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二十九、怎樣預防糖尿病

二十九、怎樣預防糖尿病 (續29)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個外來詞。完整準確地講,糖尿病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導致的一種慢性、全身性、代謝性疾病。這主要是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對胰島素的需求增多,引起血糖升高、尿糖出現,從而發生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紊亂而影響正常生理活動的一種疾病。這裡所說的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當機體中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的系統發生紊亂,無法控制血糖,使其升高到一定水平時,就患糖尿病了。

糖尿病在醫學分類上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兩種。其中1型糖尿病多發生於青少年,因胰島素缺乏,必須依賴外源性胰島素補充以維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見於中老年人,其胰島素的分泌量並不低,甚至還偏高,但是肌體對胰島素卻不夠敏感,即發生胰島素抵抗,也會使血糖升高。胰島素是人體胰腺β細胞分泌的唯一血糖激素;胰島素抵抗是指體內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對胰島素促進葡萄糖的吸收、轉化、利用發生了抵抗。臨床觀察,胰島素抵抗普遍存在於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達90%左右。糖尿病可導致感染、心臟病變、腦血管病變、腎功能衰竭、雙目失明、下肢壞疽等,致患者傷殘或死亡。而更為嚴重的是,糖尿病迄今為止,尚沒有能夠治癒的好辦法,所有藥物和措施也只是在控制病情,減緩其發展,就是很不錯的了。

糖尿病如此兇險,老年人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學習相關知識,掌握其來龍去脈,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防範,避免染患糖尿病。而已有患有該病的老年人,則應小心謹成謹慎安排每日的飲食起居,並尊醫囑按時服藥,有效地控制病情,減緩其發展,以保證晚年較高的生活質量。

糖尿病常見指標的含義

人體血液中含葡萄糖的量就是血糖值,正常人體血糖指標如下:

1、空腹血糖:3.9——6.1毫摩爾/升。

2、餐後血糖:餐後2小時測定的血糖值是:不超過7.8毫摩爾/升。

3、尿糖測定:尿糖一般可以反映血糖水平,血糖越高,尿量越大,尿糖越多。尿糖定性檢查結果用「—」和「+」來表示,「—」是尿糖陰性,「+」是陽性,「+」越多,說明病情越重。

4、葡萄糖耐量試驗……

5、胰島素和C—肽測定:正常人體空腹血漿胰島素為5——20微克/毫升,而胰島細胞在分泌胰島素激素時,同時分泌等分子量的C—肽,所以測定C—肽也可以了解胰島細胞的功能狀況。正常人體空腹血漿C—肽為0.2——0.5皮摩爾/毫升。

6、糖化血紅蛋白(HbAlc)測定:糖化血紅蛋白反映6——8周內血糖的平均水平,正常值一般為3%——6%;超過7%,表示血糖高於正常;而超過12%,表示嚴重持續高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長期的血糖水平相關,因此最能衡量病人患上併發症的風險。目前國際上已經視HbAlc水平為血糖控制的「金標準」。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要有所謂「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少)癥狀,因為「三多一少」癥狀僅是糖尿病典型和較晚期的表現,患者在早期是很少出現「三多一少」癥狀的。所以,只有定期測定上述各項指標,才有助於疾病的早期檢出,而為有效防治糖尿病爭得寶貴的時間。

糖尿病的七大致病原因

因科學發展水平所限,目前對糖尿病的病因,醫學界尚沒有明確的說法。但是醫生們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糖尿病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也比較有價值,我們稱之為「臨床糖尿病病因」,共有7點。了解了這些,對於我們有的放矢地預防糖尿病很有意義。

1、遺傳。舉世公認,糖尿病是遺傳性疾病。遺傳學研究表明,糖尿病發病率在血統親屬中與非血統親屬中有顯著差異,前者較後者高出5倍。在1型糖尿病的病因中遺傳因素的重要性為50%,而在2型糖尿病中其重要性達90%以上。

2、精神因素。近十年來,中外學者確認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認為伴隨著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激動及各種應激狀態,會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長激素、去甲腎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3、肥胖。目前認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原因,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前均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與糖尿病的發病率呈正比。此系老年人特別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顯增多的主要原因。

4、長期攝食過多。飲食過多而不節制,營養過剩,使原已潛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島素β細胞負擔過重,而誘發糖尿病。近年來,隨著對糖尿病研究的不斷深入,現在國內外均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體越豐滿,糖尿病越多」的理念。這是比較正確的認識。

5、感染。幼年型糖尿病與病毒感染有顯著關係,當然感染本身不會誘發糖尿病,但可以使隱形糖尿病得以外顯。不過,這一原因與老年性糖尿病關係不大。

6、妊娠。有關專家發現妊娠次數與糖尿病的發病有關,多次妊娠易誘發糖尿病。

7、年齡因素。老年人隨著身體的衰老,各臟器功能衰退,胰島素的分泌量減少,體力活動減少,熱量儲存過多,再加上使用某些藥物影響代謝,致使其糖尿病的發病率較高,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老年糖尿病中僅有極少數屬1型糖尿病,95%以上為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三級預防

