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戰場秘境追蹤:垓下古戰場 (三)

垓下古戰場 --- 穿越歷史迷霧向後人訴說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之戰,漢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全殲楚軍,創造了中國古代大規模追擊戰的成功戰例,是楚漢相爭中決定性的戰役。它既是楚漢相爭的終結點,又是漢王朝繁榮強盛的起點,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點。它結束了秦末混戰的局面,統一了中國,奠定了漢王朝四百年基業,因其規模空前,影響深遠,被列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戰役之一,有「東方的滑鐵盧」之譽。垓下之戰究竟發生在什麼地方?項羽最後屍首何處?霸王別姬的真相又是什麼?

一、來自垓下的爭議

登臨垓下,極目四顧,周圍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不遠處的沱河北岸,還有隱約可見的古堆、土丘起伏。這裡就是著名戰役垓下之戰的古戰場。儘管歷史的煙塵已掩蓋了無數細節,但垓下之戰的主輪廓仍穿過厚重的歷史迷霧向後人展示出來……

對於垓下、垓下聚問題,一直以來頗有異議。歷來學者通過不斷地考證,認為垓下和與垓下聚是有區別的。大體上講,垓下是地區名,垓下聚是在垓下地區的聚落名。

1.垓下不是具體地點

垓下,《說文》對「垓」的解釋是「兼垓八極地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雲「兼備八極之地謂之垓」。由此可以看出,垓下實際上就是八極地之下。

還有一種說法是「垓」即「堤」或「高岡絕岩」,則垓下是在河堤下或高岡下。

由此可以推斷出,垓下肯定不是具體地點,而是地區名。

垓下,位於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據專家考證,垓下遺址是一處十分重要的古代城址,包括新石器時代晚期和秦漢兩個時期的文化遺存。

遺址四周城垣呈南北向不規則長方形,大多數地段的城垣仍聳立在地面,保存完好。城址東、西、北三垣的中部現各有一缺口。城址面積大約有20萬平方米。

遺址包括城垣、城門、護城河、道路和排水系統、夯土建築基址、窯址、活動場所、紅燒土遺迹、水井及灰坑等重要遺存,出土了石器、陶器、銅器、鐵器和錢幣等170餘件器物。

現在,垓下整個旅遊區由保護區、緩衝區和開發區三個部分組成,垓下古戰場遺址區或為了保護區,包括古戰場紀念碑、仿古城樓、霸王別姬遺迹、浣發池、連理樹等;緩衝區鋪設包括霸王街和、漢王街、霸王祠、漢王祠、虞姬墓和楚漢陣亡將士墓等景點;開發區建有萬壽園、許慎紀念館、垓下博物館、漢民俗村、仿古一條街、垓下古戰場虛擬宮、古漢墓、虞姬灣水上樂園及垓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

2. 垓下聚是一個具體地點

聚,即聚落,也就是人們聚居的村落。因此,垓下聚,就是垓下地區的聚落,也是一個具體地點。

那麼,垓下聚的具體位置究竟在哪?

針對這一問題,史學家也進行了大量的考證。

垓下聚,魏晉南北朝學者多有提及,然而只說在故洨縣,並沒有指出其具體位置。自唐代後期以來,學者們考真求實,地理方誌古籍指點列圖,說的已經較為具體。有史學家指出,垓下聚並非濠城鎮北俗稱的「霸王城」,而是另有其地。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虹縣):「垓下聚在縣西南五十里。」按:此處首次指出垓下聚在唐虹縣(今泗縣)「西南五十里」,即在漢洨侯國垓下地區。這是值得重視的,且可明確地予以肯定。

《太平寰宇記》卷十七,(虹縣):「在縣西南七十八里,即漢洨縣也,屬沛郡。垓下,洨縣之聚落名。」又云:「垓下在(虹)縣西五十里。漢兵圍項王於垓下,大敗之。」按:此書不僅把洨故城、垓下(聚)分為兩處,而且明確地指出地點方位和距離,洨故城在虹縣西南七十八里,垓下聚在虹縣西五十里。此說與《水經注》酈道元說相符,並更具體化。可以說,這是迄今最為明確而可靠的說法。

