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億美元流出懸疑
原標題 [3200億美元流出懸疑]
按照慣例,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管局)再次選擇在「兩會」之前,向公眾公告熱錢真相。
2月28日,外管局對外公布了《2012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依據「殘差法」測算口徑,2012年中國波動性較大的跨境資金流動差額為-3267億美元。
這是自2011年出爐首份熱錢報告之後首次錄得跨境資本流出。不過,外管局並不認同,據此認為2012年我國熱錢流出或資本外逃撤出了3200多億美元。理由是,隨著人民幣匯率趨於均衡合理水平,我國外匯收支狀況正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殘差法」運用在新市場環境下有可能會出現較大問題。
「2012年我國經常項目還是順差,資本項目逆差並未抵銷經常項目的順差;而且外匯儲備還在增長。除非經常項目逆差,才昭示貨物流入,資金流出。」3月1日,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說。
據接近外管局人士透露,尚未公布的今年1月份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較大,資金流入跡象明顯。
差額3200億
外管局在2010年和2011年的報告中,借鑒「殘差法」測算了我國波動性較大的跨境資金流動,即由交易形成的外匯儲備增量扣除進出口順差、非金融部門直接投資凈流入、境外投資收益和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籌資四個項目後的差額。據外管局此前報告稱,2010年流入770億美元,在過去10年間,年均流入近250億美元。2011年凈流入344億美元。
邏輯上,上述「殘差法」缺口為正值代表熱錢流入,缺口為負值代表熱錢流出。按前述方法測算,2012 年交易形成的外匯儲備增加987 億美元,扣除四個較穩定的貿易投資項目後,差額為負的3200多億美元。然而,外管局強調,2012年的3200億美元差額不等於違法違規或不可解釋的跨境資金流動,也不等於熱錢流出或資本外逃撤出了3200 多億美元。
對此,外管局解釋稱,一方面,在匯率基本由市場供求決定,外匯儲備變動趨於零的情況下,貿易投資等項下保持資金凈流入,必然會有其他渠道相應規模的資金流出予以抵消。換言之,我國通過貿易等交易獲得的順差,不再對應於央行外匯儲備的增加,而轉為境內機構和個人分散持有的對外資產增加。
另一方面,外匯儲備變動加減一些項目評估熱錢流動狀況是「貼標籤」的方式,容易產生系統性偏差。存在流入壓力時,會將合法的資金流入歸為熱錢流入;而存在流出壓力時,又會將合法的資金流出歸為資本外逃。
報告稱,在我國外匯凈流入主要由央行吸收並形成外匯儲備的情況下,通過借鑒「殘差法」可以大致區分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中的穩定性因素和波動性因素,為監測、分析和應對不同類型跨境資金流動提供參考。「隨著我國國際收支自主平衡能力的增強,外匯資產的持有和運用主體由央行轉向銀行、企業等市場機構及個人,以外匯儲備增量為扣減基礎的『殘差法』有較大的局限性,對其結果需要慎重分析。」報告稱。
不過,2012年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呈現逆差,這也是自1999年以來年度資本和金融項目首次逆差。報告顯示,2012年前三季度,凈流出 368 億美元,2011年前三季度為凈流入2500億美元。初步統計,2012 年全年資本和金融項目(含誤差與遺漏)逆差 1173 億美元。
「去年人民幣貶值預期是導致資本流出,資本項下逆差的主要原因;而長時間貶值預期,影響企業結售付匯行為;但今年則不然,國際收支基礎並不牢固。」趙慶明說。業已出現的資金轉向苗頭是今年1月份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較大。
波動風險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國際收支格局已變,照搬「殘差法」與全盤否定「殘差法」均不合適;在報告的字裡行間,可以讀出外管局對資本雙向流動,特別是資本流出和本幣貶值壓力的擔憂。
報告稱,跨境資金流動狀況進一步改善。2012 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雙向變動,流入減少、流出增加,總體基本平衡,外匯儲備過快增長的局面顯著緩解。
尤其是,我國國際收支從1999年以來持續「雙順差」, 轉為「經常項目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的新格局。外管局認為,這是近年來我國實施「調結構、擴內需、減順差、促平衡」的政策成效,符合宏觀調控目標,也是拓寬資本流出渠道、推進「藏匯於民」的結果。
但形勢未必一直好下去或一直壞下去。「應該樹立金融風險意識,理性看待、積極防範跨境資金流動雙向變動的風險。」報告稱。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指出,未來一旦風險再次積聚和爆發,新興市場經濟體將被動承受資本流出和本幣貶值的壓力,對此,不可不查、不可不防。
事實上,2012年的跨境資金流動「呈現出前三季度流出,12月份較大規模凈流入的」路線圖。資金流動的雙向變動明顯。當年跨境資金流動一波三折,經歷了三輪短周期波動:第一季度資金流入,第二、三季度資金流出,第四季度資金流出放緩,12 月份再現較大規模凈流入。
報告稱,隨著經濟對外開放程度提高,我國經濟金融與世界、人民幣匯率與全球匯率體系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跨境資金流動有進有出在所難免。因此,要對跨境資金流動的變化保持必要的容忍度,不能把資金流入或流出的一時增減,簡單等同於「熱錢」流入或資本外逃。同時,要改變對跨境資金流動的單邊、線性思維的傳統偏好。
問題是,中國經濟出現了「能源資源、大飛機、農產品」三大結構性逆差,2000~2012年累計2.1萬億美元。據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徐以升分析,上述結構性逆差將越來越成為影響中國貿易順差總規模、影響中國經常賬戶總盈餘水平的主導力量。
徐以升認為,當其他部門的順差積累水平難以彌補這種結構性逆差的時候,中國類似日本出現商品貿易或乃至經常賬戶凈逆差的情況,未來也可以想像。
推薦閱讀:
※便宜!這棟舊宅拍了5500萬美元!
※為什麼歐元盧布貶值以後美元會迴流到美國?
※年薪6520萬美元 庫克榮登全美「性價比」最高CEO
※美報告:日本花6億美元把沖之鳥弄得像個島
※美元一共有多少種quarter?背面分別象徵著什麼?