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答發布會後,我們對知識變現進行了一萬種猜想
一斤知識能賣多少錢?這個問題太古老了。社會分工讓一部分人從事腦力勞動,一部分人從事體力勞動。勞動產生價值,而金錢是衡量價值最直接的手段,所以社會必須給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以物質回報……嗯,這段話翻譯成人話是: 為知識付費是合理的。
然而,這一在傳統社會再正常不過的邏輯,挪到互聯網時代,似乎不成立了。確切地說,人們會為教育、醫療、法律等專業諮詢付費,卻極少再願意為書籍、影像、以及碎片化知識付費,因為互聯網讓這些資源不再稀缺。儘管如此,一向以免費、共享為關鍵詞的知識社區知乎,卻突然耐不住寂寞,開始大踏步進行商業化嘗試。
愚人節當天,值乎1.0上線。相當多的知乎er對此持反對態度,尤其是口味已被養刁的早期玩家。幸運地是,百度出來背鍋。5月發生了魏則西事件,知乎6名大V因為給百度洗地而被知乎小管家封號。有了同行襯托,值乎變得可以接受了。畢竟付費問答也是對知識的尊重,而軟文在那種情況下等於對生命的踐踏。
所以5月13日,值乎2.0很快被市場接受。而後殺出的分答以及王思聰,讓知乎果殼之戰形成白熱化狀態。昨晚,分答召開發布會,正式宣布融資以及未來規劃。分答PK值乎的熱度漸漸變冷,但知識變現之路依然漫長。 本文想討論兩個問題:一是人們是否該為碎片化知識付費,二是哪種付費姿勢更正確。
「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馬」
關於知識付費,談的最多的就是克萊·舍基的認知盈餘。他的名言是:美國人一年花在看電視上的時間大約2000億個小時,而這幾乎是2000個維基百科項目一年所需要的時間。意思是,現代社會人們有很多空餘時間,可人們不會停止思考。每個碎片化想法都是認知盈餘,如果把這些盈餘堆積起來,就能成就卓越。舉個栗子,維基百科就是無數個互不認識,可能也不那麼專業的人,用零碎時間協同合作完成的一本百科全書。
既然可以多對多,也能一對一。所以理論上兩個人的認知盈餘可以相互交換,如此就能達到蕭伯納所說的理想境界: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可就像原始時期的以物換物,你有一包鹽,我卻不願用一頭牛跟你換——儘管我很缺鹽。 在認知盈餘上佔優勢的人,想結束這個輸出和輸入不對等的場面。解決的手段就是把知識兌換成錢,你我等值交換。
這個邏輯是成立的,所以免費共享知識的時代必將終結。可不談需求,只談道理等於空談。所以我們再來看看值乎、分答這些小額知識付費產品,切中了哪些需求。
用戶分提問者和回答者。不管對任何人來說,值乎和分答抓住的都是不剛性、不高頻,但長期不可替代的需求。按部就班地上學、參與專業培訓、按需進行主題閱讀……為了生存,人們必須接受系統化知識。但是,刷知乎、上豆瓣、水貼吧,或者看今日頭條,這些活兒在長輩眼中是不務正業的。我們會爭辯說「這是在獲取碎片化知識」,可行動證明這個理由不能很好地說服自己——因為大部分人都在交通工具上使用這些App。我們不會花整塊兒的時間去刷知乎,因為它雖然看起來很有用,但與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沒有直接聯繫。
明星應用之所以能爆紅,是因為它有一個引爆點,或者一時間解決了不可替代的需求。比如臉萌的拼臉功能,足記的「大片模式」。因為某一個不起眼的創新點,可能恰好切中了用戶更深層次的需求。
