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內參·高層報告》:中國老齡化的新形勢
文章來源:
社科院《改革內參·高層報告》,本文未摘錄周健工譯文及高培勇、汪德華合作文章。
責任編輯:
篤行「夢之城堡」
投稿和合作請聯繫郵箱:
1922273801@qq.com
【核心提示】
全球多數國家都在老化,然而中國的老齡化卻發生在現代化初始階段,社會財富積累有限,公共福利制度不健全,即將到來的退休潮,將是對中國政府財政的嚴峻考驗。屆時,我們亦要重視企業和社會組織在分散養老壓力中的作用。
未雨綢繆應對養老隱性財政危機
巨大的年輕的人力資本是支撐起我國過去三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隨著人口的老化,正在變成經濟發展的沉重負擔。 1950年代到1970年代生育率高峰期出生的人們,在未來三十年將全部變成老年人。到2020年我國老齡人口就要達到2.48億,這比整個歐洲的老齡人口還要多。到2050年,我國的老年人將超過4億,約佔總人口的31%。其中需要重點照顧的80歲以上的老人就達到1.03億。 2005年,我國每6.1個勞動力供養一位老人,到2025年,這一贍養比會變成2.5:1,而到2050年則是1.6個適齡勞動力贍養一位老人。2020年代中期起,我國會每年增加1000萬老人,而失掉700萬名勞動力。 全球多數國家都在老化,然而中國的老齡化卻極為特殊,僅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就變得比美國還「老」。況且我國的老齡化發生在現代化初始階段,社會財富積累有限,公共福利制度不健全,即將到來的退休潮,將是對我國政府財政的嚴峻考驗。 老齡化帶來的不僅僅是財政支出的驟然加大,在中國社會矛盾日益緊張、民粹主義盛行的情況下,有可能和其他現代化壓力交織在一起變成挑戰社會穩定的力量。 歐債危機的發生,其最直接的誘因就是老齡化,龐大的老齡化支出產生的財政赤字,常年積累,出現了政府債務超過GDP總量的奇怪現象,政府「資不抵債」「國家破產」。根據學者的預測,中國到2050年養老資金缺口積累也會達到相似程度。 面對如此龐大的養老壓力,政府不能把未來養老的風險完全集中在可以直接支配的財政上,應當開闢其它渠道,比如,出售國企的部分股權。 我們還應該注意到,要重視企業和社會組織在分散養老壓力中的作用。一方面要探討企業年金和個人商業保險的合理髮展形勢,平衡養老體系三大支柱的壓力;另一方面,重視社會組織在養老的作用,對於這類NGO我們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防範,應該扶持其發展,日本的農協和法國的農民互助會就在農村養老上發揮了很大作用,這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作者簡介
曾毅,男,1952年生於江西。現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健康老齡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老齡與人類發展研究中心和老年醫學部終身教授(tenured full professor)、並任杜克大學人口研究所與社會學系教授, 杜克大學中華人口與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榮獲德國馬普研究院「傑出研究學者(Distinguished Research Scholar of Max Planck Institute)」終身榮譽兼職稱號。2010年5月當選為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中國老齡化的特殊形勢
雖然,多數國家都要經歷老齡化,但是中國人口老齡化浪潮顯得特別棘手,在全球老齡化進程中,是一個特例: 1.高速: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是發達國家的2倍,老齡化程度從10%到20%,中國將只用20年,而美國是57年,德國是61年; 2.高齡:需要特殊照顧的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口增速是老齡化速度的2倍; 3.未富先老,按購買力計算,中國在人均GDP4000美元時就進入老齡化社會,而發達國家在1.5萬美元左右; 4.老人數量大,養老負擔沉重,2050年我國65歲老人將超過3.3億,到2050年勞動年齡人口的養老負擔將等於目前的3-4倍; 5.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老齡化程度倒置,由於人口遷移的影響,我國農村老人比例將高於城鎮,欠發達省區的老人比例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環顧世界,多數國家都在老化,但是我國人口老齡化降臨的浪潮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快。我國僅用了一個人的時間就完成了人口結構的年輕、蓬勃到衰老、停滯的轉變。不僅如此,中國是在社會發展起步階段就迎來了老齡化,是在社會財富積累和養老制度極不完善的情況下倉促應戰。 一、高速:我國老齡化速度是發達國家的兩倍
