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讀筆記(6)《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讀書筆記(2)

主講人:汪海燕

作為主講人,我主要對《手稿》中的唯物史觀基本觀點進行解讀。首先,我認為《手稿》是馬克思思想轉變的重要節點,為了對市民社會的經濟基礎進行縱深剖析,馬克思著手進行政治經濟學研究,《手稿》可以說是「這種研究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理論成果,它促使馬克思初步形成了唯物史觀的理論框架和基本思路」,是「馬克思初步形成唯物史觀的關節點」,也可以稱之為「哲學創新的起點之作、原創之作」。我主要從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兩個視角,對《手稿》中的唯物史觀基本觀點進行闡述。

第一,以物質資料的勞動實踐為出發點闡發唯物史觀中關於生產力發展的問題。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勞動」的概念,馬克思在《手稿》中明確地論述了自己的勞動概念,明確提出勞動是社會歷史的基石。深刻地闡述了勞動作為物質生產實踐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建構起唯物史觀中有關勞動的基本觀點。並以此為出發點闡發了物質經濟因素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封建地產的商品化使打破了原來封建政治依附關係,使其成為一種純粹的經濟關係,這是社會歷史一大進步。馬克思對社會歷史進步的評價標準首先就體現在生產力發展上,資本主義條件下原有封建地產商品化的過程就是封建生產關係轉變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過程,這一過程大大解放了社會生產力,也是資本主義的社會歷史進步意義所在。資本取代地產、工業取代農業的歷史必然性體現了社會歷史的進步。馬克思在《手稿》中在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分析批判時,從不同角度肯定了資本主義社會對社會生產力的巨大推動作用,較之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在社會生產力方面創造出了巨大的成果,極大地推動了社會歷史的進程。這是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最初表達。

第二,馬克思在社會批判中始終關注人的發展問題。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和研究並沒有停留於僅僅從經濟的尺度來衡量,相反在對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進行剖析時,對國民經濟學沒有說明私有財產出現的原因加以針砭時弊。他深受西斯蒙第對古典政治經濟學以及資本主義特定表現形式道德批判的影響,通過批判地研究政治經濟學、剖析現實的社會經濟生活,形成了「異化勞動」這一關鍵性概念,使他在世界觀上發生了決定性轉變。馬克思使用異化概念很多時候是基於對資本主義諸如剝削、無產階級的貧困、資本家逐利行為、貨幣無所不包作用等各種消極現象做出道德上的評價。馬克思批判國民經濟學閹割了工人的人的本質,馬克思從勞動是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又微不足道的矛盾統一體出發,研究資本主義社會,對資本主義的支離破碎狀態和各種矛盾作了充分闡述。他通過分析異化和私有財產關係深切地關注資本主義條件下人的現狀和地位馬克思對他所研究的政治經濟學學說和當時的經濟生活都做出道德的判斷。馬克思提出人的本質及其生存條件這一重要的哲學問題,在自然觀方面提出了為人的自然和人化的自然的概念,在關於人的學說方面提出了人的本質是自由自覺的勞動活動的觀點,闡明了作為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的人的對象化過程的內容和特徵,從而科學地論證了人和自然的關係以及人的社會關係、社會意識的客觀前提,為創立新的歷史觀打下了進行具體的社會分析的方法論的初步基礎。

馬克思在《手稿》中對國民經濟學進行了批判,在「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私有財產和共產主義」等片斷,對唯物史觀中一些基本觀點進行了最初的理論表達,因此《手稿》是馬克思新的世界觀形成的最初萌芽。

王志建

我主要就馬克思對各種共產主義思潮的批判談談自己的看法。馬克思對「粗陋共產主義」的批判,認為:「粗陋共產主義」積極揚棄私有財產,但卻把私有財產只作為客體來考察,沒有把握私有財產的本質。其實質不是消滅私有財產,而是要求私有財產的普遍化,即通過均分私有財產來反對私有財產擁有者之間的不均衡性,以實現私有財富的共產化。這種「粗陋共產主義」對私有財產的否定,根本不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不僅推動不了歷史的進步,而且阻礙了整個文化和文明世界的發展。「粗陋共產主義」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就是公妻制。這種公妻制體現了「粗陋共產主義」將婦女作為共產的相當粗陋和毫無思想的卑鄙性,忽視了人的本質的合理性和人性的解放。可見,「粗陋共產主義」並沒有理解私有財產的本質,更沒有超越私有財產的關係範圍,他們試圖消滅不平等,但消滅不平等的手段是由少數人對私有財產的佔有,轉變為由所有人對私有財產的平均佔有,其最終目的是把物質財富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唯一目標。這種對私有財產的最終揚棄,不過是實現私有財產的平均主義,其最終結果不是走向共同富裕,而是走向普遍的貧困。

