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估值450億美元的小米貌似是「徒有虛名」?
2014年底,小米完成了新一輪融資,總融資額11億美元,公司估值450億美元。故。
增長神話的破滅讓450億美元的估值也蓋上了「徒有虛名」的大帽子
隨後這450億美元的公司估值一路被發酵,膨脹,甚至市場一度表示,「450億美元的估值,已讓小米成為了目前全球價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然而,隨著今年手機出貨量未達預期,以及近期被評述的一系列或這或那的質疑,一方面據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很可能無法完成銷售已經調低的8000萬部智能手機的目標,另一方面人們也正需更正確地思考小米現象以及背後的行業通則。
增長神話的破滅讓年初的豪言壯語蒙上了一層陰霾,甚至讓450億美元的估值也蓋上了「徒有虛名」的大帽子。這個成立僅僅5年,卻攪動中國互聯網市場一池春水的企業又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上,在互聯網夢想中成長起來小米是否能一直保持初心暫且不論,那如道士下山般的一關又一關的市場檢驗或許更難人尋味。
數據帶來的隱憂,徒有虛名待解
今年3月,在中國政府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15年來的最慢增速後,雷軍將智能手機年銷量目標下調至「8000萬至1億部」。然而,今年前9個月,小米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大約僅為5300萬部。其中第一季度1500萬,第二季度2000萬,第三季度1800萬。
在雙十一購物節和最新版紅米Note的助力下,小米第四季度的智能機銷量可能再次實現增長。但是否能達到預計的年度總銷量8000萬部尚不能確定。
而小米核心的手機業務增速放緩被認為是其450億美元被高估的主要證據之一。
據統計,小米2014年共售出略超過6100萬部手機,較2013年大增227%,以2015年的預期為8000萬部算,其增速僅為31%。再看營收,小米2014年稅前營收為119.7億美元,較2013年增長135%,以2015年的營收按照160億美元計算,增速也僅為33%。
有什麼足以讓雷軍向投資人從主客觀的角度去解釋小米所謂的增長放緩
這樣看來,450億美元的估值似乎確實被高估。
但誰都清楚,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基數的增加,即便是小米也很難保持之前銷售和營收均是三位數的增長,重要的是,從銷售和營收增長的對比看,今年小米的銷售和營收增長几乎持平,不像去年,銷售的增長幅度幾乎是營收的1.7倍,且整體營收足足增長了40億美元。
這些足以讓雷軍向投資人從主客觀的角度去解釋小米所謂的增長放緩,即客觀競爭的加劇及主觀價值(營收絕對值)的增長。
生態的「童話」或為保持營收的假象
似乎市場的猜測並未給小米的高層們帶來撼動,小米投資人、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表示,「目前,我對小米並不感到擔憂,因為小米的市場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得到鞏固,在未來12個月,小米在智能家居和服務領域的布局將變得更加清晰。」
就在小米智能機銷量出現首次同比下滑的第三季度,該公司發布了低價手機紅米Note2。11月22日,小米又發布了配備指紋感測器的金屬版紅米Note 3、小米平板2以及2代小米空氣凈化器。
在小米的宣傳上,我們不難看出,小米竭力避免自己被打上智能手機廠商的標籤,而是強調他們是一家「互聯網公司」,提供一系列設備和在線服務。小米及其子公司銷售電視機、空氣凈化器、移動電源、運動相機、健身手環,甚至還有一款平衡車。
所謂「小米百貨公司」的說法也是在今年開始流行開來
今年是小米發力非手機業務最多和給人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年,所謂「小米百貨公司」的說法也是在今年開始流行開來,可見小米涉足非手機業務之多,而這些在雷軍的戰略中都是小米生態的組成部分,儘管業內很難看到它們彼此間的邏輯關係。但這些已相比同行超低價的產品或者說策略確實助推了小米增收的增長,具體是多少,不得而知。
有這樣一組數字值得人們深思:深交所小米科技投資美的公告顯示,小米2013年營收約為265.83億元,凈利潤約為3.47億元,融資時小米集團向DST提交了的2013年的業績,營收超過270億元,凈利潤 34.6億元。小米解釋的口徑是小米集團公司有很多其他收入,且利潤很高,雖然利潤是不透明的,但總量總是透明的。所以小米集團的270億營收裡面,應該是包括265億的小米科技收入的,而區區五億總額的差距,帶來了30億利潤的差距。
對小米來說生態這一做法現在看來無非就是保持營收的增長,還給投資人營造出了個小米生態也會創造營收且變得越來越重要的假象。因為這是投資者衡量其估值的重要指標。
小米的焦點是什麼?小米有焦點嗎?
小米估值幾何以及靠不靠譜這個命題或沒有什麼意義。小米到底是不是一家有遠大格局和社會使命的公司,卻是一個值得思考和借鑒的好問題。對於「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的雷軍來說,檢驗的時刻快到了。
(文/艾寧)
推薦閱讀:
※小米粥不但能養胃還能抗癌,但是很多人第一步都做錯了!
※小米雷軍的好兄弟,當年比馬雲還更風光,今公司從幾萬人剩幾百人
※小米疙瘩湯的做法
※你熬的小米粥味道如何?教你5個秘訣,雞湯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