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寬容——穆斯林的和諧基礎

尊重、寬容——穆斯林的和諧基礎劉學東《古蘭經》教導我們說:「眾人啊!我卻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在真主看來,你們中最尊貴者,是你們中最敬畏者。真主是全知的,確是徹知的。」(49:13) 這段經文向每位穆斯林昭示:在真主面前,我們的地位是相同的,沒有尊卑之分;我們雖然具有民族屬性,但是在真主那裡並沒有民族畛域;我們之所以被分成若干民族和宗族,無非是為了相互認識,並藉此教導我們要通過相互的了解進而達到尊重、寬容,最終產生自身與外界的和諧效果。中國穆斯林生活在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裡,無論做什麼工作,每時每刻都要與不同民族的非穆斯林進行社會交往。那麼,如何與非穆斯林交往,如何處理彼此間的關係,應該是考驗一個穆斯林素質高低的標誌之一。中國穆斯林的居住特點又是大分散、小集中,這種居住特點既是真主對我們的慈憫,又是對我們的考驗,使我們在能夠得益於吸收各民族的優良美德的同時,又使我們在這樣的氛圍中,切實擺好自己的位置,在把握信仰的基礎上,努力和他人搞好關係,處理好人際關係,是每個穆斯林責無旁貸的任務。因為這是我們信仰的需要,是我們生活的需要。那麼伊斯蘭教所倡導的處事原則是什麼呢?當年,穆聖在麥地那傳教時,有一個非穆斯林的大商人名叫「迪黑葉」,常與同伴到麥地那做生意,穆聖對他特別優待、禮遇有加。有一次,這個異教徒商人又來到聖寺里,穆聖仍一如既往地尊重他,並把自己的外衣脫下來鋪在地上,讓他坐在上面。這事引起了穆斯林大眾的不解。他們認為,穆聖身為真主的使者,是穆斯林的領袖,怎能讓一個異教徒坐在貴聖的衣服上,有失聖人的尊嚴。當時有幾個人想把「迪黑葉」趕出去,可是被穆聖嚴厲制止。事後穆聖對穆斯林大眾說:「行好能使良民更加心悅誠服」,即「以德服人」。這個活生生的小故事充分體現了所倡導的處事原則即尊重和寬容。穆聖是建立在尊重信仰自由的理解之上。商人是在前者的基調上創造出的良好處事態度和氛圍。首先,伊斯蘭教特彆強調人類之間的平等,提倡在信仰上互相尊重。信仰問題是真主意欲的事情,強迫使人皈依,是不現實的做法,任何人都應該在尊重他人的選擇和信仰的基礎上,明智地對待。伊斯蘭教尊重人們的信仰自由,是基於對真主創造人類本身真誠選擇的尊重,在宗教意識方面人是無能為力的,只有尊重人們的信仰選擇,才能團結。伊斯蘭教認為,自由是人類的一項最基本的權利,人一生下來就應該享受真主賜予的這一權利。這種自由權和生命權是同樣神聖的。因此,伊斯蘭教更提倡自由,珍視自由,並保證人的自由權利。在崇尚自由的同時伊斯蘭教也強調道德和法律的約束性。即自由不能超出社會道德行為範疇,不能侵犯國家和他人的利益,而應當受法律和公德的約束。伊斯蘭教主張自由,特別表現在信仰和良知方面,《古蘭經》中說:「你說:真理是從你們的主降示的,誰願信就讓他信吧,誰不信道,就讓他不信吧。」(18:29)充分表明伊斯蘭教對信仰的態度,給予不同信仰以寬容,給予人類以充分的信仰自由。根據這個信仰自由理念,伊斯蘭教在發展史上,對於異教徒從不強迫他們改信宗教,而是同他們在互不侵犯、互相尊重的條件下,實現和睦相處。即使在中世紀阿拉伯穆斯林大規模向外開拓,也是將擴大疆域放在首要地位,至於信仰還是取決於被開拓地人們自己的意願。——(阿拉伯通史)伊斯蘭教義包含著深厚的人道主義,並肯定人的良知作用。伊斯蘭教的人道主義的良知,具有不殺生、不仇視、不嫉妒、博愛眾生等道德觀念。伊斯蘭教的自由觀根至於以下信仰:1、真主授予人類思考、選擇和決定自己行為的權利和責任;2、真主賜予人類以合理的資質,使人能夠正確地做出選擇;3、人的良心會聽命於真主。因而人對自己的行為向真主負責。所以,在處理和非穆斯林的關係時應該做到:首先,伊斯蘭教本身不強迫任何人拋棄其宗教而信仰伊斯蘭。《古蘭經》說:「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因為正邪卻以分明」(2:256)。其次,尊重他人的信仰意識和宗教儀式,不可詆毀對方的宗教活動或破壞其宗教活動場所。《古蘭經》說:「你們有你們的宗教,我也有我的宗教」(109:6)。穆聖曾說:「對於他們的信仰,你們當不予干涉」。第三,伊斯蘭教寬容非穆斯林的飲食習慣,尊重其選擇。應該明白,類似於伊斯蘭教禁止食用的、被定為「非法」之物,雖然對於穆斯林是非法的,但是並不意味著禁止非穆斯林食用,因為伊斯蘭教認為:「非法的食物也是真主的給養」(《教典詮釋》127頁),既然屬於真主賜予人類的一種給養,只是對某些人定之為合法,對某些人定之為不合法,這一切都是真主的「奧理」所在,人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有關方面不能強迫,應該持相容態度。