美國汽車大亨亨利·福特曾說:「如果我最初問消費者他們想要什麼,他們應該是會告訴我,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馬!」事實上他們只是想更快到達目的地,一輛汽車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把這個場景應用到知識付費上,表面上看由於知識盈餘,人們有向外輸出的慾望,其實人們內心真實的需求是獲得尊重。 值乎和分答正在往這方面靠。它們雖然沒有給用戶造一輛汽車,但起碼給了一輛自行車。
對回答者來說,向他提問的人越多,表明他在某個領域知名度越高。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他已經滿足了自我實現的需要。對提問者來說,讓他提問的動力是被大V翻牌,讓他分享的動力是獲得收益分成。 一言以蔽之,包含情感的語音形式、滿足偷窺欲的偷聽功能、刺激傳播的分成機制,讓用戶的物質和精神的需求同時被滿足,還能讓整個社區流動起來。
再來說碎片化。相較於在行的重模式和微信講座的冗長,值乎和分答更符合快節奏社會。人們總相信積累的力量,相信零碎但廣泛撒網的知識,能讓自己變得更博學。這些冷知識或者八卦,即使對生活學習無益,也能成為日後的談資。用等公交的功夫聽一段,沒什麼損失。
有理由愉快地掏錢
完成付費這個動作,需要兩個前提:一是有需求,二是有錢。雖然人們還未養成為知識付費的習慣,但是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已經有越多來越多的人為知識買單。瑞士瑞信去年底發布的《2015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達到了1.08億。在有足夠消費能力的情況下,無論從媒介還是內容方面看,中國人為知識付費的意願都不低。
媒介方面,根據艾瑞諮詢上周剛發布的《2016年中國網路新媒體用戶研究報告》,33.8%的新媒體用戶已經產生過對新媒體內容的付費行為,15.6%的用戶有進行付費的意願但是還沒有進行付費行為。50.6%的新媒體用戶不願意也不打算為新媒體內容付費,而2014年這一數據是69.7%。
近兩年,為新媒體內容付費的用戶比例在上升。
內容方面,亞馬遜全球副總裁張文翊曾在採訪中稱,Kindle 進入中國市場的三年來,Kindle電子書選品種類有12倍的增長,月活躍付費用戶方面有37倍的增長。亞馬遜年初發布的《2015年度Kindle電子書閱讀行為報告》中還有個結論:中國各城市免費書的閱讀完成率,只有付費書的三分之一。這說明 人們越來越願意為優質內容付費,並且付費行為促使他們更珍惜內容。
有個跟碎片化知識相關的現象是:免費電子書榜中《知乎周刊》排行第二。不排除有免費因素的干擾,但它能超越四大名著等經典書籍,說明輕閱讀在中國有市場的,碎片化知識有變現的基礎。
付費習慣正在被培養,那麼具體的付費模式又有哪些創新呢?有關內容付費,我們可以參考美國報紙的付費牆模式。21世紀初,《紐約時報》等美國老牌報紙都推出了付費牆。要麼購買紙質報紙,要麼付費訂閱數字內容,否則你別想看到完整內容。在這股潮流的帶領下,很多新興的小報也開始進行付費嘗試。事實上它們也更需要這麼做,因為讀者少,廣告費根本無法cover報紙製作費。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很多中小型報紙成功了,而傳統大報折戟了。因為大型報紙的受眾更廣,新聞同質化嚴重,而小報領域垂直、覆蓋用戶更精確,容易產出獨家的分析報道。 相較於內容優質,人們更願意為附加值付費。道理是相通的。雖然60秒語音的含金量不如知乎長文,但繼承知乎一貫的抖機靈風氣,短時間回答更容易出猛料。
