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請你下台
老師請您下台!
我們不妨大膽的設想一下,如果今天給全國老師做一道考試題,題目是「什麼是教育?」。我相信答案必定是五花八門的。那就非常有意思了,教師關於「什麼是教育?」的答案居然是五花八門,那麼我們的教育部門就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了……
大家都習慣性的說「教育,教育」,也習慣性的把「教育」兩個動作合起來理解。但是在我的理解中,「教」和「育」絕對是需要分開的,因為「教」的主體是老師、是家長、是社會,「教」是起著示範作用的。但是「育」的主體卻是學生,是學生思考,反省,領悟的過程,「教」和「育」的主體不一樣。如果所有教師、家長都能理解教育的本質,中國的教育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隨想一、老師您給學生什麼?
有一位母親,是有名外企高級程序員,有一次,她說兒子小學三年級「商」這個知識點好象沒有弄清楚,經常出錯,想請個家教補補。我隨口說,你兒子根本沒想要把商搞懂,她問為什麼?我笑笑,她突然有所悟,說明白了,我說明白什麼?她也說不上來。
我:你兒子問你商的問題了嗎?
母親:沒有。
我:那他自己知道自己有問題嗎?
母親:應該不知道。
我:那就是了,如果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存在問題,那你他找個老師,他說不定還會覺得你不信任他!再說,他如果知道自己有問題,真想弄懂,途徑也有很多,教材里的概念多看幾遍,例題多看幾題。如果還是不行,他也會上課舉手提問,如果沒機會,下課去辦公室,如果下課沒有時間,可以中午和放學時候去,如果他的老師解決不了,可以隔壁班的老師,還可以隔壁班隔壁班的老師,解決的途徑很多,那問題是什麼呢?
問題是,我們平時該教給孩子什麼?我認為需要重點教給孩子的是,如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何通過收集、獲取,處理、並加工這些信息,最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終生受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
在我國,大多數老師其實只是個教書匠,老師按照教學大綱和自己的邏輯將分散在教材上的知識點一一複述給學生,讓學生暫時理解這些知識點。這就好比我們的百度,輸入問題,自動匹配出答案,問問題的人看了「噢,原來是這樣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有時候,我們的老師甚至還不如百度!因為百度至少不會殘害學生。而很多老師不僅是複述知識,甚至是在「殘害」學生,可怕的是他們還不知道自己在「害人」,還以為是愛學生。當然不知者無罪!基礎教育無非是9年,但現在的學校教育影響孩子的卻是終生學習能力,讓孩子害怕學習,不會學習,在學習上變成殘疾人!這樣的學習,不如不學!
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即使沒有學校,也不會有新的文盲出現了!因為人與生俱來有強烈的探索、求知、發現的慾望!他們會通過互聯網或其它途徑去吸取知識來解決自己的疑問。但是現在大部分學校教育就是在泯滅每個學生的這種探索、求知的慾望。
都說與時俱進,教育自然也需要與時俱進,以前獲取知識很難,資源匱乏,現在不同了,資源豐富,獲取方便,那麼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手段就不應該換換嗎?高考的內容難道就不應該換換嗎?現在學校無論多媒體技術多少多少發達,教師的教育理念和幾十年前幾乎無差別。
高考就應該輕知識,重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有思考和學習能力了,可以一輩子去學習更多、更需要、更實用的知識。但是,偏偏我們的高考是重知識,輕能力的。所以有些大學生一旦離開學校,離開父母,就不懂如何生活。大家也許都會有印象,去年有一位大學生,因為在火車上丟了錢,回不去家,居然淪落到街頭乞討……所以,如果基礎教育不改,「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路很難很長,拿到諾貝爾獎?我估計我是看不到了,在場的各位,又有多少人能等到呢?
隨想二、老師您充當什麼角色?
