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善用『老闆思維』 

2018-06-20

文/Windy Liu

最近後台收到了一位讀者的留言,深有感觸。

前段時間她把做好的方案交給領導之後,結果被批評得慘不忍睹,而後來將方案調整之後,卻依然漏洞百出。

她不知所措,停下了手頭的工作問自己——為什麼如此簡單的一個方案,竟然兩天都搞不定?到底我工作這10年都做了什麼?我到底該怎麼辦?

她思考了良久依然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最後一個人默默跑到公司寫字樓的衛生間里哭了半個小時。

十年的工作經歷,卻拿不出一個完善的設計方案,這的確讓人倍感焦慮和恐慌。

有的人用一年的時間獲得了別人十年的經驗,有的人把一年的工作經驗用了十年,這之間的差距到底在哪裡呢?

1. 給自己打工 VS 給別人打工

工作中,總是存在著兩種角色——老闆和員工。

老闆和員工在一家公司,一個部門的比例常常就是1 : N,換句話說,大部分普通的職場人都是員工,而非老闆。

作為員工,我們對於工作往往會有以下兩種工作態度:· 給別人打工· 給自己打工

職場上絕大多數都是『給別人打工』的人,他們最在意就是所謂的「公平」,而在他們的世界裡常常會有這樣的言論——「你付了我多少薪水,我就干多少事情。」「憑什麼都要我做,又沒給我升職加薪!」「你傻不傻啊,就那麼點錢,還拚命加班?」

把工作看做是『給別人打工』的人,抱持的是一種『員工思維』,總是喜歡精打細算,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工作結果和工作質量直接跟當下實實在在的金錢回報掛鉤。

而在『給別人打工』的人眼裡的傻子,是另一部分少數人,秉持的工作態度是『給自己打工』,他們對於自己的工作結果和工作質量有更高的要求,總是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相比於『給別人打工』的自作聰明,『給自己打工』的人看似「吃虧」,實則是真正地「賺大發了」。

因為在給自己打工的人的思維邏輯里,當他們把一份工作做好,其實是把自己的同一份時間出售了兩次:一次是把時間賣給了老闆,獲得了相應的薪水;另一次是把時間賣給了自己,獲得了成長,提升了能力。

選擇去把一件事情做到兩份收益,這背後就是一種『並聯思維』,把工作和成長結合起來,在完成了工作的同時,也收穫了個人的成長。

其實,『給自己打工』的人,正是擁有了『老闆思維』的人。他們懂得用老闆的視角去檢視自己的工作,從而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去思考,去行動,人生的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相應的收穫也會自然增多。

2. 願意承擔不該你承擔的責任

在一個公司里,員工做得多的是解決問題,而老闆做得多的卻往往是承擔責任。

當一個員工更願意承擔責任,甚至是承擔不該由他來承擔的責任的時候,那他其實就擁有了『老闆思維』。

前段時間朋友請吃飯,因為他剛剛升職成為項目經理。

在朋友呆的這個項目里,之前他的上級經理直接撂挑子走人,留下了一攤子爛事。項目組裡沒有人願意接手這個燙手山芋,因為項目的狀況非常糟糕,客戶投訴不斷,而最終的結果也難以預料,項目也許說沒就沒。

這個時候,朋友竟然主動站出來,願意去處理當前存在的諸多問題。周邊的同事都勸他先和HR談條件再動手干,但他卻並沒有多說什麼,而是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鍛煉自己和證實自己能力的機會,所以就咬牙堅持著做了下去。

結果過了幾個月,從HR到部門老總,都主動找他談話,要給他升職加薪,而且幅度比他自己之前期望的居然更高。

承擔更多的責任,意味著你要走出舒適的『執行區』,踏入到未知的『學習區』去接受一些新的挑戰, 但同時也意味著你可以獲得一次鍛煉自身能力,實現職場躍遷的機會。

總是有人抱怨自己懷才不遇,老闆不夠重視自己,那你有沒有反省過,你做過什麼別人都不願做的事情嗎?你承擔過別人都不願承擔的責任嗎?

