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能頂半邊天的女將領們
在遙遠的1911年3月19日,歐洲一些國家的無產階級婦女舉行了歷史上第一次慶祝國際婦女節的活動。這是國際婦女們第一次有組織在固定時間舉行慶祝活動,而如今的三八婦女節,源於一戰前夕,歐洲的婦女們於1913年3月8日走上街頭,通過舉行和平集會等形式反對戰爭。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於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三八」國際婦女節成為了聯合國的紀念日。一部分人民穿戴紫色的絲帶來慶祝這一天。
何香凝
而在國內,1949年1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節。女權運動的先驅之一,民革主要創始人,國民黨元老何香凝女士,則成為國際上中國婦女運動方面的代表。
1955年,貴州民主婦女聯合會刊物發表了《在合作社內實行男女同酬》的文章,毛澤東看到文章後親批:「建議各鄉各社普遍照辦」。之後,毛澤東提出「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迅速響徹大江南北。
在中國歷史上,也有著諸多「半邊天」式的人物,她們在國家各個領域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尤其是在「讓女人走開」的戰爭戰場上,她們舞動著英姿,甚至蓋過了男人的風頭。
中國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女名將大概是殷商時期的婦好。作為商王武丁眾多的妻子中的一位,她本可以在家中安心「相夫教子」,做好自己分內之事。但婦好沒有,婦好選擇了跟隨丈夫上戰場,成就一番家國偉業。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表明,在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的一系列戰爭中,婦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徵集兵員,屢任軍將征戰沙場。曾統兵1.3萬人攻羌方,俘獲大批羌人,成為武丁時一次征戰率兵最多的將領。參加並指揮對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戰,著名將領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同時,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的商代,婦好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為武丁統治集團的重要成員。曾率兵鎮壓奴隸反抗鬥爭。竭心儘力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和特權,深受武丁寵幸,被封於外地,擔負守土、從征的重任。
河南殷墟婦好墓
隨著考古發展,1976年在河南安陽小屯西北發現其完整墓葬,在現存的甲骨文獻中,她的名字頻頻出現,僅在安陽殷墟出土的1萬餘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該墓南北長5.6米,東西寬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辭稱為「母辛宗」的享堂。該墓共出土隨葬物品1928件,其中青銅器440多件,玉器590多件,骨器560多件。此外還有石器、象牙製品、陶器以及6000多枚貝殼。婦好墓出土的器物異常精美,如工藝精湛的小玉人、鑲嵌綠松石的象牙杯等。在出土的大量的青銅器中,有多件上面鑄有「婦好」的銘文。特別是一件帶有「婦好」銘文的武器「鉞」,學界普遍認為是婦好可以領兵打仗的權力標誌。這件龍紋大銅鉞,是其生前曾使用過的武器,重8.5公斤。另一件虎紋銅鉞重9公斤。婦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見武藝超群,力大過人。古代的斧鉞主要用於治軍,因為鉞曾是軍事統率權即王權的象徵。
虎紋銅鉞
《國家寶藏》中劉濤飾演的婦好
婦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傳奇女子,偉大的王后。
說完了奴隸社會的「半邊天」,我們再來看看社會發展之後,封建社會的「巾幗英雄」。在中國歷史文化高峰的唐代,同樣也出現過一位女性軍事天才,只可惜,由於英年早逝,留下的歷史資料過於稀少。當然,也為後人對她的想像提供了空間,她,就是秦王李世民的親姐姐——唐平陽昭公主。
