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面向:崛起的中國的姿態
「三個面向」,最初是針對教育工作提出來的。今年10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上講話時指出,新中國建立60年後的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三個面向」,最初是針對教育工作提出來的。1983年10月1日,鄧小平同志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1997年,黨的十五大確定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中提出,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今年10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上講話時指出,新中國建立60年後的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由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總體要求,到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綱領性目標,進而成為我們中國目前改革、發展、開放成果和狀況的概括性描述,「三個面向」經過二十多年的歷史和實踐的檢驗,充分證明了它的普遍正確性和廣泛適用性。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應該充分認識「三個面向」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指導價值和作用,深刻領會其內在意蘊和精神實質,繼續通過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改革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崛起的中國更要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胸懷和姿態。
「三個面向」,有著豐富的科學的內涵。面向現代化,就是要永不停止的吸收和借鑒人類文明發展的最新成果,不斷戰勝和擺脫落後,與時代進步潮流同行,使經濟和社會發展體現科學理念,人們的生活充分享受現代文明。面向世界,就是要放眼全球,在世界發展大勢中把握好我們的前進方向、應對世界風雲變幻、廣泛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使我們的科技經濟文化向著世界最新最高水平前進。面向未來,就是要樹立遠大理想,不滿足和拘泥於已經取得的成就,每走一步要籌算後面幾步,使現在所做的事情能為將來的發展打好基礎,能夠經受住歷史、實踐和人民的考驗。
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要堅持「三個面向」。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60年的建設、改革和發展,我們走出了一條完全適合自己國情的「中國道路」,創造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國模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目前,在世界各國排名中,我國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日本,外貿進出口總額僅次於美國、德國,外匯儲備躍居世界第一。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我國的GDP總量只相當於美國的27.1%,如按人均計算還不到日本、歐美等國家的十分之一。我國廣袤的中西部地區和廣大的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水平還很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低質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眼光看問題,我們就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按照既定的目標,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崛起的中國要有「三個面向」的胸懷和姿態。中國的崛起是一種必然趨勢,我們的國際地位、國際競爭力、世界影響力將與日俱增。強大起來後,能否永遠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是對我們的重大考驗。歷史上,盛世之後拒絕變革、限於僵化、不思進取,最終導致落後、國勢衰微的教訓非常深刻。具有「三個面向」的胸懷和姿態,我們就會明白,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因為已取得的成績而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固步自封。具有「三個面向」的胸懷和姿態,我們就會明白,中國在發展,國外也在發展,這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有些許遲滯,我們就有可能在競爭中再次落伍。具有「三個面向」的胸懷和姿態,我們就會明白,在實踐中已見成效的東西並不是是完美無缺的,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始終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和模式;必須始終堅持對外開放,增進交流,取長補短,互利共贏,以自己的和平發展促進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
推薦閱讀:
※緊身褲把甜美與時尚集於一身, 秀出你動人姿態
※一句話經典語錄25條:選一種姿態,讓自己活得無可替代
※會所的奢靡姿態(06.12.28)
※拍攝電影的國際化不是一種姿態而是意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