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到底能不能被餓死?
「餓死癌細胞」的信息傳播,充斥著各個媒介、保健養生課堂、出版物……,而筆者也時常被人問及「這個療效管用么」。
作為從事腫瘤診治的醫務工作者,鄭重地告訴大家:癌細胞是餓不死的!
在回答這問題前,我們先用較多的文字來做個科普,就是癌細胞和血管生成的關聯知識,如果不明白這方面知識,就無法甄別「餓死癌細胞」這個歪論的荒謬性!
一、腫瘤細胞可以通過自身特質,生成血管,這就是違型性的表現之一。
我們常在腫瘤患者的診斷書上,看到「血運豐富」的字樣,實際上就是指腫瘤周圍的腫瘤血管豐富,血管密度大。所以,腫瘤血管形成與腫瘤細胞的生長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係。
無論是原發腫瘤還是轉移性腫瘤的生長和擴散,均與血管形成密切相關。轉移性瘤細胞到達靶器官靜脈周圍基質約2-3h後開始生長,18h後即有新生貌似血管從已存在的小靜脈壁長出,以營養新長成的瘤結。
瘤細胞之所以能吸引新生的毛細血管長出,是因為宿主細胞和瘤細胞本身能分泌促進血管形成的可溶性物質,即TAF(腫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這些因子可促進宿主毛細血管和小靜脈內皮細胞的分裂並刺激毛細血管的生長,為腫瘤(含轉移瘤)不僅提供繼續增殖和播散的條件,更為腫瘤細胞自身提供了汲取人體養份的過程。(見下圖)
由腫瘤細胞而生成的血管,其外形為奇特的螺旋狀,連接在人體血管上,與人體的正常血管完全不同,人體的正常血管通常是直線順暢形。(見下圖)
與此同時,這些新形成的血管,反過來又對腫瘤生長提供營養和氧氣支持,為臟器轉移(肝、肺、骨、腦等)提供特殊通道,二者互為依賴,互為因果。
二、腫瘤新生血管有三大危害
1、會使腫瘤生長速度明顯加快:
呈螺旋形的腫瘤血管,伸展後比直線距離大大加長,血液流量增多,壓力也變大,是正常血管的3倍。這就造成腫瘤能以灌注的方式吸收大量的人體營養,供瘤體快速增長。無血管期一個癌細胞長到1mm3結節所需時間平均為20年(小於1mm3),而血管形成期(1mm3長到25px3)只需3-5年。
2、會使腫瘤血管泄漏,形成胸水、腹水:
腫瘤血管的血管壁很薄,上面開有小孔,血漿從小孔滲漏出來,就形成了胸水、腹水。同時,腫瘤血管破壞周圍組織,造成劇烈疼痛。
3、腫瘤新生血管是造成臟器轉移的主要通道:
「轉移」是癌症區別於其它疾病的顯著特徵,也是加速患者死亡的真正原因,且不可逆轉。
三、因此,既然癌細胞有血管「供養」著,怎能會輕易被餓死?
上文已提到,惡性腫瘤的影像檢查,有一項就是供血信號,惡性腫瘤被血流速度很快的血管包圍著,我們可以把它們比喻為身體里的「匪軍」,簡單說,就是腫瘤的「營養運輸大隊」。
當大部份血管內的營養成分被「搶劫」以後,就是說通過這些血管快速地輸送給腫瘤,去養活它,不用說,惡性腫瘤內部供血信號就很強,恰恰也說明癌細胞正在瘋狂地吸收營養,同理,轉移到全身的癌細胞也是如此。
所以,癌症患者為什麼看起來都很消瘦、無力,最終死於臟器衰竭,就是這個道理,當然,藥物性肝損等其它死因也會存在,但這不是今天這篇文章的重點,我們現在只談營養和腫瘤細胞之間的關係。
話又說回,所謂的「餓死療法」,我們抨擊它是「想當然」,是「外行人說昏話」,不是沒道理的。
這些所謂的「大師」,憑著那麼膚淺的癌症知識,就建立自己的「治療體系」,殊不知,這些「療效」無一是處,因為他們沒有考慮到癌細胞是有生命的。
癌細胞在生長、變化、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通過大量地血管,去搶奪、消耗本來供應人體正常需求的營養和水分,另一方面分泌毒素妨害機體運作,進一步優化癌的生存條件,使人的生存條件更加惡化。
如果把治療癌症的重點放在對「癌細胞飢餓療法」進行治療,而不是放在改變體質和癌的生存條件上面,就算把已經形成的癌腫塊消除了,只要癌的生存條件還在,癌生命必然「春風吹又生」。
說到底,癌細胞直到人死亡前,都在搶奪正常體細胞和血液內的養分,即使病患營養不良,癌細胞照樣增長,而營養不全面、不均衡的「飢餓療法」,只食用素食和所謂自創的「***餐」,只會讓患者自己沒體力治療抗癌。這是因為癌細胞通過搶奪血管內的養份,而造成的惡病質,本來就容易消瘦,如果每天只吃青菜、水果,而基本的蛋白質和熱量都攝取不足,營養不良,肯定會沒有體力,最終導致肝衰竭死。
目前社會上有個「生機飲食」療法,某大師說是多年潛心自創的,是轟動世界的「專利」。其實不然,若只靠這種療法,更無助於抗癌,因為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營養素,未搭配油脂食用,吸收力差,只會使患者抵抗力明顯下降,直至出現提早死亡,發生了不該發生的悲劇。
美國癌症協會研究顯示,癌症病患飲食熱量至少應增加20%,且目前無證據顯示人體增加養分,會使癌細胞成長更快,反而有許多病患因養分充足而長期存活。另有一項研究指出,營養不良的癌症病人平均住院天數,是營養良好的病人的兩倍。
四、樹立正確的營養知識體系,利己利家人
綜合上述,正確的理念和做法應該是:
1、患有癌症的病人從一開始發現疾病時,就應該著手進行科學、全面、均衡的營養治療計劃,只有抵抗力增強了,才能殺滅癌細胞。腫瘤患者不能在體重下降了再考慮營養問題;
2、營養不良的病人,在進行放、化療時,其毒副作用往往比營養狀況較好的病人大。同時,營養不良的病人常常免疫功能低下,容易並發各種感染,使身體很快衰竭。只有合理膳食、營養充分,才有利於恢復體力。
3、在治療期間,患者尤其要加強蛋白質及熱量的攝取,不能偏廢某類營養素。對於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的癌症患者,可巧思變換菜色及烹調方式,幫助患者享受多樣化美食。
不過,如果能切斷通往腫瘤的血管,譬如臨床常使用的「栓塞」,以及「阻斷葡萄糖轉運」等技術,對腫瘤本身施以「飢餓療法」,則另當別論。
大量的臨床治療中,由於發現了血管生成因子對血管生成的作用,以及血管生成對腫瘤生長和侵入轉移、特別對腫瘤早期發生的重要影響,腫管生成成為近年來腫瘤研究的熱點之一,為腫瘤治療開闢了一個新的思路。譬如,現已有十餘種血管生成抑製劑,包括血小板因子-4、干擾素-α、CAI、金屬蛋白質酶抑制物BB94、硫酸肽多糖DS4152、CM101等,已分別進入臨床應用或三期臨床試驗階段。
推薦閱讀:
※自己擊潰癌細胞
※銀河系是一個生物細胞
※腫瘤幹細胞可藏匿於脂肪組織,從而避開化療!
※檸檬 – 只殺癌細胞
※病毒也可治病 研究稱寨卡病毒能殺死腦癌幹細胞
TAG:細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