在具體付費模式上,值乎和分答也更符合用戶心理。與早期的RSS訂閱相比,小額知識付費應用實現了按需付費,不用動輒包年包月,門檻降低更容易觸發付費行為; 與近幾年流行的「打賞」功能相比,「先付費後收聽」或許會抬高用戶期待值,但大部分人不願承認失望。因為根據認知不協調理論,人天生有為自身行為辯解的衝動。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1959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的螺絲釘實驗。兩組人做同一件事:把盤子里的螺絲釘枯燥地旋轉一個小時。得到1英鎊的人覺得這項工作十分有趣,得到20英磅的人則認為工作相當枯燥。因為得到20英鎊的人可以把這種白痴行為解釋為:我想得到物質回報。而只得到1英鎊的人沒有充分的外部理由,所以只能尋求內部理由來緩解不協調帶來的不適感。
一旦點擊偷聽鍵,交出去的錢就不會再回來。所以與其忍受貨不對板造成的不協調,還不如自欺欺人地說:「還好啊,收穫很多。」反正也沒有人知道,我是不是在打腫臉充胖子。自己開心就好了。這樣,值乎和分答的收費機制,不但能讓用戶願意掏錢,還能讓他們愉快地掏錢。儘管這可能是一種虛假繁榮。
另外多說一句,先付費不見得會抬高使用門檻,因為「限時免費聽」、「包場免費聽」等運營手段足以把用戶引上賊船。
如何讓更多人掏錢
雖然有問才有答,理論上問題決定了社區氛圍,但答案才是留存用戶的關鍵。因此在值乎和分答上,用戶的重要性排序應該是:回答者>提問者>偷聽者。值乎有知乎本身的大V引流,原本的二八法則也會帶入值乎。分答App首頁每天都在刷某某明星入駐,某某牛逼團隊來了,其消費頭部內容的居心更為明顯。
分答App首頁每天都在刷某某明星入駐,某某牛逼團隊來了。
一款軟體做得再好,如果無法產生規模效應,就不要談商業化。所以怎樣讓值乎和分答不成為少數精英的狂歡,讓大家都來掏錢,是當前最應該解決的問題。在去中心化問題上,知乎本身已經做得不錯了。作為一個從未回答過問題的知乎小透明,我起碼收到過不下20個回答邀請。因為每當你在知乎上提一個問題,平台都會為你推薦一批可能感興趣的人。比如我剛提的這個問題:
抓取用戶的搜索數據,這和百度知道最初的運營思路是一致的。這種一對多的主動邀請制,比百度知道和分答更靈活,流動性更強。相較於每天都會收到無數邀請的大V,小透明們更容易接受為數不多的邀請。相對應地,提問者的問題並非無人問津,他們提出下一個問題的動力更足。
不過知乎的推薦機制沒那麼完善。比如上面這個問題,我明明添加了4個話題,可推薦給我的人清一色只對「付費」感興趣,還有些人連頭像都沒有,估計很少上知乎。這樣我的邀請可能有一半是廢的。但是如果推薦給我大V(知乎以前就這麼乾的),就達不到去中心化的目的了。 天平兩邊,一邊是給普通用戶更多露出機會,一邊是保證內容的專業性,不好平衡。
然而即使是這種不太完善的制度,也無法很好地應用到值乎和分答上。因為提問者挑選優質答案+付費,其實就是百度知道的懸賞功能,大V的地位會下降。這與值乎和分答消費頭部和崇尚知識的調性不符,失去特色的它們可能連一分鐘熱度都無法維持。
所以只能在已有制度上進行修補,比如按回答分類和讓用戶用腳投票。在分答上賺錢的有兩類人:自帶光環的明星和辛勤耕耘的專業人士。前者獲取成本高且忠誠度很低,後者才是平台急需維護的核心用戶。 在昨天的分答發布會上,姬十三也強調分答接下來的任務是:讓更有專業的服務真實的呈現出來。
細分領域可以讓專業人士更多地露出,分答目前已經開始分類。但以人物為中心的分類,不如按回答分類見效快。畢竟不看臉的中國好聲音,比看臉的超女質量高。用腳投票說的是問題定價。分答目前的規則是回答者自行開價,價格高低沒有任何參考性。如果定價是半人工半機器的,一開始自行定價,後來隨著偷聽次數的增多按比例增長,就能逐漸體現專業人士在各自領域的價值。這其實是積分制度的變種,但是跟錢掛鉤激勵作用可能更大。
能否持續地掏錢
客單價普遍較低的生意,除了要拼流量,還得拼持久性。分答推出這麼久,一個飽受爭議的地方在於:娛樂性大於知識性。憑藉KOL背書,短期數據會很好看,長期呢?要知道明星是沒什麼耐心的,所以必須在他們走之前建立一個機制。 這個機制要麼能不斷引入新的大V,要麼能不斷造大V,要麼能使平台脫離大V存活。
