從事人工智慧的專業工作者。

和美國對計算機科學歷史的研究既廣且精,而且又有不少職業科學史學者參與不同,中國對計算機學科歷史的研究並未在專業科學史界得到高度重視,1984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組織翻譯出版了前蘇聯學者阿波金與梅斯特洛夫合著的《計算機發展史》,其後國內的計算機和信息產業工作者出於對本學科歷史發展的個人興趣,編寫了幾本內容詳實的計算機學科史。1985年,由中科院牽頭組織計算技術研究所、數學所、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清華大學、自然辯證法雜誌社等單位學者共同編寫的《計算機發展簡史》,是文革後以國內首部專業計算機工作者為目標讀者編著的計算機學科史,內容十分詳實,雖然和從前蘇聯翻譯的《計算機發展史》風格類似,主要偏重於計算機硬體的研製歷史,但也注意到了軟體和人工智慧的重要性,為此專門編寫了題為「人工智慧的歷史與現狀」的第六章,在當時的情況下非常難得。

在這之後,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系胡守仁教授編著的《計算機技術發展史》第一卷和第二卷分別於2004年、2006年由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曾長期參與我國「銀河」巨型計算機的研製,作為資深的計算機科學家所編寫的計算機學科技術通史,內容極為豐富、詳實,其專業性非常強,目標讀者定位主要是電子工程、計算機等專業工作者而非普通大眾,故其流傳並不廣,但遺憾之處主要是以硬體為主,基本不涉及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軟體史。

原北京信息產業協會秘書長徐祖哲歷時十年,在2015年出版了《溯源中國計算機》一書,是國內目前對新中國計算機發展歷史最完整的編年史研究,但其特點和胡著《計算機技術發展史》一樣,只覆蓋了計算機硬體。

國內計算機和人工智慧工作者中,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吳鶴齡、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崔林合編的《ACM圖靈獎:計算機發展史的縮影》對人工智慧歷史在國內的普及有一定影響,該書從1966年首屆圖靈獎獲得者艾倫·佩利開始,一直介紹到2006年圖靈獎獲得者弗朗西斯·艾倫,之後修訂的第四版中又補充了2007到2011年的圖靈獎獲得者介紹。由於圖靈獎得主中有不少傑出的人工智慧學者,故該書對人工智慧領域中,圖靈獎得主的重大成就、人物生平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加上該書以普通大眾為讀者對象,行文淺顯易懂,故在國內傳播較廣。

由於人工智慧與認知科學、心靈哲學的密切關係,如果只是將人工智慧作為計算機科學內部的二級學科,那麼其史料和思想的來源將比較單薄,但如果適當擴大到認知科學、心靈哲學中與人工智慧相關核心概念的形成與辨析,那麼對人工智慧學科的關鍵概念、研究綱領形成的過程將會有更完整的視角,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基於一個共同的任務背景,適當把一些國內心靈哲學、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考慮進來是有必要的。

國內對人工智慧哲學、認知科學、心靈哲學的研究一般也是從譯介國外相關文獻開始並逐步深入,這方面比較重要的有:

瑪格麗特·A·博登選編的人工智慧哲學論文集《人工智慧哲學》;薩伽德的《認知科學導論》,羅姆·哈瑞的《認知科學哲學導論》,高新民、儲昭華選編的《心靈哲學》收集了國外心靈哲學的主要論文,涵蓋了心靈哲學的幾乎全部主題。山西大學魏屹東主持譯介的《認知哲學譯叢》,包括了9本不同主題的認知哲學國外著作,其中《認知科學的歷史基礎》和《認知科學中的當代爭論》分別介紹了認知科學思想史和當代認知科學的核心焦點問題。浙江大學語言與認知中心選譯的《語言與認知》叢書迄今已出版了12本,其中《心智、大腦與計算機:認知科學創立史導論》基於現代計算機、人工智慧和認知科學的互動關係背景介紹了認知科學的創立過程,《神經科學的哲學基礎》是國內比較少見的討論神經科學的哲學問題的著作,《具身心智:認知科學和人類經驗》是國內較早引入的第二代認知科學代表人物瓦雷拉的著作,商務印書館組織國內學者翻譯的《心靈與認知文庫:原典系列》包括7本國外知名學者的心靈哲學和認知科學哲學原著。

