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玉帶具沿革(1)
革代的束結,早期使用絛帶與絛帶、絛帶與固定在革帶上的環或鉤相系。隨著革帶裝飾功能的不斷增強兼具裝飾和實用功能的鉤、環相連束結方法逐步成為主流,鉤、環、帶上的玉飾也伴隨著時代的變遷,服飾的變革,發生著此消彼長的變化.新石器時代 以玉作鉤,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晚期。 形制趨於簡單,絕大多數沒有裝飾紋樣,鉤呈長方體,出土實物長度在5-8厘米之間,一端為兩面對穿的大孔,可用於穿系,另一端琢磨成鏟形鉤狀,鉤首部分與後世的鉤首呈反向彎曲 。
夏、商、周 夏、商,目前沒有發現帶鉤實物。 西周,應為成型期,但未見實物。
春秋時期 帶鉤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主體是金屬帶鉤,玉帶鉤偶見。 鉤身短小扁寬或環狀,鉤首鉤相對鉤身而言顯得較大,扁長似鴨嘴,突出鉤括作用,強調其實用性。裝飾性紋飾見有滿布器表的蟠虺紋,紋飾突起呈圓弧狀,器體外邊緣多齒凸狀,給人以渾圓飽滿的感覺,最大特點是沒有鉤鈕。
戰國、兩漢 玉帶鉤的發展使用的鼎盛時期。「滿堂之座,視鉤各異,於環、帶一也。」 《淮南子?說林訓》記載了使用帶鉤的普遍與多樣的狀況。根據出土及傳世的情況特別是參考借鑒周曉晶女士位於帶鉤的類型排比方法,分如下8個類型: 1、四稜體玉帶鉤:流行於戰國至西漢,以戰國為主。鉤身四稜體,邊棱輪廓清晰有平直的切削感,鉤首簡約,大多是馬頭狀抑或只突出眼部和吻部的龍首,因此也被俗稱為「馬頭鉤」。鉤首相對扁長,留有春秋玉帶鉤鉤首的痕迹。背部有長方形鈕,鈕柱兩側不內縮與鉤身的寬窄一致。
2、寬體玉帶鉤:流行於戰國中、晚期。基本型制是,鉤首多龍首,鉤身扁寬,背部有圓形鈕。
3、琵琶形玉帶鉤:該種形制可以說是帶鉤的主體型制,從戰國出現以來一直延續到清代。鉤首多做龍首、少量禽首,鉤身至鉤首折彎初開始逐步加寬加厚腹部弧形突起形似琵琶,背部有鈕多為圓形。
4、多節玉帶鉤:流行於戰國至西漢。基本特徵是,體量較長大,有多節玉塊組成,中間以金屬條貫穿連接。
5、長形玉帶鉤:流行於戰國至西漢。鉤體修長弧狀,多在15厘米以上,鉤首多龍頭,偶有鉤尾也雕龍頭的,背部有圓形、橢圓形或鈍角長方形鈕,鈕低於鉤首與鉤尾的水平線。
6、禽形玉帶鉤:流行於西漢至東漢。體量較小,鉤首多做禽首(亦見龍首),鉤身弧形隆起鳥身狀,依稀可分辨出雙翼,背部有圓形或橢圓形鈕。
7、異形玉帶鉤:除上述六中常見的類型外,還可零星見到異形帶鉤,這些代一行帶鉤基本上是為位王侯貴戚所作的精品,製作精美,標新立異,用來標榜自己特殊的身份。
8、金玉合體帶鉤:流行於戰國。以金、銀、銅等金屬做鉤體,表面再覆以鎏金、錯金、包金等工藝,並鑲嵌若干玉塊、金玉結合,華麗精美。
戰國時期玉帶鉤製作工藝精良,稜角分明,常以簡練的線條勾畫動物形象,具有抽象的意味,給人以嚴謹、規矩的總體印象。 漢代特別是西漢中晚期到東漢,題材豐富,造型多樣,線條流暢,動物形象地塑造從抽象逐步演變到具象,給人以靈動、細膩的印象。
東漢後期,中國北方地區的匈奴、東胡等少數民族革帶的繫結有別於中原地區,他們使用帶鐍來扣結,所謂「鐍」就是有舌的環,同時革帶的鞓上裝是銅牌。
蹀躞帶是帶鞓上垂下系物之帶,始見於東漢,蹀躞帶在公元3-5世紀(兩晉時期)非常盛行,以至於後來人們稱這種帶具為「晉式帶具」。
南北朝時期 以蹀躞帶為主要形制,主要材質為金屬,也有非常精美的玉質蹀躞帶出土以及帶扣相對的牌飾 。
從現有的資料分析,使用玉質帶具的人身份地位極高,因此,從選材到製作都十分考究,均選用上好的白玉,絕大部分玉銙表面沒有裝飾紋,拋光好,玉銙(包括上博收藏的白玉龍紋鮮卑頭)的正面四邊打若干穿孔,用金、銀等貴金屬將玉銙固定在帶鞓上,個別玉銙使用透雕工藝,裝飾在革代正面顯著位置,以增加其整體裝飾效果。隋、唐 隋代基本繼承了南北朝的帶具形制。 以蹀躞帶為主要形制,玉帶具出土不多,以僅見的出土實物考證其工藝與裝飾風格與南北朝時期相比無大的變化 。 唐代玉具帶的濫觴期。有唐一代各時期風格略有不同。初唐基本延續北周、隋代的風貌,自中唐以後,其形制、裝飾風格、製作工藝、帶銙與革帶的聯結方式變化較大,形成獨特的時代風貌 。
唐代帶具的使用非常普遍,以材質和銙數來區分等級,等級最高的是十三銙玉具帶。 唐代包括唐代之前流行的蹀躞帶都是單扣單鉈尾帶 ,唐代開始出現零星雙扣雙鉈尾帶,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武士像的腰帶就發現雙鉈尾帶。雙鉈尾帶為周鞓裝銙提供了可能,雙鉈尾帶自宋代開始逐漸流行,金代已成定製,明代只有這一種帶式了。
唐代玉帶具圖案藝術特色十分鮮明,多為伎樂人物、花卉、動物,許多紋飾具有中外文化融合的信息
唐代玉銙圖案碾琢工藝也有獨到之處,先在帶銙的正面碾琢出主體圖案的輪廓,再從帶銙的四邊向內斜刻至主體圖案,在邊緣和圖案之間形成凹池,以此方式突出主體紋飾,讓人有主體紋飾的浮雕感,這種技法被後人稱為「池面隱起」 ,常見短小較寬的陰刻線紋表現細部,線紋多平行放射狀。玉銙的邊緣為梯形,背面有多對象鼻孔,用於穿釘將其固定在帶鞓上,改變了以前正面對穿打孔的做法,為圖案整體化提供了可能,並沿用到後世。 唐代帶具的鉈尾與帶鞓連接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在鉈尾方型的一側橫向切出一凹槽,將帶鞓夾嵌在其中,再以金屬釘固定。二是,把鉈尾方形一端反面剔掉一層,使其變薄,並在上面加鑽象鼻孔,將帶鞓末端用金屬釘固定 。
推薦閱讀:
※[轉載]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
※中國古代畫派 :明 . 松江派《董其昌》
※揭秘古代那些玩妓女玩到極致的奇葩詩人
※中國古代名僧之十—謀僧姚廣孝
※古代官員都是全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