以上兩部地理總志對垓下聚的地望均以虹縣縣治作為坐標原點。

《太平寰宇記》還提供了一條具特殊價值的數據:「濠城,在(虹)縣西南七十八里。」

由此可以推知,真正的垓下聚遺址約在靈璧縣毗鄰泗縣西界的單圩和後翟庄一帶地勢較高處。

由此可以看出,垓下聚位於漢洨縣。

3. 美麗的垓下八景

1)霸城煙雨:城內原有古壽聖寺,寺中有一千年皂角樹,樹冠如蓋,玉立聳天。遠觀霸王城,樹木蔥蘢,煙雨蒼茫,氣象萬千,引人遐思。

2)漢陵秋色:濠城周圍多土丘,素有「濠城古堆三千三,數罷金山數銀山」之說。

3)虞灣夕照:虞灣,又名虞姬灣,在今固鎮縣濠城鎮垓下村境內的沱河南岸,西距垓下遺址約一公里,傍堤臨水,蘆葦叢生。每逢雨季,在夕陽的照射下,虞灣碧波重粼,垂柳滴翠,令人胸襟開闊,心馳神往。

4)撒金曉月:撒金橋,扼南京至北京的官道要衝,在古洨城西南約200米處,為一石橋。

5)夾山簫韻:夾山,又名夾山口,在今固鎮縣濠城鎮垓下村內。

6)古剎晨鐘:濠城多寺廟,清晨寺廟鐘聲齊鳴,宏亮深遠,音傳數里,振聾發聵。

7)洨上雙虹:洨水即今沱河,水首源於河南商丘,東流入淮。流經濠城的河段修有兩座拱橋,構造精巧,建築雄偉,恰似雙虹凌空,左右輝映。

8)沱沙落雁:每到秋季,古洨城東西上下十餘里河灘上,會有成群的大雁在此棲息,成為沱河兩岸一大景觀。

二、兩種說法

1. 一場戰役還是兩場戰役

垓下之戰是楚漢戰爭中的最後一場重大戰役,現在有人提出疑問:「陳下之戰與垓下之戰究竟是一場戰役還是兩場戰役?」

經過對此,史學家做了如下回答:如果有硬資料證明,垓下就是陳下,那麼,陳下與垓下就是同一場戰役。然而,司馬遷的《史記》與班固的《漢書》都對其有明確記載,在垓下之戰發生之前有一場陳下之戰,並且當時漢軍大將灌嬰參加陳下之戰獲得的封賜,與參加垓下之戰獲得的封賜各不相同,由此可以很容易看出陳下之戰和垓下之戰是兩場戰役。

那麼,垓下之戰的地理位置究竟是在哪呢?這個問題長久以來一直有爭議。

2. 垓下之戰究境發生於何處

垓下之戰究竟發生於何處?對於這一問題史學界歷來存有分歧並爭論不休。歸納起來,大致有兩派意見: 一派的觀點是垓下之戰發生於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25公里的沱河北岸;另一派的觀點是垓下之戰發生於河南鹿邑縣境內或者是淮陽縣東南。

垓下在安徽的具體位置,資料上講得較籠統:「垓下在安徽靈壁縣南,固鎮縣東濠城一帶」。

《中國史稿》則寫到:「項羽退至垓下(今安徽靈壁南沱河北岸),被漢軍包圍。」此後基本上都沿用這一說法。

如果對濠城遺址進行勘測和調查,就會發現兩個值得注意的現象:一是在城內的建築遺址中存在一些早於西漢洨城的建築材料,這裡經常會出土一些蟻鼻錢;二是在城內外大量出土散落的簇和殘劍等青銅兵器。

由此可以看出,在西漢洨城建立之前,這裡應該是一個集鎮之類的聚落了,而且在秦漢之際,這兒曾發生過大規模的殘酷戰爭。

因為這裡地勢較高,北面臨河,便於防守和指揮。這對於身經百戰的項羽來說,兵退至此並將這樣一個有好地勢的集鎮作為大本營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為軍事防禦和防水的需要,作為首邑的洨城城址也必定要選在臨河高埠上,由於西漢初期民力凋敝,將舊集鎮改造、發展成諸侯國都邑要比新建一座城容易得多。