持續地引入新大V,至今沒看到任何一款應用能做到這一點,大家所能做的無非是留存。兩周前知乎發布「值乎公眾號工具」,用戶把工具接入微信公眾號,就能按需使用值乎三個版本的核心功能(文字版刮刮樂、付費問題懸賞和付費語音問答)。這只是一個微信公眾平台自定義菜單介面,沒什麼技術含量。它唯一的作用是讓用戶更方便的進入值乎。
這當然可以提高用戶黏性和活躍度,但效果及其有限。因為用戶習慣沒有培養起來,人們付費獲取碎片化知識的需求還是太軟。娛樂至死的年代,全靠知乎大V續命的值乎干不過「問答型微博」分答,所以它開始兩手抓:一邊是碎片化的值乎,一邊是系統化的知乎Live。
知乎Live的先天優勢在於:知乎大V是一群專業性和趣味性兼備,同時有強烈自我實現需求的人。他們可以設置很多有趣的議題,這些議題是你在網易公開課、饅頭商學院等平台上看不到的。這個場景是不是跟付費牆很像?內容的垂直讓很多不知名的小報幹掉了傳統大報。
在知識的純粹性方面,知乎一向不願妥協。所以知乎Live是比值乎更符合調性的產品。相較於60秒的語音,系統化的課程更容易接入付費場景,比如高考志願填報、IT技能培訓。比起回答點贊數的增加,眾人圍觀的直播也更容易讓大V產生成就感。
專註於知識網紅經濟的分答,在造V上火力更足。在昨晚的分答發布會上,姬十三毫不遮掩地說自己在做粉絲經濟,並且提出「粉絲經濟是知識經濟的放大通路」的觀點,巧妙回應了關於分答娛樂化的質疑。此後分答對產品的各種優化,也明顯是在為造星計劃服務。
簡單說來,二者都在進行知識付費探索,但路徑不同。知乎的道路是:積累大V(知乎)——碎片化知識(值乎)——系統化知識(知乎Live)。果殼的道路剛好與其相反:MOOC學院是系統化知識,在行是個過渡產品,分答是碎片化知識。少了前期積累大V的過程,分答只能借明星彌補尷尬。理論上小心謹慎的知乎應該成功,但借著網紅經濟的風口,分答的大V養成機制似乎勢頭更猛。
最高境界是讓平台脫離大V存活,這聽起來太烏托邦。因為人與人是不平等的,不管PGC還是UGC,只要有內容生產就必有大V。平台所能做的只是減少對大V的依賴。最好的辦法是逐漸轉向內容型工具。
比如做成問題型維基百科。付費應用的原始作用是篩選,值乎和分答可以篩選出相對優質的問題和答案,以及願意為知識付費的人。內容積累足夠後,加一個搜索入口就成。事實上,知乎、豆瓣、淘寶等應用的搜索入口,已經很大程度上搶了百度的生意。未來這種垂直型搜索引擎會越來越多。
當然還有更老套的變現方式,比如吃透數據,面向B端收費。知乎掌握了中國千萬用戶的喜好和興趣,分答也已經積累了100萬付費用戶。這對任何行業來說都有不小的吸引力。現在沒有變現,一是因為數據還不太夠,二是因為這種吃相略難看,知乎和果殼都是有理想的團隊……
不好意思,有點跑偏。知乎和果殼兩家初心相同,而且背後都有騰訊,理論上是一家人。但是氣質不同,發展路徑也不同。分答是否會搶知乎的飯碗,誰也不知道。也許兄弟倆一起教育好市場,微信做一個付費問答把兩家都吃了。不過不管怎麼廝殺,它都體現了消費3.0時代人們對碎片化知識的尊重,是知識價值的一次回歸。
在這件事上,誰搶誰的飯碗,都沒那麼重要。
文/王雅文
閱讀推薦
分答的偷聽機制還能應用到哪裡?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分答」會是人工流量分發模式的末路狂歡么?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END
[責任編輯:王宏澤]推薦閱讀:
※蘋果發布會如期舉行,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事有多難
※市場公關人必看:一場發布會從策划到執行流程分享
※劉士餘妙語刷屏!發布會重點內容都在這裡
※遼寧文化丨鞍山少年勵志電影《那顆星星》新聞發布會舉行
※超級豪華藍色盛宴,這樣的發布會你絕對沒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