馬克思還對「政治性共產主義」進行了批判,認為:與其他空想社會主義相比,這兩種形式的共產主義「沒有理解私有財產的積極的本質,也還不了解需要所具有的人的本性,所以它還受私有財產的束縛和感染。」在馬克思看來,「政治性共產主義」只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私有財產的消極的本質,僅僅把私有財產看作是社會異化的根源,沒有看到私有財產對人的積極的本質。實際上,私有財產是產品滿足人自身需求的基礎上產生的剩餘,導致人類生產發展到新的階段,這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標誌。因此,無論是人的自然本性的需要,還是消滅異化勞動和剝削手段,實現共產主義都離不開一定的物質基礎。

趙磊

馬克思在《1844年哲學經濟學手稿》中引用了《論政治經濟學》和《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兩部書中的觀點,把亞當斯密的工資,利潤以及地租這個三個概念加以辯證的分析比較,從而揭示出亞當斯密學說的矛盾,闡述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異化勞動問題,表現無產階級在資本社會的苦難遭遇。在異化的世界中,人們首先考慮的問題是要維持自己的生存,而這就必然加劇異化,使人處於異化之中。對象化的勞動是人的本質的體現,因為人在本質上就是將整個對象世界作為類來對待,人對自己存在的確證方式就是對象化的勞動。無論是從對象化入手分析異化勞動的物的範疇的兩個規定,還是從人的類本質出發分析異化勞動的人的範疇的兩個規定,馬克思所遵循的邏輯主線都是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哲學立場,馬克思在他的第三手稿共產主義中提到「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並且為人對人的本質的真正佔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自覺的而且保存了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由此看來,人只有通過自己的雙腳站立,在實踐中解放和復原自己,找回屬於一個人的真正本質的時候,歷史才會在根本上取得進步,人類社會也會進入一個良性的發展循環中。

藺奧

我主要從實踐和運動的角度解讀《手稿》中的共產主義思想。馬克思說,要消滅私有財產,就必須有現實的共產主義行動。在資本主義私有制下,人們處於被剝削被壓迫的不平等地位,想改變這種生活狀態,消滅剝削和壓迫,必須消滅私有制,實現這個艱巨的任務不僅需要理論的批判,也必須要有能夠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現實運動,即共產主義運動。當時共產主義「運動」思想處於探索階段,馬克思不同於以往空想社會主義者,以實踐角度探索共產主義,體現其思想科學性。 「只有通過實踐的方式,只有藉助於人的實踐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這種對立的解決不是認識的任務,而是一個現實生活的任務」。統治階級不可能放棄既得利益,會採取一切措施維護自己的統治,所以無產階級必須推翻現存的一切來獲得解放,必須通過現實化的革命運動,推翻現有的私有制度及異化條件,從而實現共產主義。因此實踐是實現共產主義的途徑。馬克思進一步指出,如果我們把共產主義本身——因為它是否定的否定——稱為對人的本質的佔有,而這種佔有是以否定私有財產作為自己的中介的,因而還不是真正的,從自身開始的肯定,而只是從私有財產開始的肯定。這裡共產主義就是揚棄異化,消滅私有,即否定的否定的肯定階段,也是實現下一社會階段的中介手段。因此它不是人的發展目標,不是人的社會的形式,而是一種不斷的運動形式,即共產主義是運動著的思想。

戚奇

我主要談談馬克思在《手稿》中對人的本質的論述。馬克思在《手稿》中,對人的本質的探討是沿著類存在、自由而有意識活動的類生活、生產勞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等方面來探討的。馬克思認為人是一種類存在物。「因為在人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把類—他自身的類以及其他物的類—當作自己的對象。」這說明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人能夠把自己的類作為自己的對象和本質去對待,也就是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動變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識的對象。