在伊斯蘭教強調信仰自由的前提下,在信仰自由的社會裡,首先把握自己的信仰,並且需要冷靜處理類似問題,這是作為穆斯林最起碼的素質要求。第四、既然穆斯林與非穆斯林都是一個國家的公民,彼此間在共同的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在一個國家中,不論信什麼宗教,首先應把「公民」身份放到第一位。這是伊斯蘭教對愛國的要求,正如穆聖所說:「愛國是信仰的一部分」。第五、伊斯蘭教允許穆斯林與非穆斯林交往——探望他們、向他們饋贈等社會性往來。特別是鄰居關係,伊斯蘭教認為,即使是穆斯林與非穆斯林為鄰,也是有善待責任的。據傳述:當年,一些聖門弟子每當宰羊時,總對僕人說:先讓我們的猶太鄰居嘗嘗。看,這是多麼溫馨的友好關係!建立在信仰自由基礎上的寬容精神,是伊斯蘭教尤其重視的美德。伊斯蘭教認為,只有那些明智的、能忍受他人無端傷害的偉大心靈,才能具有這一美德。穆聖的道德懿行為穆斯林樹立了光輝典範。《古蘭經》云:「安拉的使者曾為你們——希望安拉和末日並多多紀念安拉的人樹立了優良典範。」(68:4) 穆聖就是以這種寬以待人的品德把當時處於愚昧而混亂的社會教育感化過來,化解了各種對立的關係和矛盾。他的博大胸懷及寬容精神是其美德的突出表現,用他的人格魅力感化了很多人。他為傳播伊斯蘭教、進行社會改革,經受了反對者們的各種打擊和迫害,但是,他在解放麥加後,對那些曾經加害於他的人們說:你們去吧!你們是自由的。這是多麼寬廣的胸懷!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克己忍耐,是穆斯林的美德。況且我們也非完人,往往會失足犯錯誤,也需要他人的寬恕、諒解,如果我們對錯待我們的人不予寬容,那就得不到別人的寬容,正如穆聖所說:「不仁愛他人者,就得不到仁愛」(《聖訓珠璣》美德篇)。在某些事情中,以德報怨可以解除仇恨,往往會使對方反恭自省,改邪歸正,將仇恨為友誼,化干戈為玉帛。《古蘭經》云:「善惡不是一樣的,你當以最優美的品行去對付惡劣的品行,那麼,與你相仇者,忽然間會變得親如密友。唯堅忍者,獲此美德,唯大福分者,獲此美德。「(41:34——35)值得一提的是,面對一些非穆斯林對伊斯蘭教的誤解也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寬容。特別是非穆斯林的學者,他們有些是出於想了解伊斯蘭教的願望,而想當然地寫出一些對伊斯蘭教的評論,其中某些偏頗的「認識」權當個人的研究,所以只要對方不是故意的、敵意的,不必對於某些觀點過於追究。伊斯蘭教是一個開放的宗教,需要不同層次的人去認識,也需要學者們去研究、探討。同時也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宗教,是大度的宗教,歡迎他人從不同的角度了解伊斯蘭教。所以一些認識上的錯誤也是在所難免的。穆聖說:「如果你(創製)正確,那麼將擁有兩個報酬;即使(創製)錯誤,也擁有一個報酬」(阿幕爾。本。阿斯傳述),可見伊斯蘭教鼓勵人們研究、創製,其中也應該包容非穆斯林學者對伊斯蘭教的研究。只要我們緊緊把握住信仰上互相尊重、行為上互相寬容的原則,我們就能與非穆斯林搞好關係。從伊斯蘭教的角度講,穆斯林如何與非穆斯林搞好關係,也是一個穆斯林對伊斯蘭教精神和內涵領悟的程度問題。一個對伊斯蘭教真正了解的穆斯林,絕做不出一些傷害穆斯林與非穆斯林感情的事情。無論從那一角度講,如果哪位穆斯林有意割裂彼此間的關係,仇視,甚至殺害非穆斯林者,不僅國法不容,而且教法也不允許。當前許多伊斯蘭國家也存在著其它宗教,但是他們在「信仰自由」和「寬容」的原則下,保持著良好關係,維護了國家穩定,促進了經濟發展。比如作為伊斯蘭國家的馬來西亞,在林立的清真寺之間,同樣存在著印度教的神廟和其他教徒的活動場所,穆斯林並沒有排斥其他教徒,而是以更博大的胸懷容忍其他信仰的存在。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非穆斯林對伊斯蘭教更加敬仰。和諧社會是人類所希望的幸福生活理念和模式,先以「和」為基礎,隨即以「諧」為手段,共同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讓我們每個穆斯林以全面的了解、真誠的尊重和真心的寬容,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推薦閱讀:

裹著穆斯林頭巾的女性登上了H&M新廣告
穆斯林民族對於春節釋放了哪些不同的聲音?
「政治正確派」和「穆斯林原罪派」都不能選 | 沸騰
23篇文章,關於穆斯林、關於ISIS、關於歐洲的千年恩怨都在這了【巴黎事件重磅專題】
穆斯林的茶文化與延年益壽[轉]

TAG:尊重 | 寬容 | 和諧 | 穆斯林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