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明清時期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07-09
1.主要線索和歷史階段特徵 本單元從1368年到1840年,包括明和清前期(鴉片戰爭前)兩個王朝的歷史。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和封建社會漸趨衰落是這一時期的總體特徵。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中央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空前鞏固。這也是封建社會漸趨衰落時期,雖然明清有過強盛局面,但並未改變整體衰落的趨勢。主要表現在: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到頂峰,農民戰爭發展到新階段;經濟上,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對外關係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逐步喪失外交上的主動權,中外差距拉大;思想文化上,出現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現了文藝繁盛和科技停滯的雙重時代特徵。 思考討論 18世紀的中外比較研究,是史學界研究的重大課題。從總體上看,這一時期已經形成東西方差距拉大的局面。從哪些方面說明這一變化? 提示:從整體上看,西方已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而中國仍處於封建社會。可從所處時代、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以及對外關係方面展開論述。 2.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發展到頂峰 (1)自秦朝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以來,經過歷朝的完善、加強,明清時期極大強化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明初為加強君主專制,大力調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取消丞相制度,制定《大明律》,設立內閣和特務機構,改設五軍都督府。地方實行三司分權,實行八股取士。 (2)清代沿襲明制,後來增設軍機處,成為權力中樞;大興文字獄,壓制知識分子。這一系列舉措,使封建專制統治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3)作為封建後期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其積極作用漸消,消極作用漸趨明顯,大大阻礙了生產力和經濟的發展,束縛了思想文化的發展,阻礙了社會進步,是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表現和原因之一。 思考討論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重要的政治制度。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這一政治制度。 提示:從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係上分析其產生、發展的背景;把這一制度放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按照發展的觀點和辯證的觀點分析其發展演變和利弊影響。 3.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 (1)經濟發展的原因:①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政治前提。②統治者重視農業發展,採取措施調整生產關係,促進經濟的發展,如明初的重農措施、清初的更名田及賦稅制度的改革等。③新的作物品種的引進和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的進步。 (2)經濟發展的表現:①農業生產的發展。棉花種植區域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糧食總產量大幅增加。②手工業的發展。生產工具革新,生產技術提高,分工細密,生產規模擴大,出現資本主義萌芽。③商業發展。市場擴大,商品種類增多,商貿城鎮和大商貿城市湧現,遠途貿易發展。 (3)經濟發展的特點:①邊疆地區開發,經濟發展較快。②適應農產品商品化趨勢,農業生產結構發生變化,出現專業生產區域。③手工業中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④商業空前繁榮,但其發展的程度尚未到動搖封建制度經濟基礎的水平。⑤對外政策由開放走向封閉,使中國日漸落伍。 4.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明清(前期)時期,一方面對外通過反擊外來侵略的鬥爭,維護了祖國領土主權的完整。另一方面對內把加強民族聯繫同平定少數民族上層叛亂的鬥爭結合起來;把禮遇少數民族上層,同對少數民族地區的軍事行政管理結合起來。邊疆地區封建經濟進一步得到發展,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這些使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鞏固下來,從而奠定了我國今天遼闊疆域的基礎。 5.對外關係發展的特點 (1)明清初期,出於政治上的需要,中國與外國一度有所交往,明初出現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來華。但這些交往多側重於政治方面,範圍也受到局限。 (2)自1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開始侵略中國。1553年,葡萄牙侵佔澳門;1624年,荷蘭入侵台灣;明末清初,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倭寇騷擾中國東南沿海。 (3)面對歐洲殖民勢力的入侵,中國與外來侵略勢力發生了直接碰撞。中國進行了抵抗,明代的抗倭鬥爭、清代的抗俄鬥爭和鄭成功收復台灣等,都有效地抵抗了外來侵略。 (4)從整個明清時期來看,中國改變了隋唐宋元以來的開放政策,失去了主動性,主要奉行封閉、落後的閉關政策,最終導致了中外發展差距的進一步拉大。 (5)中國開始介紹和引進西方的科學知識,徐光啟翻譯了西方的科學著作,介紹了歐洲的水利方法。 6.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科技文化 總結性、集大成的古典科技巨著相繼問世,中國科技也一度處於世界前列,但自明中期後與西方逐漸有了差距。思想文化領域一方面專制色彩強烈,另一方面也出現了反對封建專制和追求民主的早期啟蒙思想。明清時期,小說蓬勃發展,《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等類書、叢書的編纂,使文學出現了繁盛局面。總的特點是:承古萌新,文學藝術繁盛,科技由發展轉為停滯;西學東漸,中西文化交流開始進入新階段。 ●疑難突破 1.明清時期封建君主專制的空前強化 封建君主專制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基本政體。縱觀我國封建社會封建君主專制的演變,大體可劃分為兩個發展階段和兩種形式。從秦到元,是有宰相制的君主專制,而明清時期,則是無宰相制的君主專制。 面對封建末世複雜的社會矛盾,封建統治者為維護統治,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這時期的突出特點就是極大地強化了君權。丞相的廢除和軍機處的設置,消除了相權對皇權的分割,大大加強了君主對中央的控制;明代三司和清代地方督撫的設立,大大加強了皇帝對地方的控制;八股取士和文字獄的實行,強化了對人們思想的控制;廠衛機構的設置,則大大加強了皇帝對官吏和人民的控制和鎮壓。這些表明,明清時期的君主專制統治得到了空前強化。 