我們所做的人口預測研究表明,在中生育率與中死亡率假定方案下,我國65歲及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比例將從1990年的不到6%迅速增加到2030年的15.18%與2050年的23.11%。按照聯合國於1999年公布的最新預測,中國2030年與2050年65歲及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比例為15.17%與22.16%。不同學者在不同時間,用不同方法、不同起點年份預測的本世紀我國老人佔總人口比例十分吻合,說明本世紀我國老齡人口高速增長已成定局。 按聯合國1999年公布的中生育率與中死亡率最新預測結果,65歲及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比例從10%增至20%的年份為:中國20年(2017~2037),日本23年(1984~2007),德國61年(1951~2012),瑞士64年(1947~2011),美國57年(1971~2028)。從1990年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人比例年增長率為2.13%,分別等於英國、美國、法國、德國與日本的2.19、2.16、2.13、2.11與1.14倍。 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之快在轉型國家中是罕見的。例如,按聯合國中生育率、中死亡率方案預測,僅有韓國65歲及以上老人每年平均增長率略高於我國,印度略低於我國。 二、高齡:80歲以上高齡老人增速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2倍,到2050年,中國將有1.03億80歲以上高齡老人
按國際上調查資料,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因體弱多病需要經常性特別照料的比例等於65~79歲老人的5倍左右。顯然,高齡老人最需要照料,是老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按照中死亡率預測方案,我國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從1990年到2050年的每年平均增長速度為4.12%,分別等於英國、美國、法國、德國與日本的2.17、1.19、2.16、2.15與1.18倍。 如果低死亡率假定成為現實,我國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從1990年到2050年的每年平均增長率為5%,即平均每年遞增5%,持續60年! 在中死亡率方案下,我國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佔65歲及以上總體老年人口的比例將從1990年的12.12%增加到2020年的19.10%與2050年的34.16%。2050年高齡人口佔總體老年人口的比例大約等於1990年的3倍。 我國本世紀高齡老年人數量增加如此迅猛的主要原因是我國50、6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龐大人群在2030~2040年前後陸續進入高齡年齡段。另外,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老人,尤其是高齡老人死亡率下降速度將加快。 三、老人數量大
本世紀中葉以前的65歲及以上老人是今天15歲及以上的成年與少年人口,與今後的生育率無關,僅受本世紀死亡率變動的制約。中死亡率預測方案表明,我國65歲及以上老人數量將從1990年的0.67億增加到2030年、2050年的2.32億與3.31億。聯合國1999年最新預測,我國2030年與2050年65歲及以上老人分別為2.35億與3.34億。中外學者不同時期用不同方法所作預測數字的吻合說明我國本世紀老人數量龐大是肯定無疑的。按聯合國最新預測,本世紀中葉,我國65歲及以上老人將等於美國老年人數的4.4倍,而十分接近美國的總人口數。2050年我國總人口數將比印度少0.51億,但我國65歲及以上老人人數將比印度多1.03億。 我國本世紀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數量將以超高速迅猛增加。按中死亡率方案預測,我國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數將從2000年的1300萬增加到2030、2040與2050年的0.32億、0.76億與1.14億。如果低死亡率假定方案成為現實,我國2020、2030、2040與2050年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數將分別達到0.38億、0.58億、1億與1.6億。 四、老年撫養比大:2050年適齡勞動人口的養老負擔將等於目前的3~4倍
前面所討論的我國21世紀上半葉人口老齡化的高速、高齡、數量大等特徵主要從老人與高齡老人數量,其佔總人口的比例及增長速度等方面考察。而另一個廣為應用的衡量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指標是老年撫養比,即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與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雖然並非所有15-64歲的人都工作勞動,65歲及以上老人中繼續工作的勞動者也不少見,老年撫養比概略地描述了老年供養需求與社會潛在生產能力(即勞動人口)之間的關係。我國目前的老年撫養比為0.11左右,即每一個勞動年齡的人只需供養0.11個老年人,或者說每9.1個勞動年齡的人供養一個老年人。