糖尿病的預防,應構築三道防線,在醫學上稱之為「三級預防」。如果防線布設、構築得及時、合理和牢固,大部分糖尿病是有可能預防或被控制的。這三道防線是:

1、一級預防。樹立正確的進食觀並採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糖尿病是一種非傳染性疾病,其發生雖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後天的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現已知道,熱量過度攝入、肥胖、缺少運動時發病的重要因素低糖、低鹽、低脂、高纖維、高維生素,是預防糖尿病的最佳飲食配伍對體重進行定期監測,將體重長期維持在正常水平是至關重要的。體重增加時,應及時限制飲食,增加運動量,使其儘早回落致正常。要使運動成為生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終生的習慣。運動不但可以消耗多餘的熱量和維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實感和欣慰感。當然,運動要講究科學和藝術,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照顧興趣、結伴進行,以易於獲得效果和便于堅持。要戒煙和少飲酒,並杜絕一切不良生活習慣。雙親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缺乏運動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預防。要定期檢測血糖,將血糖測定列為中老年人常規的體檢項目,即使是健康者,仍要定期檢測,以儘早發現無癥狀性糖尿病。

2、二級預防。凡有糖尿病的蜘蛛馬跡,如皮膚感覺異常、性功能減退、視力不佳、多尿、白內障、乏力等,要及時去測定血糖,以儘早診斷,爭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已患有糖尿病,就要綜合調動飲食、運動、藥物等手段,將血糖長期平穩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還要定期測定血脂、血壓、心電圖,這些都是血糖控制的間接指標。

3、三級預防。目的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減少傷殘和死亡率。糖尿病患者很容易並發其它慢性病,且易因併發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對糖尿病慢性合併症加強監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就醫,可預防併發症的發生,使病人能長期過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積極行動起來,講究科學生活方式,規範自己的飲食起居,避免糖尿病的發生,這是最重要、也是最牢固的一條防線。如果已經是一個糖尿病患者,也不必悲觀,只要長期有效控制,是可以防止和延緩糖尿病慢性合併症的發生或發展的。當然,如果進入了慢性並發期,那就更需要百倍警惕,與醫生密切配合,切實採取有效的措施,延緩慢性併發症的惡化。

糖尿病二三級預防中的用藥原則

在糖尿病的二三級預防中,糖尿病的用藥原則應倍加註意,這對於防止糖尿病併發症的產生意義重大。一些患者服用降糖葯很隨意,有的想什麼時候服就什麼時候服,有的覺得漏服一兩次降糖葯沒有關係,還有些患者漏服藥物後,想當然地補服或加服。實際上,目前運用於臨床的口服降糖葯有多種,其服藥時間、漏服藥物後處理方法都不同,一旦破壞了規律,就很有可能造成血糖波動,甚至升高。

因為每種藥物的作用機理和作用環節不同,於是就有著不同的服用時間。在常用的降糖葯中,需在飯前服用的藥物有磺脲類藥物(如達美康);需與第一口飯同時服用的藥物為α-糖苷酶類;為克服胃腸道反應,雙胍類藥物可在進餐時或飯後服用。否則,就有可能達不到應有的降糖效果,還可能造成低血糖的發生。

另外,如果偶爾漏服藥物,應該考慮當時的情況,再酌情處理。例如,本應餐前服用的磺脲類藥物,吃完飯才想起來,葯還沒有吃,此時可以抓緊補服,也可臨時改服快速起效的降糖葯;但如果已到了快吃下頓飯的時候才想起來,這時肚子已空,如果補服或者和下頓飯前的藥物一起服用,有可能由於藥物作用太強而引起低血糖。對於這種情況,輕度和中度血糖升高的患者,可以改用長效的口服降糖葯,如達美康緩釋片等。對於經常漏服降糖葯的患者,建議服用緩釋劑,這類藥物一天只需要服一次,容易操作,有助於患者長期服用,而且降糖作用較平穩,還可以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針對性飲食可預防糖尿病

實踐證明,糖尿病與飲食關係密切。糖尿病與飲食關係密切。所以有針對性地安排飲食,對於預防糖尿病有重要的意義。

1、低脂、低糖飲食。美國學者研究發現,控制糖尿病的關鍵首先是脂肪,其次是糖分,而選擇低脂、低糖飲食,是預防糖尿病發生的第一步。

2、經常食用含鉻食物。鉻可以參與糖代謝,並可激活胰島素,降低血糖。當體內鉻元素缺乏時,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糖耐量下降,血糖濃度升高,便會發生糖尿病。一般每人每天鉻的需要量是50——200微克。含鉻元素豐富的食物有全麥粉、植物油、蜂蜜、豬肝、牛肉等。

