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補兼施治療小兒哮喘
07-09
一、攻邪不忘補虛 小兒哮喘治療,重點是著眼於肺脾腎三臟。臨證則分發作期和緩解期而分別施治。有急性發作期,痰氣相搏,阻塞氣道,肺失肅降而發為哮喘。「急則治其標」,此時治肺攻邪,實為當務之急。其中冷哮,治宜溫肺散寒,化痰平喘;熱哮則宣肺清熱,化痰降逆,此易為人所注意。然攻邪雖為主,卻非唯一治法,攻邪中輔以扶正,亦常為必不可少之法,此則易為人所忽視。 蓋哮喘之發病雖因宿痰而起,溯本追源,痰實為津液所生,而津液生於水谷,賴脾氣敷布而上輸於肺,脾虛不運,反積濕成痰,上貯於肺,此所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肺主表衛外,肺為痰困則衛外不固,外邪乘虛而襲,此乃本病易為外邪感觸而起之根源。 所以治療本病一方面宣肺化痰,降氣定喘;另一方面益氣健脾,以絕生痰之源,扶元固本而令邪不可干。祛邪為主兼以扶正,則外邪痰濁去而正自安;正氣復,而外邪痰濁毋能再犯,如此則頑病亦可期而愈。若專於攻邪治標,則痰隨去而隨生,且濫施攻伐,正氣內餒,病雖愈亦易遇邪而時時觸發,故專於攻邪者往往難以奏效,其道理在於此。當然,補虛葯的使用時機和量的多少要根據病情具體情況決定,補虛以助攻邪為目的,不可補虛助邪囂張,要掌握好此中分寸。 二、補虛不忘攻邪 對緩解期的治療,宗「緩則治其本」之意,當以扶正固本為主。可用金水六君煎(二陳湯加熟地、當歸)為基礎,從肺、脾、腎著眼加減化裁之。本方為張景岳所創,且稱之為「治虛痰之喘」的「神劑」,其中二陳理脾,以當歸、地黃養血補腎,此方既降痰祛實邪,又扶元固本,治脾腎虛之喘咳,療效頗佳。偏於肺脾虛者可加參術之類;偏於腎虛者則加補骨脂、巴戟天、鹿茸之屬。 同時本病常宿痰內伏病根,哮喘一時平息,而伏痰實未盡去,故在補虛的基礎上須繼續使用宣肺化痰之品,除二陳之外尚可配伍麻、桂之類,以求祛邪務盡,此補虛不忘攻邪之義,這對鞏固療效、爭取痊癒有著重要意義。 近代研究發現,哮喘病人緩解期雖無喘,但支氣管有炎症和痙攣,且閉合氣量增大,故認為擴張支氣管藥物不宜中斷,以求徹底緩解,這也和中醫持續用藥、鞏固療效的原則是一致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咳嗽、氣喘、聲音(干羅音、濕羅音)(愛莫遲)
※哮喘應該怎麼規範治療?
※核桃這麼吃可以治療哮喘
※哮喘發作,罪魁禍首是它……
※【《哮喘》】哮喘 高建忠——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