所以,濠城的前身就是垓下,也就是說,今日的洨城遺址就是古代的垓下。

垓下之戰時,楚漢雙方大約集結了五十萬以上的兵力,歷史學家推斷,垓下戰場的範圍,應該是在以濠城遺址為中心的靈(壁)、固(鎮)、五(河)、泗(縣)四縣交界地區約百餘平方公里之間……

三、這是一場大會戰

垓下之戰的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在當時非常少見。整個戰爭前後經歷了大小五場戰役,即彭城戰役,滎陽、成皋戰役,固陵戰役,垓下決戰和東城戰役。

1. 偷襲彭城

項羽把大部隊留在齊國迷惑劉邦,自己運用騎兵的機動性,繞道彭城西南的蕭縣,等待進攻劉邦諸軍的最佳時機。項羽決定早晨發動偷襲,向東進攻彭城,不但要造成敵方的混亂,還要將敵軍全部殲滅。

項羽直接攻擊劉邦指揮中樞,然後死死咬住劉邦的主力進行攻擊,不給劉邦喘氣的機會。同時,他利用騎兵驅趕的方法把劉邦諸軍逼到南方的谷、泗水,使他們因為擁擠掉進河中自相殘殺而淹死!彭城之戰後,項羽開始追擊殘餘敗將,可惜由於兵力單薄,劉邦諸將收拾殘兵匯聚滎陽,頂住了楚兵的追擊。

2. 對峙於滎陽

劉邦率領殘兵敗將在滎陽駐紮下來。項羽幾次派兵前來攻打,都被漢軍打敗。雙方在滎陽形式對峙。

後來,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劉邦任命韓信為主將,率兵渡過黃河,先後滅了魏、代、趙,降服了燕,平定了黃河以北地區,把原來威脅劉邦的勢力轉變成了對項羽的威脅。

此外,劉邦為了加強了正面戰場的力量,還抽調韓信的部分兵力,補充到滎陽來。

漢王三年十一月,劉邦派隨何到九江,說服了九江王英布背叛項羽,歸附劉邦,發兵攻楚,威脅楚軍的左側背。

項羽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能分出一部分兵力,放在九江戰場上,以致於減輕了滎陽、成皋的壓力。同時,劉邦為了增強這裡的力量,把英布的軍隊補充到了成皋。彭越的軍隊,不停地在楚軍的後方進行騷擾戰,不僅攻下了靠近楚都彭城的下邳(今江蘇省邳縣),還一連攻下了梁地十七座城池,迫使項羽幾次掉轉頭來回擊彭越。

滎陽、成皋的主戰場上,開始時,項羽比劉邦強大得多。楚、漢雙方你爭我奪,互有勝敗。劉邦由弱變強,日益壯大,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而楚軍由於戰線太長,力量日益削弱,開始處於被動地位。

漢王四年十月,汜水一戰,漢軍大勝,成皋楚軍全軍覆沒。

至此,滎陽、成皋的爭奪戰結束了,楚、漢相爭進入了新的階段。

3. 劉邦毀約

和談之後,項羽開始帶兵返回楚都彭城。不料,劉邦突然撕毀了和平協議,跨過鴻溝,開始追擊楚軍。

項羽憤怒了,命令部隊在固陵駐紮等候劉邦。隨後,劉邦率兵趕到,兩軍就在這裡對決。

項羽身先士卒,殺得漢軍死傷無數,幸好周勃的軍隊趕來,拚死抵擋楚軍的進攻,才掩護劉邦逃進附近的陽夏城內。項羽下令緊攻陽夏城。

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議,封韓信、彭越和英布為王並賜地,以便得到他們的支持。

韓信很快親率大軍由臨淄南下,彭越也率大部隊由昌邑出發,打算截斷項羽返回彭城的後路,而英布則率兵北上,打算從南方夾擊項羽。

項羽久攻未果,軍隊缺糧,又聽到漢軍還有幾路大軍前來圍攻,於是急忙下令東撤。但是由於回彭城的路已被彭越截斷,楚軍只好退到了垓下。

4. 圍攻垓下

漢五年十二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和英布等大軍對楚軍從四面發動進攻,尤其是東線和西線都是漢軍的主力。各進攻部隊鋪天蓋地圍攻垓下。數百平方公里的平原上,都成了楚漢決戰的戰場,韓信30萬主力與劉邦本部軍20多萬合兵一股,排出五座連陣,向盤踞於垓下困守的十萬楚軍發起了最後的進攻!