3、經常食用含ω-3脂肪酸食物。研究發現,ω-3脂肪酸能直接作用於胰臟脂肪酶,降低血糖,並能使動脈血管壁平滑順暢而又有彈性,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及血管病變的發生率。這種脂肪酸沙丁魚、鮭魚、青魚和海狗肉中最多,植物中馬齒莧中的含量也較高。

4、經常食用含釩食物。釩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濃度,並可用於糖尿病的治療。人們將釩稱之為治療糖尿病的新星。人體內釩主要是從食物中獲得,蘑菇、黑胡椒、海參中釩的含量最多,其它海產品、穀物、蔬菜、新鮮水果中釩的含量也較豐富。

5、常用桂皮。桂皮是居家常用的調味品,對糖尿病也有積極的預防作用。研究發現,桂皮可激活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識別和反應能力,使糖代謝增加20倍。每日在食物中增加一小片桂皮,可有效預防2型糖尿病。

6、涼水泡茶。日本學者觀察發現,每天取茶葉10克,用涼開水浸泡5小時後飲用,每次50——150毫升,每日3次,連續1——2月,可使血糖下降,有效預防糖尿病。

7、添加維生素。美國學者研究發現,血糖過高會增加自由基的生成,引起動脈損傷。而增加足量維生素可消除過多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害,從而有效地預防糖尿病。富含各種維生素的蔬菜水果以及瘦肉、奶類、蛋類、豆類等,應經常補充,不要缺乏。

少吃可預防糖尿病

日本學者研究發現,由於吃得過飽,體內一種指令物質增加,可使血糖下降的胰島素在肝內不起作用,進而引發糖尿病。

這位學者通過老鼠實驗發現,吃得過飽,肝臟內合成胰島素髮揮作用的蛋白質就會受到限制,從而使胰島素作用下降。相反,如果讓老鼠飢餓,胰島素的作用就會大增。這一研究成果從胰島素水平上證明:預防糖尿病,平時防止吃得過飽至關重要。古人講的每頓飯只吃六七成飽,非常有道理。

運動可預防糖尿病

運動預防糖尿病是糖尿病預防的兩大基石之一(另一基石為調整飲食)。因為運動可以加快對體內熱量的消耗,減少體內脂肪的堆積,提高胰島素的生成率,保持正常體重。而運動還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防止各種疾病。

運動預防糖尿病的原則是:因人而異,量力而為,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只有長期堅持運動,才能對糖尿病的預防有效果。

高質量睡眠可預防糖尿病

美國學者發現,對於睡眠不足的人群,其基礎狀態下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從而導致肥胖和糖尿病風險增高。

研究人員指出,長期的睡眠不足(一夜不到6個半小時)與老齡化具有相近的加大胰島素抵抗的後果,同樣是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很顯然,良好的睡眠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學者們建議,人們應該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良好的飲食習慣、有規律的運動、儘可能地減少壓力和保證充足的睡眠來預防糖尿病。一般地說,成年人每天的深睡眠時間不宜少於8小時。

良好心理因素可預防糖尿病

英國學者研究發現,不良精神因素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情況多見於中老年人。

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在於胰島素分泌量的絕對不足或相對不足。胰島素的分泌量除了受內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調節外,還直接受自主神經的影響。當人處於緊張、焦慮、憤怒、懼怕或受到驚嚇等應激狀態時,交感神經的興奮直接抑制胰島β細胞的功能,使胰島素分泌量下降;同時作用於腎上腺髓質,使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間接地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和釋放。如果這種不良心理因素長期存在,則可引起胰島β細胞的功能減退,進而導致糖尿病。

因此,對於老年人來說,經常保持心情愉快舒暢平和、遇事不急不怒、及時消除緊張情緒、放鬆心態,可有效預防糖尿病。

減肥可預防糖尿病

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研究表明:肥胖者發生糖尿病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的三倍,約50%的肥胖者將來會患上糖尿病。另外,肥胖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期望壽命縮短多達8年。專家建議,預防肥胖才能有效預防糖尿病。

缺乏體力活動和不健康飲食是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因素。運動和生活方式干預,包括控制飲食和中等程度的體力活動,能減少多達60%的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對於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減輕體重也是重要的治療目標。肥胖者要想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就必須科學減肥,下決心控制飲食、堅強運動。


推薦閱讀:

meijingqing的【糖尿病】1
比糖尿病更可怕的是……看完趕緊自查!
糖尿病最怕這些,做到這幾點讓你遠離糖尿病
血糖高到底怎麼吃?糖尿病患者最關心的9個飲食問題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