然而在中、低死亡率方案下,我國2020年的老年撫養比將分別上升為0.17與0.19,分別比2000年增長54.5%和72.7%;而2050年的老年撫養比將分別上升為0.37與0.45,或者說平均每2.7~2.2個勞動年齡的人供養一個老年人。2050年我國勞動人口供養老年人口的負擔將等於2000年的3.4倍與4.1倍。 五、地區差異大:農村老人比例將高於城鎮,相當一部分欠發達省區的老人比例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我國農村生育水平高於城鎮,欠發達省、區的生育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然而,由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引起了大量的人口由農村向城鎮及由欠發達的中西部向較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的遷移流動,而這些遷移人口中絕大多數是青壯年。青壯年的大量流失將導致農村老人比例高於城鎮,一些欠發達省區高於東部沿海發達地區。 按照中生育率與中死亡率方案預測,本世紀中葉我國農村、城鎮65歲及以上老人比例分別為26%與22%,農村等於城鎮的1.2倍。農村、城鎮的老年撫養比分別為0.46與0.35,農村高於城鎮31.4%。 從地區差距來看,對比10年前的「五普」數據,老齡人口比重前五的省份,已經由原來的東部發達地區轉變為欠發達地區。「五普」顯示,65歲以上人口佔比最高的五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為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北京市、天津市,無一例外都位於東部地區。 而2010年「六普」顯示,65歲以上人口佔比前五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別是重慶、四川、江蘇、遼寧、安徽,其中,比例最高的重慶為11.56%。除了江蘇屬於經濟發達省份外,其它都是欠發達省份。而廣東、北京、天津、福建等發達省份,一躍從老齡化嚴重地區,變為低於全國老齡化平均水平的地區,尤其是廣東省,其老齡化水平僅為6.41%,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39%。 到2050年時,情況變化更為突出。65歲及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比例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省、市、自治區中,大多數為欠發達地區。根據曾毅、王桂新等人預測結果,2050年65歲及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比例排序,廣西、四川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53.4%與42.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2O%以上的還有遼寧、貴州、內蒙古、雲南。屆時上海老人比例僅高於全國水平的3.7%,北京、天津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六、未富先老: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候人均財富只是發達國家的零頭
我國是在經濟相對不發達的條件下實現老齡化的,其他國家在進入老齡化之前,就已經成為富裕社會,中國則是「未富先老」。當美國的老年人在總人口的比例達到中國現在的程度時候,美國的人家收入已經是現在中國的四倍了。發達國家老齡化速度最快的日本在老齡化比例達到7%、10%和14%時的人均GDP為分別為1967美元、11335美元和38555美元(IMF,2003)。而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達到7%的2000年人均GDP只有850美元;預計中國65歲及其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會在2020年左右超過10%屆時中國的人均GDP也只能到達6000美元左右。因此,我國是一個經濟相對不發達的情況下而不得不提前面對一個相對老齡化人口年齡結構。 在發達國家老齡化來臨時候,他們已經比較建立了完善的福利制度。而我國在即將到來的老齡化浪潮之前,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目前的公共養老制度覆蓋面還有很大缺口,而私人養老還處於起步階段。大多數老年人不得不依靠家庭贍養網路或以前的儲蓄。我國的「提前老齡化」將讓未來的年輕人負擔日益沉重,在一個迅速現代化的諸多壓力所疊合的緊張社會裡,這將對經濟穩定和社會穩定是一個嚴峻考驗。
推薦閱讀:
※駱家輝:攜華裔「名片」就任 與中國高層相熟
※京氏易學高層斷法之一京房納甲的原理兼批諸多新論
※佛教的意識最高層次--阿賴耶識、如來藏
※四個字!中央高層發出對港獨最明確表態
※網曝朝鮮三代與中國五代高層來往秘聞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