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課堂】林路:讓我們明白《這就是當代攝影》

《這就是當代攝影》是由台灣「大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新書,2011年7月第一版。

  此書的作者夏洛蒂·柯頓(Charlotte Cotton)是一位專業策展人,現為Bradford 國家媒體博物館創意總監,曾任洛杉磯國家藝術博物館攝影部主任、倫敦攝影藝廊策畫部主任、維多利亞暨艾伯特博物館策展人、耶魯大學客座教授及多所藝術學院客座藝評。著有《不完美之美》(Imperfect Beauty)、《之後,一切歸於平靜》(Then Things Went Quiet)、《蓋·伯丁》(Guy Bourdin)等頗具影響力的藝術書籍。翻譯者張世倫則是台北人,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博物館員、紀錄片企畫、雜誌記者等職,現為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先前譯有約翰·伯格《另一種影像敘事》。順便補充一句,張世倫也就是台灣大名鼎鼎的攝影家張照堂先生的公子。

  這是一本談論當代攝影的重量級著作,2004年出版至今熱度不減(中文版譯自2009年最新修訂版),全書分為八大章,每一章伊始,先用精練的語言概括這一章的特徵,然後通過大量攝影家及其作品,通過深入剖析,力求在一定的深度和更大範圍的廣度上,對當代攝影進行解讀,幫助讀者從當代攝影曲折往返、變化多端的迷宮中找到靈魂的歸途。

  尤其令人感興趣的是,夏洛蒂·柯頓一改攝影的傳統分類方式,從攝影家的創作動機及理念出發,將攝影分為八大類別,從一個更為親近的角度,梳理了當代攝影的發展脈絡,令人折服。比如在第六章《歷史片刻》中,精彩地詮釋了傳統的紀實攝影和藝術家介入後對瞬間理解的重大差異,從而幫助人們有效地解讀這樣一類獨特的作品——「當代攝影藝術家基本上採取一種反報道的創作立場,他們放慢拍攝節奏、避開火爆時刻,並在決定性瞬間過了之後才抵達現場。」除了放棄35mm小型相機回歸19世紀中葉迫不得已才使用的中大畫幅相機之外,更重要的是這些攝影家「試圖以一種設想周全的、沉思的態度刻畫世界」。這樣一來,只要把握了這一關鍵的切入點,解讀當代攝影中這一類可以被稱之為「後紀實攝影」的作品,一切疑點都可能迎刃而解。又比如第八章《物質與材質》也是別出心裁,著作者換一個思路,從數碼時代折回歷史,從漫漫迷霧中撥雲開日,讓讀者得以領悟為什麼在數碼技術如此快捷便利的時代,居然還有那麼多攝影家居然「執迷不悟」,回到19世紀的攝影材質和工藝,尋找心靈歸宿的理由所在。而且,全書的可讀性還體現在每一章的標題上,比如第一章《假如這是藝術》,說的是攝影家挑戰傳統攝影「預設」,而第二章《很久很久以前》則是從攝影的敘事性出發,讓人解讀「建構式」或「編導式」攝影。

  除此之外,翻譯者的也功不可沒。除了全書的文字流暢,閱讀頗具快感之外。每一章後面的譯著也是精彩紛呈,或者說是不可或缺的補充。甚至在一些翻譯的細節上,也是精益求精,一絲不苟,從而也證明了此書的學術價值。比如說到日本攝影家Takashi Homma,在日本姓名中只有片假名寫法。譯者說「華文世界有些人直接音譯為太加西·轟馬(此譯源自顧錚先生的建議,出現在我的《攝影思想史》和博客中),但不普遍」,「加上他一貫以英文名號發表作品,本書因此保留英文名,不予翻譯」。這樣的翻譯態度,是應該值得尊重的。

  一次大戰後,匈牙利藝術家納吉(Laszlo Moholy-Nagy)曾預言:「不了解攝影的人,未來將成為文盲。」此書的環襯上,也就醒目地引用了這句話。尤其是進入當代攝影令人眼花繚亂的空間,如何不成為「文盲」,能夠從當代攝影家驚人的創作能量下解讀攝影的方方面面,這的確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200多位攝影家以及他們的圖像,真的是一場視覺的饕餮盛宴!

  當然,讀完此書也有點遺憾:因為限於篇幅,每一位攝影家只選一幅作品,真的是太不過癮了,或者說也難以全面折射攝影家的創作風格。因此,在閱讀此書的同時,如果再去找一些相關攝影家的作品集,配合閱讀,收穫則會更大。

來自: 精英博客


推薦閱讀:

【攝影作品欣賞】我們的世界(2)
Adobe 2018全能通用破解授權激活工具
那些年指望拍客片賺錢的攝影師,最後都窮死了
光源方向的基本原理及在人像中的運用
片片楓葉情、拳拳攝影心。

TAG:攝影 | 視野 | 當代攝影 | 課堂 | 當代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