在《手稿》中,馬克思用生產勞動把人和動物區別開來,並認為人的類本質是自由自覺的活動。他認為動物的生產與人的生產活動是根本不同的,動物純粹是為了滿足本能的需要,動物的生產是在它的直接的肉體需要支配下進行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是能夠擺脫肉體支配的生產,是真正的生產。人的生產是自由的,人能自由地處理自己所生產出來的產品,而且懂得按照何物種的尺度進行生產。通過馬克思的這段描述,我們知道,動物的生產是僅僅為了生存的生產,同樣是生產,只有具有自由自覺的特徵,作為主體的人的能動的實踐活動的生產才是真正的勞動,自由是人類生產區別與動物生產的根本所在。正因為人的生產是自由的、自覺的、有意識的、全面的,所以自由自覺的創造性活動,即勞動是人成為人的內在根據,是人類區別於一切動物的根本特徵。馬克思把生產勞動規定為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他認為:「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的過程中,人才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因為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他才證實自己的普遍的本質,人作為類本質這個普遍性,以改造自然界的自由自覺的活動表現出來。因此,勞動的對象化就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從而人在他所創造的對象世界中才能直觀自身。

劉嘉驍

馬克思《手稿》中很多思想對於我們現今的社會主義建設都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和意義。比如:在需要、生產和分工這部分內容中,第七條,馬克思提到的,在社會主義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豐富性,從而某種新的生產方式和某種新的生產對象具有重大的意義。馬克思的這個觀點,對於現階段我國經濟進入經濟新常態後,所面臨的經濟下行壓力嚴峻的形勢,具有重大意義;以及馬克思《手稿》中第三大部分,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剖析,他認為共產主義是解決人和自然界之間、人與人之間矛盾的真正解答,自然界是人與人之間聯繫的紐帶,是存在於社會中的人存在的基礎,社會同自然界要完成本質的統一。馬克思的這一觀點,對於我們近幾年所面臨的不可忽視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嚴重破壞的一些不符合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現象,我們要如何做到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人自身等多重關係的和諧統一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還有就是,馬克思在《手稿》中首先把人放在中心的地位,以實踐為出發點,來說明人的本性及發展,馬克思的這種對人的關注,對應的就是我們黨中央近期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原則,馬克思的這些觀點雖是他早期的思想,但是同樣對於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大的思考和借鑒意義。

陳佳麗

我主要就《手稿》中一段話談談自己的看法。馬克思說:「私有制使我們變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個對象,只有當它為我們所擁有的時候,就是說,當它對我們來說作為資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們直接佔有,被我們吃、喝、穿、住等等的時候,簡言之,在它被我們使用的時候,才是我們的。」而這一現象直接造成的後果就是人們過分的逐利和人性的異化。同時也使整個社會產生一種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和物慾主義。這使我想起了前幾天我在論文中論述背景一章時分析次貸危機引起的2008年的經濟危機。這場經濟危機的原因之一就是華爾街的資本家們對金錢過分追逐的貪慾和普通民眾即使貸款也要買房用作投資、升值的投機心理。然而,人們因為物慾而逐漸失去了作為人的感覺。人們可以為了錢而捨棄很多東西。這無疑令人洞心駭耳。正如文中所說的:「一切肉體的和精神的感覺都被這一切感覺的單純異化即擁有的感覺所代替。」可以說物慾代替了人的感覺。越來越多的人用金錢和物質來衡量其他人或者判定一個人,彷彿一個人所擁有的財富就代表了一個人的全部。正如馬克思在後面的文字中所表達的含義一樣,貨幣成為一種可以把一切事物的本質完全顛倒過來的手段。因此,「對私有財產的揚棄,是人的一切感覺和特性的徹底解放。」而途徑必然是實現共產主義。共產主義決不是單純追求物的佔有,而是尋求人的徹底解放。只有人和人的活動的解放,才會有人對對象世界的真正佔有,才能使人真正佔有人的本質,向人的本質復歸。只有對私有制的積極揚棄,實現共產主義,人才能佔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