懂得『老闆思維』的人,更能看到責任背後的機會,而他也清楚地知道,當自己願意承擔更多責任的時候,才有可能從眾多同僚當中脫穎而出,打造出核心的競爭力。

3. 懂得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的老闆,就會發現那些在職場上能夠獨當一面的人,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懂得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在職場上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其實就是不僅僅把事情做完,而是懂得把事情做到圓滿。

完成和圓滿之間的距離,正是『員工思維』和『老闆思維』之間的差距。

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是一個人在職場上的一項核心能力,而它也正是擁有『老闆思維』的人所具有的特質,因為在完成一件事情的過程中,『給自己打工』的人總是會不斷地追問自己——我還能做點什麼才能讓整件事情更圓滿呢?

就像你要組織一場會議,擁有『老闆思維』的人,往往更懂得全面地去構建一個詳盡的計劃:

1. 會議前的準備——會議室是否訂好?會議相關資料是否齊全?相關的與會人員是否通知?演示要用的PPT是否能正常播放?

2. 會議進行的過程中——會議的主題是否明確?大家在討論時如果偏題該如何應對?如何把控好會議的時間?是否有人及時記錄討論重點?

3. 會議結束之後——會議的議題是否解決?是否能有一個會議討論結果的總結郵件?會議結果需要找到哪些人來落實?是否有遺留問題需要繼續商討?

完成了一個任務只是你做了工作中該做的事情,而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做得完滿,才是你足夠優秀的證明。

4. 優秀,來自於高標準高要求

如果你總是呆在工作的舒適區,不願意接受挑戰,也不願意持續反思,那把一年的工作經驗用了十年其實一點也不奇怪。

李笑來老師曾在他的文章中說過,『給自己打工』的人他們在做每件事情每個任務的時候,往往都會有以下兩個標準:1. 是否對得起拿到手裡的這份薪水2. 是否對得起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而擁有『老闆思維』的人,也正是如此,於他們而言,相比起現階段手裡的那份薪水,時間和精力花在何處,是否獲得了相應的個人成長,這其實要重要得多。

職場上,缺的從來不是機會,而是一個人的思考能力。

善用『老闆思維』的人,往往就是職場中的有心人,他們更懂得捕捉機會,更善於深入思考,從而總是願意承擔更多的責任,懂得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而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都是『給自己打工』的人。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不想做老闆的員工也不是好員工。

那些『給自己打工』的人,他們都清楚地知道,當下為別人打工的種種付出,努力,勤勉,其實都是在為未來真正給自己打工而做的必要準備。

這個世界上優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敢於對自己下狠手,對自己從來都是高標準,高要求。

生活也從來都是公平的,你把一年的工作經驗用了十年,那你就要在十年後為自己的職場挫敗感埋單,十年領一樣的工資。

如果你正處在職場的迷茫期,不妨試著從平庸的『員工思維』過渡到優秀的『老闆思維』,持續地構建自己在職場的核心競爭力,從而讓十年之後的自己,真正地擁有超過十年的工作經驗。

左岸記:老闆們常常要在信息不充分、未來不明確時做出抉擇。他們可能是憑自己的直覺,即感性思維;也可能憑自己的邏輯,即理性思維。他們最不能容忍的是辯證思維,比如說「人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觀點對中有錯,錯中有對;任何事情要一分為二來看;矛盾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因為這些說法不能幫助他做出決定。而他必須從兩項或多項中選擇唯一的最佳方案。相反,「員工思維」卻可以是辯證思維,反正不要做最後的抉擇,更不用擔心錯失機會。當然了,在政府部門供職例外,在那裡,「老闆思維」是沒有生存空間的,因為「員工思維」即使不能讓你飛黃騰達,至少也能讓你明哲保身。但又有一個例外,就是真的做到大Boss級別的,就又不能總是這個辯證,那麼也好了。


推薦閱讀:

「老闆命」的手相,註定一生錢財不缺,是天生的富貴命格
年會人設圖鑑:哭成傻X的老闆和被迫女裝的油膩中年
想不想賺更多的錢?(一)
什麼八字不適合做老闆?
?【每日爆笑】如果你中了1000W,你會對老闆說什麼?

TAG:思維 | 老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