韓信親率30萬大軍為前鋒主力,將軍孔熙率軍數萬為左翼,陳賀率軍數萬為右翼,劉邦率本部主力尾隨韓信軍跟進,周勃率軍斷後。

當時,楚軍的形勢非常不利:

第一,西楚國位於長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失陷,十萬楚軍成為孤軍;第二,楚軍幾個月內完全沒有糧食補給,士兵寒冷飢餓,士氣潰散;第三,漢軍大約有七十萬,且精力飽滿、糧食充足、士氣旺盛;第四,楚軍離江東五郡距離遙遠,很難在漢軍的追擊下及時回到領土。

當時,兩軍主帥都非常清楚,楚軍除了突擊之外別無他法。於是,韓信故意將自己的指揮部設在三十萬大軍所組成的數道鐵牆的最後方,後面緊挨著劉邦本部十幾萬大軍,最後面是周勃軍,同時左右方各有孔熙、陳賀兩個大陣配合。

韓信先向楚軍發動挑釁性進攻。項羽親自率軍出擊,騎兵在前,步兵緊隨其後。韓信立刻命令大軍後撤。漢軍且戰且退,楚軍則是孤注一擲地瘋狂突擊,直殺向韓信。

當韓信以前陣為屏障掩護劉邦軍回撤退避的同時,孔熙和陳賀所率的兩軍也自楚軍左右兩側進行著迂迴機動,威脅楚軍側翼。

經過半日廝殺,項羽沒能突破漢軍陣線,韓信則一直向後退卻。

項羽的軍隊由於衝鋒過於猛烈,以至於明顯拉開了軍隊前後的距離。楚軍隊形越來越散,越拉越長,漸漸失去了緊密的隊形和互相的配合。

戰至下午,漢軍終於完成了對楚軍的前後夾擊。漢軍左右軍隨之投入了對楚軍後方側翼的進攻,迅速合圍了落在後面的楚軍步兵。

楚軍將士殊死抵抗,兩軍官兵絞斗在一起,陷入交戰狀態。楚軍步兵和騎兵一分兩半,其攻勢隨之被遷制。項羽沒有辦法,只好率殘存騎兵回師救援步兵。

隨後,韓信組織數十萬漢軍向項羽和楚軍前鋒騎兵發起了前後夾擊。

項羽見勢不妙,立即率全軍向反方向突圍,沖開漢左、右軍的包圍,退回營中。這次戰爭,楚軍陣亡四萬餘人,被俘兩萬,被打散兩萬,只剩不到兩萬傷兵隨項羽退回陣中。

後來,韓信率領全軍徹底包圍了楚軍大營,沒有給項羽收攏散兵的機會。

5.決戰東城

項羽到東城的時候,只剩下28個騎兵了,而追擊的漢軍騎兵有幾千人。

項羽估計自己這回不能逃脫了,於是對手下騎兵說:「我從起兵打仗到現在已經八年了,親身經歷七十餘次戰鬥,從沒有失敗過,所以才稱霸天下。但是今天我卻被困在這裡,這是上天要我滅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失誤。我今天要決一死戰,定要打勝三次,為各位突出重圍,斬殺漢將,砍倒帥旗,讓各位知道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失誤。」

項羽把他的隨從朝著四個方向分為四隊,對他的騎兵說:「我再為你們斬殺一將。」隨之,他命令四隊騎兵一起向下衝擊,約定在山的東面分三處集合。

項羽大聲呼喝向下直衝,漢軍全部潰敗逃散,果然斬殺了漢軍一員大將。

項羽與他的騎兵在約定的三處會合。漢軍不知道項羽在哪一處,便把軍隊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圍上來。

這時,項羽突然衝出來,又斬殺了漢軍的一個都尉,殺死百餘人。

項羽再一次集合他的騎兵,發現只損失了兩個人,便問他的隨騎道:「怎麼樣?」

騎兵們都佩服地說:「真像您說的那樣!」

四、悲劇英雄的歷史結局

1. 烏江自刎,屍歸何處

烏江亭長對項羽說:「江東雖小,但土地縱橫各有一千里,民眾有幾十萬,足夠您稱王。現在只有我這兒有船,大王快快渡江,如果等漢軍到了,就沒法渡過了。」

項羽笑了笑說:「上天要滅亡我,我還渡烏江幹什麼!再說我和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沒有一個人回來,即使江東父老兄弟憐愛我讓我做王,我又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我項籍心中有愧啊!」

