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劉宇廉遺作揭開美術「傷痕」

劉宇廉遺作揭開美術「傷痕」www.thebeijingnews.com ·2005年8月24日9:40· 來源:連環畫稿《張志新》首次公開展覽

連環畫《張志新》(左圖為其中一幅)是「傷痕美術」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劉宇廉(右圖)對中國繪畫有相當重要的影響。人物1948年出生的劉宇廉是上個世紀後半期成長起來的藝術家,藝術生涯開始於1967年「文革」初期的街頭大批判專欄畫、毛主席像和宣傳畫,兩年之後,他隨「文革」洪流和幾十萬知青前往黑龍江的北大荒,成為生產建設兵團的戰士,他在中期的北大荒版畫群體的影響下,開始從事速寫、素描、油畫、水粉等基本功練習和創作。1980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年連環畫系研究生,畢業創作白描《黃河的故事》,是在受到中國傳統繪畫宋代長卷《清明上河圖》的時空表現,以及木刻本《饑荒圖》插圖的影響,這個長30米的長卷受到國內外的好評。1987年他前往日本發展,1997年因病去世。作品《劉宇廉畫集》彙集了劉宇廉三個時期的作品,分類為繪畫、連環畫、插圖、裝幀、習作等。參與編輯工作的沈嘉蔚說自己也通過編輯對劉宇廉作品進行了研究,他認為劉宇廉的創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是「文革」結束之後,他和畫友一起創作的連環畫《傷痕》(1978年)、《楓》、《張志新》(1979年),以前所未有的畫風和對人性的表現成為「傷痕美術」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第二個時期以他在中央美術學院念連環畫系研究生時期創作的白描《黃河的故事》為代表,他把傳統繪畫《清明上河圖》的時空表現以及木刻本《饑荒圖》插圖的手法結合起來創作了長30米的歷史長卷,他的研究生導師、著名的連環畫藝術家賀友直認為「《黃河的故事》描述一群人的生存狀態及追求,從而揭示黃河人的苦難及為生存而搏鬥的精神,並通過畫面大量地描繪漢民族古老的文化和習俗」。第三個時期是1987年到日本後,憑藉先後三次走黃河、上敦煌臨摹壁畫的影響,他開始裝飾風格的油畫創作,在一系列作品中融合了中國古代漢畫像磚、剪紙、日本風格雕飾、日本畫等各種藝術形式的長處,《紫禁城》、《飛天》(系列)、《伎樂》、《魔笛》等是代表作。在昨天下午的討論會上,賀友直、陳丹青、方振寧等藝術家和評論家認為劉的創作高峰是國內的兩個時期,到日本後創作有些商業氣息。本報訊(記者 周文翰 甘丹)昨天在中國美術館開幕的「西去九色鹿———劉宇廉藝術回顧展」上,一組關於「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烈士張志新的連環畫引起參觀者的極大興趣,不少年過五十的中年人還在畫前合影,以志紀念。劉宇廉生前好友沈嘉蔚回憶說,1978年,《連環畫報》邀請劉宇廉和陳宜明、李斌一起創作《傷痕》,這是根據當年影響很大的盧新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表現「文革」中悲劇災難的生活歷史,1979年刊出後獲得好評,之後他們又應邀創作連環畫《楓》,描畫一對戀人在「文革」中分屬不同紅衛兵派別,最終都成為犧牲品的悲劇故事。沈嘉蔚說,由於這組連環畫真實刻畫了當時的社會環境,出現了四人幫、林彪的畫像等,當時有主管領導人認為有宣傳四人幫的嫌疑,一度禁止發行該期《連環畫報》。這組畫引起很大的反響,據說有上百萬的讀者,和當時的「傷痕文學」同步,被媒體評論為「傷痕美術」的代表作,後來還曾獲全國性美展金獎。但是鮮為人知的是,1979年劉宇廉和陳宜明、李斌還創作過一組從未發表的連環畫《張志新》,李斌告訴記者,他們為此還深入曾監禁張志新的瀋陽一監獄進行調查寫生,「了解到張志新遭到很多非人的待遇,聽說因為不給水她還曾拿經血沾饅頭吃,我們邊寫生邊請模特拍攝,嘗試用報道式的手法和政論式的文字來表現對那個時代的反思,但是畫稿出來後上面說張志新已經宣傳得夠多了,不讓登了。這一組畫稿就封存起來了。此次在中國美術館展覽還是這組畫稿第一次面向公眾展出。據悉,除了8月23日至29日舉辦展覽之外,中國美術館將收藏劉宇廉的一些代表作。除了此次展覽之外,「劉宇廉的藝術世界」系列叢書昨日也在美術館舉行了首發式。這套叢書包括《劉宇廉畫集》、《寄往天國之門·兩地書》、《黃河夢》以及《劉宇廉文存》。這套叢書由劉宇廉的家人和朋友,歷時四年整理完成,而書的裝幀則由呂敬人設計。據悉,這套叢書不僅包括了劉宇廉較為重要和知名的畫作,如《九色鹿》、《黃河祭》等,還收入了劉宇廉早期的,現在已不易找到的連環畫作品,這其中就包括《張志新》。除了他的畫作之外,《寄往天國之門·兩地書》收錄了劉宇廉的幾十封書信,在這些書信中再現了他本人與一位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劉宇廉文存》包括他1981年至1997年之間的日記,本書的編輯表示,從這些日記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畫家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的心路歷程,「這是用生命的時時刻刻串連起的文字,它袒露了一個藝術家的心路歷程,直到他短暫一生的最後一年。」
推薦閱讀:

藝考狸大叔:有些畫,不知當講不當講(1)
中國美術史複習資料
《身體劇場》——2017藝術廈門全球女性藝術家邀請展(三)
「美術攝影」的畫意詩情 連載—1
美術館

TAG:美術 | 新京報 | 遺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