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多謝耶夫大師指揮莫斯科柴可夫斯基交響音樂會
微弱的弦樂,飄渺的木管,在我們面前彷彿出現了皚皚白雪覆蓋下的廣袤原野,畫面在延伸在移動,這就是柴可夫斯基第1交響曲「冬日的夢」第1樂章開始的場景;這音樂來自10月26日,北京保利劇院,第19屆北京國際音樂節莫斯科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為期3天的柴可夫斯基交響音樂會的第1場演出;從這天起。84歲高齡的世界著名指揮家弗拉基米爾·費多謝耶夫將帶領這支樂團,連續三天把全套6部柴科夫斯基交響曲奉獻給北京的觀眾。第1場的作品是g小調第1交響曲「冬日的夢」和b小調第6「悲愴」交響曲。
第1交響曲「第1樂章」的標題叫做「冬日旅途的夢幻」它描繪的是柴科夫斯基在某個冬季從莫斯科到彼得堡旅途中的感受,描述了冬日裡俄羅斯的自然景色,有人稱之為「獨特的旅途音樂日記」。其中有對暴風雪,森林,凄涼的民歌旋律以及馬車賓士的鈴聲的描述。有人說它的基調是憂鬱的,但實際聽起來卻是另一種感覺,就如同禁錮了多年的人突然獲得自由,騎著賓士的駿馬馳騁在茫茫的雪地森林中,那是一種多麼的歡快奔放的感覺。
現在聽到時是第1交響曲「冬日的夢」第2樂章,不太慢的如歌的柔板,這個樂章的標題叫做「陰暗潮濕的疆土」。雙簧管首先奏出一支凄涼的俄羅斯民歌旋律,在變奏中加入了柴可夫斯基喜愛的圓號來襯托,氣氛有些惆悵,但卻體現出溫暖、舒展的情懷。據說這是柴科夫斯基夏日在北方一個小島旅遊時,對霧蒙蒙的天色中黝暗的峭壁,黝黑的湖水和古老的針葉樹林的記述。這個樂章有一段不長的引子,它的旋律是《暴風雨》幻想曲中的一個叫做「伏爾加河岸寂靜的夜晚」的愛情主題。
柴科夫斯基交響樂團是俄羅斯著名交響樂團之一,也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演奏柴科夫斯基音樂作品最具權威性的樂團;該團成立於1930年,原名莫斯科廣播交響樂團,1993年經俄羅斯文化部批准,以俄羅斯傑出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名字命名為莫斯科柴科夫斯基交響樂團。亞歷山大@奧爾洛夫是該團的首任指揮,他注重發展曲目的多樣性、廣泛性,使該團建立不久就成為一支能夠演奏世界眾多名曲的優秀樂團,如今除了在國內外參與各種音樂活動之外,這支樂團仍然是俄羅斯首屈一指的廣播交響樂團。通過廣播媒體向大眾傳播俄羅斯以及世界範圍的古典音樂名作。
現在音樂來到了柴科夫斯基第1交響曲末樂章,終曲,陰鬱的行板-莊重的快板,它承接了上個樂章的精神,最終出現群眾性歡騰的場面,從對俄羅斯自然景色陰暗的描述轉為對民族歡樂的描寫,表示通過戰鬥獲得最後勝利的結局。樂章結尾充滿節日氣氛,出現了古老的俄羅斯民歌《花兒開了》的主題,最後出現洪亮的節慶鐘聲,以歡騰的景象結束;大家還記得,中國的樂迷許多人是從原蘇聯旋律唱片中開始接觸老柴的交響曲,隨著改革開放,大多數現代的愛樂者更多的是從西方的唱片和樂團的演出中聆聽老柴的作品,雖然在幾年前傑基耶夫率領的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就曾經為中國的聽眾帶來了全套柴可夫斯基交響曲,但這次費多謝耶夫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演奏的老柴交響曲卻給我們帶來完全不同不同以往的聽覺感受和音樂衝擊,究竟他們的區別和聯繫在哪裡?我們的節目中還有後面作品的聆聽體驗,慢慢您就會有自己的評價和體會了。
b小調第6「悲愴」交響曲,第一樂章慢板轉不很快的快板,樂章開始,低音提琴以空虛的重音為引子,大管在低音區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樂器嘆息般延續這種情緒,樂曲開始就籠罩在煩躁不安的陰沉氣氛中。這部交響曲大約在1893年8月至9月間完成,柴科夫斯基本人認為這部交響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和得意的作品。本曲首演於同年10月28日,最終成為作曲家的「天鵝之歌」。作品如標題所示,表現出強烈的「悲愴」情緒。柴科夫斯基音樂中旋律的美感,形式的均衡以及管弦樂技法的精妙,都在本曲中得到清晰的體現。