於是他對亭長說:「我騎著這匹馬征戰了五年,所向無敵,曾經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殺掉它,把它送給您吧。」

然後,項羽命令騎兵全部下馬步行,手持短兵器與追兵交戰。

項羽身上負傷十幾處,一個人殺掉了漢軍幾百人。

項王看見漢軍騎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相識嗎?我聽說漢王用黃金千斤,封邑萬戶懸賞我的腦袋,我就把這份好處送你吧!」說完,項羽自刎而死。

隨後,王翳拿下項羽的頭,其他騎兵爭相踐踏和爭搶項羽的軀體。最後,郎中騎將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爭得項羽的一個肢體。同時他們把項羽的土地分成五塊,呂馬童為中水侯,王翳為杜衍侯,楊喜為赤泉侯,楊武為吳防侯,呂勝為涅陽侯。

2. 霸王別姬的真相

「霸王別姬」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霸王項羽在和漢高祖劉邦奪封建統治權的戰爭中,最後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訣別。這個詞語用來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垮台。

「霸王別姬」的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項羽感天動地的愛情。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國文學的字裡行間,定格在中國戲曲的舞台上,成為中國古典愛情中最經典、最蕩氣迴腸的燦爛傳奇。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一直以來,就有人懷疑這首和歌是後世的偽作。可是,經史學家考證,這首和歌並非偽作。

《楚漢春秋》和《史記;項羽本紀》是「霸王別姬」故事的最早記載。可是這兩本書都沒有涉及虞姬的結局,因此,人們對於虞姬的結局產生了不同的猜測。

有人認為,虞姬不可能活下來,否則就不會有民間口耳相傳的虞姬自刎情事。垓下一戰,四面楚歌中,飲劍楚帳只能是虞姬唯一的結局。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這句話是虞姬對當時的形勢作出的判斷,也是對項羽精神狀態以及未來命運的否定!

當時,項羽畢竟才三十多歲。虞姬深知項羽一生百戰,出生入死,曾有過「破釜沉舟」,擊敗秦軍,起死回生的經典戰例,也曾有過以三萬人殺漢卒十餘萬人,逼迫劉邦數十騎逃跑的經典戰例。

然而,虞姬作為項羽最寵愛的女人,當項羽遭逢末路,但尚未完全失敗的時刻,她沒有挺身而出,激勵項羽,而是慫恿項羽在惡劣的形勢面前低頭。

此刻項羽身邊尚有八百餘騎,全部都是精兵良將,起碼可以保護項羽全身而退,以便東山再起。

那麼,虞姬為什麼這麼匆匆忙忙判了項羽的「死刑」呢?

對於這個問題,有人給出了這樣的答案——虞姬可能是劉邦派往項羽身邊的美女間諜。他們提出的依據是:以劉邦的智力和行事風格,以及項羽的「婦人之心」和不聽勸諫剛愎自用的性格,這種猜測是很有可能的。

可是,由於史籍漫漶,一直以來人們都沒有找到劉邦、項羽和虞姬之間相聯的蛛絲馬跡,因此也只能作為一種猜測。

多數人更傾向於虞姬拔劍自刎是為了了斷項羽的顧慮,從而讓項羽突圍。

《史記》中記錄了項羽的哀嘆:「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從中可看出項羽的確是非常擔心虞姬。

至於「漢軍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君王意氣盡,賤妾何偷生」,是後人賦予的想像,更是為了表達對這位不甘受辱、深明大義的女性的崇敬,並給予她極高的評價:「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姬也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史學家通過考證還證明了民間傳說的項羽背負虞姬之首突圍純粹是文學樣式的想像。因為在距垓下古戰場幾十里路的靈壁縣境內,20世紀70年代出土的虞姬墓顯示,這位被千古傳唱的英雄美女是身首完好的。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十大手抄本》
明清女性畫家展:看古代閨閣付諸筆端的閑情與才思
細說古代名人與酒的故事
中國古代英雄人物榜
中國古代詩歌之最:《演小兒語》

TAG:中國 | 古代 | 戰場 | 追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