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古典油畫技法介紹
07-09
第一,掌握透明色的機制 這就是說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調色油(亞麻油等三種油自行調配)稀釋的顏料進行分層次描繪。必須在每一層干透後再進行下一層著色,故此每層的顏色都要求較稀薄(淡),這樣使下層的顏色能隱約透露出來(增加透明感),與上層的顏色形成巧妙微妙的色調。例如在深紅的色層上塗罩穩重的藍色,就會產生藍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豐富效果,這往往是調色板上無法調出的色調(筆一定要乾淨,不可有雜色)。這種畫法適於表現物象的質感和厚實感,尤其能把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人物肌膚細膩的色彩變化,令人感到肌膚表皮之下流動著血液。這種著技術的缺點是色域較窄,製作過程要求畫時要細膩,完成作品的時間要長,不易於表達畫家即時的藝術創作情感。(在繪製照片肖像時,兒童及女性的肖像繪製多用此法來表現晶瑩透明的肌膚色調)第二,薄底透明罩色在處於中間調子的灰棕色畫布底上用深棕色或銀灰色畫出較嚴格的素色油畫,待干後罩上一層透明色,透明色不要過多加入白色,以免影響透明度。畫布底畫的素色油畫需要事先提高明度,為下一步多層罩色留有空間。第三,厚畫底上做透明罩色這是指在畫布底畫厚塗平滑的表面及在底畫厚塗凹凸的表面上輕輕罩透明色。厚塗平滑的表面一般是指先用厚色待沒幹時輕輕掃平,干後罩透明色。這種方法一般多用於古典風景油畫。比如畫肌膚受光部分多用厚塗顏料,讓它與背景等暗色部分的厚薄拉開距離。厚塗顏料未乾時用毛筆輕輕掃勻筆觸進行光滑處理,完全乾透後再輕罩透明色,能達到既厚實又透明晶瑩的效果。
第四,用不透明油畫色著色法 這個稱分層著色法。作畫時須先用單色(普藍)畫勾畫出形體大貌,然後再用顏色分層描畫,暗部往往畫得要薄,中間調子和亮部則分層厚塗,時蓋時留,這樣使色塊產生對比。由於厚薄不一塗的不一樣,才顯出色彩的豐富韻意和肌理之美。 透明與不透明兩種畫法沒有什麼嚴格的區分,只是憑感覺畫而已,我常在一幅畫作當中多種技法綜合使用。表現各種暗部或陰影之中的細節,用透明覆色法可以產生穩定、神秘的體積感和空間感;不透明覆色法則易於塑造處在暗部以外的形體,增加畫面色彩的飽和度。19世紀以前的畫家大都採用這兩種畫法,用此法製作作品的時間一般很長,有的畫完一層後必須完全乾透後再進行下一層的描繪,有點類似中國畫的工筆繪畫中的分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