傅秀雲

我主要研讀了「私有財產和共產主義」這一部分,在這一部分中,馬克思對當時流行的共產主義觀進行了批判,然後從私有財產這一經濟基礎出發, 提出了自己的共產主義學說。具體來看, 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思想包含著如下的觀點:第一,共產主義是對私有財產的積極揚棄。第二,共產主義既是私有財產的積極揚棄,又是人的異化的揚棄過程。第三,消滅私有財產和揚棄異化是內在統一的,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基本途徑。第四,共產主義將消除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對立,並消除人與自然的對立。第五,共產主義將使人的感覺和特性得到解放,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怎樣才能真正實現人的全面解放呢?我認為,首先,應當通過發展生產力實現人的本質復歸,我國的社會主義依然處於初級階段, 生產力發展水平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條件的基本需求。所以,應努力發展生產力, 積極學習引進較先進國家的技術和理念, 重視加強我國的科研水平, 吸取國內外一切對我國生產力發展有利的積極因素。其次,必須堅持以人為本, 關注人權, 展現人文主義關懷,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手稿》中馬克思所描述的共產主義社會是在消除異化的基礎上實現的自然主義和人道主義的統一, 人與自然界也能夠得到和諧統一發展。最後,我們要注意要處理好人本身、經濟社會和自然界三方面的和諧關係,人類應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從根本上轉變觀念, 自覺遵守自然規律, 努力提高對自然規律的認識, 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手稿》中的共產主義思想, 雖被有的學者認為是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的不成熟的表述, 但在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思想發展演進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

郝晗婷

我主要就《手稿》中人與自然的關係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因此,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這句話把人的本質、人的社會性、自然性統一起來了。「人同自然界」,一方面是無機的自然,一方面是人的肉體的自然,互相之間通過聯繫變成一個整體了,而這個整體性的聯繫是通過社會表現出來的。「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自然不僅有一般的功能,而且還有人的主觀的意識,自然界有了意識活動了,有主觀內容了。站在人的立場上來說,自然就活了。這一個復活,「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人是社會的人是自然的人,而社會是宇宙大自然按照它自己的發展規律,發展到現在的必然結果,是個自然的東西,是自然主義。站在人的立場來說,我們人的一切是自然的;而站在自然立場來說,我們人又變成人道了,人道就是表明了自然界在「人」這一道、「人」這個類的特殊性,即,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馬克思揭示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整體性聯繫。但同時又深刻地洞察到了這種整體性聯繫由於異化勞動及私有制的社會現實而處於異化的狀態。這種異化關係把人性鎖定在對物質的過度追求上,從而對自然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產生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吳霜

我主要談一談馬克思在《手稿》中對黑格爾和費爾巴哈思想的揚棄。馬克思認為,《精神現象學》是黑格爾絕對精神的發展史,它繼承了德國哲學弘揚人的主體性的傳統,具有強烈的歷史感和整體感,系統闡述了否定的辯證法的思想。否定的辯證法把人看成是一個自我創造的過程,人把自己的力量和本質對象化、外化,創造出外部對象世界,對象世界作為獨立的存在又反過來與人對立,客體與主體對立,而人又在認識、改造對象世界的過程中不斷揚棄這種對立。否定的辯證法不再是消極的否定,而是主體積極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勞動的過程。馬克思積極肯定了黑格爾的這些思想,但同時指出,黑格爾所謂的勞動僅僅指抽象的精神的活動,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過程也僅僅是純粹的精神運動的過程。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用現實的生產勞動改造並揚棄黑格爾的抽象的精神勞動,指出整個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所誕生的過程。馬克思肯定了費爾巴哈以唯物主義思想對黑格爾的絕對精神進行的批判,但是費爾巴哈所理解的勞動的主體人是脫離現實社會關係的抽象的人,他所理解的勞動是無創造性、一致性的日常生活,正是在這一點上馬克思還未能超越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思想。雖然馬克思所理解的人的類本質已不再是費爾巴哈的生物性、生理性的東西,而是自由自覺的勞動、生產勞動,但馬克思還未能用生產力、生產關係分析社會歷史規律。所以,我們在學習手稿的過程中,要以當時的時代為背景,在此基礎上理解馬克思當時的思想水平,辯證的學習手稿的內容。

編輯:王曉艷

END


推薦閱讀:

查理芒格最重要的三場演講
【高代】the Transpose and Determinnants of Matrices
011 【讀書】雙十一談讀書
#一起49天成長# 第18天《遊戲改變世界》聽後感
財務自由之路 (讀書筆記)

TAG:經濟學 | 經濟 | 哲學 | 筆記 | 讀書筆記 | 文集 | 讀書 | 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