明清時期的無宰相制,大大強化了君權;通過地方機構的改革,大大加強了對地方的統治;同時,思想控制更是日益加強。皇權越來越尊,臣民愈來愈卑,這是明清時期君主專制演變的軌跡。 君主專制統治是建立在封建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在評價其歷史作用時,要根據時代變化,結合具體的社會現實進行評價。在明清建立之初,這種制度在糾正前朝弊政,提高辦事效率方面起過一定積極作用。但是,在封建社會末期,其消極作用是主要的,影響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是造成中外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君權過於集中,又決定了皇帝個人品質對統治的制約。通常情況下,封建王朝前期皇帝比較勤勉,而中後期則相對腐朽,因此,封建王朝中後期則往往會出現統治危機和社會矛盾激化的局面,這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一種負面影響。 2.明清時期賦稅制度的發展變化 適應封建經濟的發展和政治需要,明清對賦稅制度進行了改革。明朝中期,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一條鞭法是我國賦稅史上的重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表明農民對封建國家人身依附關係的鬆弛,農民人身地位的提高;另外,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貨幣地租的發展,有利於農業商品化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生長。 但從實行情況來看,各地推行的並不一致,真正將賦役合併的並不多。後來隨著明王朝的腐敗,加征加派接連不斷,「條外有條,鞭外有鞭」,人民負擔有增無減。 清初,取消了明末各種加派,重新恢復了萬曆時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但限於當時客觀條件,一條鞭法實行得並不徹底。康熙帝在康熙五十年先進行小幅度改革,固定人丁,以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人丁和丁銀的固定,為地丁銀的推行創造了條件。雍正帝繼位後,實行地丁銀制,把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徵收統一的地丁銀。地丁銀制的推行,一定程度上廢除了漢唐以來的人頭稅,農民對封建國家的人身依附關係進一步削弱,農民人身地位提高。按田畝納稅,使無地農民在法律上不再納稅,賦役不均的現象有所緩和,有利於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社會安定;使隱蔽人口的現象減少,人口統計相對客觀、真實,這也是乾隆時我國人口驟增的因素之一。總之,地丁銀制對我國人口增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特別提示 賦稅制度的發展變化是中國古代史的一個重要內容,也與現實社會有密切關係,如當今現實社會中的費改稅問題、國家取消農業稅等。因此,既要從歷史學科的角度認識賦稅制度,也要從文綜的角度做準備。 3.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 資本主義萌芽即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初級形態。這種生產關係,在明中後期出現。其基礎是:社會經濟發展,商品經濟繁榮,手工業技術進步。主要行業:先是棉紡織業,後擴展到冶鐵業、採礦業、煮鹽業、採煤業等手工業領域。先是江南一帶,後擴展至全國。特徵:「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手工工場。機戶即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即僱傭工人,機房即手工工場。地位:水平低,發展緩慢,整個明中期至鴉片戰爭前,一直處於萌芽狀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一直居主導地位。影響:資本主義萌芽是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在經濟上的體現,為市民文學的產生和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封建制度的阻礙和傳統重農抑商政策的實行是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資本主義萌芽是封建統治的對立物,封建統治階級利用其權勢,千方百計地摧殘它。封建剝削的殘酷性使大批小生產者破產,不可能提供資本主義發展的市場和資金。科舉制的實行和嚴酷的封建統治,不利於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在重農抑商政策下,明清統治者實行海禁政策,嚴禁人民進行海外貿易。明統治者還派出礦監、稅使,處處進行掠奪、勒索。清政府則在全國各城鎮和交通要道設卡徵稅。明政府還實行歲辦和採辦制度來盤剝商人。在此情況下,從事工商業要承擔風險和忍受大的盤剝,工商業者雖富有,但沒有政治地位。因此,不少工商業者在致富後,不是將錢財用於擴大投資,而是置辦田地,開辦當鋪。這樣就阻礙了社會財富向資本的轉化,影響並限制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和發展。 4.全面認識清朝實行的閉關政策 閉關政策即對外貿易的限制政策。清初實行嚴格的海禁,康熙帝收復台灣後,一度開放海禁。乾隆、嘉慶時實行嚴格海禁,只許廣州一口通商,並有種種限制,這種閉關政策一直堅持到鴉片戰爭前。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的原因有:第一,佔主導地位的是自然經濟,中國無需從國外進口商品,這是實行閉關政策的基本社會原因。第二,清政府害怕中國人民與外國人交往甚密,易「滋擾生事」,不利於自己的統治,這是實行閉關政策的政治原因。第三,為了防範和抵禦西方侵略者在中國沿海港口的種種不法和侵略行徑。 清政府的閉關政策,在一定時期內和一定程度上抵禦了西方侵略者的侵略活動,起到了一定的自衛作用。但消極作用很大:首先,這一政策阻礙了國外市場的擴大,限制了國內商品生產,不利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生長。其次,面對世界急劇變化的局勢,清政府的閉關政策束縛了自己,不了解世界的發展趨勢,是一種甘願落後和慢性自殺政策。再次,不可能有效抵禦侵略,反而導致落後挨打和中外差距拉大的結果。 5.明清時期文化發展的特點 從總體而言,這一時期文化發展的顯著特點是承古萌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在自然經濟基礎上的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集大成的科技著作問世,出現了《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等總結性的科學巨著。 (2)隨著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封建專制主義的空前加強,在文化領域也表現出強烈的專制色彩,如八股取士、文字獄、查封書院或改為官辦、理學走向極端等。 (3)早期民主啟蒙思想滋長,出現了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如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 (4)我國古典小說達到鼎盛局面。《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儒林外史》等作品,都表現了突出的思想性和文學性,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5)元朝戲劇空前發達,出現了元雜劇。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李定信先生評價
※原來蘇軾這樣評價歷代大詩人,你絕對意想不到
※有效教學講座四之四(有效教學的準備與評價策略)
※林沛理:董建華再評價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