在欣賞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演奏的悲愴交響曲時,我們可以對比過去聽過的版本,來找到他們最核心的藝術特質;這部作品第一樂章中,主部的第一主題快速而富有節奏感地奏出,給人以苦惱、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後樂曲的速度轉為行板,第二主題哀怨而優美,好像暫時拋卻煩惱而沉迷於幻想之中。本樂章的終結部十分柔美,溫婉的旋律在平靜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謎一樣的結尾。這裡,費多謝耶夫在樂章的開始賦予音樂非常沉穩、凝重的情緒,對憂鬱的抒情樂段用寬廣、舒展的風格展開,在樂章中段戲劇性極為強烈的部分處理得線條粗放、扣人心弦。音色和風格有相似於穆拉文斯基時代的列寧格勒交響樂團的地方,尤其是銅管的撕裂音響撼人心弦,具有強烈的震撼力,我們可以仔細聽聽這段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奏。
音樂來到第2樂章溫柔的快板。樂章自始自終呈現的是單純的色彩,音樂的元素來自俄羅斯民謠,但卻表露出昏暗、低迷的情緒。這段音樂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節奏,卻又蕩漾著一絲不安的空虛感;聽眾在優美的旋律下,感受到的是一種對未來命運的憂慮。剛才說到費多謝耶夫對老柴交響曲的演繹,讓我們感受到老派俄羅斯優秀樂團的風采,而這些是和這支樂團以及費多謝耶夫大師的藝術生涯緊密關聯的。1932年出生的費多謝耶夫是俄羅斯指揮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早年曾受到指揮大師穆拉文斯基的賞識,獲邀與列寧格勒愛樂樂團合作。如果說他的風格有穆拉文斯基的影子應該是合乎邏輯的。
費多謝耶夫曾經在德國學習指揮,也是少數幾位在西方獲得廣泛認可的俄羅斯老一代指揮名家,他不僅曾與柏林愛樂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蘇黎世音樂廳管弦樂團等許多世界一流樂團有過合作,還曾擔任維也納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因此,他的聲音美學觀點不可避免受到西方的影響,但骨子裡那種俄羅斯的氣質仍然深深貫穿在他對音樂的處理之中;聽到耳邊《悲愴》「第2樂章」深沉、寬廣的旋律時,我們可以深刻體會到大師心中是怎樣理解這段音樂的內在含義。
最後我們來聽聽「悲愴」的最後樂章,終曲,哀傷的慢板,本樂章的主題陰沉、晦暗;大多數交響曲的終曲多為快速、壯麗的樂章,而本作品恰恰相反,充分強調「悲愴」的主題,悲傷的旋律在圓號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凄涼。音樂在無限痛苦的情緒當中畫上句號,正如本作品的標題,描寫的是人生的哀傷、悲嘆和苦惱,柴可夫斯基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裡,給他的好友梅克夫人寫信說,我想用一個大作品來了結我的一生,看來這就是著名的《第6「悲愴」交響曲》;作品完成之後,由作者親自指揮首演;而僅僅6天後,柴可夫斯基就與世長辭,給作品蒙上神秘、悲傷的色彩。
我們注意到,費多謝耶夫大師和許多俄系指揮一樣是徒手指揮而不用慣常的指揮棒,這似乎已經成為許多俄羅斯指揮家的標籤——。在演出前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說:「柴科夫斯基曾經說過,語言蒼白的時候,音樂就該發揮它的作用了,」這句話成為大師解讀老柴交響曲的支點;在第4樂章的處理中,費多謝耶夫大師比大多數傳統演繹更加凝重而遲緩,音樂呈現出暮年般的傷感和惆悵,讓整部作品的悲傷情緒積聚、延展,最後消失在無垠的天邊……
推薦閱讀:
※初學小提琴五大必備單品整理
※孔子與音樂
※《只要你過的比我好》的結尾曲名稱和歌手名?
※怎樣看待鄭鈞,許巍,汪峰?
※七年級下音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