平陽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淵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后竇氏。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後有謚號的公主,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真正的生榮死哀。中國萬里長城的著名關隘娘子關就是因為她所率領的娘子軍曾經在此駐守而得名。
《天下長安》中的平陽公主
在李淵舉兵以後,平陽公主與其夫柴紹起兵響應。在李淵襲隋的時候,平陽公主在關中地區為李淵打下了好大一片地方,可以說真正鞏固了李淵集團的大後方。在最後的長安爭奪戰中,平陽公主與李世民共同攜手,攻克長安。隨後,李淵開始了真正的掃蕩天下,而平陽公主則被調任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她駐守的地方就是娘子關。山西是中原和關中地區的屏障,無山西則中原和關中不穩,平陽公主率軍駐守娘子關,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敵人從這裡進入山西,可以說是真正的重任。
6年之後的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2月初,傳來平陽公主的噩耗,史筆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述,更多的是因為平陽公主的葬禮與眾不同——平陽公主是以軍禮下葬:「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有人提出反對,李淵毫不留情的駁斥,可以說是對平陽公主的特別信任。並且按照謚法所謂「明德有功曰『昭』」,謚平陽公主為 「昭」。這就是後世稱她為「平陽昭公主」的由來。平陽公主,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
史籍上關於平陽昭公主的記載實在太少。
《新唐書·.卷八十三·列傳第八·諸帝公主》:「鼓吹,軍樂也。往者公主於司竹舉兵以應義旗,親執金鼓,有克定之勛。周之文母,列於十亂;公主功參佐命,非常婦人之所匹也。何得無鼓吹!」
《唐會要》:「高祖第三女平陽公主。義兵起,公主於鄠縣庄,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得數百人。起兵以應高祖。略地至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無得侵掠,故遠近奔赴甚眾,得兵七萬人。公主間使以聞,使者至,高祖大悅。及義軍渡河。公主引精兵萬餘,與太宗會於渭北,與其駙馬柴紹,各置幕府。營中號為娘子軍。京城平,封為平陽公主。以獨有軍功,每賞賜異於他主。及薨,追謚曰昭。」
《唐會要》短短170餘字,將平陽昭公主傳奇一生略略敘過,這也為後人對這位巾幗英雄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空間。
以下為廣告時間:
由歡瑞世紀、星匯天姬聯合出品的古裝權謀劇《天下長安》,由連奕名執導,張涵予、秦俊傑、李雪健、舒暢、韓棟、姚星彤領銜主演。該劇講述了隋末唐初,在群雄爭鬥、門閥混戰中崛起的李唐王朝一步步走向貞觀盛世的故事。其中,平陽昭公主一角由曾經的「龍女郎」姚星彤扮演,化名李木蘭。該劇也是由禮樂嘉謨工作室擔任禮儀文史工作。夾饃醬希望能夠和小夥伴們一起期待該劇的播出。
《天下長安》中的平陽公主
唐亂宋定,兩宋實行重文輕武的政治政策,但由於兩宋周邊的政治環境,宋代三百年,湧現了多位名將。從北宋年間的四大將門:折、仲、姚、楊,到南宋抗金的中興四將,吳氏兄弟。不過,我們這回要說女性將領,那宋代最出名的當屬韓世忠將軍的妻子梁紅玉梁氏了。
梁紅玉,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後結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起義後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世忠的正妻。
《精忠岳飛》中的梁紅玉
梁氏最膾炙人口的戰績當屬黃天盪擂鼓戰金山。黃天盪一戰,本是最後將完顏兀朮徹底擊敗的機會,可惜韓世忠兵少將寡,雖然將完顏兀朮堵在了黃天盪,卻不能一口氣吃掉,只能期盼黃天盪的特殊地勢將完顏兀朮困死。時日一長,給了完顏兀朮喘息之機,也放走了最後斬殺金軍的絕佳時機。
梁紅玉擊鼓退金兵
金軍敗走以後,梁氏上表朝廷,彈劾丈夫韓世忠「失機縱敵」,請朝廷「加罪」。這一義舉,使舉國上下,人人感佩,傳為美談。朝廷為此再加封她為「楊國夫人」。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二於紹興五年八月丁卯條:「淮東宣撫使韓世忠妻秦國夫人梁氏卒,詔賜銀帛五百匹兩」。
