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節氣丨秋分
半熱半冷之間|走過半個秋天
秋詞二首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分者,陰陽相伴也
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時間:每年9月22或23或24日
太陽位置:太陽到達黃經180度
秋分,分的是什麼?"秋分"的"分"除去晝夜時間均等之外,秋分還有一層意思: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故稱之為「秋分」。另外,氣候由熱轉涼。
秋分≠入秋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但是,我國幅員遼闊,對於南方地區來說,還未進入氣象意義上的秋天。氣象意義上的秋季是從立秋之後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22℃以下的始日開始的。
秋分三候一候丨雷始收聲
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
二候丨蟄蟲坯戶
淘瓦之泥曰壞,細泥也,按《禮記》注曰:壞,益其蟄穴之戶,使通明處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
三候丨水始涸
《禮記》注曰:「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
秋分習俗
「豎蛋」活動不僅在「春分」才有,「秋分」時節同樣流行。
「豎蛋』活動寄寓了人們對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春分」和「秋分」這一天之所以雞蛋比較容易立起來,一是「春分」和「秋分」這天是南北半球晝夜平分的日子,地球地軸與地球繞日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有利於「豎蛋」;二是「春分」和「秋分」正值春季和秋季的中間,不冷不熱,人心舒暢,思維敏捷,動作麻利,易於「豎蛋」成功;三是雞蛋殼表面並不光滑,只要找到適當的3個表面顆粒,就能像底盤一樣托起整個蛋。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的開平蒼城鎮的百姓,有個不成文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於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秋分養生防秋燥
多喝水,多吃清潤、溫潤的食物,總之「潤」字當頭。
秋分時節,降水減少,天氣乾燥,身體易缺水而出現「秋燥」。
防秋涼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開始天氣轉涼。夜越深,寒氣越重,也更易侵入體內,一定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防止寒氣入體,埋下健康隱患。
秋分早晚溫差大,幅度甚至高於10℃以上,應注意添衣。儘管「秋凍」也是頗有道理,但是關鍵部位如肩、頸、腹等還是不要挨凍的好~
防秋乏
秋分來臨,更應該多運動,尤其是做伸展運動,加強血液循環,舒展身體、收斂心神,防止勞累疲乏。如果天涼,也可選擇在室內運動。
飲食調攝
在飲食攝養上,因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盡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同時秋燥津液易傷,引起咽、鼻、唇乾燥及乾咳、聲嘶、皮膚乾裂、大便燥結等燥症,宜多選用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蓮藕、柿子、芝麻、鴨肉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情志調攝
在精神養生方面,要看到秋季氣候漸轉乾燥,日照減少,氣溫漸降,人們的情緒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言。所以這時,人們應保持神志安寧,減緩秋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天行大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運動養生
同時精神情緒上要看到積極的一面,那就是金秋季節時,天高氣爽,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機,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練五禽戲,打太極拳、做八段錦、練健身操等。在進行「動功」鍛煉的同時,可配合「靜功」,如六字訣默念呼氣練功法、內氣功、意守功等,動靜結合,動則強身,靜則養身,則可達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秋分食譜
油醬毛蟹
[配料]
河蟹500克(海蟹亦可),姜、蔥、醋、
醬油、白糖、乾麵粉、味精、黃酒、
澱粉、食油各適量。
[做法]
將蟹清洗乾淨,斬去尖爪,
蟹肚朝上齊正中斬成兩半,挖去蟹鰓,
蟹肚被斬剖處摸上乾麵粉。
將鍋燒熱,放油滑鍋燒至五成熟,
將蟹(摸麵粉的一面朝下)入鍋煎炸,
待蟹呈黃色後,翻身再炸,
使蟹四面受熱均勻,至蟹殼發紅時,
加蔥薑末、黃酒、醋、醬油、白糖、清水
燒八分鐘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後,
收濃湯汁,入味精,再用水澱粉勾芡,
淋上少量明油出鍋即可。
[功效]
益陰補髓,清熱散瘀。
豬肉燉墨魚
[配料]
小墨魚(烏賊)2個,
鮮瘦豬肉250克,食鹽3克。
[做法]
將墨魚、豬肉洗凈後同燉,爛熟後加食鹽。
[功效]
滋陰補陽,強筋健骨。
芝麻黑豆泥鰍湯
[配料]
泥鰍300克,黑豆50克,黑芝麻50克。
[做法]
將黑豆、黑芝麻洗凈;
泥鰍放冷水鍋內,加蓋加熱燙死,
洗凈,干水後下油起鍋稍煎黃,鏟起。
然後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
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
文火煲至黑豆熟,調味食用,每日1次。
[功效]
補腎健脾,養血生髮。
甘蔗粥
[配料]
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
甘蔗洗凈榨汁,高粱米淘洗乾淨,
將甘蔗汁與高粱米通入鍋中,
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
補脾消食,清熱生津。
黃精粥
[配料]
黃精15~30克(或鮮黃精30~60克),
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做法]
黃精切片,煎取濃汁,去渣,
同粳米煮粥,粥成後加白糖適量即可食。
每日1劑。
[功效]
健脾補腎,養胃和中。
百合參地飲
[配料]
生地20克,百合10克,
人蔘10克,蜜糖15克。
[做法]
生地、百合洗凈後放入瓦煲,
加入清水600毫升,
中火煮至湯約200毫升時,
用燉盅盛裝,將人蔘洗凈切片,
放入燉盅內加蓋,小火隔水燉一個半小時,
取出待稍涼後加入蜜糖攪勻即可。
[功效]
益氣滋陰,養肺潤燥。
適合陰虛氣弱或兼肺燥咳嗽之人。
板栗銀耳小米粥
[配料]
板栗100克,銀耳10克,小米50克,
枸杞5克,冰糖適量。
[做法]
銀耳用溫水泡發,
板栗剝殼去皮掰成小瓣備用。
砂鍋中加水適量,放入泡發好的銀耳,
大火燒開後,加入小米和板栗,
轉小火,慢慢燉煮約45分鐘,
然後加入冰糖,煮至冰糖全部溶化,
熄火,加入枸杞,蓋上蓋子燜10分鐘即可。
[功效]
養陰潤燥,補脾健胃。
適合秋燥傷陰、脾胃偏虛之人。
蓮藕淮山脊骨湯
[配料]
蓮藕500克,鮮淮山500克,
豬脊骨500克,蜜棗2枚,生薑3片。
[做法]
蓮藕、淮山洗凈切塊,
豬脊骨洗凈、切塊、
水焯後與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煲內,
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
再用小火煲兩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
養陰潤燥,健脾補虛
適合脾虛陰傷,口唇膚干、體虛脾弱人用。
秋分小秘密
南北極過著共同的白晝:秋分這天,太陽直射赤道,南北極同時都可以看見太陽,分享著同一個白晝。
高度和影子一樣長:在北緯45度線上,用不著爬高,便可丈量出建築物的高度,因為這一天高度和影子一樣長,所以知道了影子的長度,也就知道了建築物的高度了。
找不到自己的影子:秋分這天,太陽直射點不偏不倚地照在赤道上,當你來到赤道線時,就會發現任何物體都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今日節氣丨立夏
今日節氣丨芒種
今日節氣丨小滿
以上小岐采編自互聯網
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
如有需要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節氣大全】小寒到,凍哭人的「三九」來了!
※【繪畫】古畫二十四個節氣圖
※節氣門如何清洗簡單給您支招
※行駛兩萬公里的保養,最實用的節氣門清洗步驟
TAG: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