人工智慧歷史研究和信息哲學的聯繫也很緊密,盧西亞諾·弗洛里迪的《計算與信息哲學導論》2010年由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的劉鋼翻譯成中文出版,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主持翻譯的愛思維爾科學哲學手冊中的信息哲學分冊已於2015年出版。

除上述工作之外,從上世紀90年代迄今,國外主要的心靈哲學、認知科學、信息哲學的著作,以及關注智能、認知和意識的基礎問題的生理學家、物理學家的著作,也被陸續翻譯成中文出版,比較知名的如約翰·R·塞爾、丹尼爾·C·丹尼特、道格拉斯·R·霍夫斯塔特、澤農·W·派利夏恩、大衛·J·查爾莫斯、傑拉爾德·M·埃德爾曼、約翰·J·埃克爾斯、羅傑·彭羅斯等,這中間有些和人工智慧領域有比較密切的聯繫和討論,如塞爾、丹尼特等,而且丹尼特對馬文·眀斯基《心智社會》中描述的心智模型思想的形成有直接影響,有些雖然和人工智慧的核心主題相隔比較遠,但卻在大眾中有較大影響,如彭羅斯等。這些書中不少是通過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第一推動系列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世紀人文系列叢書出版。

國內心靈哲學、認知科學工作者不僅譯介了大量國外成果,而且形成了若干建制化的研究機構,在發表專業研究論文和出版專著的同時,也開展碩士、博士層次的教學培養工作,這些機構主要包括:浙江大學語言與認知研究中心、山西大學認知與分析哲學研究中心、華中師範大學心靈與認知研究中心、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西南大學邏輯與智能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現代邏輯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北京大學邏輯、語言與認知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廈門大學知識論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等。

在以上基礎上,國內研究者圍繞著人工智慧、心靈哲學、認知科學的概念發展、範式轉變等主題,通過期刊專業論文和學位論文、撰寫專著等方式發表了不少自主研究成果,研究者的背景主要集中在心靈哲學、邏輯學、語言學、心理學等領域。其中與人工智慧學科歷史中的概念發展、範式變遷等有較密切關係的重要研究著作主要有(括弧內為該著作的作者):

1.《從分析哲學走向實用主義:普特南哲學研究》(陳亞軍);

2.《人工智慧哲學》(董軍);

3.《意向性與人工智慧》(高新民、付東鵬);

4.《意向性理論的當代發展》(高新民);

5.《認知科學前沿中的哲學問題》(劉曉力、孟偉);

6.《理性的生命:哥德爾思想研究》(劉曉力);

7.《用計算的觀點看世界》(酈全民);

8.《計算主義:一種新的世界觀》(李建會、符征);

9.《控制論的發生與傳播研究》(彭永東);

10.《計算機科學哲學研究:認知、計算與目的性的思考》(任曉明、桂起權);

11.《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魏屹東);

12.《心智、語言和機器:維特根斯坦哲學和人工智慧科學的對話》(徐英瑾);

13.《具身認知論:現象學在認知科學研究範式轉型中的作用》(徐獻軍);

14.《數理邏輯發展史—從萊布尼茨到哥德爾》(張家龍);

15.《人工智慧的基礎哲學問題探秘》(趙澤林);

16.魏屹東主編認知哲學叢書,已出版8本,涉及意識、人工智慧範式發展(如董佳蓉的《語境論視野下的人工智慧範式發展趨勢研究》)等內容;

當然,除以上專著外,涉足這些主題的其他著作、國內期刊論文、學位論文也非常多,限於篇幅,這裡無法列舉,但從內容完整性和深度來看,尚有一些博士學位論文值得引起關注,如戴潘的《福多「概念」理論研究》、王蘇娜的《福多的心語假說》、徐愚的《機器與語言》、付東鵬的《心靈與計算》、商衛星的《論認知科學的心智觀》等。


推薦閱讀:

科學揭秘:人工受精全過程
人工半肩、全肩、反肩,你怎樣選擇?
尋找外星人的九種方法:人工黑洞!
震撼!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口岸大樓最新航拍大片!
專家研究警示:人工智慧或成未來犯罪與政變的新手段

TAG:歷史 | 人工智慧 | 智慧 | 歷史研究 | 現狀 | 研究 | 人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