韓、梁氏歿後,宋孝宗令豎碑建祠以紀念他們。供韓、梁兩尊塑像,壁上有「春祭韓王誕正月二十日,秋祭梁夫人誕九月初六日」。梁紅玉家鄉父老為紀念這位女中豪傑,亦在其出生地建祠塑像以紀念她。另有明人為其作《楊國夫人傳》,以為紀念。
以上三位,或過於久遠,事迹難尋,或泯然史籍,語焉不詳。但是下一位則與以上不同,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里的巾幗英雄。她就是明末著名女將秦良玉。
秦良玉,忠州人。膽智過人,擅長騎射,又擅長作文章,姿態風度嫻靜文雅。行軍治兵,號令嚴明,所領軍隊號稱「白桿兵」,遠近聞名。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世襲石砫宣慰使(俗稱土司),馬千乘被害後,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
秦良玉的戰功,大多是在抗清平賊的過程中。如崇禎三年(1630年),清軍大舉進攻,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極進圍京都,秦良玉率秦翼明奉詔勤王。皇帝朱由檢特意下詔表揚,並於平台召見秦良玉,賞賜秦良玉錢幣牲畜酒水等,並賦詩四首表彰秦良玉的功勞。皇太極退兵後,秦良玉率兵回鄉,而秦翼明就在京畿附近駐紮。崇禎七年(1634年),張獻忠攻陷川東重鎮夔州(今重慶奉節),秦良玉率軍趕到,張獻忠不戰而走。秦良玉率軍追擊,與正好回川的兒子馬祥麟前後夾擊,打敗張獻忠,使之退走湖廣。而後張獻忠受朝廷招安。崇禎十三年(1640年),張獻忠聯合羅汝才再次造反,羅汝才率兵攻打夔州。秦良玉率軍前往,羅汝才不戰而走,秦良玉追至馬家寨,大破羅汝才,斬首六百級,秦良玉又率軍追擊,先後在留馬埡、譚家坪北山、仙寺嶺大破敵兵,將其首領東山虎斬殺,活捉副塌天,惠登相、王光恩投降,並奪取了羅汝才的帥旗,羅汝才軍逐漸走向衰落。
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攻陷武昌,處死楚王朱華奎,率兵再次進犯四川。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領大軍長驅直入,再次進犯夔州,秦良玉率軍前往救援,但寡不敵眾,被擊潰。此時的秦良玉,已經處於生命的尾聲。政治上,清廷入關,徹底的入主中原。明朝滅亡,分裂成多個小朝廷,在南方苟延殘喘。戰局上,秦良玉軍固守西川,但前無進兵之力,退無可守之地,形成了進退兩難的局面。永曆二年,明朝宗室朱榮藩稱監國於忠州,派使者征糧於秦良玉,秦良玉不應,朱榮藩遣軍攻之,秦良玉求救於李占春,朱榮藩才退走。五月二十日(清順治五年,1648年7月10日)壽終而死,享年 75 歲。
秦良玉平金綉蟒鳳衫
作為「遺孀」,秦良玉並沒有放棄,她帶領兄長族人,共同維護其國家地方重擔,穩定了當時的西川局勢。作為女人,秦良玉不懼流言,親歷軍戎,建立了「白桿兵」,成為中國軍隊史上的一支善於山地作戰的奇兵。
張廷玉撰《明史》時對秦良玉如此評價:
「馬世龍等值邊陲多事,奮其勇略,著績戎行,或捐軀力戰,身膏原野,可謂無忝爪牙之任矣。夫摧鋒陷敵,宿將猶難,而秦良玉一土舍婦人,提兵裹糧,崎嶇轉斗,其急公赴義有足多者。彼仗鉞臨戎,縮朒觀望者,視此能無愧乎!」
如今,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各行各業都會看到女性的靚麗身影,以往我們認知當中那些絕對的男性領域,也逐漸的開始有了女性的光輝。
Tips:
國際三八婦女節作為一個近代節日,被當代女性所推崇。那麼古代有沒有女性節日呢?當然有呀,它們被統稱為「女兒節」。
1、花朝節,一個因花而生的節日。在春日花開的時候,姑娘們出來踏春賞美,相聚玩耍,互相認識結交朋友。未出閣的女子最愛賞紅拜花神,吃花糕,行花令,祈禱自己像花一樣朝氣與美麗。
2、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女兒們一般「上巳春嬉」臨水而行在水邊遊玩采蘭,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驅除邪氣,而且女子春天最愛在水邊遊玩。
3、在古時候,人們把七月初七定為女兒節。每逢這一天,婦女們要比賽「乞巧」。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鈺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
推薦閱讀:
※抗美援朝戰場的統帥和將領
※臨陣脫逃還是慘遭冤殺:這位抗戰將領為何被槍決?
※蜀國各個時期主要將領官階一覽
※他是岳飛最倚重和心愛的將領,赤膽忠心,最終與岳飛一同慷慨赴死
※曾攪中原是殺星,最終投清的南明的最高將領---孫可望
TAG:將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