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針療法——肩周炎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症。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

  • 穴位一:肩髃

  • 【取法】在肩峰前下方,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取穴。上臂平舉時,肩部出現兩個凹陷,前方的凹陷就是肩髃穴。

    【主治】⑴肩關節周圍炎 ⑵急性踝關節扭傷

    【機理】肩髃穴為手陽明與陽蹺脈之交會穴,陽蹺脈主於運動,陽明之筋又結於肩部,本穴又位於肩部,具有通經活絡、理氣散結之功,故可治療以上諸症。

    【刺灸法】斜刺,放血、拔罐

    【治療經驗】

    ◎喻喜春:用該穴刺絡放血法治療肩關節周圍炎很有效,是治療此病必用之穴。隔2-3天放血1次,5次為l療程,療程間休息5天,一般2-4個療程多能治癒。操作:手下垂或手臂墊高平放,以細三棱針點刺穴位皮膚,拔罐吸出血2-5ml。

    ◎張勤:筆者近年來用肩髃穴治療急性踝關節扭傷,大多1-2次治癒。操作:用30號0.5-1.5寸毫針,呈45°角斜刺進針,得氣針感下傳至手為最佳。平補平瀉手法。留針45分鐘,每隔15分鐘行手法1次。每日1次,5次為1個療程。

    ◎林凡:肩臂疼痛中老年人多見,取手陽明大腸經本經穴肩髃,只用患側,3-5次必爽。操作:用1.5寸長毫針,垂直快速進針約1寸,中強刺激,向上下放射較佳。

  • 穴位二:天鼎

  • 【取法】正坐、微仰頭,在扶突穴直下1寸,當胸鎖乳突肌後緣取穴。

    【主治】⑴上肢麻木 ⑵漏肩風(肩周炎) ⑶右肋間痛

    【機理】天鼎穴治療以上諸症,屬局部、鄰近用穴。

    【刺灸法】指針,直刺

    【治療經驗】

    ◎吳穆:操作:患者取仰卧位,頭稍偏健側,呈45°,然後一手提托健側枕骨部向患側耳前方用力抬拉,另一手拇指指針對準天鼎穴向健側肩上方用力頂推,一拉一推要同時用力方能奏效。若指針時有回位的「咔啪」聲,療效最佳,表明指針成功。

    ◎李騭:操作:患者昂首正坐,臂下垂,以1.5寸毫針捻轉直刺入0.8-1寸,得氣後有麻脹感由頸沿手陽明經傳到食指端為度,不留針,將針捻轉退出。當即讓患者做上肢抬舉動作,以視效果,其遺留針感常持續10-20分鐘。每日施針1次。

    注意事項:因該穴從解剖部位上看,靠近頸動脈、臂叢神經,下有鎖骨下皮神經和膈神經分支,故勿深刺、勿搗針、勿向下斜刺,以免刺破血管造成局部血腫,或胸膈不適,或出現氣胸。

    按語:漏肩風一症,即肩關節周圍炎。多由外感風寒之邪,客阻經絡,致氣血凝泣不行,發為痹痛。因其病位在手陽明,故取天鼎穴。天鼎穴據諸典籍所載,尚無治肩痛之說,此為本人多年之臨床經驗,其效卓然,為此介紹。

    ◎郭效宗:操作:採用提插捻轉法,氣至背肋及手指大拇指、食指為宜。提插捻轉法是左手食指固定穴位,右手持針,捻轉刺入皮內後,提插尋找感覺,氣至往返提插捻轉3遍,大約3分鐘就能產生效用。

    出處:《單穴治病選萃》。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南星說醫」。


    推薦閱讀:

    肩膀又疼又冷 與肩周炎有關嗎
    經常肩膀酸痛是怎麼回事?
    艾灸治療肩周炎
    老是肩膀疼怎麼辦?

    TAG:肩周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