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八百五十年
北海公園的前身是清代的御苑西苑,平民不得進入,更不要說外國人了。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後的一個短暫時期,外國人得以進入參觀,但在《北京條約》簽訂後北海又成為禁地。此後外國攝影師要想一睹其芳容,只能在金鰲玉蝀橋上架起相機,遠遠地拍一下園內的風光。這張照片正是1876年英國攝影師托馬斯·查爾德這樣拍下的,右邊可見團城一角,湖邊幾棵歪脖柳樹後面,是堆雲積翠橋,過橋到了瓊華島就可以登上左邊的永安寺白塔了。 |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法國遠征軍的偵察部隊帶來了一具氫氣球,在北京和天津兩地進行偵察,並留下十餘張航拍照片。圖為法軍乘坐氣球俯拍的北海永安寺白塔。 |
20世紀初,金鰲玉蝀橋東,「玉蝀」牌樓西側,該牌樓現已不存。 |
金鰲玉蝀橋位於北海與中海之間,因橋兩端的「金鰲」和「玉蝀」牌樓而得名。1954年,為了緩解交通壓力,兩牌樓被拆除,橋改名為北海大橋。圖為1901年德國公使穆默站在金鰲玉蝀橋北邊向東南拍攝。 |
1900年北京城被八國聯軍攻破後,西苑被法軍佔領。法軍在靜心齋設立辦公場所,照片中幾名法軍官兵站在泌泉廊東的石橋上。靜心齋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原稱「靜清齋」,是乾隆皇帝讀書養性的所在,民國二年(1913年)才改成現在的名字,北洋政府曾將這裡作為宴請外國賓客的地方。 |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軍隨軍記者費利斯·比托拍攝了一批北京照片。這些照片被公認為是最早的北京影像,其中一張北海白塔,就是攝影師站在景山上向西拍攝的。圖片左邊是北海瓊華島上的永安寺白塔,右邊為太液池。綠樹、紅牆、白塔、碧波,組成了舊時北京最美的一面。 |
闡福寺位於萬佛樓東側,建於乾隆十一年(1746年),原為太素殿舊址,乾隆尊生母之願,將它改為喇嘛廟,賜名闡福寺。圖為闡福寺內大佛殿,本片拍攝於1901年。1919年由袁世凱衛隊改編的消防隊在大殿內做飯時引起火災,全寺燒毀,大佛殿現已不存。 |
今年是北海公園建園整850周年。估計您乍一聽也會不由得吃驚:北海的歷史居然有這麼長,都快趕上北京的建都史了?「850周年」是打哪兒論呢?
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完顏亮弒君篡位後,把都城從上京(今哈爾濱市阿城區南郊)遷至燕京(今北京),改名為中都。當時,金中都的中心位置在今天廣安門一帶。建都不久,金代統治者就開始著手在中都東北郊外營建離宮——太寧宮(亦稱大寧宮)。歷史學家們一致認為,太寧宮離宮區的建設,乃北海建園之始。
1980年,侯仁之先生在《北海公園與北京城》一文中認為,太寧宮建於金大定十九年(1179年)。這一觀點來源於《金史·地理志》中的記載:「京城北離宮有太寧宮,大定十九年建。」不過,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員王燦熾認為此說有誤。他告訴記者,《金史·世宗紀》中記載:「(金世宗)大定十九年五月戊寅,幸太寧宮。」也就是說,金世宗第一次到太寧宮避暑是1179年夏天,而且一住就是兩個多月,直到陰曆七月份才返回皇宮。如果太寧宮1179年才開始修建,當年怎麼可能有條件接待皇帝呢?後來,王燦熾又在《金史·張僅言傳》中發現一段記載:「(大定)六年,提舉修內役事……護作太寧宮,引宮左流泉溉田,歲獲稻萬解」。由此推斷,張僅言被任命為太寧宮離宮區建設工程總負責人,並開始著手營建太寧宮時,是大定六年(1166年)。經過13年的施工,1179年太寧宮離宮區正式完工。當年,金世宗首次臨幸太寧宮。因此,王燦熾認為北海建園應從大定六年(1166年)算起,到今年整整850年。
其實,北海一帶的水域古已有之,它原為古代永定河故道。河流遷移後,殘留的河床積水成湖。發源於紫竹院湖的高梁河水,流經「後三海」(即西海、後海和什剎海),灌注其中。在營建太寧宮時,工匠們將這段河道拓展加深,使之成為一處水域寬廣的湖泊。由於當時湖中廣植白蓮,故名「白蓮潭」。元代,「白蓮潭」才改為今天的名字「太液池」(今北海、中海)。
太寧宮規模龐大,其範圍包括今天北海、中海地區,歷經13個春秋才竣工,但不幸的是建成後第二年,它就毀於一場大火。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金人在廢墟上重建了離宮區,改名壽安宮。此後,元、明、清三代,這裡一直是皇家園林。
今天北海公園內的瓊華島,在最初營建太寧宮時就有了。也許您想不到,一位武俠小說中耳熟能詳的人物——邱處機,曾經在瓊華島上築館。成吉思汗佔領北京城後,更將瓊華島賞賜給邱處機。這裡一度成為道教聖地。而北海的標誌性建築白塔,則要到清順治八年(1651年)才開始修建。順治皇帝應西藏喇嘛之請,在瓊華島元代廣寒殿舊址上修建了這座藏式喇嘛塔。
北海建園後,700多年一直是皇家園林,普通人鮮有涉足。直到1925年才開放為公園,供市民遊憩。太液秋波,瓊島春陰,北海白塔……陪伴一代又一代北京人度過了美好的休閑時光。
本報記者黃加佳
本版圖片由徐家寧、尹振、陶然野佬提供
推薦閱讀:
※北海艦隊
※北海公園新貌
※日本北海道的島嶼
※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孔北海集箋注》附錄:傳記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