最理想是「墊腳石」角色。在我十幾年的教育生涯中,我發現不少老師對自己的標準是「知無不言,言不無盡」,一旦學生有問題,老師便會傾盡所有的熱情解答學生的提問。在這些老師看來,這樣才算是好老師,才是敬業,學生也會這麼想,老師熱情解答,是一個好老師。但是偏偏就是這種好老師,才可能會「殘害」學生的一生。當然,我自己有時候也並不能做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好老師,因為在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總是憋不住就把解決方法告訴了他們。之後,我又會非常的後悔,也自責了很多次,為什麼偏偏這麼輕易的就把需要經過層層腦力勞動之後才能得到的結果告訴他們,讓他們又少了一次思考鍛練的機會。
現在我已基本上養成這種習慣了,並且在實踐上也取得驚人的效果。
有個五年級的四川女孩子叫小蘋果,三次QQ讓她的數學從原來五年來很少超過90分,到近一年來最低是94分,關鍵是她越來越喜歡數學了。三次QQ聊天沒幫她解過一道題,都是引導她自己解決,但每次我會重複問她二遍這樣的問題:
我:今天這道題是誰做出來的?
小蘋果:我自己。
我:你再說一遍。
小蘋果:我自己。
我:開始你怎麼想的?
小蘋果:我以為不會做。
我:那你現在是通過什麼又會做了呢?
小蘋果:我多想了下,大膽去嘗試最後做出來。
我:在剛才的這件事中,你缺少什麼?
小蘋果:我缺少信心,且缺少多思考。
我:下次除非自己做一天還不能解決再問老師好嗎?
小蘋果:好。
我:一言為定!
小蘋果:一言為定!
幾分鐘後她又有問題了,大概這樣三次QQ,一共做六七題,完全由她自己解決,現在再也沒有問我問題了,去年期末考後告訴我數學98,她愛上了數學。
隨想三、學習興趣那點事
不少老師和家長都會以為,學習興趣就是那些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可以一時引起孩子上課或學習的衝動的東西。其實不然,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於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徵,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某一次明顯的刺激行為,往往很難讓孩子產生學習興趣。就比如說,某個老師,上課的時候講了一個關於今天的知識點的笑話,孩子們覺得很好笑,那堂課就在一個興趣盎然的氣氛中結束,但是這一個笑話不足以支撐孩子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到了下次課的時候,孩子們又開始獃獃的上課甚至昏昏欲睡了。這種短時間的刺激並不足以形成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
學習興趣就是學習的成就感不斷滿足的過程。只有不斷的獲得成就感,孩子才會不斷的向前進。人的成就感是永遠不會得到滿足的,一旦獲得了一點小的甜頭,就不會不斷的去追求更大的甜頭,有這樣一種源源不斷的興趣在激勵它,家長們還需要擔心孩子的學習嗎?
隨想四、教師也來個選秀
各地教育系統也會有教育大賽,但都是教育圈內搞,老方法,老標準,老評委。關起門來搞,不如不搞!
教師培養要創新,要開放,可採用拿來主義。電視上有很多比賽節目,賺錢、婚姻、創業、娛樂的樣樣都有比賽選秀節目,唯獨沒有培養人的比賽!不妨也在電視上搞個教育大賽,有家長評委,學生評委,當然也有專家評委。讓全社會都知道怎樣是好老師,老師們也會對自己更自律,更進取。其實,教師培養問題是個體制問題,要市場化,要開放。體制問題也不敢多講。
隨想五、老師請你下台
教育缺少開放平台,這裡的開放不光是指教師間交流,更重要是學生與學生間,學生與老師間平等的交流,在知識面前人人平等!在交流中的每個人,既是學生又是老師,每個人都在啟發別人和受別人啟發!老師也不例外。每個人是參與者、是組織者、是傳播者。再不要把自己看成在知識上的權威,放下自己所謂的尊嚴,走下講台,與學生們一起探究知識,教會孩子學習,學會學習終生受用。
可能很多老師會覺得這樣做很丟面子,覺得與教師這個「崇高」的形象不符,如果你是這麼想的,那我建議你,別當老師了,會誤人子弟的。教師的崇高不是在於教師的表面形象,而是教師能夠塑造一個人,甚至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有償家教,它最大危害是給孩子們做了個「唯利是圖」的示範,給孩子上了一堂目無國家法紀的課(國家教育部三番五令禁止教師做有償家教)。如果真的想做,那麼請你辭職,無可厚非。
在中國不缺少教育理論家,卻缺少有血有肉有勇氣的教育實踐者!
推薦閱讀:
※王府完小秦慧合老師的微博日誌107
※【第490期⊙視頻】推手真功夫 | 台灣王傑老師 太極推手十三法, 實用為主,不玩虛的!
※小明又出現了 。。。老師又瘋了!太搞笑了!
※為什麼孩子聽老師話而不聽家長話?
※木老師簡筆畫-蛇
TAG: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